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瘋狂、恐慌與崩盤

看完了《瘋狂、恐慌與崩盤》,這本1980年代的作品因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再度受到重視,作者Kindleberger對當代研究泡沫的Robert Shiller影響甚深。本書講述歷史上的金融危機及其模式,瘋狂(mania)是指過度投機,恐慌(panic)是突如其來恐懼資產價格下跌,崩盤(crash)則是資產價格崩跌。

談及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市場通常能有效地運作,但偶爾會崩跌,這種看法與兩個極端立場有相當的歧異︰一為金融與商品市場隨時隨地都能完美地運作;一為其運作始終拙劣,應該以政府的管制或計劃來取代。反之,我認為市場的運作整體而言尚稱不惡,通常能倚賴它們來決定資源的配置,而且在某種程度內,也可賴以決定所得的分配,只是市場偶爾會失控而需要幫助。當然,困難在於市場如果預知外來援助垂手可得,則它們會更經常崩跌,其功能也比較沒有效率(p. 5)。

貨幣政策︰

在任何時點上導引出正確的貨幣機能(monetary mechanism)是相當困難的,而企圖維繫其正確則不可能。貨幣是一種公共財,但它仍被私人所剝削。此外,銀行業也因為難以管制而惡名昭彰。現代的貨幣學派經濟學家認為,在過去的循環困境中,很多——或許是大多數——都來自於錯誤的理解。這種錯誤經常發生,而且極其嚴重,是不可否認的。但是…… 即使貨幣供給能夠完全配合經濟體系的需求,而且錯誤也避免了,但貨幣機能仍然無法長期處於正確狀態。當政府提供某個數量的公共財——貨幣——之後,大眾會設法取得更多的貨幣,和律師會在稅法修訂完成後立即尋找新漏洞一樣(p. 9)。

陶醉會以新的方式將信用「貨幣化」(monetize),它們並不包含在貨幣的定義內,原界定的貨幣數量也未增加,但貨幣的流速(velocity)則會增加(流速的定義是以總支出或國民所得——任一皆可——除以貨幣供給)。……固定任何的Mi,但在繁榮期,市場會避開其限制,並創造出新的貨幣形式,如忘則而需設定另一個新變數Mj(p. 65)。

近年信貸衍生投資工具CDO、CDS等也符合這歷史的通則。

當時的經濟理論遺漏︰

凱恩斯派理論並不完整,不只是因為它忽略了貨幣供給。貨幣學派的理論也不完整。凱恩斯派與貨幣學派的綜合——例如…… IS-LM曲線,結合了投資—儲蓄關係(IS曲線)與流動性—貨幣關係(LM曲線),仍然不完整,即使引進生產與價格的關係……也是如此,因為它忽略了預期、投機與信用以及各種資產融資投機角色的不穩定性。凱恩斯學派與佛利民貨幣學派,以及將此兩派學說綜合的最現代總體經濟理論,雖然沒有謬誤,卻不完整。但是,在特定情況下的忽略可能很關鍵,而使得凱恩斯派理論和貨幣學派理論產生誤導(pp. 23-24)。

貨幣學派與凱恩斯學派的爭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空間給信用的不穩定和銀行體系的脆弱、或是信用體系因物價下跌這成壞帳而癱瘓時,對生產與物價產生的衝擊——根據我個人的判斷,上述因素對1929年經濟蕭條的初期階段做出了重要的解釋。……經濟大蕭條的起因是企業界信心的變化,透過不穩定的體系而導致流動性的變化,並影響了貨幣供給(p. 83)。

這些不足到本書出版後二十多年就成了重大災難。

作者引用明斯基(Hyman Minsky)的模型,說明金融危機的不同階段,當中包括︰

錯置(displacement)——某種改變預期與獲利機會的外來事件,例如戰爭、政權交替、穀物欠收、新科技普及等等

陶醉(euphoria)——對個別投資目標過度交易,通常以信用擴張為背景,例如銀行擴張貨幣供給、新銀行建立與新信用工具出現

困頓(distress)——投票目標價格停止上升,資金抽緊,利率上揚,現金需求增加,國際收支帳出現赤字

恐慌(panic)與崩盤(crush)——價格下跌、抵押品價值下跌、銀行收緊貸款、商家拋售商品、家庭拋售有價證券、產業延遲借款,令價格進一步下跌,形成價格持續下跌的正回饋體系

瘋狂及恐慌與普遍不理性的關係︰

我認為,瘋狂與恐慌和普遍不理性或群眾心理有關。通常,個體的理性與群體的不理性之關係比較複雜。(1)在群眾心理背後,我們可以判別一連串的相關情況;(2)人們在連續過程的不同階段會有所變化。最初理性的,漸進的,之後是快速地與現實脫節;(3)不同的理性存在於交易員、投資人與投機客所構成的群體,這包括早期階段與後期階段;(4)它們都會受到於組合的謬誤,經常會呈現整體不等於其部份之總和的現象;(5)用特定刺激產生反應的質(quality)來估計其正確的量(quantity),理性預期的市場有時會失敗,尤其是當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落差,這種現象尤其明顯;(6)只要經濟參與者選擇錯誤的模型,未能考慮特定而重要的資訊,或其壓抑不符合該模型所隱含使用的資訊時,不理性便會存在(p. 31)。

作者也提及三個屬「理性的邊緣」之案例︰一,環境轉變令所得應合符理性地降低時,難以接受所得水準向下調整,投資人因而會更冒險以維持所得水準;二、環境變化時未能採取合適行動,拒絕放棄很可能會失敗的投資,反而加大投入希望環保改善;三、心存錯誤的理性模型,未能為模型外的事件做好準備。

為何金融危機難以預先警告︰

警告的困難之一當然在於其中所包含「狼來了」的成份。經濟預測者可能知道經濟情況、價格與信用的發展方向,但是精確預測發生時間的能力則相當有限。……對市場提出警告,或提供市場應有的資訊,我們首先必須引發沈迷之投機客的注意,然後掌握宣佈的時機,一方面必須有充份的時間讓人們採取適當措施,另一方面又不可以過早宣布,如此才能讓人注意和採信。任何一項工作都不簡單。事實上,……用言語勸服投機客,讓他們瞭解其行為方式的錯誤……通常是無益的(p. 117)。

金融危機的近因可以是無關緊要的事件,只要其導致信心體系開始崩潰,趨勢就會繼續發展︰

就事件本身來說,近因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事件……價格下跌了。預期逆轉了。變動加速了。因為投機客藉著融資擴張信用,一旦價格下跌,則會導致追繳保證金或現金,進一步引發賣壓。價格繼續下跌時,銀行放帳變成壞帳,商號、銀行、票券公司或經紀商會倒閉。信用體系本身也變得搖搖欲墜,變現的趨勢繼續發展(p. 126)。

國際間的恐慌則可能透過心理感染、商品與有價證券價格升跌、短期資本移動、利率、世界商品庫存增減等管道傳輸。

提到恐慌出現時主張不加干預的心態︰

恐慌應該任其自行發展的觀點或許是兩種態度的混合。一種態度是以某種愉快或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的心情看待市場所遭遇的問題,因為這是過去過度行為的報應;這是清教徒式的或基本教義的立場,他們歡迎地獄之火,成為其他人的公平審判。另一種態度將恐慌視為「在惡臭而不健康的熱帶氣候中」的一場雷雨,清新了空氣(p. 162)。

然而作者指出歷史上沒有當局放任恐慌發展的案例,當局與市場領導人總會干預以阻止價格下跌、倒閉與銀行破產的蔓延。

談及銀行管制的困難︰

在緊急情況下所需要任用的機靈官員,不願忍受漫長而無聊的平靜…… 在事情發生之前,銀行的管理不善很難被察覺,詐欺更難以防患於未然。在繁榮期,雜亂的法規與監督會造成許多潛在的危險,當繁榮轉弱,問題便會紛紛浮上檯面。於是,我們必須決定採用何種方法︰清算、拖延、保證、救援、收購或最後放款者的其它手段(p. 187)。

最後放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考慮︰

最後放款者隨時準備提供更多的資金,防止人們將實質和流動性差的金融資產擠兌成現金。提供的資金應該是多少?提供給誰?何時提供?條件為何?這都是最後放款者所必須處理的難題,在面對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決定是否應該存在最後放款者,其次是應該由誰來擔任。所以這些問題都源於根本的難題,即如果市場知道最後放款者會伸出援手,則在下一次的經濟繁榮期中,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在功能的有效運作上會比較缺乏(有一點?完全沒有?)責任感。但是,如果沒有任何主管當局可以遏止恐慌所帶來的失衡現象,則商品、有價證券和其它資產將被逼拋售,人們蜂擁奪取有限的貨幣供給,組合的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便會主導全局。市場中個別參與者為了挽救自己而毀滅了全體(pp. 189-190)。

作者認為最後放款者在貼現制度上提供的數量,應是所有市場在接受懲罰性價格條件下所需要的數量,並由清償能力較佳的商行提供可靠的擔保品,至於在公開市場操作上,當經濟體系缺乏信用,過剩要比不足安全,過剩可以之後解決。關於何時介入,作者則認為是「一門藝術」,要按情況而定,沒有既定答案。

討論1971年史密松寧協定(美元對黃金貶值)後匯率的發展︰

美國和德國的貨幣市場在1971年12月的史密松寧協定(Smithsonian accord)之後便結合在一起了,但是兩國的中央銀行家並不瞭解,如果兩個貨幣市場繼續透過歐洲貨幣市場與固定匯率結合在一起,則兩國必須採取聯合的貨幣政策。美國在1972年總統大選之前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這時候,西德因為始終擔心通貨膨脹而保持高利率水準。結果使得美國的資金大量流入西德的歐洲美元市場。最後,強國取得了主導︰德國中央銀行被迫調降利率,但數十億美元已經溢注到全世界了。

......1973年2月到3月發生不利於美元的投機行情,其所蓄積的壓力已經不是德國中央銀行與日本銀行所能繼續承擔的,當它們不再吸納美元,浮動匯率制度於是出現。

......一般意見認為,全球資本市場將分裂為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擔憂匯率風險則會促使金融性資本停留於國內。

事實卻非如此。許多銀行將浮動匯率視為錯置的因素,會鼓勵它們從事外匯投機交易。這種趨勢在相當長的期間內沒有受到有關當局穩定措施的反制(pp. 238-239)。

作者指當時的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規模及決策速度不足以解決國際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能否取代衰微中的美國領導權呢?這些機構成立於布里敦森林會議,其宗旨並非在於協助美國,而在於解決其他國家的問題,但運作效率卻十分緩慢,每當危機發生而需要在幾小時內做成決策時,它們卻無法發揮功能。另外,它們的資金不足。我在1988年夏天撰寫本文時,除了美國,所有國家都已經同意補充資金。這個國家應該承擔其世界責任的一部份(p. 243)。

作者對最後放款者的總結頗為謹慎︰

由於缺少有力的最後放款者——1929年在美國國內,1931年則是全球性的——使得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更形惡化……

最後放款者在危機時進行干預可以緩和隨後而來的經濟蕭條,絕對不是結論或的範今。其中還涉及許多長短期因素,而且危機發生時,任其自由發展的案例甚為稀少,因此無法構成有力的結論。我們最多只能說是提出假設——或許是不很有力的假設——遏止通貨緊縮累積將有助於緩和隨後而來的經濟蕭條(p. 251)。

本書在前言與附錄都強調本書以描述而非數學方式論證有其理由,指不理性泡沫的數學過度困難,未必能增進對此經濟現象的理解。經濟學可視作工具箱,經濟學家應針對特定問題選擇適合的工具與模型,堅持理性模型並否認泡沫與崩解存在只是忽略事實。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小心壞科學

看完了《小心壞科學》,主要是討論醫藥資訊怎樣遭扭曲。談到科學方法︰

我……屢屢遇見人們熱切分享科學見解,卻不管自己從沒做過實驗的事實。他們從來不曾親自動手檢驗任何想法,或親眼見過檢驗的結果,而且也不用大腦仔細想想,那些結果對他們要檢驗的想法代表什麼意義。對這些人來講,「科學」是種崇高圖騰、謎團和權威,而不是種方法(p. 18)


偽科學的特質是︰不回應批評,不將新發現納入新的模式,只是不斷轉換規則以致其無法驗證。不提及其聲稱實驗包括甚麼,採用甚麼方法,只談結果。

談到所謂排毒︰

在所謂的已開發西方世界,我們極盡縱情物欲,……於是尋求贖罪和淨化,我們明白這樣做不對,於是渴求儀式保護,以免遭受惡果,這是一種公開的「過渡儀式」,以紀念我們回歸較健康的行為規範。


這類淨化飲食和儀式的做法,始終都是時空的產物,如今科學是我們對大自然和道德世界的首要解釋架構,不論對錯,自然就拿墮落的偽科學合理化我們的救贖。就像錯謬科學的眾多謬論,「排毒」偽科學不是什麼貪腐外力來剝削我們︰它是文化產物,是皈覆出現的主題,而且我們是自作自受(p. 28)


營養主義等保健產業將常識私有化,然後申請專利獨佔︰

常識私有化。你可以將完全合理的發明,如水和課間操,添加上胡說亂扯,讓它聽起來比較專業,也讓你自己顯得聰明。這會強化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過你或許會納悶發明初衷是不是更加自私自利︰拿常識申請獨家專利權,然後占為己有(p. 34)


化妝品與其他美容方法聲稱效果都忽視身體恆定狀態調校機制︰

有個簡單的主題普見於這所有產品,那就是你可以哄騙身體;事實卻是體內有個微妙的「恆定狀態」調校機制,這是規模宏大的精密系統,擁有回饋、測定裝置、不斷校準、反覆調節輸往體內不同部位的多種化學組成的數量。一旦有東西干擾到那套系統,很可能會造成與產品過於的效用說明全然相左的反效果(p. 40)


作者批評那些高價化妝品銷售用昂貴藥劑就得到健康身體,不需多運動多吃蔬菜的概念,也推銷科學不是證據與理論微妙關係,而是可以用廣告預算、分子方程式與白袍演員虛概出來。

討論順勢療法時,作者說到回歸平均值與安慰劑效應令人認為任何療法都可能有效。唯有透過雙盲測試,並將受驗者隨機分組以作比較,才能找出療法是否在安慰劑效應以外有確實療效,而順勢療法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

提到影響安慰劑效應的因素︰

安慰劑效應不只是藥丸,還牽涉到這項治療的文化意涵。藥丸不是只在胃裡發揮功效︰給藥的特定方式,藥的不同形狀,再加上患者服藥時懷抱的期望,這種種因素都深切影響一個人對自身健康程度的信念,從而影響治療結果。舉例來說,順勢療法就是彰顯儀式價值的理想範例(p. 82)


那麼順勢療法是不是以安慰劑效應作另類補充?不幸在實際上並非如此,順勢治療師都宣稱正統醫學方法無效,令病患延誤診治或未能得到合適照料,作者認為他們不夠成熟與專業開安慰劑藥方。

以營養主義維生的人則經常不顧「混淆變數」(confounding variable),將相關當成因果,例如多吃橄欖油的人皺紋較少,就聲稱橄欖油可以去皺。相比起各種花俏建議,作者對讀者的健康忠告很簡單︰多吃蔬果,規律運動並納入日常作息,戒煙酒,避免過重,別忘掉真正危害健康的簡單基本原因。

營養主義也忽略社會生活形態對健康的影響,將健康與否全然歸因於個人︰

整套營養學謀略中最具毀滅性的項目……. 是讓人輕忽導致健康不佳的真正起因,從某些層面來看還可說是…… 右翼個人主義宣言。吃什麼長什麼,民眾英年早逝是因為他們活該。他們自己找死,因為輕忽和懶惰,至於你,選擇活力、鮮魚、橄欖油,所以很健康。你可以活到八十歲,你可不像他們。你該長壽(p. 143)


作者指另類治療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即使同行嚴重犯錯以致令病患死亡,也不願意提出異議,甚至因其名氣而大加讚揚。

製藥公司在新藥發明數量減少後,近年則熱衷發明新疾病以增加銷量︰

製藥公司無法發明新療法來處理現有的疾病,便轉而發明新疾病來迎合他們已有的療法。新近的熱門項目包括社交焦慮症(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新用途)、女性性功能障礙(威而剛的女性新用途)、夜間進食症候群(又是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等等;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問題,卻不見得要和藥丸扯上關係,也或許最好是別從化約式生物醫學角度來理解。事實上,把智力、精神不濟、膽怯和倦怠解構重組,當成醫療藥丸問題,可以視為公然讓人癱瘓無力的粗魯剝削行為(p. 163)


作者生動描述藥廠研究員可以各種技巧令新藥通過測試,包括找年輕人試驗以減少副作用、與無效藥劑而不是現有同類藥劑對比、改變對比藥劑的劑量以顯得新藥更有效、不向受試者問部份副作用問題、用替代指標(如膽固醇降低程度)而非現實指標(心臟病死亡人數)、以一兩句低調帶過負面結果、不發表完全負面的結果、重複實驗直至有結果等。統計上也有各種花招,包括運算所有項目,但只報告有正面結果的部份、玩弄基線、忽略退出(也就是較可能出現較多副作用)的受試者、清理「離群值」、延長或縮短試驗期以得出正面結果、拷問資料,例如有個次群體有正面結果,就只強調它、用不同統計方法直至有正面結果等。一次正面結果測試甚至可分成幾部份發表,出現在不同論文中,以顯示新藥得到多方實證。作者認為破解以上手段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事前公開試驗計劃︰

這所有問題(封鎖負面結果、霰彈槍資料挖掘法、隱匿藥劑無益的資料等等)幾乎都可以用一種非常簡單的介入手法解決大半,而且幾乎一點都不花錢︰那就是臨床試驗申報向民眾公開,好好強制執行。其功能說明如下︰你是一家製藥公司,在展開研究之前先在某處公開發表研究「試驗計畫」,也就是論文的方法篇。這樣一來,所有人都見到,你在試驗室裡面想做哪些事項,要測量哪些指標,做法為何,還有研究對象有多少人,諸如此類,在開始之前就得知。


一夜之間,所有問題一舉泯除,再也見不到(會引發不必要死難惡果的)發表偏差、重複發表和隱藏副作用資料等種種現象。倘若你申報試驗而且執行完畢,在文獻中卻遍尋不著,這就像秀臉長了顆青春痘那麼凸顯。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假定你是在掩人耳目,因為恐怕就是如此(p. 232)


作者指媒體的科學報導大致可分成三類︰荒誕報導,例如找個專家以科學口吻作荒誕的預言;重大突破,即某項研究顛覆已往的發現;「驚悚」情節,例如某種疫苗會造失災難的副作用。作者部份科學報導已淪為抄聞,只是將企業公關與大學新聞處的宣傳手法毫不猶疑地當成科學研究。媒體報導也將科學爭議化約成不同個性人士之間的爭吵,而不是探討證據,這會損害並扭曲科學。

提到我們直覺可能會誤判,作者指我們會在隨機雜訊中看出模式、在不相干事物中看出因果關係、尋找並高估任何假設的確認資訊、因為先入為主以不同標準評價新證據、更易相信可想像以言之鑿鑿的故事、受社會情境影響、高估自己、以背景及預期心態扭曲對外在情況的體認,故此任憑直覺與成見判斷就容易出錯。

我們也會誤判數字的意義,例如增加風險達55%聽起來很嚴重,但以自然數字的一千零五人多出一人就較易理解。報導某一調查有若干百分比人同意某事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假如不知道調查對象、人數與取樣方法,調查得出的數字並沒有太大意義。更容易令人混淆的是,在事後找出「中樂透/六合彩的人」,並聲言機率這麼小也中獎一定是他有甚麼特別方法,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卻忽略每期總會有人中獎,不是他就是別人,是誰只是運氣使然,而有人中獎一事並不怎麼稀奇。

在大篇幅討論麻疹、腮線炎與風疹(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恐慌後,作者如此評論︰

儘管有可能引發集體恐慌,我仍覺得有責任指出,倘若麻腮風疫苗依然讓你畏懼,那麼醫學一切事物都該如此,甚至你日常遇上的生活形態風險暴露因子中,有許多也不例外︰因為有眾多事物都沒有進行那麼深入的研究,在安全性上更不是那麼有把握。於是問題依然存在,為什麼你那樣緊盯麻腮風疫苗不放。你不希望投注在單一議題麻腮風疫苗運動,而是想就此問題做點建設性貢獻,或許可以更有效運用你的精力。你可以發起一項長期自動警戒運動,全面緊盯國民保健服務體系的健康紀錄資料庫,注意是否出現與任何醫療介入有關的有害後果,那麼我就會深受感召,和你聯手踏上戰場。


但在許多方面,這和風險管理或警戒都沒有關係︰而是事關文化、人之常情和日常危害民眾的因子。在記者眼裡,自閉症是特別耐用的症狀,對我們也是,同樣的,預防接種也引人注目和關切︰這是普遍施行的計畫,與「個別化照護」現代觀點相左、接種和政府密不可分,接種要給孩子打針,讓他人有機會怪罪某人或某事,說他們該為某起慘劇負責。


這類恐慌的起因向來都比其他事物還更情緒化,因此帶來的傷害也大半如此。自閉兒的家長飽受折騰,充滿內疚、疑慮,不斷自責,總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錯,才讓子女受到傷害(p. 345)


民眾的正義感往往導向錯誤方向︰

許多人對製藥產業的惡行都很生氣,對利潤在醫療衛生扮演的角色感到緊張不安;不過這些都是沒有實際事例和明確對象的直覺,於是這股義憤滋生的有用政治能量,便導入(浪費在)種種幼稚議題…… 大藥廠可能表現惡劣,但不代表糖錠效能優於安慰劑,也不表示麻腮風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大藥廠並不害怕食品補充藥丸產業,它就是食品補充藥丸產業。……這些公司見大家沉迷麻腮風疫苗議題,反而要大感釋懷,因為這樣一來,民眾就不會去注意製藥業界不當管理等更為複雜實際的相關問題。


若想介入決策過程,就管理大藥廠罪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得稍微了解證據是怎麼一回事︰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為什麼藥物研究的透明度這麼重要,以及其他細節,比方如何讓研究發揮效用,如何捏造新的虛構答案(p. 351)


醫師對本書內容應該會感興趣,不幸地,書中提到許多宣稱科學的謬誤繼續在散播流傳,駁之不盡。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黑天鵝效應

看完了《黑天鵝效應》,探討各種機率、預測、歸納、隨機、不確定等問題,內容五花八門,隨意抽些內容說說。

首先是黑天鵝事件的定義︰

第一,這是個離群值(outlier),因為它出現在通常的期望範圍之外,因為過去的經驗無法讓人相信其出現的可能性。第二,它帶來極大的衝擊。第三,儘管處於離群位置,一旦發生之後,我們會因為天性使然去捏造解釋,讓這事件成為可解釋及可預測(p. 11)。


本書中心理念︰

本書的中心理念在於關切我們對隨機事件,特別是偏異值甚大者,視而不見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科學家或非科學家、高手或凡人,傾向於見樹不見林?為什麼我們一直在注意細節而非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儘管這些事件顯然有重大影響?)而且,如果你看懂我們論點的話,為什麼讀報紙事實上會減少你所吸收的世界知識(p. 11)?


我們的世界乃是由極端、未知,而極不可能發生(根據我們現在知識所認定的極不可能)之事件所掌控——而我們卻把所有的時間花在閒聊、關注已知及一再重複的事件上。這意味著我們必須以極端事件作為開端,而且不把它當成例外來掩飾(p. 23)。


提到人們接觸歷史時有三個毛病︰

理解力的幻覺,也就是,在一個心人類的理解力還複雜(或隨機)的世界裡,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回顧性扭曲,即,我們只有在事件結束之後才能評估問題,就好像事件在照後鏡裡發生似的(似乎,史書裡的歷史比現實經驗更清楚、更條理分明);以及


過度重視真實資訊加上權威、飽學之士的能力障礙,尤其是當事件創造出一個類別——當它們被「柏拉圖化」時(p. 34)。


作者認為「柏拉圖化」,也就是將事物分類,會令黑天鵝事件更易出現︰

分類總是造成事實複雜度的減抑。這是黑天鵝事件產生器的表現,即我在前言中所定義的不可撼動的柏拉圖式思想。對我們周遭世界做任何減抑,都可能造成爆炸性後果,因為這樣做,把某些不確定性的來源給剔除了;這會驅使我們對世界的構成產生誤解(p. 44)。


作者將隨機性分為兩種︰非規模可變的平庸世界(mediocristan)與規模可變的極端世界(extremistan)︰

在平庸世界的烏托邦省裡,特殊事件的個別貢獻不重要——只有集合貢獻才重要。我可以把平庸世界裡的最高法律陳述如下︰當你的樣本很大時,沒有任何單一個案可以顯著改變整體或全部。觀察到最大者,仍然令人感到印象深刻,但對整體而言,終將不顯著(p. 65)。


在極端世界裡,非常不公平,單一觀念點就能不成比例地影響整體或全部。


……幾乎所有的社會事物都來自極端世界。另一個說法是社會數量是資訊的,而非實體的︰你摸不到。


……看看黑天鵝事件的意義。極端世界能夠產生、也的確產生了黑天鵝事件,因為,少數幾個事件對歷史造成了重大影響(p. 67)。


平庸世界的事物包括身高、體重、牙醫、智商等,極端世界的事物則包括書籍銷售量、城市人口、地震災害、金融市場、經濟數據等。在平庸世界,人們可以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放心,因為單一事件對整體影響甚少,而且不會出現黑天鵝事件;但在極端世界,任何樣本的平均值都有問題,一則事件就能不成比例影響整體,人們對資料得出的知識必須保持懷疑。

黑天鵝事件一個簡單的代表例子是火雞問題︰火雞每一天都認為自己溫飽又安全,直至被宰殺那天,整件事就完全改寫︰

讓我們進一步探討,考慮歸納法最令人憂心仲仲的面向︰後向學習(learning backward)。想想,火雞的經驗也許不是沒價值,而是負價值。它從觀察中學習…… 它的信心隨著友善餵食次數的增加而增加,而它的安全感也越來越高,雖然宰殺之日越來越逼近。想想看,其安全感在危機最高那天達到極大值!……過去一直有效的東西,直到——喔,出其不意地,不再有效,而我們過去所學,竟轉而成為錯誤,最好的狀況是不相干,最糟的狀況則是嚴重誤導(pp. 78-79)。


作者指出過往金融業不斷出現這些火雞,儲貸業危機與長期資本管理都是以這種方式失敗。

對黑天鵝事件無知引申出另外五個主題︰

我們會把焦點放在預設的已知區間,並據以對未知事件做泛化推論︰確認的錯誤。


有些故事可以迎合我們把特殊形態柏拉圖化的渴望,而我們以這些故事來愚弄自己︰敘事的謬誤。


我們在行為上把黑天鵝事件當作不存在︰人類天性並沒有針對黑天鵝事件設計。


我們之所見,未必是全部。歷史把黑天鵝事件掩藏起來,讓我們對這些事件的機率產生誤解。


我們「鑽牛角尖」︰亦即︰我們把焦點放在不確定性的少數幾個定義完善的來源上、放在非常特殊的幾個黑天鵝事件上(代價是忽略其他我們不容易想到的黑天鵝事件)(p. 91)。


同作者的《隨機騙局》中也有提及,以贏家為參考點無法分辨其成功是否因為運氣,以所有參加者為母體才能找出運氣的角色︰

參考點理論(reference point argument)是這樣的︰不要從賭贏者……的有利位置計算機率,而要從一開始就玩起的大批人馬去計算。再一次考慮賭徒的例子。如果你把賭局開始時的全部人數作為母體去觀察,你幾乎可以確定他們其中之一會靠運氣贏得大滿貫(但你事先不知道是哪一個)。因此,從開始時大隊人馬的參考點來看,這根本就什麼了不起。但從贏家的參考點來看(這是關鍵,不考慮輸家),連贏好幾場似乎是非常特別的結果,不能用運氣來解釋(p. 185)。


作者也指現實世界的不確定不能與賭局機率混為一談,這是戲局謬誤(ludic fallacy)︰

戲局謬誤是什麼?戲局……遊戲的意思。


……賭場所碰到的風險類別,在賭場之外非常不重要,而他們的研究也不能馬上應用到外界。我的想法是,賭博乃是消毒過和馴化過的不確定性。在賭場中,你知道規則,你可以計算機率,而且我們在那裡所碰到的不確定性種類,我們將在後面討論,是溫和的,屬於平庸世界。


……在現實生活中,你並不知道機率;你必須去尋找機率,而且,不確定性的來源沒有限定範圍。……這些「可計算的」風險在現實生活中大都不存在!它們是實驗室裡的玩藝兒(pp. 196-197)!


談過早提出理論的危險︰

問題在於我們的想法具有固著性︰一旦我們產生了一個理論,很可能就無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因此,那些延遲發展出自己理論的人,狀況比較好。當你以薄弱的證據為基礎,發展出自己的想法時,你將很難解釋後續出現、而與你的想法抵觸的資訊,即使這個新資訊顯然較為正確。這當中有個機制︰……確認偏誤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我們不願逆轉既有想法的傾向。記住,我們把想法當成財產,很難與其分離(p. 218)。


預測者在錯誤時往往會訴諸其他藉口,包括覺得自己玩的是不同遊戲、訴諸離群值、認為自己「幾乎正確」與專注在單一黑天鵝事件。

規模可變性的事物,其變數來自極端世界,例如工程完工日期,如果計劃在預期時尚未完工,這時再預期要等待的完工日期就會更久。等得越久,預期要再等待的時間就越長,非常違反直覺。

沒有說明錯誤率的預測則顯現出三個謬誤︰一,預測的精確度遠比預測本身重要,決策時必須考量不確定性;二,預測期間越長,精確度就會越低;三,黑天鵝事件會令變數的情境改變,造失預測嚴重錯誤。

社會與經濟預測的另一問題是人類有自由意志︰

如果你知道一個物理系統的所有可能狀態,那麼,你就能在理論上(但不是實際上,我們已經談過),預測其未來的行為。但這只牽涉到無生命的東西。當預測涉及社會事物時,我們就會踢到鐵板了。當預測涉及到人類的時,就不是同一件事了,如果你認為他們是活的,而且還有自己意志的話。


……如果你相信自由意志,你就不可能真正相信社會科學和經濟預測。你不能預測人們會如何行動(p. 272)。


以過去推測未來困難在於,過去的規律可以用各種方式來歸納,甚至完全相反︰

請回想火雞問題。你檢視過去,並導出未來的某些規則。喔,以過去推測未來的問題可能比我們前面所談的還要嚴重,因為同樣的過去資料,可以確認一項定理,也可以否定該定理!如果你在明天之前都還活著,這可能表示,若非(a)你很可能長生不老,就是(b)你離死亡更近了。這兩個結論都建立在完全相同的資料上。如果你是一隻被餵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火雞,你可以天真地假設,餵食動作確認你的安全,或者,很聰明地認為,餵食動作確認你將成為晚餐的危機(p. 277)。


黑天鵝的不對稱特質不會告訴人們何者為真,只會令人對何者為錯有信心。作者認為,在實務上,可預測、卻因太複雜而無法認識的混沌系統,與完全隨機、不可預測的系統之間並沒有分別︰

這兩者在實務上並沒有功能差異,因為我們永遠無法加以區別——那是數學上的區別,而非實務上的區別。……在實務上,隨機性基本上是不完全資訊。
當一個人在談論這兩者的差異時,這表示他從來沒有在不確定性之下做重要的決策——這就是為什麼他不瞭解兩者在實務上無法區別。


最後,隨機性就是「未知識」(unknowledge)。世界是不透明的,而其外表則會愚弄我們(p. 292)。


討論運氣的社會角色︰

當人們在討論運氣時(他們很少討論此事),他們通常只看自己的運氣。其他人的運氣非常重要。另一家公司可能靠運氣推出大賣的產品而取代目前的贏家。資本主義,除了其他事項之外,是世界的活源,這是歸因於在資本主義裡,有機會得到運氣。運氣是個偉大的等化器,因為幾乎每個人都可能從運氣中得到好處。社會主義保護他們的怪獸企業,這麼做,會把潛在的新進者在子宮裡就殺掉。


……隨機性不好,但並非總是不好。運氣甚至遠比智慧更不公平。如果人們嚴格地只依照能力來得到報酬,那還是不公平——人類的能力並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隨機性具有把社會重新洗牌的福利效應,把大傢伙打下來(p. 324)。


作者指全球化減少經濟波動,卻會造成毀滅性黑天鵝事件︰

經濟生活已經全球化,但並非全都是好事︰全球化創造出連鎖弱點,雖然減少了波動性,產生安定的表象。換言之,它會創造出毀滅性黑天鵝事件。我們以前從未生活在全球瓦解的威脅中。金融機構一直在合併,成為少數幾家非常大型的銀行。現在幾乎所有的銀行都互相關聯。於是金融生態正不斷地膨脹為巨型、近親結盟而官僚化的銀行(他們的風險衡量方式通常採高斯法)——一家倒,全都倒。銀行集中之後,似乎具有金融危機不易發生之效果,但一旦發生危機,其規模就是全球性,並重創我們(p. 329)。


作者在這一段的注釋中提到房地美「似乎是坐在一桶炸藥上,只要有風吹草動就完了」。本書初版後不久,房地美就爆掉,二戰後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開始。

作者批評高斯法,也就是鐘型曲線分佈,只適合平庸世界,不能用於極端世界上︰

根據鐘型曲線所做的不確定性之測量值,根本就沒考慮到大跳躍或不連續性的可能和衝擊,從而不適用於極端世界。使用它們就好像只注意小草,卻錯失了(巨大的)樹木。雖然無法預測的大偏異非常罕見,但不能把它們當成離群值而加以棄置,因為,就累積效果而言,其衝擊是如此之劇烈(p. 344)。


在判斷資料是否呈鐘型曲線分佈會出現循環論證問題︰人們需要有足夠的資料來支持其分佈是否高斯模式,但為了知道資料是否足夠,又需要以一個分佈來計算特定資料數的可信度,這就成了回溯論證。為了方便,歷史資料統計學家往往預設資料呈鐘型曲線分佈,以計算所需資料數,但作者認為這在極端世界事物行不通。

作者提到一種規則可變的分佈可以讓我們察覺黑天鵝,稱為碎形隨機,又稱冪次法則,具體為兩個數的「以上值」之比率,就是這兩個數相除的負「冪」(power,或稱指數)。例如︰假設該碎形隨機的冪為1.5,超過二十萬的個案數有96,那麼超過五十萬的個案數就有96*[(500000/250000)^-1.5],即34左右。

然而作者提醒我們,在現實中我們總有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物。碎形隨機不會提供精確答案。最多只是讓部份黑天鵝變「灰」,不能完全避免黑天鵝︰

身為一個人道主義者,我恨黑天鵝事件。我恨它造成的許多不公平和破壞。因此我希望消除許多黑天鵝事件,至少減緩其效果,讓我們得到保護。碎形隨機性是減少這些意外的一個方法,讓某些天鵝看起來可能發生,也就是說,讓我們察覺其重要性,把它們變成灰色。但碎形隨機不會得出精確的答案。


……碎形讓我們可以把許多的黑天鵝事件納入考慮,但不是全部。我前面說過,有些黑天鵝事件是因為我們忽視了隨機性的來源而發生的。其他的則發生在我們高估了碎形指數。灰天鵝事件談的是可以模型化的極端事件,而黑天鵝事件則是和不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有關(p. 393)。


作者稱自己的方法學為懷疑經驗論,假設以極端世界為起點,從實務中觀察,並小心提防理論︰

懷疑經驗論提倡相反的方法。我對前提假設的關心,多於對理論的關心,我要把對理論的依賴減到最少,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以減少我的意外。我希望大致正確而不要精確的錯誤。理論上的優雅通常代表柏拉圖式思想和弱點——它誘導你為優雅而優雅。理論就像醫藥(或政府)︰通常沒用,有時候則不可或缺;總是自求多福,偶爾會要了你的命。因此,在使用上必須謹慎、適量,並有大人在一旁監看(p. 410)。


作者建議本書讀者玩自己所設的遊戲︰

如果你以自己的標準,做出自己的決策,你就更加掌握到你自己的生命。


天性帶給我們一些防衛機制︰就像伊索寓言所說的,其中一項能力就是認為我們所拿不到(或沒有去拿)的葡萄是酸的。但在藐視和拒絕葡萄之前的積極禁欲,其報酬甚至更多。要積極;當個勇於辭職的人,如果你有這個膽識的話。


在你自己所設定的遊戲中,要失敗也難。


以黑天鵝的說法,這表示只有當你讓不大可能出現的事物來控制你,你才會受其影響。你要做什麼,永遠操之在你;所以,就把這當成你的結果吧(p. 428)。


本書第二版加入作者寫的幾篇後記。談到向大自然學習如何應對黑天鵝,作者指大自然喜歡多餘,有備用的零件、同一功能可由不同器官執行、同一器官也有不同功能,在逆境中更有機會存活;不喜歡過度專業化,因為這會限制演化,令動物變弱。大自然不喜歡太大的東西,任何個體損失都不會造失生態太大的擾動。大自然不喜歡太多的連結與整體化,以免少數菌種稱霸造成整個生態滅絕。

提到2008年的金融危機︰

我們渴望秩序而避諱變動,基於這種感覺所採取的行動,有助於形成嚴重的風暴。用人為力量讓某種東西變大(而不是當它無法在壓力下生存時,讓它早點死掉),會使得這個東西,在一場非常嚴重的崩盤中,更容易受害——如我書中所說的黑天鵝殺傷力加上規模的增加。我們在二〇〇八年崩盤所看到的另一件事︰多年來美國政府(其實就是聯準會)一直想要消除景氣循環,而導致我們遭受一場嚴重的崩解。這就是我反對「穩定」政策和人為製造無波動環境的主張(p. 476)。


現實預測中沒有長期這回事︰

一般來說,並沒有可達到的長期這回事,除了把它當成一個用來解方程式的數學概念之外;而要在一個複雜系統裡假設長期的存在,你還必須假設不會有新東西出現。此外,對這個世界,你可能有一個理想的模型,擺脫了任何用解析模型去代表實相所引起的不確定性,但是在參數的輸入上,還是有一個小小的不確定性。……在最微不足道的參數層次上,一個小小的不確定性,由於非線性特性,在模型的輸出層次上,蔓延成一個龐大的不確定性(pp. 498-499)。


作者將預測的事件分成四個象限,由兩個變數組成︰簡單報酬(是/否)還是包括複雜報酬(包括各種函數);屬於平庸世界還是極端世界。第一象限是平庸世界簡單報酬,預測很安全,模型有用,但較多出現在實驗室與遊戲,而非現實世界。第二象限是平庸世界複雜報酬,統計方法令人滿意,只有一點風險。第三象限是極端世界簡單報酬,因為報酬二元,不需太擔心出現黑天鵝。

問題在於第四象限,極端世界複雜報酬,也就是黑天鵝事件所在,無法對稀有事件的報酬作預測,沒有模型或定理。作者的建議是不要進入第四象限︰

很簡單,別讓你自己進入第四象限,黑天鵝的領域。但我們很難注意到這個安全的建議。心理學家把投入(於我們所做的事)的行動,和略過的行動加以區別。雖然這些行為的損益數,在經濟上等值(少賠一塊錢就是賺到一塊錢),但我們的心裡,卻沒有給予同等看待。然而就像我所說的,「不要做」這種風格的建議,在實證上比較牢靠。你如何活久一些?答︰避免死掉。然而人們不瞭解成功主要是靠避免損失,而不是試著去取得利潤(p. 532)。


假如無法避免第四象限,例如氣象與流行病,作者則建議採取以下方法鞏固自己︰

  • 尊敬時間和非外顯知識(如大自然與有經驗者)

  • 避免最適化,喜愛有餘(例如現金),以作保險

  • 避免預測小機率的報酬

  • 小心罕見事件並無典型,衝擊沒有上限

  • 小心獎金的道德風險,例如爆掉銀行後拿一大筆錢走的銀行家

  • 避開各種風險預測組合,第四象限無法預測

  • 暴露在正面黑天鵝(如創業投資)而非負面黑天鵝(如風險投資)

  • 沒有波動與沒有風險不能混為一談

  • 注意風險數字表達,第四象限的風險變動可以非常劇烈


2008年金融危機後作者也寫下十項經濟生活如何面對第四象限的原則︰

  • 脆弱的事物應趁其仍小時打破

  • 不應損失由社會承擔,利益卻由私人拿走

  • 無法認識這次危機風險的經濟學界不應再受信任

  • 不應讓某些人以管理你的風險為他們的獎金,令他們有誘因隱藏風險

  • 用簡單替代複雜,債務槓桿金融產品帶來狂亂與危險

  • 禁止複雜金融產品,因為沒人瞭解

  • 政府不應以「重建信心」為目標,不要理會謠言

  • 不應用槓桿治療過度槓桿

  • 老百姓財產不應用來投資金融資產

  • 重建堅固的經濟系統,去除投機性槓桿、令較小的廠商能夠生存、經濟生態更加豐富、由企業家來冒險


作者在後記的總結是︰要堅強,要有價值。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獨裁者的進化

看完《獨裁者的進化》,由於借了兩天就很悲慘地遭到催還,唯有在週休兩天快速看完一遍。作者是政治與外交編輯,為本書內容走訪各地。全書主題是近年獨裁政體如何包裝自己,抗爭者又如何與獨裁政體鬥智鬥力,主要例子有俄羅斯、委內瑞拉、埃及、馬來西亞與中國。

談及威權國家怎樣披上民主外衣︰

遠遠看上去,世界上許多威權國家看起來好似民主國家,其憲法也有行政、司法以及立法權力等分立,但還是跟民主國家有重大差異︰某些國家只有一個立法機構,而非雙層的上下議院制度,某些職位並不是選舉產生,而是由上級指派,而權力監督的程度也有異。然而這些威權國家的許多機構,其特徵——至少在紙上——看起來與最稀鬆平常的歐洲民主國家非常類似。


......現代威權政體的許多特色,單獨看來與健全民主國家的制度似乎相差無幾,但只要改變其中某個環節,就可以創造出很大的模糊空間(pp. 13-14)。


談到俄羅斯普京的困難︰

普丁與他的黨羽所選擇的策略代價很高,那將會危及他們的主要目標,也就是製造出穩定的政治體系。石油所帶來的豐厚收益,幫他們抵擋了許多社會的危機——收買人心一向都比強迫接受更為容易——雖然他們在表面上模仿這麼多民主制度的面向,但政府犯錯的空間卻大幅縮減。克里姆林宮消除了多元的權力中心——商業團體、地方首長、媒體、反對黨,意謂著它想要維持控制的話,就必須無時不刻做出正確的判斷,必須慎思明辨、步步為營,而這是很困難的(pp. 32-33)。


威權政體以規則不公平的選舉裝飾門面,但到選舉時又慌張舞弊,引發廣泛群眾不滿︰

政府事先決定選舉結果,並確保過程皆如預期般進行,但官員為了延長對權力的掌控,往往會刻意表現,結果弄巧成拙,造成無法收拾的後果。舞弊情事一旦東窗事發,往往會導致反對勢力集結,或引發大型的群眾抗議活動,專制政權的正當性因此受到莫大的挑戰。


......由此看來,選舉舞弊就是許多獨裁者被推翻的主要因素,運動人士覺得這道理顯而易見。本來一般民眾不大會關心異議分子與專制政府之間的鬥爭,對兩造也持著懷疑的態度,覺得雙方的爭執是意識形態之爭,與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不相干。然而一旦政府在選舉時舞弊,民眾就會覺得自己的一票被偷走了、權益受到侵犯了。這種不滿逐漸累積下來,一般從來不會上街示威遊行抗議的人,也會走上街頭,因為他們覺得跟自己切身有關係的某樣東西被偷走了。有時本來只有幾個異議人士主導的小型運動,會因此匯聚成要求改革的全國性運動(pp. 70-71)。


獨裁者怎樣利用法律︰

二十一世紀的獨裁者也渴求權力,但一定要法律幫他們背書。對那些想要用民主表象來遮掩獨裁本質的政權來說,法律是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專制政府有了法律這塊遮羞布,就能夠輕鬆完成它想做的事,不必現出原形。......法律、規定、程序法都可以變成獨裁者的工具,有效地讓反對人士噤聲,因為這些武器看起來正當、沒有政治色彩又客觀(pp. 76-77)。


書中提到用來打壓對手的常用法規通常不具政治色彩,而是運用像消防、建築安全、稅務申報等看來正當的規條挑骨頭,令對手不勝其擾。

專制政權也最喜歡民眾對政治漠不關心︰

人民對政治冷漠,就是確保專制政權運行不墜的潤滑劑。在那些運作暢順的獨裁體系裡,掌權者都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將公眾對政治的冷感變成一種美德。......一旦群眾不再冷漠,專制政權要成功就比較困難。不管群眾抗議的訴求是什麼,都能威脅當權者(pp. 103-104)


討論委內瑞拉查維茲的政治策略︰

查維茲的主要政治策略,要言之,就是帶領人民對抗自己人。他先爭取部分人民的支持,接著積極地帶領他們對抗另一群人。雖然他是經由民主程序得到權力,他的主要思維卻是反民主的;他其實想要的是革命。民主意謂包容歧異與多元。查維茲卻只提出單一解答,所有質疑、批評或反對他的人都是「叛徒」、「罪犯」、「一小撮權貴」、「黑手黨」、「美國的走狗」。雖然他一開始承諾要打破原有政治結構以還政於民,事實上卻是把所有權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裡(p. 128)。


弔詭的是,讓查維茲威權主義立於不墜的關鍵一直都是選舉。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舉就是民主的要素,比起憲法的保障、權力的分立以及其他具體的民主權利等,投票最重要(p. 132)。


可惜本書出版時委內瑞拉領導人還未換人,不然可望有更多後續發展分析。

作者也批評各國某些反對黨因循守舊、忘記初衷,甚至淪為威權體制一部份︰

有些反對黨領袖拒絕創新的做法,雖然一開始即被邊緣化,卻依然頑固地堅持同樣的策略、重覆地犯下同樣的錯誤。如同世界上的任何政黨一樣,他們也會因為小鼻子小眼睛的權力鬥爭而心有旁騖、剛愎自用,忘記反對運動的終極目標。有一些反對黨領袖只知道批評,沒有能力提出新的想法、新的政治替代方案,無法證明他們的願景與執政黨有所不同。相對的,對於一個想要偽民主表象的政權而言,出現一些反對聲音是有必要的,甚至是求之不得、如獲至寶的。在最糟糕的案例中,反對黨成為獨裁政權的衍生物,成為政府的遮羞布,遮掩它真正的專制面貌。被政府收編的反對黨領袖,因此成為專制體制中的重要一員。若某個反對黨領袖宣稱要挑戰執政黨,單就這個政治動作,並不值得大肆讚揚,因為他們可能變成專制機器的一部分,與真正反對抗獨裁政權的人涇渭分明(p. 175)。


對抗專制體制是長期抗爭,反對黨領袖必須有耐心︰

耐心,也許是任何專制政治制度裡,所有想要反抗權力者的反對黨領袖,最為需要的特質,可能比勇氣、膽量或者急智都更為重要。一旦開始挑戰獨裁者,他們就必須了解這是長期抗戰,挫折一定會排山倒海而來。然而耐心不等於安於現狀或者順從聽話(p. 212)。


近年對抗專制體制中年輕人的角色非常重要︰

第一,最敢言、最有創意、最有效果的抗議者往往是年輕人。第二,與執政者對抗時,大部分年輕抗議者刻意保持政治中立,避免陷入國內長期的朝野拉鋸戰裡,不同任何一派別、政黨、組織牽絆。


......不論是執政黨還是傳統的反對黨招募黨員,年輕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他們認為當前的政治環境已經被汙染、兩極化了,所以寧願待在外圍,不玩傳統的那套政治遊戲。他們以這種方式投入政治運動,也不想要為自己謀求權力,所以當權者往往覺得這些年輕人才是最大的心腹之患(pp. 216-217)。


本書花了不少篇幅描述埃及年輕人,只是埃及在本書出版後的發展似乎表示,沒有組織,或許有其限度。

有位年輕人以與拳王泰臣對打比喻其運動為何堅持非暴力︰

「如果你要跟泰森對打,最好不要選擇拳擊,他雖然腦筋不太正常,卻可以把你一拳打死。」......「但如果你跟他下棋,也許就還有打敗他的機會。......如果我們不加入他們的遊戲,而是讓他們跳進我們主導的遊戲,我們就可以擊敗他們。當然,你下棋贏了泰森後,他可能會腦羞成怒,打你一拳。但假如他這麼做的話,群眾都會支持你。相反你,如果你是在拳賽中被泰森痛打,每個人都會說活該,畢竟是你自己去挑戰他的。」(p. 226)


書中介紹塞爾維亞有個名為「非暴力行動與策略運用中心」(Centre for Applied Non Violent Action and Strategies, CANVAS,書中譯作堪凡斯)的組織,專門向各國人士教授非暴力行動的技巧,其中一位學員學到的是,反抗團體領導圈子不能民主︰

「我過去一直都很支持民主的做法,也常誇稱我們團體是民主的模範生。」但塞爾維亞前輩澄清那樣是行不通的。......「他們告訴我,要怎樣做才能抵禦政府的破壞及滲動。反抗團體中,領導圈子是不能講民主的...... 領導圈子不能太過開放,例如不應該舉行開放式的選舉,也不能開放辯論。我們過去犯下了這個錯誤,所以很容易就被政府的情治人員滲動。」(p. 258)


CANVAS也認為,專制政權並不會靠突然的民眾自發行動倒台,反抗運動需要經過策劃︰

當我們看到國外的抗爭場景,看到成千上萬的人走上首都的街道要求自由、呼籲專制政權下台時,我們就很容易一廂情願認為,當下見證的是一種自發行動,而人們湧上街頭控訴自己的權利長期被剝奪,促發其革命的火花是隱藏的,也是沒有人能預料的。然而事實往往不是如此。革命如果想要成功的話,需要鉅細靡遺的策劃、周全的準備、還要掌握詳實的資訊,了解專制政權會採取什麼方式鎮壓,又要如何智取,才能克勝一個為延續政權可以不擇手段的政府。確實,形勢改變時,革命浪潮襲捲全國,一下子變天。但是其中往往有一個組織或運動團體,已經不厭其煩地默默從事危險工作好幾年,一步一腳印地努力,才促成這一天的誕生。堪凡斯與其他機構所做的事情,就是打破一般人對於革命的迷思。「沒有自發性革命這種東西,自發性只會讓你丟掉小命,」帕波維奇表示︰「你計畫得愈周全,成功的機率就愈大。」(pp. 329-330)


現實世界可不會像電影那般,靠個人感召就突然有廣泛民眾行動。

CANVAS也相信民主運動不能被當權者看穿,要不斷地變化︰

民主運動最大的危險,莫過於被敵人看穿。民主運動一旦取得初期成果,讓當局感到如履薄冰,這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率先出招,讓政府無法靜下心來計畫下一步要怎麼回應。如果要爭取政府內關鍵部門的支持,就必須維持領先一步的優勢,讓支持政府的人自我懷疑,並能增加示威者與公眾的信心(pp. 347-348)。


暴力則會令專制政府有藉口打壓,並激怒與疏離專制政府中同情民主運動的人,所以CANVAS向學員申明︰「暴力乃是弱者的最後庇護所。」

書中又提到金恩‧夏普(Gene Sharp)的《從獨裁到民主》(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據指可說是各國民主運動人士的《孫子兵法》,是如何推翻專制政權並建立民主體制的實用指南。該書可從網上下載,有不同語言版本,不知為甚麼中文版譯者是位台獨人士。

提到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追根究底,還是一個由上而下的政治體系,下層官員也因此習於報喜不報憂。地方官員的治理權來自中央授權,缺乏其他獨立的正當性來源,對於自己犯下的錯誤,他們有千百個理由隱匿不報,當作沒這回事。中國的領導人也很清楚,這些謊言會帶來嚴重的後果,然而其解藥——更開放、更大的問責性、更深化的民間改革——將會危及一黨獨大的權柄(p. 406)。


這有點像是中國古已有之的問題,又有點像是現代威權政體的通病︰過度中央集權,又不能事事監管,就有空間讓下級官員欺上瞞下,令管治效率不彰。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Exorbitant Privilege

看完了Exorbitant Privilege,基本上是近代貨幣簡史,重心則在現時美元為何地位那麼重要,未來發展又會如何。作者認為未來美元地位不會像現在強勢,但也不會完全遭取代,只是國際貨幣會趨向多元。

談及日圓無法成為國際一線貨幣的歷史︰

And allowing a foreign demand for yen to develop would have put upward pressure on the exchange rate, negating undervaluation as a too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nternationalize its currency, Japan then, like China now, would have had to abandon its tried-and-true growth model.


Eventually in the 1980s it did… The Big Bang allowed large Japanese company to access the corporate bond market. Seeing that they were losing their corporate clients, the banks scrambled for other customers, whom they found in real estate developers. The Big Bang spawned a massive real estate boom and bust whose consequences took years to clean up… As a results, Tokyo never rose above second-tier financial-center status (p. 45).


作者指現在上海意圖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與人民幣打算國際化時,借鏡日本經驗,放寬金融市場時應該謹慎行事。

提到歐元︰

This history also reminds us that the euro is fundamentally a political project. This is its weakness, since it explains how it was that the euro was created before all the economic prerequisites needed for its smooth operation were in place. But it is also its strength, since it explains why the member states now feel compelled to complete them – and why the euro is likely to emerge from its crisis stronger than before (p. 70).


講述美國次按危機時,作者不忘諷刺Larry Summers、Robert Rubin與Alan Greenspan事前對衍生工具大加讚揚,並拒絕加強監管衍生工具市場的提議。提到各種支撐次按證券的數學模型時,作者指︰

The fact that the models were based on simplifying assumptions, necessarily in order to render them tractable, meant that in the hands of careful practitioners they were never used as more than a starting point for thinking about risks. Careful practitioners similarly understood that the model was fitted to a relatively short series of observations of the prices of certain assets. Information on the prices of complex mortgage-related securities spanned only the period when home prices had gone up, for example, and consequently contained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what might happen if prices came down. The problem was that there were few incentives to be a careful practitioner (p. 107).


為何次按危機後美元仍然維持其優勢?作者認為原因在於美元仍是世上最大經濟體,而且其國債市場仍是最流動,方便其他國家中央銀行買賣,加上國際市場習慣以美元計價,假如沒有影響重大的原因,為求方便交易商不會貿然轉用其他貨幣。

其他國際貨幣競爭對手也有其問題,英鎊與瑞士法郎問題是國家經濟規模太小,無法提供足夠債務工具滿足國際需求;日本則不鼓勵日元在國際流通,而且其經濟增長率低,人口老化,利息水平接近零,令持有日圓欠缺吸引力;歐元是美元現時唯一對手,但其債券市場不夠流動,也沒有單一政府可以快速應對金融危機,最近的歐元危機也明確顯示歐元缺乏恆常應變機制;中國則由於擁有大量美元儲備,美元地位下降會會對中國自身造失損失。

至於其他非國家貨幣選擇,像國際貨幣基金的特別提款權(SDR),則流動性不足並缺乏廣泛用途,難以在市場活躍交易,至多會是中央銀行儲備的額外選擇;黃金儲備在應付金融危機時同樣難以快速轉為現金救急;其他像森林、石油儲備、煉油廠等同樣如此,其流動性不足以救急,只有儲備過多如中國等國家才會以此為儲備選項。

作者因此認為未來走向是國際貨幣走向多元︰

So where does this leave us? It leaves us with the prospect of multiple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A world of multiple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 is coming because the world economy is growing more multipolar, eroding the traditional basis for the dollar's monopoly…


it was clear that the tension between a multipolar economic world and a dollar-dominate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ould have to be resolved… there was little question about the form this resolution would take (p. 150).


最後一章討論未來可能出現的美元崩盤,作者認為中美因政治角力而令中國大量沽售美元的可能不大,因為中國自己擁有大量美元儲備,而且其10% GNP來自向美國出口,美元貶值會對中國造成甚大損失。同樣,其他國家也不願看到美元貶值令自己的出口失去競爭力。故此作者認為較有可能的美元崩盤會起因於美國自己,也就是其財政赤字無法收拾,尤其是美國近年稅收減少但政府開支增加,不久前受到金融危機打擊,人口也日漸老化,最終可能舉債過多,令外國投資者對美元失去信心。

假如美國最終需要以外幣舉債,聯邦儲備局就不能像以往一樣只顧國內通脹與就業,需要顧及美元匯價穩定,影響經濟的能力會大為下降。或說美元下跌會令製造業回巢,藍領工人待遇會得到改善,紓援國內不平等情況,作者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The United States has abundant capital and skilled labor by the standard of emerging markets. Capital and skilled workers are the inputs used most intensively by its export industries and sectors… An exchange rate 30 percent lower is not going to be of much help to an unskilled or semiskilled worker in the United States competing head to head with Chinese labor, especially when labor productivity in China is growing by 6 percent per annum.


Ramping up U.S. exports is desirable on any number of grounds. But it will benefit mainly capital and skilled labor… If Americans are concerned, as they should be, with income inequality, they will need to address it through other means, be they changes in the tax code and caps on bankers' bonuses or more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 175).


歸根究底,國家的影響力主要是受其經濟表現,而不是貨幣幣值或外國投資影響︰

The point is that it is not the exchange rate or the net foreign investment position as much as the fundamental underlying health of the economy that matters for geopolitical leverage. If one wants a single unified explanation for the behavior of the exchange rate and net foreign investment position, it would again by the fundamental underlying health of the economy. Whether the dollar rises or falls by 30 percent will matter much less for U.S. strategic influence than whether U.S. economic growth averages 2 or 4 percent per annum over the next decade (p. 177).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有閒階級論

看完了《有閒階級論》,討論有閒階段各種特色與經濟制度的關係。作者指有閒階級以固定形式出現的明顯必要條件有二︰一是有掠奪型生活習慣,如戰爭或獵取巨獸。二是維持生計所需並不匱乏,令社會很大部分人能免於勞動。這些條件自蠻荒時期開始萌芽,隨著工具與武器的技術發展,群體活動落入作者稱為功勳與生產兩類,原始社會認為前者肯定勇武、自決、進取,後者則是日常、重複、平淡無奇︰

就在這種將事物天真的區分為慣性和活躍的指引下,原始社會群體的活動就落入兩種類型,用現代的語彙來說,可稱之為功勳和生產。生產是通過其執行者的巧手將被動(「無意識」)的材料創造出一件新事物並賦予新用途的努力;至於功勳,光就其給執行人帶來有用的結果而言,是將別的執行人以前為了其他目的所耗的精力,轉化成是為了其本人的目的服務(p. 24)。


這種分類也造成性別分工,男性預期參與展示勇武的功勳工作,乞在道德上不允許其參與婦女的生產工作。作者也認為所有權的最原始形式來自蠻荒社會將敵人婦女當作戰利品,形式一種婚姻所有制,並逐漸將之擴展至所有婦女,以彰顯男性勇武的欲望。所有權繼續發展,累積各種物品就不只是為了個人消費,更是為了與別人攀比︰

所有權的根本動機就是攀比;這項攀比的動機在所有權得以成為制度後,仍對其進一步的發展產生作用,並在受所有權制度影響所及的一切社會結構特質之演進上,起著積極的作用。財富的占有賦予個人的尊崇,這是一種帶歧視性的區分(p. 34)。


一旦個人所有權的慣例開始堅定不移的實施後,私有財產所產生的那帶有歧視性以進行比較的觀點就慢慢有所變化。其實,該一轉變不過是另一轉變的反映。所有權的初始形態,即以單純的掠奪及侵占而變成擁有的型態,開始進入以私有財產(奴隸)為基礎之後續的產業初級組織階段;遊牧族群發展成大致上能自給自足的生產型社會;於是,財產不再那麼被視為是成功掠劫的明證,反而是突顯出這些物品的占有者比該社會其餘諸人來得優越。而今那分出高下的比較,主要是來自擁有者和族群其餘成員的比較。財產仍然保有戰利品的特性,但隨著文化的進步,財產愈來愈變成族群成員在遊牧生活中,以準平易相處(quasi-peaceable)的方式進行所有權競賽時,所贏得的戰利品(pp. 35-36)。


目前財力標準成為新一輪財富增加的起點,增加的財富又會提高比較的標準,人們在自己所屬級別較平均不利時就會心懷不滿,造成永無休止的爭奪,沒有人能一直居於有利位置。

當社會由掠奪型文化轉為準平易相處,產業演進令社會生計不再依靠狩獵或其他功勳類活動,有閒階級的生活特質就是炫耀式免於一切有用的勞役,名副其實的「有閒階級」由此出現︰

遠離勞動不僅僅是一項尊貴或值得豔羨的行動,且在現時已成為具有身分地位的一個先決條件。在累積財富的早期階段,對財產作為博取聲譽基礎的主張是極其天真及逼切的。遠離勞動是公認的財富的證據,也因忘是社會地位的公認符記;而這項對財富豔羨度的主張帶來對休閒更強烈的要求(p. 46)。


作者認為,各種休閒知識、儀態、教養、談吐、禮節也是有閒階級炫耀式休閒的符號,任何人都可以觀察到一個人舉止優雅,合符禮儀,這種眼見為憑的證據,反映其人花在儀態上的精力與時間,正是其休閒生活的見證,令旁觀者明白在他們看不到的時間中,這位優雅的人都是遠離勞動,處於養尊處優的富裕中。

除家主本人外,有閒階級家庭的主婦及各種僕役也會執行各種家庭儀式,這些家庭儀式都沒有實質生產價值,僅是為炫耀家主的地位而設。作者稱這類儀式為越位休閒(vicarious leisure)︰

這種由家庭總管督導家庭主婦及僕役所進行的越位休閒,經常演變成苦役,尤其當名聲競逐處於接近且激烈時,更是如此。這種情形在現代生活中可是司空見慣。一旦這種情形發生,這些構成奴僕階級職責的家事勞務,也許稱為虛擲的勤奮要比越位休閒來得恰當。然而越位休閒這個詞的好處,在於指出忘類家事職務何所出,並形簡意賅的展現此類效用的實質經濟基礎,因為這些職稱的主要作用,是藉此將財力名聲歸諸於主人或其家庭,那可是要有相當數量的時間與精力、炫耀性的虛擲在這個名目上才能如此(p. 58)。


隨著公認財富標準不斷提高,執行越位休閒的奴僕也不能從事生產活動,以宣示主人較高的財富地位。他們的唯一職責就是供主人使喚,專職維護休閒紳士的榮譽。

除了炫耀式休閒外,有閒階級也需以社會認為合符品味的方式消費博取聲譽,作者稱之為炫耀性消費︰

符合博取名聲的規範是現成的目的,還有追逐此類的創新,就是要讓取得的名聲,根據標準一直沿續下去。因為消費這些更優質的物品是一種擁有財富的證據,於是,這種消費是值得尊崇的;但相反的,不能適量及適質的消費就成為下賤與罪過的符記。......


炫耀性消費貴重物品是有閒紳士博取聲譽的手段。當財富累積在手上時,任憑個人如何努力,若沒有旁人的協助,僅以這種方式尚不足以證明其富裕。於是藉著貴重禮物的饋贈,和安排昂貴的宴席及娛樂,遂將朋友及競爭者的助力帶進來,禮物及盛宴可能有比單純的誇耀更好的緣由,但以此作為目的來取得效用卻起源甚早,並一直到現在還保有這項特質;因此,禮物及盛宴在誇耀方面的效用,現已是使用這類習俗的實質理由(pp. 69-70)。


受到宴請的賓客則可稱為越位消費階級,他們需以某種方式明確表示這類消費是屬於主人,因此坐享而來的好名聲也屬於主人。

作者指炫耀式休閒與炫耀性消費的效果都來自揮霍︰

從以上有關炫耀式的休閒及炫耀性消費的成長回顧看來,該兩者之所以能同樣贏得聲譽的效用,全在於共同享有揮霍這項元素。在前一情況所揮霍的是時間及精力,後一情況所揮霍的是物品。二者都是展現擁有財富的方式,並且在習俗上也是眾有接受的對等物。兩者之間的選擇,僅僅是在宣揚上何者較便利的問題,除非有時候受到來自不同來源,以致產生另類禮節標準的影響。基於便利的考慮,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選擇的方式會有所側重(pp. 77-78)。


當社會規模較小,成員之間較易接觸,小事也能在人情環境間快速傳播時,炫耀式休閒與炫耀性消費同樣有效。在社會更為複雜,人情環境更寬廣,人口流動更常見時,眾目睽睽展示的物品就更直接,採取炫耀性消費就更為便利。

炫耀式休閒地位降低的另一因素則是「技藝的本能」,即人們天生有看重生產效率與有益於人類事物的偏向︰

炫耀式的休閒作為博取聲譽的基礎之所以相對沒落,部分原因固然是以消費作為擁有財富證據的效果相對的提高;但有部分可追溯到另一股勢力,這股勢力和炫耀性揮霍的慣例相反,而且在某程程度上還有些對立。


此項相反的因子就是技藝的本能。要是環境許可,該本能會使人們看重生產效率及有益於人類的事物。該本能會使人們反對物質或精力的揮霍。人人都具有這項技藝的本能,即使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之下,這項本能也依然能發揮自如。因此任一項開銷不管在實際上是多麼的揮霍,也至少會有個冠冕堂皇的目的作為粉飾的藉口。...…


當社會從(以奴僕制及身分制為特徵的)準平易相處階段進入(以工資勞動及現金給付為特徵的)平易相處階段時,這項本能就愈來愈發揮作用。這項本能從那時起,就積極形塑人們對何者才是值得尊崇的觀念(pp. 82-83)。


作者也指炫耀式揮霍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責任感、審美觀、效用觀、信仰虔誠度或禮儀遵守度,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學觀。例如宗教儀式總是表現優雅、不帶辛勤的氣氛,節日禁止實用的勞動,天國與財富總是一同聯想,神職人員也不應從事生產活動,就像是神的越位休閒僕從一樣。以美感定價的消費品,都必需符合美麗與昂貴兩項要求,甚至昂貴與美麗已經混為一談。越位休閒地位重要時女性也以能無所事事為美,產生束腰與纏足等令女性行動不便的做法。炫耀式揮霍定律本身並不是變化的起源,但唯有在其支配下能適於生存,事物才能持久存續。

服裝也是財力文化的展示方式之一,其原則為炫耀式揮霍主導,炫耀式表現穿戴者的休閒,並必須跟上潮流及崇尚新奇。提及婦女服裝︰

舉凡高跟鞋、長裙、不切實用的繫繩女帽、束腰衣和所有文明婦女衣物所具有的一種明顯特徵——對穿戴者舒適的普遍忽視,在現代文明生活的結構中,這許多的例證即意指婦女在理論上仍為男人的經濟依賴者——或許在較高的理想層次上,婦女仍是男人的動產。婦女之所以能享用這一切炫耀式休閒和裝束,最篤實的理由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婦女都是奴僕,在經濟職能分化過程中被指派的任務是顯示其主人的支付能力(p. 148)。


作者認為有閒階級的制度妨礙文化發展︰

有閒階級的制度直接妨礙了文化的發展︰(一) 是由於該階級本身固有的慣性;(二) 透過炫耀性揮霍和保守傾向的規範性示範;和(三) 間接藉由制度本身所賴的財富和生計分配不均的體系。


此外還是補充的是,有閒階級讓各項事物保持原狀,也有一種實質利益。在任何的特定時期,其一般情勢下,這個階級總是具有特權的地位,而任何有違現存的秩序,都會被認為是有損於該階級而非有利於該階級。所以,單就有閒階級本身的利益著想,其理應採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這項利益動機適足以補充有閒階級的強烈本能偏見,從而比沒有此動機時,更固守著保守傾向(p. 168)。


有閒階級的制度也會對社會成員個人性格有影響,經由保存及鞏固遠古制度的傳統,使蠻荒特質擴展至有閒階級以外。作者認為,熱愛競賽活動、敬祀儀典、仰賴運氣都是這些蠻荒特質在現代社會的殘存,這與蠻荒社會中推崇勇武、身分制意識及神人同形同性論有關︰

掠奪型氣質、身分制的意識和對神人同形同性論的崇信,在其最佳開展的情況下,都統屬於蠻荒文化;當該三種現象出現在處於蠻荒文化水準的社群時,三者之間就存在著某種互為因果的關係。該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再出現在今日各個個人及各個階級的性向和職性之中這種方式,足以暗示被視個個人的特質或習慣的那些同類心理現象之間,也存在類似因果關係或系統性關係。......身分制的關係,作為社會結構的一個特徵,是掠奪型生活習慣的一個結果。......對神人同形同性論的崇信,是給有形事務中存有超自然、不可思議的偏好這種概念,添加一種詳細身份關係的規章(p. 235)。


描述以慈善活動博取聲譽的情況︰

博得聲譽或禮節的各種規範,在財力文化影響下堅持以精力上經常性的無謂消耗作為財力上無可訾議生活的標誌。如此一來,非僅形成輕視實用職業的習尚,並且在那些參與組織旨在追求社會美譽的個人行動上,產生了更具決定性後果的指引作用。要求人們不應對生活川物質必須品的任何生產過程或細節過於嫻熟,以致會落入庸俗,這已是一種傳統。人們可以透過捐獻或參與管理委員會及類似機構,以令人景仰方式表現出對芸芸眾生福利定量的關懷。人們也可藉由設法提昇芸芸眾生的品味,和提供他們進行精神改造的機會,來表現對芸芸眾生文化福利普遍和深層的關懷,從而更能令人稱頌。但人們不應輕意流露出對芸芸眾生生活的物質環境耳熟能詳,或對平民階級的思維習慣有親切的認識,以致將這些組織的精力最終導向具物質上實用的目標(pp. 277-278)。


作者對當時的婦女運動有如此見解︰

新婦女所忿忿不平的那些事務,正是該運動典型特性記述所引用作為她理應感到滿意的那些理由。她受到寵愛,並且獲准、或甚至被要求進行大量和炫耀性消費——為她丈夫或其他自然監護人進行越位消費。她可免於、或被禁止,從事粗鄙卻有實用性的工作——為的就是要執行越位休閒以維護她自然(財力上)——監護人的良好聲譽。這些差事是不自由的因襲標誌,並且還和人類從事具目的性之活動的衝動不相容。然而,婦女也是具有她自己那一份技藝本能的,並且有理由相信她所具有的那一份還不止於平均的一份,就此而言,生活的毫無建樹或支出上不求實效是令人厭煩的。她必須展開她的生命力來回應她所接觸到的經濟氛圍中直接、切身的刺激。對婦女來說,以她自己的方式來過自己的生活,並且以比第二順位更進一步的關係進入社會的產業生產工序,這類的衝動可能要比男士來得更強些(pp. 285-286)。


高深學養與越位休閒︰

學養在其初始之時就某種意義上原是神職越位有閒階級的副產品;並且,至少直到最近為止,高深學養就某習意義而言一直都是神職階級的副業或副產品。當系統化的知識內容日漸豐富之際,旋即就興起了秘傳知識與開放知識之別,這可追溯到教育史上極為久遠之前;如果要說這兩者的實質差異,其區別就是,前者所涵蓋的是根本不具經濟或生產效果的那種知識,而後者主要包括產業生產工序和自然現象的知識,這些經常是可轉供利於生活物質目的之用。這條分界線久而久之就變成高深學養和膚淺學養的標準界線,至少在一般民眾的理解中是如此認為(pp. 294-295)。


古典言辭有著尊貴的尊崇價值;它因身為有閒階級生活方式下眾所推崇的溝通方式,而博得注意和尊敬,古典言辭帶著針對的暗示使用這種語言者是免於勞務的。這種眾所推崇的語法其優點在於贏得聲譽;它之所以備受好評,是因為它的累贅和過時,也因此證明它是消耗時間才能學得,並且證明使用者免於也毋須使用直截了當的話語(p. 317)。


本書寫於1899年,也有些當時流行但現在已過時的理論,例如人種帶來不同性格云云。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非理性榮景

看完Irrational Exuberance,應該是談泡沫的名作之一。非理性榮景指的是市場過度熱衷於美好前景,引致書中所稱的speculative bubble︰

Irrational exuberance is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a speculative bubble. I define a speculative bubble as a situation in which news of price increases spurs investor enthusiasm, which spreads by psychological contagion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in the process, amplifies stories that might justify the price increase and brings in a larger and larger class of investors, who, despite doubts about the real value of the investment, are drawn to it partly through envy of others’ successes and partly through a gambler’s excitement (p. 2).


2005年版(最新是2015年第三版)也有討論當時美國的房屋泡沫,提到為何許多人相信房地產是好投資,原因之一是個人不會頻繁買賣房屋︰

Why then do so many people have the impression that home prices have done so well? I think that, since homes are relatively infrequent purchases, people still remember the prior purchase price of a home from long ago and are surprised 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n (when prices, including consumer prices in general, were lower) and now (p. 20).


此外擁有房屋亦有免稅與moral hazard 的考慮,因為租客沒有責任保養房屋,業主需要提高租金以作保養,令租金水平比純粹住屋的價錢更高,業主也會禁止租客在租屋內某些行為。

談及股市,作者列出12項1989-2000年美國股市持續上升的起因︰

  1.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at a Time of Solid Earnings Growth

  2. Triumphalism and the Decline of Foreign Economic Rivals

  3.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Favoring Business Success

  4. A Republican Congress and Capital Gains Tax Cuts

  5. The Baby Boom and Its Perceived Effects on the Markets

  6. An Expansion in Media Reporting of Business News

  7. Analysts’ Increasingly Optimistic Forecasts

  8. The Expansion of 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s

  9. The Growth of Mutual Funds

  10. The Decline of Inflation and the Effects of Money Illusion

  11. Expansion of the Volume of Trade: Discount Brokers, Day Traders, and Twenty-Four-Hour Trading

  12. The Rise of Gambling Opportunities


這些起因需要透過擴大機制來製造非理性榮景,擴大機制是指價格變動改變價格預期,從而令價格進一步變動的反饋循環,作者形容為類似自行發生的老鼠會︰

The amplification mechanisms work through a sort of feedback loop; later in this chapter, they will also be described as a typ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Ponzi process. Investors, their confidence and expectations buoyed by past price increases, bid up speculative prices further, thereby enticing more investors to do the same, so that the cycle repeats again and again, resulting in an amplified response to the original precipitating factors (p. 60).


When prices go up a number of times, investors are rewarded sequentially by price movements in these markets, just as they are in Ponzi schemes.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indeed, the stock brokerage and mutual fund industries as a whole) who benefit from telling stories that suggest that the market will go up further. There is no reason for these stories to be fraudulent; they need only emphasize the positive news and give less emphasis to the negative. The path of a naturally occurring Ponzi scheme—if we may call speculative bubbles that—will be more irregular and less dramatic, since there is no direct manipulation, but the path may sometimes resemble that of a Ponzi scheme when it is supported by naturally occurring stories (p. 78).


其內容包括過度自信、將投資描述為道德行為、過高預期、後悔失去獲利機會與網上交易令交易更為頻繁、價格變化令投資文化改變等。

財經新聞日趨普及亦是非理性榮景的重要推動因素,各種新聞可以引起公眾突然極為關注某些已知事實,作者稱之為注意力匯流(attention cascades)︰

The role of news events in affecting the market seems often to be delayed, and to have the effect of setting in motion a sequence of public attentions. These attentions may be to images or stories, or to facts that may already have been well known. The facts may previously have been ignored or judged inconsequential, but they can attain newfound prominence in the wake of breaking news. These sequences of attention may be called cascades as one focus of attention leads to attention to another, and then another (pp. 91-92).


全球媒體興起亦多少解釋為何各國基本經濟環境頗有差異,全球股市卻不時朝單一方向改變。
作者也提到非理性榮景總是伴隨著新時代的說法流行,公眾關注的不是長遠經濟預測,而是未來科技會是怎樣的詳細描述︰

It appears that most people are not interested in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orecasts for the aggregate economy. Economic theory would suggest that they should be interested, if they are behaving rationally. But in fact the topic is too abstract, boring, or technical. The public is interested in expansive descriptions of future technology—for example, in what amazing new capabilities computers will soon have—not in gauging the level of U.S. corporate earnings in coming years (p. 108).


新時代泡沫爆破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

Despite the suggestion inherent in the phrase speculative bubble that there may be a dramatic burst—a stock market crash—speculative bubbles and their associated new era thinking do not end definitively with a sudden, final crash. On reflection, this is not surprising, given that speculative prices are essentially formed in the minds of the millions of investors who buy and sell, and it is unlikely that so many people would simultaneously arrive at sudden and enduring changes in their long-run perceptions (p. 125).


作者也論及投資者的心理因素會影響其行為,例如定錨,投資者會以其他企業股票變動為定錨點,判斷投資的股票價格變動;也會以現時生活水平對比股票獲利是否過多。人們對自己判斷有多大信心往往只著重最後一步,忽視之前的推論步驟也有可能出錯;只比較已知觀察,忽略許多其他可能的事例;事後孔明偏誤令人們以為自己比實際認識更多;以直覺與感受決定投資;以為未來會跟隨過去的模式與趨勢;這都會令投資者過度自信。

定錨點如何改變也頗為不可理喻︰

For this reason, the effects of news stories on the stock market sometimes have more to do with discovery of how we feel about the news than with any logical reaction to the news. We can make decisions then that would have been impossible before the news was known. It is partly for this reason that the breaking off of a psychological anchor can be so unpredictable: people discover things about themselves, about their own emotions and inclinations, only after price changes occur (p. 156).


作者也認為投資市場價格並非整合所有投資者的獨立判斷,投資者大多選擇隨波逐流︰

the popular notion that the level of market prices is the outcome of a sort of vote by all investors about the true value of the market is just plain wrong. Hardly anyone is really voting. Instead people are rationally choosing not to, as they see it, waste their time and effort in exercising their judgment about the market, and thus choosing not to exert any independent impact on the market. Ultimately, all such information cascade theories are theories of the failure of information about true fundamental value to be disseminated and evaluated (p. 160).


人們偏好口耳相傳的消息亦令動聽故事影響市場︰

The word-of-mouth transmission of ideas does not have to infect the entire nation to affect national prices in the stock market or the market for homes. Moreover, word of mouth may function to amplify public reaction to news events or to media accounts of such events. It is still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infection rate relative to the removal ra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ublic impact of any new idea or concept, since most people’s awareness of any of these is still socially mediated. Thus, the likelihood of any event affecting market prices is enhanced if there is a good, vivid, tellablestory about the event (pp. 166-167).


抱有互相衝突的見解時,人們也會假想現實或想像中的專家已經解決矛盾︰

Given this tendency to attribute views to real or imagined experts, people do not worry much about apparent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views they hold. There is a willingness to free-ride here—to suppose that the experts have thought through the apparent contradictions and therefore to assume that the experts know why they are not in fact contradictions at all. It is certainly true that sometimes theories that appear to be contradictory really are not. And from there it is but a short step to the supposition that the experts could explain away most apparent contradictions—if one asked (p. 169).


效率市場假說指所有已知影響價格的因素已反映在價格中,任何未來價格變動都是由未知因素引起,故此市場走向無法預測,亦沒有人可以長期跑贏大市。作者駁斥這種說法,認為效率市場假說聲稱不應存在的定價錯誤(mispricing)確實存在於市場。即使可以預估市場未來長期走勢,也無法得知價格變動的確實時間、年期與幅度,以此獲利令定價錯誤回復正常。此外在實際市場中賣空往往受到限制,借股並不容易,也受到利息與法規限制。假如市場如效率市場假說所指缺乏獲利機會,那麼smart money相比不那麼smart的也沒有優勢,無法在市場上消除定價錯誤。

效率市場假說認為價格反映基本因素的說法也並不恰當,價格變動並不總是與利潤及紅利相關,也並不總是與未來利潤及未來紅利相關。從美國股市的歷史來看,價格變動幅度也遠比利潤及紅利變動幅度高。

另一種解釋股市新高的說法是,公眾學會以前不知道的事實,令他們更著重於投資股市。然而公眾據指學到股市在下跌後必定回復、股票表現必然較其他投資優秀、共同基金表現超越個別投資者,這三項「事實」都並不正確。公眾並沒有新近學會甚麼,而股市回軟後這些「事實」也為人忘記。

作者總結指,或許人們判斷個別股票或房屋價格是否合理有一定見地,但判斷整體價格時只是依靠模糊印象︰

In both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housing market, people have only the fuzziest idea what these investments are really worth, what their prices ought to be. They may be able to judge whether one stock is overpriced relative to another, or whether one house is overpriced relative to another, but they just do not know how to judge the overall level of prices. Much more salient in their minds is the rate of increase of the prices, something that they talk and hear about a lot in a time of rapid price change, and that has subtle effects on their demand for speculative assets (p. 208).


股票與房屋價格下跌不只是個別人士損失,也是影響廣泛的財富重分配過程︰

One could say that a further fall in the stock market or the housing market would really be harmless, since nothing is physically destroyed by a fall in market values; it is only a change on paper and in our minds. One could say that if the stock market were to fall by half again it would only bring us back to where we were a decade ago in terms of market values. But there is the problem that the loss will not be borne equally. Some who rode the market up to new prosperity will have lightened up on their stock holdings and will keep their gains; others will have recently entered the market and will take only the losses. Similarly, a loss of value in housing markets will not be borne at all equally, given our very different exposure to these markets. Thus a substantial fall in the markets would leave some people really poor while leaving others very rich (p. 216).


面對非理性榮景,作者的建議包括分散投資,不只著重股票;增加儲蓄;各種退休計劃應考慮泡沫的影響,減少投資股市,最理想是建立按通脹調整的基金;社會保障計劃不應投資於股市,應視為風險分散機制;財政政策不應試圖令泡沫爆破,尤其利息政策會影響整個經濟,不應急速緊縮;定價錯誤出現時知名人士應提醒公眾;股市應向各國投資者開放,鼓勵投資者注意基本因素,並令個人更易從股市中離場;公眾人物應向大眾強調對沖風險的重要。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這次不一樣

看了《這次不一樣︰國家為什麼會破產》,關於歷年國家金融危機,包括通貨膨脹、匯率崩盤、貨幣貶值、資產泡沫爆破、銀行危機、政府內外債危機等。書名的「這次不一樣」是指一種輕率心態︰

「這次不一樣」症候群的本質很簡單,肇因於大家堅決相信金融危機是其他國家發生過的陳年往事,我們現在不會發生這種事,我們的表現比較好,我們比較精明,我們已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教訓,過去的評價規則不再適用,目前的繁榮和過去(甚至在我國)以慘烈崩潰做為結束的很多次繁榮不一樣,建立在健全的基本面、結構改革、科技創新和良好的政策基礎上。總之,故事就是這樣(p. 32)。


最近一次遭打臉的是始於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現在還沒完結,不如說看來將有第二波。

一開始談的是債務,提及有些國家有債務不耐症(debt intolerance)問題︰

債務不耐症的定義是︰根據先進國家的標準,某種外債水準似乎是相當容易管理的水準,但許多新興市場國家卻在這種水準上,碰到極為強大的壓力。這種壓力通常包括市場信心喪失、政府外債利率急升、出現拒絕償還外國債權人的政治壓力等惡性循環(p. 39)。


我們的研究顯示出一個悲慘的事實,就是國家一旦淪為連續違將國,就會維持經常性偏高的債務不耐水準。很多國家可以根絕,但是這種過程絕對不快,也絕不輕鬆。沒有外在政治力量的協助(例如歐盟對希臘與葡萄牙之類國家的援助),復原可能要花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本書寫到這裡時,連用外在政治力量做保證這種強烈手段,都只是希望能克服債務不耐症的嘗試性做法,而不是一種確定有救的治療方式(p. 47)。


自本書寫成過了六年,現在歐債問題還是未能完全解決。

作者指影響國家債務不耐症的制度問題有三個層面︰一、制度、貪腐與治理;二、資本市場整合帶來的風險分擔益處很少;三、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國家具明顯正向循環特質,即經濟繁榮時流入資本較高,經濟衰退時則較低。

國家債務與企業債務有不同之處,令債權人難以收回債務︰

債主要收回債權,不但要看債權國[按︰債務國?]的償債能力,也要看債權國[同上]的償債意願,這點暗示國家破產和企業破產大不相同。如果企業或個人破產,債權人有明確規定的權利,通常可以接管債務人的很多資產,而且可以針對債務人未來所得的一部分,設定留置權。碰到國家破產時,理論上債權人或許也可以這樣做,但是在實務上,債權人執行權利的力量很有限(p. 68)。


作者舉的例子是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債權人也不可能拿冬宮博物館的珍藏來抵債。

國家違約是無力償債還是短期流動性不足也難以分辨︰

要分辨「勢難避免」的違約與「並非無可避免」的違約,並非那麼容易,就前者而言,國家的負債極高,管理制度不善,不需要什麼力量,就會走上違約;就後者而言,國家基本上很舞全,只是信心難以維持的時間,會讓原本很容易解決的暫時性流動性問題變得棘手。危機升到高峰時,自認是救星(今天主要是IMF之類的多邊貸款機構)的機構總是會說服自己,認為遇到的是信心問題,可以用短期過度性貸款來解決,實際上,他們面對的是無力償債與不願償債之類更深層強烈的危機(p. 75)。


二次大戰之後IMF的創立,和國家違約事件持續時間變得比較短暫卻比較頻繁的情形,很湊巧地全然符合。這種現象相當符合違約事件會比預期多的看法,因為貸款國與借款國都知道,到了緊要關頭,他們總是可以依靠IMF金援和貸款國政府的補貼(後來的文獻,把這種賭有錢第三者會出面幫忙的現象,稱之為國際借貸的「道德風險」)(p. 76)。


全球動盪引發新興市場國家債務危機有多種途徑,包括︰全球經濟成長減慢,打擊出口,令新興市場國家難以取得強勢貨幣償還外債;商品價格下跌,減少外匯收益;全球金融中心銀行危機令信用緊縮,對新興國家借貸突然中斷;投資人信心下降,降低整體曝險;一國銀行危機令債權人對鄰國失去信心等。

二次大戰後國家以通貨膨脹造失實際違約的做法大幅增加,作者認為原因在於金本位廢棄,而且大蕭條經驗反映通貨緊縮會令債務負擔更重,令國家更可能利用通貨膨脹降低實質利率負擔。然而外債違約後,通貨膨脹經常會繼續惡化。面對歲入匱乏又不能限制支出,有些國家一再利用通貨膨脹,走上最極端的惡性通貨膨脹之路。

作者建立的資料庫中,之前較少受研究注意的是國內債務。作者認為國內債務對國家債務頗有影響︰

我們初步評估這些資料後認為,專家必須重新評估政府外債償還能力的實證文獻,也必須重溫政府利用高通膨與惡性通膨誘因的實證文獻,考慮新發現的國內公共債務資料,甚至應當要考慮更廣泛的政府債務或政府擔保債務的定義。當然,國內債務如何衝擊通貨膨脹與外債違約,會因為事件與情勢的不同而有差異,在某些案例中,國內債務會利用高通膨來消除;在另些案例中,政府會對外債違約(p. 157)。


就政策的長遠發展來看,如果國際機構能夠在各國之間,執行(或至少是提倡)基本的申報規定與透明度要求,應該會是有相當價值的公益。奇怪的是,今天的多邊金融機構,從來沒有完全承擔有系統地公布公共債務資料的責任,這些機構理當擔任針對危機風險,警告決策官員與投資人的先鋒,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兒。結果,這個體系似乎完全忘了國內債務歷史是怎麼一回事兒,認為今天繁榮的國內公共債務市場是全然不同的新事物。但正如我們在中央政府內債歷史資料中所發現的驚人事實,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上述這種看法更偏離事實,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從完全瞭解公共部門的明確負債和相關的負債來看,我們的資料庫所觸及的只是冰山一角(p. 158)。


高債務對經濟成長的影響眾說紛紜,有說長期有害,有說短期有益。本書作者在一篇論文中出現計算錯誤,也引起了各方討論。

銀行危機有兩種,一種是較窮困開發中國家中常見的金融管制,強逼國民把錢存入銀行,再強逼銀行將資金融通公共債務,或由政府直接經營銀行,在內債違約是存戶喪失儲蓄;第二種是銀行擠兌,較多出現在新興市場與先進經濟體,存戶對銀行失去信心,集體領提,銀行被逼賤賣資產,嚴重可令所有銀行失去流動性。各種論文均指銀行危機是經濟衰退的放大器,要從銀行危機脫身比國債危機艱難得多,也沒有國家能全然脫離銀行危機。

作者指資本流動榮景令銀行危機的機率上升,大量資本流入會造成信用擴張。資產價格大幅上升也是銀行危機前兆,1997-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1-2002年阿根廷危機、1998年哥倫比亞危機,以及2007年美國次按危機前當地房屋市場都出現泡沫。

銀行危機對國家的影響包括︰經濟表示下滑、政府歲入減少與政府債務急升,銀行危機的代價不只在紓困方案的成本。

作者也指出銀行危機對先進經濟體與新興市場經濟體有同等威脅︰

總之,歷史經驗指出,富國在管理資本流入方面,尤其是在處理銀行危機方面,並不像若干支持者所說的那麼「特別」。本書所依據的龐大新資料,包括一些重要新興市場的房價資料、大多數國家回溯將近一世紀的歲入與國內債務資料,也包括很多國家更長期的資料。令人驚異的是,已開發國家和中所得國家之間,不但銀行危機的頻率與延續期間很類似,而且危機前後的量化指標也很類似,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實質房價在金融危機後,經常都是下跌四年以上,崩跌的幅度也相當。另外,還有一項明顯的發現,就是在金融危機後,大多數國家的債務巨幅激增,金融危機後三年期間,中央政府債務通常平均實質增加約86%(p. 191)。


以往國家會以降低貨幣成色來減少債務,說明通貨膨脹與違約並不是新近現象。作者也從資料中指出,近代國家要擺脫惡性通貨膨脹並不是那麼容易︰

很多觀察家遵從外債違約中得到的相同邏輯,斷定「這次不一樣」,通貨膨脹絕對不會再回頭。我們當然同意︰我們在瞭解中央銀行的設計與貨幣政策上,有了重大的進展,尤其需要一個超然、獨立且關注於控制通貨膨脹的中央銀行,這方面也有長足的進步。但是就像債務違約的情形一樣,經驗顯示︰平靜期不會永遠延續下去(p. 207)。


長期高通貨膨脹經常會經歷「美元化」,即改以外幣為交易媒介、會計單位與儲值工具。政府過往濫發貨幣與濫用支付系統獨占權,會削弱往後執行這種獨占權的能力。即使通貨膨脹減緩,美元化程度通常不會就此大幅下降。國家需要長時間維持低通貨膨脹,才能大幅降低另一次通貨膨脹事件的機率,令美元化程度下降。過去依賴外匯管制的國家,美元化程度也會較高。

本書最後一篇集中討論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作者列出這次危機的「這次不一樣」心態,包括美國特別可以承受巨額資本流入、新興經濟體為分散風險需要安全投資避風港、全球金融整合令各國可承擔更多債務、美國擁有優異貨幣政策機構及決策官員、新金融工具令新借方投入房貸市場、一切都是創新造成進一步金融化等。

這場自1929年後第一次全球危機也比二戰後其他危機更為嚴重︰

因為最近這場危機是全球性的,任何單一國家想靠提高出口走出困境,或是向國外貸款來彌補消費不振的影響,都將會困難得多,也更容易引發爭議。......事實上,IMF計劃把資源增加四倍,同時將貸款條件明顯放寬,有可能會醞釀出下一回合的金融違約,到最後,如果連IMF都碰到普遍的償債問題,違約的規模會很大。要不然,情勢也會像我們先前談到的一樣,當許多國家都遇上國內銀行危機時,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違約事件通常會急劇增加(p. 252)。


作者在本書2009年預測這次危機的蔓延情況︰

這場21世紀初期的金融風暴,對於亞洲一些比較開放且迅速成長的經濟體,在風暴初期影響較小也因應得不錯,但最終仍難逃先進國家經濟衰退所帶來的沈重打擊。這不僅是因為亞洲經濟體要比其他國家更依賴出口,出口產品中,也有一大部分是製造品,和原物料商品的需求相比,世界對這些產品需求受到所得影響較大、彈性比較高。


東歐經濟體出口導向的程度雖然不及亞洲高,卻也受到西方富裕貿易伙伴的經濟衰退所波及。墨西哥與中美洲國家也有類似的情形,對美國的經濟依存度甚深,這些國家相當依賴在外工作的勞工從美國匯回資金。非洲與拉丁美洲比較依賴原物料出口的經濟體和石油出口國家也受到衝擊。受到經濟前景不佳的影響,原物料與石油需求下滑,商品價格從2008年秋季開始劇跌。


這種蔓延效果對新興市場會造成多少傷害,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北方國家」復甦的速度。隨著先前累積的外匯存底逐漸消耗,財政惡化,清償公共與民間債務的壓力會增加。先前說過,嚴重金融危機通常會曠日持久,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商品價格劇跌後,國債違約事件通常會增加,第二次大緊縮的後遺症很可能使違約、重整與IMF大規模紓困案件大增(pp. 257-259)。


到現在,美國已有復甦跡象,石油與商品價格依然疲弱,亞洲最大經濟體則似乎頗有危險。

作者也發展出一種「國家金融動盪綜合指數」,稱為BCDI指數,量度國家在銀行(B)、匯率(C)、債務(D)與通貨膨脹(I)是否碰上危機。經各國GDP加權的世界BCDI指數顯示,二戰前指數高峰在1907年銀行危機、一戰、大蕭條與二戰,二戰後則在1970年代中期石油危機、1980年控制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1990年代初北歐與日本危機及2000年代科網股泡沫爆破,但水平都比二戰前高峰低。直至2008年全球緊縮,危機指數超越二戰後所有水平,成為二戰後最嚴重的危機,規模龐大並波及全球。

作者綜合自己與他人研究概括出危機事件發生順序︰首先是金融自由化,信用擴張,之後銀行危機開始,然後匯率崩盤、通貨膨脹上升,其後銀行危機升至高峰。之後如果國家內債與外債違約,銀行危機就會更為嚴重, 通貨膨脹進一步上升。

最後一章作者總結各種金融危機帶來甚麼教訓,首先是改善當期資料申報,加入長期跨國債務資料,包括州與省的債務、半國營企業債務、銀行債務保證、消費者、銀行與企業債務長期資料等,並設立新的獨立國際機構執行國際金融規則,以避免政治壓力影響。

預測銀行危機指標,最好的是每月實質匯率與定期實質房價變動,預測匯率崩盤,最好的指標則是每月實質匯率與是否發生銀行危機。

金融危機史分析指出,國家要擺脫所有類型金融危機根本遙不可及。而要成為可以利用國際資本市場的國家,則至少要在國債債信評等評為甲級(《機構投資人雜誌》評等68分以上),並且整體評等要持續改善。

關於減輕於管理債務危機及通貨膨脹,作者認為應瞭解政府債務全貌,包括國內債務,最好也包括或有債務(contingent liability,資產負債表外的潛在負債);償債能力評估必須以可能實現的經濟前景為基礎,考慮到資本流動突然中斷的可能;貨幣政策架構中的通貨膨脹風險,與國內債務水準似乎息息相關。作者也指銀行危機一般持續很久,需小心考慮財政刺激方案的代價。債務評等提高也不代表國家「蛻變」成功,志得意滿容易出現危機,如墨西哥、南韓、土耳其與阿根廷的例子。

最後作者以再次警告「這次不一樣」心態作結︰

科技已經改變、人類的高度已經改變、潮流已經改變,但是政府與投資人欺騙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吹起讓人陶醉泡沫的能力似乎始終不變——只是泡沫吹破後僅剩悔恨。......


這次看起來可能不一樣,但是經過更深入的探討後,會發現這次「沒有什麼不一樣」。讓人振奮的是,歷史確實提供決策官員一些可以用來衡量金融風暴的警示訊號,只要官員不過度陶醉在信貸泡沫吹漲的成就中,也不要像前人那樣說︰「這次不一樣。」(p. 301)


本書以大量數據分析作論證,要深入了解還是用數據分析一次比較好,但自己只是想看看就算,無謂深究。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反動的修辭

看完了《反動的修辭》,主要討論反對社會改革的人會以甚麼方式表達意見。作者將這種意見分為三類︰悖謬論(perversity)、無效論(futility)與危害論(jeopardy),並以此研究歷史上三波反動︰十八世紀關乎自由的人權、十九世紀關乎政治的公民權及二十世紀關乎社會與經濟的福利國家。

悖謬論是指試圖把社會推向某個方向,反而會把社會推向相反方向。例如法國大革命的發展就令當時人批評,追求人權反而會導致野蠻統治。當時這種論證通常會強調非意圖結果,甚至會說是某種「神意」,導致與人類意圖正好相反的結果。到十九世紀選舉權擴張,悖謬論則以某種社會科學法則包裝,指群眾總是非理性、愚昧,故而群眾參政會造成毀滅性後果。二十世紀福利國家各種社會與經濟政策同樣受悖謬論批評,認為市場運行有自趨均衡的性質,干遇市場運行會導致反效果。救濟貧困民眾會令他們「好逸惡勞」,鼓勵他們「懶惰」與「腐敗」,反而製造更多貧窮。批評者也聲稱政府介入會令傳統結構,如家庭或教會,功能減弱,令公共救助的需求比預期多,最後情況反而會更惡劣。

作者指,不同時代的反動修辭以如此相似的形式一再出現,顯示出悖謬式論證對反動思想的吸引力︰悖謬作用是非意圖結果最極端的形式,一般人行為如此缺乏遠見,以致結果與意圖恰恰相反,這令分析者體驗到極大的優越感,並樂在其中。作者提醒我們,這種對照是不是只為分析者自我感覺良好?悖謬作用本來是非意圖結果的變種,最後卻反而否定非意圖結果本身︰原本開放與不確定的未來,再次變成全然可測,必定會帶來相反結果。悖謬作用的吸引力與其是「社會學」洞見,不如說是形而上學的論證,正如在希臘神話中,驕傲的人總會受神懲罰。

作者說明悖謬作用並不像論者所言那麼頻繁,非意圖結果也可以受人歡迎,例如「看不見的手」、歐洲徵兵制提高識字率、公共義務教育令更多女性就業;也有許多政策與制度並沒有出現非意圖結果,如工傷賠償並沒有導致部份論者所稱工人故意自殘以得到賠償。有些行動也會同生產生正面與負面的非意圖結果,如資助未成年子女母親的福利計劃,如果真是會鼓勵家庭破碎,也是在令貧困婦女免於結婚陷阱令她們遭受殘酷虐待。政策與行動權衡的是正面效果與負面效果相對程度,過去經驗也可歸納到當前的決策考量,因而有較大機會偵測與矯正悖謬作用的趨勢。

相比較為激情、尋求即時洞察力與絕對人性的悖謬論,無效論則是以冷眼旁觀的世故老練姿態出現。無效論認為,社會變革的企圖都是徒勞無功,由於社會「深層」的結構難以改變,所有改革都是表面裝飾,一場幻影。對行動者而言,無效論比悖謬論更侮辱,不但否定行動可能成功,連社會可能變動本身都遭到否定。悖謬論可以在事情發生時就編造論證,而無效論則要在一段時間後,待歷史塵埃落定,才會有人詮釋。

法國大革命的無效論到一八五六年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才出現,指許多社會變遷在革命之前已出現,大革命本身的作用成疑。十九世紀選舉權也引來擴張普選權無效論,以「科學定律」為名認為任何政治組織都區分成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選舉不會改變權力結構,以選舉權實施政治公民權只會徒勞無功。二十世紀對福利國家的無效論批評則指,福利國家的財富轉移並未到達窮人手上,而是被其他較有辦法的社會團體取走,受惠的會是中產階級或有錢人。作者稱,這種出自市場擁護者的說法,竟然與傳統馬克思主義把國家看成「資產階級執行委員會」的說法如此相似,兩者都討厭以公共開銷改良資本主義的不義或不幸。

無效論的魅力在於其怡然自得而高超的反駁技巧,將常識所理解那種充滿動盪的歷史講得風平浪靜。悖謬論認為社會世界非常不安定,而無效論認為世界高度結構化,按內在規律行事,人類無法改變世界,意圖與行動失敗是因為想要改變不可能改變的事物。悖謬論帶有個人好惡與復仇色彩,較親近於神話與宗教;無效論則依賴科學權威信仰,以物理世界規律來包裝社會科學。

作者指,無效論沒有嚴肅考慮它自己對事情產生的影響,無效論宣稱政策目標與社會後果落差不斷增加的故事,會影響觀眾並引發一種若非自我實現,就會自我否定的動力。如果無效論削弱人們的改革意志,使改革果真半途而廢,無效論就是在自我實現;如果無效論激起人們更堅決努力及更豐富的知識,最後達成真正改革,無效論就是在自我否定。無效論無疑屬於保守陣營,但它與激進推理方式也有異常的親近性,兩者都認為改革忽視社會系統的基本「結構」,局部改革是「面具」、「偽裝」,只會令結構內在運作方式更加複雜。

危害論看起來則較為溫和,認為變革的提議本身或許可取,卻會引起令人難以接受的成本或後果,扼殺先前改革的成果。例如在十九世紀,危害論認為選舉權擴張會令那些得來不易的自由淪喪,並妨礙經濟進步;二十世紀福利國家則會對個人權利或民主政治受損,或同時危害兩者。作者指,危害論預言在明確證明是錯誤的時間之外,都能證明自己絕對正確,而且做出這種預測毫不費力,也能引人注目。

危害論這種「這個會扼殺那個」的陳述方式,反映出一種零和心態,甚至是一種負面結局︰輸掉的東西比贏到的更珍貴。即使危害論的論證薄弱,也可依靠新進展會危害舊事物,以及已有的自由比某種「新自由」更有價值這類根深柢固的認知圖像,構成強力的反對意見。危害論也未能考慮,已有制度與新改革也可以相輔相成,或者更豐富、更符合實際的,在危害論與相輔相成之間各種可能。

接着作者就三種反動修辭在歷史三波反動的相對影響力︰在批評福利國家上,悖謬論最有影響,無效論為輔助角色,危害論則不太有說服力。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悖謬論依然深入集體無意識,無效論不太受重視,危害論因舊體制太快消失,未能發展成熟。邁向普選權的時代則較為複雜,在英國,兩次選舉權改革法案(1832與1867年)中危害論都充滿活力,在意大利、德國、法國,普選權出現時個人自由權尚未確立,危害論不太適用,就由無效論扮演重要角色,悖謬論在這場爭論中則沒有特別顯著地位。

由於危害論通常比其他兩種修辭更早出現,與悖謬論及無效論的互動較少。作者意外的是,悖謬論及無效論在邏輯上互斥,卻互相吸引,用來攻擊同一項政策或改革方案。或許是因為這樣做充滿挑戰,而且駭人聽聞。無效論的論證方式也會破壞危害論的命題︰無效論稱民主是騙局,令危害論指民主嚴重威脅自由失去效力;無效論攻擊民主,也會使危害論認為福利國家會威脅民主沒有說服力。更極端的是,無效論可能會產生出危害論的反命題︰既然民主是騙局,當社會進步與民主有衝突,繼續推動社會進步就好,不用管民主會受到甚麼傷害,這就成為列寧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

作者點明,類似反動修辭的技巧也用在進步派或自由派修辭上。除了變成為社會進步放棄自由論外,危害論也會變成相輔相成論,任何改革都被視為加強舊有成果。此外,進步派只感受到不採取行動的危險,而非行動的危險,並只就不行動提出其危險景象,作者稱之為危險逼近論。作者認為成熟的立場應同時考慮到行動與不行動的風險,並盡力防範;也不應在預測災難時,只按最壞的情況下決定。

無效論在進步派的應用則是「歷史站在我這一邊」,這種說法同樣模仿物理定律,聲稱找到歷史的規律。相對於無效論的穩定規律,「歷史站在我這一邊」則依靠運動定律,例如馬克思主義稱,所有人類都必須經過有限與相同的發展階段,讓行動者感受到歷史運動定律的支持而增強自己的行動力。

悖謬論的反命題是否存在並不明顯,但悖謬論對法國大革命的批判,卻產生出有趣的非意圖結果︰如果制度的集體智慧能自行漸進調適演化,那麼沒有自由傳統、未能依靠制度演化的社會,是否走投無路,所有試圖解決國家困境的手段都會失敗?這種暗示會令人們認為︰既然如此,不如粉碎舊有秩序,從頭創建新的社會秩序,不管那有甚麼後果。以堅持現存制度可以改善的論點來反對激進變革,或許促成了激進主義的寫作路線——將某國家處境描寫成無法修補、改良或改革。

作者指,證明進步與反動命題的配對論證存在,就指出反動命題也是充滿瑕疵,在知識上值得懷疑。兩者都不過是一系列憑空想像、高度兩極化的極端說法,代表的是極端狀況。在大部份情況下,這些命題都需要附加限制、緩和或修正的條件。

民主政體要獲得正當性,決策必須經過各方充分與公開的商議。在商議中,參與者加入討論時不應抱持既定意見,應該參與有意義的討論,隨時可根據其他參與者的論點及辯論過程中的新訊息,修改原本的看法。作者總結指,本書的目標,就是指出有些論證是特別設計來阻礙對話和商議的巧妙裝置,並對進步與保守兩方這些論點作有系統與歷史涵養的說明。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文明的代價

看完了《文明的代價》,雖然書名聽起來很宏大,但只是討論美國近代的各種問題。前面就是談到美國現在面臨甚麼問題,例如對政府機構失去信心,人與人之間也猜疑冷漠,勞動人口實質工資停滯,借貸過多,基建與人力資本投資不足,企業不斷傳出醜聞等。作者認為,這些問題涵蓋經濟、政治、社會和心理層面。

在經濟方面,作者指混合型經濟,即政府與企業在經濟中扮演相輔相成的角色,才是合適的經濟政策。市場需要政府提供軍隊、警力、運輸等公共財,也需要政府制定負面外溢效果的規則,以及阻止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等引起的欺詐與浪費。政府也透過所得分配照顧弱勢,制定環境政策保護自然資源,令社會更為公平與永續。

自由市場未能未來世代永續經營,容易濫用自然資源,盡量生產以滿足當下需求,令稀少資源加速耗竭。作者指,市場與政府的平衡,應在於讓大部份生產依賴市場力量,公平與永續由政府負責,科學知識與科技公私合作發展,在全球環境日趨複雜下政府角色也更多元,市場與政府的角色因不同國家情況而異,沒有同樣的平衡點。

1980年代列根入主白宮後,主張縮限政府,為富人減稅意圖激發企業家精神,作者認為這讓貪婪支配了美國社會,為害至今。列根時代也將課程妖魔化,減少富人的最高邊際稅率,造成政府預算赤字。減少政府規模令民用支出不再增加,基礎建設不足,教育、職業訓練及就業計劃開支下降,替代能源研究預算大減。作者也批評金融與環境管制鬆綁,只靠自由市場令華爾街在2008年引起金融海嘯,之後卻要政府收拾,環保法規亦執法不一並充滿矛盾。作者也認為廢止媒體的「公平原則」令媒體只以營利為目標,放棄社會教育與公民意識的責任,造成媒體氾濫。往後經濟指標也顯示,列根的藥方無法令美國重返成長、高就業與共享繁榮之路。

自196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移民潮、陽光帶崛起,美國的文化斷裂更為嚴重,南方反政府的不滿高漲,也偏向反對節育,提倡宗教,反同性婚姻及反演化論。1950年代開始,富裕白人搬入市郊,美國人因階級及種族分住不同地區,教育與所得不平有延續至下一代的情況,兩黨的支持分布區也更為分明。然而,民意調查卻發現,美國民眾仍有不少經濟共識,例如認同公平就業機會,目前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公,對富人徵稅幫助窮人,政府有責任照顧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少數企業權力過大,政府應立法規範企業減少以全球暖化等。作者認為這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是守中庸之道,並具有慷慨的美德,只是媒體誇張極端,政治人物又向富人及利益團體靠攏。

作者指日益全球化顯示美國就業問題不能單靠貨幣政策解決,美國無法自外於全球經濟之外,需要與全球合作回復繁榮。全球化令新興國家與富有國家所得差距減少,大量低技術勞工加入全球勞動存,也因資金比勞動力流動令各國可能陷入「逐底式競爭」,即以寬鬆法規及勞動標準,以及稅務優惠吸引外資。在全球化下,擁有實體資本、金融資本或人力資本的人會成為贏家,而富有國家的低教育程度勞工則國外競爭加劇,面臨失業或減薪,結果造成美國所得分配更不平均,政府因逐底競爭為高所得者及企業減稅則是火上加油。全球經濟發展也破壞環境及令天然資源枯竭,作者認為美國為此需要研發永續發展科技,並打敗大企業令政府確實執行環保法規。

美國國會「首先跨越門檻者當選」(first-past-the-post, FPTP)的選舉方式,令得票最多者當選,其他政黨則沒有席位。這種方式令較小政黨遭淘汰,趨向形成兩黨制,中間選民就成為兩黨拉攏的對象,而窮人由於很少是游離選民,候選人就很少注意他們的訴求。作者指,採用FPTP制的國家,社會福利開支佔GDP比率就較比例代表制國家低(19.9% v. 24.6%)。此外,FPTP制也令美國政黨缺乏黨紀,議員只需討好自己選區的選民,以地區利益為重,國會難以形成長久而穩定的多數聯盟,也令選區內的大企業與財團對選舉有很大影響。

美國國會每兩年改選一次,選舉沒完沒了,議員不斷要為下次選舉籌募經費,也令特殊利益團體與議員之間更易各取所需。遊說公司與特殊利益集團為議員提供經費,議員則以對他們有利的法案與合約回應,並在卸任後到遊說公司任職。作者認為,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從同樣的源頭汲取政治獻金,並為特殊利益服務。軍事產業、華爾街、石油公司與醫療保健業,都在金權政體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眾心理也有各種弱點,作者認為很多美國人消費不是為了帶來快樂,而是向別人彰顯自己。這種炫耀性消費猶如軍備競賽,沒有終點。社會性消費,例如為教育及鄰居買高價的房子,也會令人人怕落後,投入無益的競逐。數位科技令媒體操縱更有力量,所有廣告都在鼓勵我們的物欲,以求更多利益。電子傳媒也令人不願互動,以各種影像與訊息影響我們決策過程,造成各種成癮行為。作者認為,像美國這樣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市場價值超越社會價值,忽視國內窮人需要,也不會樂於協助貧窮國家。個人重祝市場價值,追逐私利,喜歡討價還價與競爭。

網路似乎令這種情況更為明顯,激化公眾分歧,不利公共辯論,廣告商也可以直接利用社交媒體資訊,甚至取得各種個人資料以便行銷。網路也據指令我們注意力減少,閱讀資訊的速度雖快,也較容易忘記。身處資訊時代,美國民眾各種基本知識卻嚴重不足,對歷史、科學、政治與經濟的細節缺乏認識,易受利益團體各種宣傳左右。整個社會躁動不安,個人消費成癮,財務困窘,焦慮而孤獨。

第二部份是討論怎樣解決以上問題,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成為有心有感的社會,走中庸之道,了解自己,避免沈溺在誘惑與欲望。作者感到生活中應對自我、工作、知識、他人、自然、未來、政治與世界都有心有感︰個人要節制,避免消費主義;平衡工作與休閒;培養對科學與經濟等知識;對他人有同情心,參與社區活動;認識生態超載造成的危機;對能源、氣候、資源、人口等未來議題負責;理解政府與市場的角色,減少企業對政治的影響,參與公共協商;了解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合作解決氣候變化、人口成長、金融法規等問題,並基於共同利益互相尊重。

作者談及自己認為美國直到2050年應達到目標的清單,包括提高就業與工作生活品質、改善教育品質、降低貧窮率、避免環境災難、平衡預算、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國防政策與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作者又提到聯邦預算赤字不可能只靠削減開支消除,必須以開源解決,可行方法包括向富人增稅、加強企業課稅、追回逃漏稅、課征金融交易稅與二氧化碳排放稅。

作者也建議美國政府採取高效能政府的七項習慣︰設定明確目標與指標,並在每年加以檢討;動員專家,包括科學與技術專家,協助政府解決問題;制定多年計劃,包括各種互相關連的政策,廣納各方意見,並認識到問題十分複雜;對未來有心有感,注意今日所作所為如何影響2050年的美國人;終結金權政體,競爭經費由政府提供,候選人媒體廣告免費,禁止遊說公司政治獻金,禁止聯邦官員卸任後到任職期間接觸過的遊說公司工作,阻絕聯邦預算濫用;恢復公共管理,監督政府外判計劃;實行分權,稅收由國家統一處理,教育、醫療、公路、水務由地方政府執行,社會服務則由社區主導。長遠而言,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有第三政黨對兩大政黨施壓,也可以從總統制轉為內閣制,政治制度中心可結合行政與立法,實行比例代表制則有助窮人與少數族裔表達自己的訴求。

作者總結指,未來美國是否繼續能在世界領先,要看長期的教育、環境、地理政治與多元文化。面對眼前的挑戰,這一世代對未來世世代代都有很大責任。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Identity Economics

看完了Akerlof與Kranton的Identity Economics,討論經濟學分析怎樣引入身份這個元素那樣。基本方法是先建立傳統經濟學模型中的utility,即個人偏好與其他經濟後果,然後引入身份的元素,當中包括三個部份︰social category、每一category的norms and ideals,以及遵從及違反norms and ideals造失的得失,稱為identity utility。

之後作者以這個模型檢視不同議題。首先是工作,傳統經濟理論認為工人產出較高就提供較高薪酬,但作者指這理論有三項問題︰team production,即產出往往是一組工人產生,難以個別分開評價;multitasking,假如工人是依工作中某幾項任務評價,他們就會只專注於這幾項任務;tournaments,即工人間評價是相對的,因而令他們有誘因貶低同事。

作者建立的模型則是將工人分為insider與outsider,insider認會他是公司一員,其ideal為努力工作,outsider則認為只想到自己,認為自己只需付出最少努力。Insider可從努力工作得到identity utility,outsider努力工作則會減損identity utility。如果可以令員工認為自己是公司的insider,就不需要付很高薪水令員工努力工作。

接著是教育,作者指學生不是計算長遠得失的理性選擇者,學校也不是人力資本生產工廠。學生在學校中的社會位置與同儕關係會影響其選擇,學校除培養技能外,也會建立學生應做甚麼的規範,左右他們所學與在學年期。

作者假設學生自認的身份有兩種︰jocks與burnouts,jocks的社會地位較高,規範是衣著得宜、運動有一定表現,對功課付出一定程度努力,卻不會過多;burnouts則為了與jocks不同,衣著打扮會故意有分別,也不大會做功課。學生選擇當jocks,就要做到jocks那樣,否則identity utility就會受損;他們也可以選擇當burnouts,不用當運動好手,為功課付出最少程度就好。

作者指學生會因體格、種族等因素無法成為jocks,只能在當適應不良的jocks與當burnouts之間選擇。未來薪金較高、工作較好等經濟回報對學生在學校是否努力影響有限,學生在校的身份才是關鍵。當學生成不了學校內的jocks,為了自我認同選擇當burnouts,他們在校的努力就會比所需低,在學年期也較短,經濟回報因而減少。對學校而言,影響何謂jocks的內容,也會影響學生在校努力程度。然而,讓部份學生對學校更投入,也代表另一部份學生更有可能反抗,選擇當burnouts。

談及性別與工作,作者也以其模型將勞工分為男性與女性,有些工作據指是men's job,有些則是women's job,假如男性參與women's job,其identity utility會受損,女性參與men's job亦然。以此模型分析可以看到,男性會偏向men's job,女性會偏向women's job;在men's job的女性技術平均較男性高;個別企業在競爭市場上無意改變這種社會性別規範,因為改變帶來的利益會在競爭市場中消失。這分析的意義包括︰女性較偏向培養女性工作相關的技能;工作性別分隔不是由個人偏好,而是由社會規範引起;要改變這種情況,個別人士或團體的改變並不足夠,需要整體社會改變。

作者也運用這模型來分析家庭內夫妻的家務分工,指出家務也可分為「男性的」與「女性的」家務,而「女性的」家務工作量較多,結果是不論男性是否工作時間比女性長,女性都需要承擔較多家務。

談到種族貧窮,經濟學上有兩種主要解釋,其一是Gary Becker的taste-based discrimination,白人僱主與僱員對黑人僱員有個人偏見,造成黑人僱員工資較低,或在與白人不同的工種就業;其二是Kenneth Arrow的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白人僱主認為平均而言黑人僱員技能較低,所以乾脆完全不僱用黑人僱員。

作者指以上理論無法解釋以下情況︰黑人非婚生出生率遠較白人高;雖然犯罪無利可圖但黑人入獄率較高;Hispanics等其他少數族譜就業率遠較黑人高;黑人之間的成就也有很多差異;黑人學習技能的回報率也較高。

作者的模型假設社會上有insiders與outsiders,insiders應為企業努力工作,outsiders則不是那麼投入,黑人勞工需要在三種情況下選擇其一︰成為insider;成為工作的outsider;或成為不工作的outsider。假若試圖成為insider,其identity utility會因不為白人接受而受損; 成為工作的outsider,其identity utility就會因為與outsider的ideal不符而受損。只有成為不工作的outsider,他才能保持自尊。這模型也存在外部性︰當其他黑人選擇成為outsider,一名選擇成為insider的黑人identity utility會受損,反之亦然。

作者認為,減少黑人與白人差異的可能方法有三種︰一是消除insider ideal中白人與黑人的差別,白人不再排除黑人;二是令黑人的oppositional identity比較正面,不再建基於退學與拒絕主流工作規範等自毀行為;三是減少回饋效應,令某人選擇成為outsider不會令更多人這樣做。作者對第三種做法提出兩項政策建議︰Affirmative Action (少數族裔在僱用過程中有更多機會)與有一定社區隔離的就業計劃,都可以令黑人更相信可以成為insider。

最後作者總結identity economics正在起步階段,可以預期這會令經濟分析更為豐富,了解個人為甚麼會有經濟上不合理的選擇;由身份引起的外部性;不同團體如何操控社會類別、規範與理想;為何個人會有前後矛盾的行為;以及身份之間的變換與選擇。

本書比較像是入門簡介,許多討論都好像有點輕輕帶過。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全球化

看完了Stiglitz的《世界的另一種可能》與Michael Spence的《經濟大逆流》,兩本都是討論全球化,又同時看,弄得有點混亂,不知是誰說了哪點那樣。

《世界的另一種可能》批評當時的全球化並不完善,包括未能解決貧窮問題,不時出現國家債務危機,貿易規則偏向已開發國家,自由化無法帶來永續成長,環境問題缺乏國際合作,全球管理失靈而且缺乏民主。開發中國家的發展策略不能只靠自由化,國家在不同發展階段有其角色。

貿易也不是完全開放就代表公平,而且實際上已開發國家也用不同方式為國內行業補貼,也向開發中國家抽取更高關稅,並以防衛措施、傾銷稅、技術障礙、原產地規則等阻礙開發中國家進入市場。作者認為開發中國家在發展途中更需要特殊待遇,才有空間追求有利發展的政策與計劃,並保護窮困的民眾。

作者也指已開發國家的企業以智慧財產權獨佔利潤,忽視環境與人道等基本價值,例如藥廠以各種方式拖延授權開發中國家生產學名藥,令窮人買不到維生的藥物。作者認為開發中國家的智慧財產權不應與已開發國家劃一,讓各國自行選擇與調整與本國最適合的方式。作者也建議以豁免、強制授權、保證基金或創新基金的方式,令開發中國家更易取得專利藥物。

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反而成長率較低,貧窮率較高,作者指原因在於這些財富令政府可靠著武力上台與維持政權,不需要向人民負責,政府分配財富依從權力原則,維持統治階級的地位。跨國財團會助長這種趨勢,它們賄賂官員以便用低價得到天然資源,在市場轉售就能賺取更多利潤。荷蘭病是指天然資源豐富國家貨幣值高漲,令該國出口商難以競爭,產品無法外銷。減緩荷蘭病的方法是保留部份資源收入到國外投資,以減慢本國貨幣匯率上升速度,只是這種做法需面對較大的政治壓力,政府需要向人民解釋為何不將錢用於國內。

作者也對已開發國家如何協助資源豐富國家提出七項建議︰以稅制讓開發資源企業更透明、減少武器銷售、生產方式認證、以援助為誘因令資源國以足額利益出售資源、制定資源開發標準合約等規範、透過國際監督減少環境損害,與以貿易制裁等懲罰進行不公平貿易的公司或國家。

因為外部性問題,大家都想搭其他人的便車,沒有人想為解決全球暖化付出代價。作者認為應將開發中國家納入京都議定書範圍對象中,從而逼使美國參與。制定的減排指標則可以國際貿易制裁執行,因為不為減少排防溫室氣體而努力,也可視為一種對國內企業的補貼。作者也建議給予誘因讓開發中國家保留森林、對碳排放徵稅與建立碳交易市場,以達到減排效果。

跨國企業既有提高開發中國家生活水準,將後者的貨物帶進世界市場,減少知識差距、引進資金、帶來工作機會、降低生活成本等貢獻,也不時有污染環境、賄賂官員、削弱社區經濟等濫權行為。作者認為有五項議題可減少跨國企業的負面行徑︰企業社會責任運動、限制跨國 如壟斷等的企業權力、藉法規與國際法律安排令企業治理符合社會利益、制定全球法律並允許消費者聯合作單一訴訟,最後也要避免像銀行保密制等助長貪腐的做法。

開發中國家借太多錢的情況並不罕見,作者認為責任不只在於借貸國,也部份在於債權國過度放款,IMF「紓困」貸款的做法,令債權人不用擔心過度放款。國際間也沒有一套公平、快速、有效的法律架構處理無法償債的情況,而IMF插手的案例似乎都令情況更為惡化。作者認為已開發國家不應妨害負債國、國際金融機構應注重反惡性循環的放款、並提供保險保障利率或匯率變動造成混亂、發展當地貨幣債務市場,開發中國家借錢也應保守,以高儲蓄率為國家基礎建設資金來源。全球也應建立一套包括債務豁免與重整制度的國際破產法,豁免債務必須足夠、顧及欠債國國內民眾,債務重整也必須快速並保護債務人。作者認為建立國際破產組織,或短期內以國際調停機構建立規範,可以令債務重整過程較為平順,也令放款者有誘因也以後借錢時更為中心。

國家設立準備金是為了增加貨幣信心,並應對匯率變動。問題在於準備金的基準是美元或歐元等「強勢貨幣」,開發中國家的資金被逼流向美國或歐洲,而且原本可刺激全球經濟的資金受到封存,使全球經濟很難維持在充分就業狀態。美國也因美元是其他國家的準備金,不斷向外借貸,而出現持續貿易逆差。作者指整個準備金制度會走向自我毀滅︰準備金貨幣國家會陷在債務中無法自拔,最後讓自己的貨幣不適合用作準備金。

對於準備金制度問題,作者重提凱因斯的建議,認為可以發行一種「世界鈔票」作準備金,在危機時國家可用這種世界鈔票兌換貨幣。每年參與國要把特定數量的錢放進這全球準備金基金內,換取等值的世界鈔票,到危機發生,國家就能以世界鈔票換取歐元、美元或日元。世界鈔票應有換匯限制,以防止利差交易。這樣做好處是避免依賴債務不斷增加的單一國家,而且各國不用陷入競爭貿易順差的零和遊戲。

國際機構的民主赤字令決策無法代表廣泛社會利益,作者認為長遠而言國際組織應改變投票機構,反映現今的經濟力量;改變代表權,讓各領域相關部長都參與;採用代表原則,讓所有重要國家在重要小組中有代表參與。短期而言,國際機構的運作也應更透明、改善利益衝突、更公開、加強開發中國家代表的能力、改善責任制度、改善司法程序與加強國際法規的執行。

作者認為全球化有效運作也需要新的「全球社會契約」,包括已開發國家實施較公平及促進經濟發展的貿易制度;調整智慧財產權與研發方向;開發中國家的「環境服務」補償;協商解決全球暖化;已開發國家對天然資源公平付費、向貧窮國家提供援助;豁免部份國家的龐大債務;改革全球金融體系使其更穩定;改革法律與制度防止跨國公司壟斷及破獲環境;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武器銷售、賄賂、銀行保密現象,支持民主制度。

《經濟大逆流》內容比較散,每章都是幾頁。本書探討的是一九四五至二零四五一段時期,先進國家工業革命延續及開發中國家經濟急速成長的情況,其終點可能是全球75%以上人口生活在先進國家,作者稱之為「匯流」。二戰後部份開發中國家急速成長,部份成長率超過每年7%,即十年經濟規模就倍增。作者認為亞洲的高成長帶來以下教訓︰我們預見未來的能力有限、困境是成功變革的溫床、財富創造需要人力資本與知識,以及經濟體結構性改變才能持續、經濟體的治理非常重要。

隨著貿易壁壘減少,新興國家更多參與國際貿易,資本、產品與服務的流動更為容易。同時運輸、連通與協調的成本降低,網際網路出現,也強化經濟的連繫與整合。知識也更易轉移至開發中國家,填補其知識缺口。開發中國家以廉價勞動力為優勢,出口產品獲利,並在比較優勢下展開更專業分工、更大規模和更有效率的流程。然而比較優勢是動態的,當勞工資薪提高,經濟體在製造業上不再有比較優勢,就需要結構性轉變,投資人力、建設制度,而不能執迷於過去的政策。

作者認為政府角色是建立讓私部門獲利的環境,面對不同成長與發展階段,需要不同的策略。政府需要保護的是人民,而不是特定的工種。政府也需要投資在教育與基礎建設上,提升私部門投資與報酬的能力。作者指出開發中國家最好以國內儲蓄為投資資金來源,以減少負面衝擊令資金突然撤回。國際間也應建立阻斷機制,防止如糧食價格波動等突發事件對人民造成傷害。包容的政策,即人們不應排除在成長創造的機會之外,所得與使用基本服務的機會也較公平,會更鼓勵創業家與新進者,推動生產力上升,也會令人們更願意為其子孫的福祉犧牲,減少政治不穩的情況。

經濟表現與治理的關係,包括需要某種經濟自由、財產權制度、較為穩定,治理形式並不是決定要素。作者認為經濟表現成功必須的是以下四點︰政府認真看待經濟成長;執政團隊依絕大多數人民利益行事;政府有能力與效率,對全球經濟開放、投資水平較高、能計劃未來;經濟自由,並有法律與管制政策支持。貧乏的經濟表現原因則是經濟體沒能對全球經濟開放,政府對基礎建設及教育投資不足,投資效率也表現不佳。

天然資源豐富國家的挑戰在於︰政治誘因扭曲,更有可能由掌控財富者鞏固權力,暴力與衝突加劇,公部門補助投資減少;天然資源帶來的財富發展為持續成長模式也相當複雜,需要許多國家缺乏的專業知識;天然資源豐富國家也需要投資海外以穩定匯率,以免其他出口業萎縮,也就是要避開「荷蘭病」。
作者認為小國較難多樣化,治理成本也較高,需要形成較大的合作組織以共享局部經濟整合。小國也需要定期協助,IMF與世界銀行在必要時需要提供這類援助。

亞洲貨幣危機後,開發中國家認識到只遵循已開發國家的金融體系,會這成金融體系不穩,匯率易受狙擊。隨後它們多選擇管理貨幣、控制資本流動的模式,並增加外匯資產作外匯存底。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令開發中國家更重視以外匯存底作自我保險,意識到IMF的治理結構需要改革 ,認識本國金融業中本土金融業需佔一定重大比例,以保障存款安全及貸款需要。

作者認為這場金融危機的原因除了法規失效外,也包括金融體系無法自我監管,投資人未能察覺與監控風險。修正失靈法規並不足以移除金融體系不穩,因為新體系需要長時間運作與測試,未來全球金融體系較有可能演變成帶點隨機的週期性不穩定狀態。跨國的經濟政策亦缺乏合作,國家不願投入自己的資源降低別國危機,各國的非合作行為產生對國際經濟不利的影響。

作者指中國的外匯存底已充分累積,繼續貿易順差對成長沒有幫助,中國已到達轉型至內需導向的階段。因所得不均及社會保險與安全網不足,現時中國家庭儲蓄率佔可支配所得30%,GDP 18%,作者認為應將儲蓄率下降至佔GDP 10%,讓家庭驅動國內消費部門成長,促成需求面的基本結構轉變。

危機後先進國家需要恢復全球成長的基礎,作者建議先進國家應解決分現問題,尤其是失業,面對結構性失業需提供更長期的失業補助金。此外,先進國家公部門也應對基礎基設、教育與出口復甦投資,以支持長期成長。

提及投資風險,作者認為金融危機反映風險的動態評估不可忽略,在整個體系的風險在短期內難以偵測,重大的系列不穩會逐漸累積,直到系統受到衝擊才能觀察。假設平時平均報酬率為每年7%,突然卻經歷一次影響達30%的衝擊,事後就需要創造43%的總報酬率,才能回到衝擊之前的水平——即使事後報酬率仍然是7%,也需要五年時間。作者認為較可行的應對方法是為中級衝擊予以保險,極端衝擊保險因違約問題反而較難做到。金融危機後的監管改革也應聚焦在偵測與限制系統性風險,雖然監管套利、全球失衡、需要時間理解系統性風險等都會令這種改革頗為困難。週期性系統風險增加也突顯出流動性資產的優點︰規避現金流困境、有適應價值過高和系統性風險升高徵兆的彈性、在危機之後也能創新投資機會。

金融危機後新興國家需要持續結構性轉變以追趕成長,隨著新興經濟體中產階級與彼此貿易增加,它們對先進國家需求的依賴程度會減少,但不是完全消失。新興國家也需要處理所得及基本服務使用機會不均,以免因局勢緊張阻撓區域成長。新興經濟體也需要保持緩衝機制,防範金業產業擴大通貨膨脹與資產泡沫的風險。隨著先進國家面臨失業與金融動濫問題,可能會令貿易保護主義者重新得勢,令政策局限於國內,忽視全球共同利益。在步調不一致的全球經濟中,新興經濟體需在全球政策抉擇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作者期望G20能協調先進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管理全球經濟與治理。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作者認為開發中國家與先進國家需扮演不同角色,並包括隨時間改變的不對稱,以顧及開發中國家成長。先進國家必須制訂可調整的目標,並協定五十年內達到該目標的減排策略。同時,先進國家也應協助開發中國家採行減緩行動。至於開發中國家,在成長時可讓它們增加能源消耗與碳排放,但同時需要減少能源補助並提升能源效率。透過誘因讓開發中國家引入先進國家的新科技,長期而言會令開發中國家碳排放增加速度減緩,以至排放量下降,當開發中國家漸漸追上先進國家,其每人年均碳排放路徑就會與先進國家融合為一。碳交易的分配問題也可以類似方向實行,最初碳交易系統只由先進國家成員參與,開發中國家直至經濟成長至一定程度後才加入。

網絡化電腦也令全球經濟生產力大為提升,資訊與資料處理自動化,資訊取得、搜尋與交易活動都在網際網路進行,人力資源也可以在全球參與市場流程與供應鏈。交易成本大為下降,開發中國家的民眾首次有機會使用基礎服務︰安全儲蓄管道、借貸、獲悉市場價格、取得氣候資訊、接觸書籍期刊、進行社會交流等,令知識、資訊、交易和連結的缺口快速縮小。

作者認為未來G20的任務在於兼顧持續成長,恢復並重新平衡全球需求;重啟世界貿易組織流程,朝恢復全球經濟開放方向前進;協調金融改革達到穩定與一致,避免法規漏洞,確保金融流通自由,瞭解外匯存底與主權財富基金主要持有者的投資行為,降低各國順差與逆差。

題外話,中譯本的書名十分不著邊際,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變了《世界的另一種可能》都算了,The Next Convergence變了意思近乎相反的《經濟大逆流》是怎麼回事,而且副題The Fu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Multispeed World改成「大創新潮為何會帶來大失業潮」,意思完全不同,這可真是相當創新。

2015年7月12日 星期日

臥底經濟學家

看完了《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乾脆跟英文版Undercover Economist一樣叫《臥底經濟學家》不好嗎,是從日常事情中介紹經濟學概念的著作。

例如一開始作者以鐵路站附近咖啡店為例,為甚麼會那麼貴,原因是方便的地點具有稀有性,而且顧客為求方便較不在意價錢。高利潤不一定代表剝削,可以是稀有性引起,不過有些行業則是人工方式阻止競爭者,以便獨佔好處,例如政府設定某些行業的入行門檻、暴力介入、專業牌照等。

利潤可以透過價格差異增加,例如不太在意價錢的顧客收貴一點,嫌貴的人則收便宜一點。直接這樣做會引來不滿,但作者指像公平貿易咖啡這樣的商品,成本其實增加不了多少,但價格則遠高於一般咖啡,這樣做實際上是咖啡店區分顧客的手段,找出願意付多點的顧客,咖啡店就能賺多一點。星巴克為各種差別不大的咖啡標上不同價錢,也是為了類似目的。有機食品、大減價也是這種「自投羅網」的策略。價格差異也可針對特定對象或群體提供「優惠」,實際上為企業帶來更高利潤。

價格差異需要不讓對價格不敏感的顧客接觸較便宜商品,這樣他們才願意付較多錢,例如英國火車經濟廂沒有桌子、免費候機室設計成比較不舒服、超市自家品牌包裝較差劣,都是為了防止較有錢的顧客接觸這些便宜貨,而不去付更高價格買較昂貴的產品。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反映出顧客的偏好,企業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生產,生產量會自動調整,會買東西的人就是認為價格合理的人,沒有比此更有效率的方法。非市場體系,如教育,會令價值、成本與利益的真正定義消失,不知道家長願意多花多少錢改善學校,也不知道好學校需要多少錢。這種資訊缺乏有時可帶來平等與穩定,但有時會令社會錯亂與浪費,無法確定納稅人花的錢是否真能對社會有更大貢獻。

抽稅也會帶來無效率,因為稅會令價格與成本不再相等,有些本來可以存在的交易會因稅而無法成立。作者引用Kenneth Arrow的研究指,重新安排大家的「起跑點」,在競爭市場中也能帶來有效率的結果。

完全競爭的市場在現實中不太可能出現,除了企業以稀有性得到超出成本的利潤外,市場失靈還包括外部性與資訊不對等。外部性是指個人行為帶來對他人的影響沒有得到補償或收費,例如開車會造成空氣污染與塞車。作者認為牌照費與燃油稅對減少塞車效用不大,牌照費並未針對開車的邊際成本,反正都是要付,車主會覺得越多開車才有賺;燃油稅則沒有針對尖峰時間的開車行為。作者認為就這些外部成本課稅才最有效,收費應反映所有外部成本,包括空氣污染、噪音與延誤時間,也可吸引市民乘搭公共交處工具、共乘、在家工作等。作者認為與其將環保當成道德議題,不如提供資訊與誘因,讓我們知道外部性成本,將外部納入內部。經濟學談的就是誰得到甚麼,以及理由為何。

買賣二手車可反映資訊不對等對市場交易的影響,賣方知道車的狀況,而買方不知道,那麼買方會覺得標低價的車很可能是狀況不好,但標較高價的車也不一定是好車,好車的賣方一定不願賤賣車子,但又無法向買方證明這是好車,交易就很難出現。可能的解決方法是賣方開設昂貴的陳列室,讓買方較有信心認為賣的是好車。同樣道理也適用於品牌花大筆金錢在沒甚麼內容的廣告,因為這讓顧客更相信品牌會持續努力生活高品質產品。資訊不對稱並非無解,但解決方法不保證有效,而且成本很高。

資訊不對稱也可能引起道德危險,例如買了保險就不負責任做危險的事。醫療保險的資訊不對稱既會令保費上升,也令病患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英國醫療體系將市場完全排除在外,卻需要冷酷地將病患看成數字,以分配有限的資源。作者認為,較切實的策略是確保資訊流通,並令病患者有選擇的機會。作者建議大部份醫療支出由民眾自付,但昂貴的醫療項目由保險承擔,由政府強制參與,並補助收入不足的人一定金額。

關於股票市場,作者重提利潤來自稀有性,企業能有長久利潤,或許是因為它有不可取化之處、控制一套標準、技術較高人一等或者有忠實的用家。網絡公司都沒有「競爭免疫力」,難以保證長久利潤,因此二千年科網股的本益比越高於歷史平均,就較像是泡沫而不是新科技帶來全新的高點。

作者談及紐西蘭拍賣無線電頻譜的失敗經驗,將理論的「維克利拍賣」(秘密標價,第二價價位中標)應用到實際上,沒有認清投標者興趣所在、沒有設底價,結果失敗收場。英國3G頻譜拍賣的籌備人則更為謹慎,採取公開拍賣,事先找尋有興趣的買家,事先進行模擬拍賣,規定競標者需不斷出價,否則會遭淘汰等,結果為英國政府進帳225億英鎊。

作者指窮國沒有經濟發展的原因在於土匪政府、資源浪費及壓制性法規,這些都是為了方便索賄而出現,阻礙國家成長發展。即使國家出錢投資,也會因為官員獨斷與缺乏監督而浪費。扭曲的法規阻礙工程計劃與企業發展,沒有良好工作機會,學童也沒有動機努力學習。作者建議貧窮國家應減少行政繁文縟節,令小企業發展,並降低關稅,加入國際經濟體系,進口資源、取得貸款和設備,才能蓬勃發展。

作者認為國際貿易令各國可專注於自己有比較優勢的項目,貿易是進口與出口並行,貿易障礙可以一部份本土經濟,卻阻礙出口行業,損害另一部份本土經濟。開放貿易會令本國部份行業人員失業,但作者認為解決之道在於對受傷害的人給予協助,而不是禁止貿易,令另一部份從事出口相關行業人員受損。作者懷疑國際貿易令富有國家將污染輸入貧窮國家的說法,並指出化工等高污染行業都需要高技術、可靠基礎建設與穩定政治環境,這些行業在美國成長最快。

最後作者談及中國經濟發展,指出中國開放市場時的優勢包括︰在世界勞工密集產業佔一席之地、藉出口賺取之外匯購買原材料及發展科技、透過外資引進最新的商業與生產技術。中國吸引外資投資的先天優勢在於強大的內需市場,而且有香港與台灣協助中國與國際接軌。

以本書入門認識經濟學概念,應該比教科書較有趣。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隨機騙局

看完了《隨機騙局》,作者是《黑天鵝》那位,《黑天鵝》太多人借附近的圖書館都借不到,就先看《隨機騙局》。

作者稱本書為個人隨筆,討論作者對風險的想法。作者抨擊以計量方式談論機率,認會社會科學中的機率因我們無知而缺乏意義。必要條件與原因是兩回事,許多人的成功都是有運氣之助,而不是單單因為他們的特質。其餘像將信念當成知識、理論當成真實、巧合當成法則、雜訊當成訊號等,都是本書的主題。

作者以金融交易員及牙醫對比,說明牙醫在所有可能人生中的財富平均值遠比交易員高,依此標準牙醫才是較有錢的人。「我們必須同時考慮觀察到和沒有觀察到的可能結果。」(p. 69)

現實惡毒之處在於因風險而致命的事件並不常見,以為可以控制風險的做法,卻可因為罕見事件而沈船,作者稱之為黑天鵝問題,即看到一千隻白天鵝,也不能確定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現實也不會告訴我們正在冒險,讓我們只看到財富產生出來,就以為風險很低。在未出事之前,我們反而會抱怨保險做法無謂花費又沒有把握賺錢機會。

資訊也可能會令人們對風險的觀念扭曲,我們的大腦對抽象事物不感興趣,較注意栩栩如生的風險。新聞媒體以各種活生生的情節刺激情緒,令人們關切像瘋牛症那樣的威脅,卻不理會車禍造成在十年內數十萬人死亡。

蒙地卡羅模擬法是運用電腦程式模型多個隨機樣本路徑,以觀察樣本路徑的分布表現。從不同虛擬歷史中,可以看到不同現象的抗隨機性有多強。作者的模擬結果是,看好的交易員會在市場大漲時致富,但價格一跌就一無所有,空頭交易員則大漲未完就全部陣亡,反而部份選擇權買家會為自己作保險,比較能長久生存。

我們在面對隨機性時總是不能從歷史中學習,覺得「這次不一樣」,災難只會在他人身上出現,自己不會遭殃。到事件發生後,又總是會事後孔明,覺得自己早知如此,但這樣最多只代表我們長於「預測」過去,不代表能預測未來。

遍歷性(ergodicity)是指長期而言,樣本路徑會彼此相似,即幸運的傻瓜際遇會慢慢趨近沒那麼好運的白痴,而有一技之長卻運氣不好的人最後會抬頭,每個人回歸自己的長期特質。雖然作者沒說需要多長時間,若比人的一生還長就好像沒甚麼意思。

作者認為經常發生的新聞雜訊比訊號多,這種資訊缺乏統計顯著度,不能得出有意義的結論,對了解世界沒有幫助。新聞只是希望獲取讀者的注意力,並不會理會雜訊有甚麼意義,令沒有蒸餾過的資訊充斥市場。

作者舉例指,假如一位業餘投資者,每年的超額(相比美國國債)報酬率為15%,但誤差率為10%,即一百次有六十八次左右每年在5%-25%範圍內。他每一年觀察一次表示的話,超額回報的次數是93%,但假如他每一秒都觀察一次自己的表現,超額回報的次數則只有50.02%,因為他的觀察會更受波動影響。負面情緒的影響比正面情緒大,兩者不能一對一抵銷,這代表這位投資者越頻密觀察自己的表現,他的情緒就越低落,雖然總體表現還算不錯。

作者批評文學知識份子運用科學術語卻不知所云,並指出以蒙地卡羅方式製造的論文與他們的差不多,科學重視的是方法嚴謹,可以用普通語言說明,而許多文學知識份子的作品,卻只是將偉大概念隨便列為參考文獻了事。

作者列出被隨機性愚弄的交易人特質︰高估自己信念的準確程度、死守所持資產、改變說詞,本來是作短線交易,在虧損時延後賣出,稱之為長線投資、沒有事先訂定發生虧損時的應變計劃、缺乏批判思維修正自己原來的做法並止蝕。我們認為的好交易人可能只是被隨機性愚弄的交易人,只因他們在大漲時都逢低買進賺了錢,但到跌市,同樣的策略就會令他們消失,等待下一批人再歷史重演。

作者將此與演化論連結︰假如短期內隨機幸運兒取得優勢,並繁殖其特質,在遍歷性推斷下,這種動物終將在稀有事件中變得脆弱,最後物種會滅絕,可見演化論並不代表物種會越來越適應環境。

我們對機率,或者說事情出現的頻率比較在意,但作者指機率本身並沒有足夠訊息,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期望值,也就是機率與回報相乘的值。例如在一場賭局,A結果出現的機率是99.9%,回報是正一元,B結果出現的機率是0.1%,回報是負一萬元,那麼即使A結果出現機率極高,這場賭局的期望值也是$-9.001($1*99.9%+-$10000*0.1%),並不值得下注。同樣道理也適用於股市,預期牛市或熊市本身沒太大意義,要同時看預期波幅才可得出有意義的訊息。

稀有事件令狹隘解讀時間序列預測未來變得可疑,例如部份亞洲國家在九十年代與美元掛勾,令投資人以為這些貨幣很安全,怎料一九九七年夏天它們卻大幅貶值。出版商不斷發行只有低機率大獲好評的書籍,也是因為一本像《哈利波特》般大獲成功的書就能支持出版商十年。

作者推崇Popper對理論的見解,認為理論只有經檢定並否證為錯,及仍未經否證但會證明為錯的兩種,理論不能被證實,因為我們永遠不能證明所有天鵝都是白的。Popper也認為知識不是總會隨資訊增加而增加,某一類知識——作者認為例如是稀有事件——不會因資訊而增加。我們可以做的是確保犯錯時必須付出成本有限,並預留錯誤時的迴旋空間。

作者也談到人對隨機性有甚麼偏誤,包括存活者偏誤、極端成功源於機運及人的生物構造無力了解機率。存活者偏誤是指,表現最好的一個能見度最高,因為輸家沒有現身。例如寫成功人士有何特質的作品都有兩種偏誤,一是只看到贏家,沒有考慮其他相同做法但失敗的人有多少;二是以為目前的資產價格執酬率永遠不變,雖然作者寫本書時還沒發生,但零九年的金融災難證明這假設並不恰當。

極端成功源於機運可用以下例子說明︰以蒙地卡羅生產器模擬一萬名虛擬交易人,擲硬幣決定他們的回報,正面一年會賺一萬,反面一年會賠一萬,表現太差的交易人則會剔出樣本。經過五年,會有三百一十三位交易人連賺五年,即使最只是機運而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也會受到讚揚。如果總人數更多,譬如由一萬增至二萬,這些受機運眷顧的人數自然也會增加,與個人才能沒有關係。

用已有資料建立可得出特定結果的模型稱為資料探索,以操作準則配適資料,只要嘗試次數夠多,即使是完全隨機的資料都可能用這種方法找到模式。比較兩個人的表現更會困難,因為他們在某一刻的表現都可能是隨機的結果。

真正的隨機表現也不像人們想像般,像飛鏢平均射中靶子的不同部份,有一兩支飛標集中在一起反而比較常見。只是人們會注意在這些集中的飛標,試圖從它們找出分佈規律。

非線性動態,即很小的差異會造成後來巨大不同,與隨機性配合,會令贏家全贏,出現極不公平的現象。例如QWERTY鍵盤與微軟軟體,都因過去的時機配合一路延續優勢。這種「臨界點」可能難以預測,無法以數學方式表達,作者認為重要的是認識非線性的存在,而不是為它們建立模型。有些人生僵局永遠無法事先預知結果,作者建議我們有時讓隨機決定,自己欣然接受就行。

人腦結構並不擅於機率思考,我們不能同時考慮選擇導致的兩種不同狀態,而只能想像其中之一。例如某疾病的存活率72%與死亡率28%理論上一樣,但告訴病人存活率,會使他想像康復的情況,告訴他死亡率,他就會想到葬禮,兩者引起的情緒反應大為不同。

大腦只能以近似過程來運作,而不是完全讓生活每一步都做到最好,不然時間與精力都會不足。Herbert Simon提出satisficing(satisfy與suffice結合)的觀念,指出我們在得到接近的解決方案就會叫停,不是完全理性,而是有限理性的。

心理學家卡尼曼與特佛斯基則以實驗發現,人類以捷徑方式思考時(也就是heuristic),會出現重複的偏誤,例如心智會定期將參考點重設為零,令人以零碎的方式觀察現象。我們留意與參考點相比的變化,而不是絕對數字,操控這個參考點也會改變觀感,這稱為定錨。我們也會從小樣本中過度歸納,得出整體推論。大腦以兩個系統運作,系統一自動、快速、依靠情緒,系統二需要努力、控制、較為抽象,在生活上我們不時會運用系統一作決定。

演化心理學則認為大腦是為了適應,而不是為了真相。我們的大腦適應環境有限、每個人彼此認識、資訊較少的自然棲息地,沒有太大需要用機率來思考。為迅速下判斷,我們的大腦以「模組」方式運作,同一問題在不同場合也會使用不同模組,甚至可能會前後矛盾。

我們生來不會把不同事情認為沒有關係,看到A與B事件同時發生,會不禁假設兩者有因果關係。作者認為情緒難以控制,正確的道理並不能令人們有正確做法,要避免不受隨機性影響,有時只能逃避,例如不去聽某些資訊。我們也會受歸因偏誤影響,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失敗卻歸因於隨機性。作者最後以斯多噶哲學為引子,指出有時運氣真的不好,但至少,要強調個人的優雅,不要怨天尤人。

或許因為是個人隨筆,本書的討論比較零散。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第二次機器時代

看完了《第二次機器時代》,討論數位科技急速改進帶來甚麼影響。第一次機器時代是指工業革命,第二次就是數位科技,作者認為數位科技驚人躍進,會帶來深遠效益,但也會造成挑戰。

一開始作者介紹各種數位科技帶來的奇觀︰Google自動駕駛系統、Siri、在問答節目獲勝的IBM電腦Watson、自動機械人Baxter、寫作機器、3D印表機等,說明數位科技逐漸克服「摩拉維克弔詭」(Moravec paradox),即高層次推理所需計算極少,低層次運動技巧卻需要大量計算。

作者描述第二次機器時代的顯著特色是︰電腦運算能力呈指數式成長,因此每一年的改進幅度都比前一年快,速度越來越難以想像;大量數位化資訊出現,並透過各種網絡連結、重組帶來創新。人工智慧能力日趨高強,成本下降,能處理整合各種資訊,更重要的是,數位科技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出好想法,獲取並分享知識,作者認為這能推動人類進步。

數位科技直到近期開始使生產力加速上升,作者認為原因在於泛用型科技需要其他輔助性創新才會改善生產力,最重要的是流程與組織改造,並建設資訊系統。第二次機器時代也令傳統經濟學統計數字越來越不合現實,許多消費者認為有價值的事物,例如各種線上免費資源,都不會納入GDP統計內。GDP只能衡量可計算的部份,作者建議可用消費偏好或消費者剩餘衡量福祉。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企業可以僱用少數人服務數百萬顧客,一般勞工的處境會更困難,例如美國人均GDP與人均所得中位數在1975年起就已經脫勾。贏家會是擁有資產、人力資本或特殊才能的人,技術人才越來越重要,但非技術勞工需求大減,難以自動化的工作會比較有保障。資本與勞動力的相對比例也可能會改變,自動機械人可以更便宜有效地取代勞動力的話,資本比例就會提高。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服務自動化、地理阻隔減少、網絡與標準日益重要,最好的服務能滿足全球需要。這會造成贏家全贏的局面,令少數頂尖的人得到所有回報,第二、三名的收入相比之下不成比例地低。消費者搜尋能力加強也會造成長尾市場,企業需要提供更多樣產品與服務,滿足不同利基市場。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所得分配趨向冪次分布,大多數人所得都低於平均。即使總體而言越來越豐盛,不均卻日益加劇。收入沒有增加,醫療、房屋、教育支出卻越來越高,美國許多家庭落得毫無財政緩衝。社會流動陷入停滯,貧窮狀況自我延續,也可能會阻礙未來科技進步,令鼓勵創新的社會,變成維護既得利益的榨取式制度。

科技也可能會帶來持續的結構性失業,勞動力面對技能需求轉變需要時間適應,但科技轉變之快令勞工有可能無法適應。而且在數位科技進步中,機器的成本越來越低,勞工無法而低於可糊口的工資與機器競爭,可能會造成部份勞工技能需求永久消失。全球化也藉「要素價格均等化」(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衝擊全球勞動力,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勞工,他們以廉價為優勢在全球市場中競爭,但最終可能都不及機器廉價。

面對第二次機器時代的挑戰,作者認為人類的比較優勢在於各種構思能力,想像力可以超越既有框架,五官與大腦的辨識系統依然比機器更能發揮。透過蒐集資訊與互相討論,人類可以產生機器無法做到的新概念。數位科技令自我學習更為容易,作者認為我們應該更有彈性、懂得隨機應變,跨入機器只能扮演輔助性角色的領域。

作者對第二次機器時代的政策建議有︰更好的教育,善用大型線上開放課程(MOOC)等科技改善教育質素與學習流程,提高教師待遇水平與責任要求;鼓勵創新,吸引各國人才前來創業,削減繁複的法令與管制,為不同創業者與企業提供溝通平台;運用科技建立更好的求職與求才資訊庫,改善配對情況;支持基礎研究,改革智慧財產權以適應數位科技時代,以鼓勵創新但不過度保護;設置創新獎項,建立誘因令更多人投人創新事業;提升基礎建設,如道路、橋樑、港口、機場等;更方便的移民政策以便吸引人才;因應科技進步,可以更精確地徵收交通擁塞稅,以鼓勵共乘、改搭公共交通工具;提高最高收入組別的稅率,以增加政府收入等。

長遠而言,當機器取代勞工,造成長期失業,也會令消費需求減少,帶來惡性循環。作者認為,基本收入的提案可以保證民眾所得,卻不能解決失去工作導致自主、專精與目的感的損失。作者認為傅利曼提議的負所得稅,令低收入人士從政府收到的負免稅差額,既可以幫助窮人,也可以鼓勵他們工作與報稅,而且容易管理。

作者也認為,在自動化環境中人們仍然可以有所貢獻,與機器合作解決問題。在網絡與數位科技連結中,人們也可以運用「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將工作需求與勞工連繫,以獲得以往不可能知悉的工作機會。

作者對第二次機器時代帶來的進步感到樂觀,但也認為這一代比過往任何世代有更多改變世界的機會,無論個人或社會都必須更深入思考何謂重視的事物與價值,唯有審慎選擇才有可能樂觀,唯有人類自己才能塑造自己的命運。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瘟疫與人

看完了《瘟疫與人》,本書是說微寄生與巨寄生在歷史上的變化,微寄生是指微生物與人體的互動,巨寄生則是指生產食物者與非生產者的互動。一開始微生物入侵沒抵抗力族群時,會導致人體出現劇烈病徵,但致死率過高而急速則會造成宿主數量不足,在一段時間後微生物與人體的互動會趨向平穩。

假使人類的確是發源自非洲,人科動物緩緩演化為人類時,各種生物也有時間適應人類活動的改變,非洲非常多樣的人類寄生蟲,似乎暗示著這一點。衣物與房子的發現使人類可以適應各種氣候,令人類活動範圍快速擴張。同時,已經適應非洲各種寄生物的人類,在移居到較寒冷而較少寄生物的地方時,也比較容易適應。

農業與畜牧興起將人類帶進新的文明,牧人及農民都大幅改變原有的生態景觀,使當地動植物更單調,也縮短原有的食物鏈,農業也會令人口密度增加,灌溉農田又需要大量水份,這都有利於某些微生物的寄生方式。例如血吸蟲會在農田水中傳播,原蟲、細菌及病毒也在禽畜、農作物及人類數目倍增下廣泛傳播,開墾林地會使傳播瘧疾的蚊數目上升等。

寄生物在人類群體維持不中斷感染鏈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潛伏型,即病原體退到宿主體內某個部位,待宿主虛弱才發病;二是依靠宿主的數量,即不間斷地從一個體傳至另一沒有抵抗力的個體,這種方式需要宿主大量而密集存在。人類文明使幾種物種大量存在,令病原體可以大量在同一物種間傳播,也可以在不同物種宿主間展現不同特性。

城市正是宿主大量而密集存在的地方,加上污水及昆蟲媒介也加強傳染病循環,所以直至非常近代前,城市的傳染病問題都十分嚴重,必須依賴鄉間的移民潮維持人口數目。故此文明生活方式需有兩項條件︰一是農夫生育過多子女,以填補城市居民人數;二是鄉間需生產過剩糧食,以供給城市人並彌補戰爭、掠奪與饑荒的損失。

作者認為文明擴張如此輕易,與傳染病也有一定關連。有大量人口的文明中心已較適應與各種傳染病共存,使之變成「兒童疾病」,攻擊兒童及老人。反之,較隔離的小社群則對這些傳染病缺乏抵抗力,在接觸文明中心後,青壯成年人亦會染病,不論物質及精神上都受到重大打擊,造成社群內部瓦解,空出的土地就會受文明社會人侵。

印度似乎是這種文明入侵模式的例外,多種文化共同構成鬆散的印度文明。作者認為除了維護世襲的階級制度外,疾病也是重要因素。由於從印度西北而來的文明入侵者,需面對森林地區溫暖、潮濕的熱帶疾病及寄生型傳染病,無法大批、快速入侵這些區域,令印度南方及東方的原始社群得以保留。中國南方直至漢朝結束之後一直發展遲緩,似乎也是受到疾病梯度限制。

地中海地區以葡萄酒及橄欖油與較遠地區交易糧食,使希臘城邦市民與餵養他們的人更為隔絕。在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間,地中海地區傳染病似乎其他地區少,沒有天花及麻疹的記載,相對而言較為健康。然而在公元前二零零年至公元二零零年期間,中國、印度與地中海間的商旅貿易穩定發展,也帶動了傳染病在各個地區傳播,似乎也令中國及地中海地區在二世紀末受到傳染病入侵。羅馬當地居民面對全新的疾病(可能是麻疹和天花)毫無抵抗力,令境內人口持續衰減,既有帝國制度無法維持,加速帝國崩解。

自公元六世紀開始另一場在地中海地區爆發的傳染病則很可能是鼠疫,透過黑鼠與跳蚤傳播給人類。這次傳染病造成人口銳減,似乎也與地中海地區無力抵抗回教帝國第一次擴張有關。在五到十一世紀期間西北歐糧食生產增加,出現與地中海地區的長程海陸貨物運輸,很可能令這些地區與地中海地區共享一個疾病庫。

中國在三、四世紀似乎也受未知傳染病入侵,有可能是天花,據稱令中國廣大地區損失二至三成人口,漢朝帝國結構也在差不多時間瓦解。鼠疫最早記載則是在七世紀初,影響沿海地區,令帝國需要自遊牧民族借兵平亂,加速帝國滅亡。

作者推論,自一世紀例行貿易接近開始,舊世界各文明疾病庫會更為劃一,到十世紀,傳染病重組造成的生物調適大致完成,則使歐洲及中國人口再度攀升。這種模式在大草原民族的進展速度應該差不多快,否則土耳其人及蒙古人就不可能入侵文明地區。

蒙古帝國興起穿越了文化及流行病學的界限,也建立了以前沒有的較北向交通路線,即穿過歐亞大草原的路線。作者推斷,在十三世紀後期,蒙古騎士快速穿越這些路線,將鼠疫桿菌由喜馬拉亞山麓轉至歐亞北部,經過一世紀感染嚙齒動物後,鼠疫在十四世紀中期開始經由車旅客棧在中國與歐洲傳播。在歐洲,鼠疫經船運由地中海地區傳入北歐,加上十四世紀歐洲人口飽和,資源幾近極限,也令鼠疫更易傳播。因為鼠疫反覆爆發,令歐洲人口經過約百年至一百三十三年時間,吸收鼠疫帶來的震盪。

在中國,人口從一二零零年至一三九二年間減少一半,除了因為戰事動亂外,更大原因也可能是鼠疫爆發。蒙古勢力衰退及草原城市中心式微,似乎也引證了鼠疫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口與經濟損失,令既有制度無法維持。到了十五世紀後半,歐洲及中國都開始復元,人口數目又再度成長。

作者認為美洲在歐洲人抵達前的傳染病庫比舊世界少,原因可能是當地禽畜不帶傳染給人的傳染病。面對歐洲人,美洲人對傳染病幾乎毫無抵抗力,也沒有足夠禽畜可於作物失收時用作糧食庫,人口密集的墨西哥和印加帝國人口崩潰,美洲人總數可能由一億劇降至一六二零年的一百六十萬。疫病之慘烈也令美洲人認為是上天的懲罰,而且西班牙對此卻幾乎完全免疫,看起來他們才是「天神選擇的人」,以往的政權與信仰完全無法維持。

美洲在歐洲人抵達時面對的是天花,隨後在十六世紀還要面對麻疹、斑疹傷寒與流行性感冒,開始加入舊世界的流行疾病群。非洲疾病也隨之而來,兩大疾病分別是瘧疾和黃熱病。

自十八世紀起,人類與寄生微生物之間的關係更為穩定,文明族群擴張,隔離群落加速崩解,寄生物更多依賴容易染病的兒童寄生,宿主數目更穩定,對宿主及寄生物都有好處。同時,舊世界自美洲傳入的糧食作物,如玉蜀黍、馬鈴薯、番茄、紅番椒、花生及樹薯等,令人口數目極限提升,也令文明族群成長。作者指,火藥與大砲普及也令少數「火藥帝國」壟斷絕對武力,戰爭與掠奪空間變小,更受官僚體系控制,也指向偏遠而人煙稀少的地區。

鼠疫令歐洲出現檢疫制度,醫院則令歐洲醫師同仁想法交流更容易,更有動力嘗試新療法。發現新大陸也帶來大量新事件,無法以古代學術框架解釋,動搖古代學術的崇高地位。即使如此,現代醫學直至十八世紀中期,才算是對人類存活及人口長生造成大規模差異。天花接種的發明,加上政治上的意外事件及科學組織的交流網絡,令天花接種得以普及,大幅降低天花的死亡率。

十九世紀末起,醫學研究人員成功分離及研究出各種傳染病菌,合成新藥,發明疫苗,引進衛生程序,更動人類與疾病宿主接觸模式,國際醫學組織合作等,例如為防止霍亂而建設現代下水道設施,令城市人口可以在不依賴鄉間移入人口下得以維持或增加。這樣鄉間轉往城市移民向上流動的模式就遇上障礙,只能成為都市邊緣人。關於早婚及早生育的限制也在城市背景下大為減弱,加上傳染病致命數減少,令人口數目開始異常上升。

作者總結指,雖然許多傳染病現在已無足輕重,但現代的醫學還是需要面對挑戰,其中之一流行性感冒病毒,其流傳速度快,引發的免疫期短,病毒也相當不穩定,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改變。此外,大自然也可能會有些名不經傳的生物逸出生態區位,襲擊人類造成災難。人口數目激增,也會令糧食供應與人類飢餓之間的緩衝時間變短。微寄生與巨寄生的平衡並不穩定,而會是一系列劇烈變遷與突兀的振盪。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精準預測

看完了《精準預測》,作者是FiveThirtyEight的創辦人Nate Silver,本書談預測的條件與限制。原本的書名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訊號與雜訊,依作者的話來說,「訊號就是真理。雜訊會使我們分心,遠離真理」(p. 31)。

第一章談美國按歇證券評級嚴重失誤,作者談及評等機構將風險與不確定性混為一談︰

.....你可以把風險標上價格。比如說,除非你的對手抽到中間牌湊成順子,不然這一把你就會贏;這種狀況發生的機率剛剛好是十一分之一。這就是風險。


......另一方面來說,「不確定性」是難以衡量的風險。......你粗略地評估可能會差個一百倍、一千倍;沒有什麼好方法可以知道。這就是不確定性。風險可以讓自由市場經濟轉動得更快,不確定性則使之慢慢停頓。


評等機構化腐朽為神奇的方式,就是粉飾不確定性,使之看起來或感覺是風險。新的證券會受到極大量系統不確定性的影響,於是他們就拿這些證券,宣稱他們估量得出這些證券的風險有多高。不只如此,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中,他們提出的卻是令人震驚的那種,說這些投資幾乎毫無風險(pp. 44-45)。


作者指這次金融危機由三幕組成︰第一幕是房市泡沫,房貸大增,第二幕是金融機構藉房貸證券過度槓桿,第三幕則是政府預測失誤,低估失業率上升幅度。屋主高估樓價、銀行相信評等機構、經濟學家相信金融體系不會出大問題、決策者以為金融危機後經濟會快速復甦,作者認為都是預測者未能考量其樣本外的事件導致︰

預測家常常抗拒不去想這些樣本外的問題。我們擴充樣本,把離我們的時空更遙遠的事件納進來的時候,常常就表示我們會碰上一些案例,在其中我們所習慣的一些關係不會像我們習慣的那樣固定不動。這個模型似乎會變得沒那麼強大。......給人的印象沒那麼深。我們被迫要承認,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沒有像我們原先以為的有那麼深。我們個人與專業的誘因幾乎總是會阻止我們這樣做。


我們忘了——或者說我們刻意忽視——我們的系統是世界的簡化(p. 62)。


第二章提到電視節目名嘴的預測正確率與丟銅板差不多,政治專家的判斷也不那麼準確。作者也提及刺蝟與狐狸兩類人,刺蝟是以涵蓋廣泛的單純模型來解釋現象,喜歡從資訊中尋找秩序;狐狸則靠各種小想法與手段處理問題,認為宇宙有些事太複雜本來就無法預測。從蘇聯專家的預測分析來看,狐狸的表示比刺蝟好︰

雖然靠著經驗,狐狸可以預測得更好,但刺蝟則相反︰他們拿到越多額外的憑據,他們的表現就越差。.....刺蝟可以掌控的事實越多,他們就越有機會更動、操弄這些事實,以符合他們的偏見(p. 76)。


作者創立的網站最初也是做選舉預測,有不錯的紀錄,雖然也不是沒出錯過。作者指其預測的原則有三︰一是用機率思考,例如說候選人有90%機會勝出,是指類似情況下長遠而言有90%情況是當選,換句話說,也有10%機會落選,預測中總是有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二是在有更新、更好資訊時修正預測,例如離選舉日較近的民調通常比較可靠,取得這些資訊後就應更新預測,使之更符合現實。三是尋求共識,也就是參考其他人的預測,並不斷問自己問題,整合不同類型的資訊。萬靈丹的預測模式往往經不起時間考驗,量化資料以外也應顧及質化資料。作者指︰

只要有人的判斷,就有偏見的可能。要更客觀的方法,就是去認清我們的假設在預測中發揮的影響,並質疑自己這些假設。政治中有我們的意識形態傾向,我們習慣於從雜亂的資料中編造出有條有理的論述,我們身處這兩者之間,要做到這點尤其困難。


......簡而言之,你必須學會如何像狐狸一樣思考。狐狸般的預測者會看清,在預測世界的進展時,人類的判斷有不足之處。知道這些不足之處可以幫他們多做一些正確的預測(p. 93)。


題外話,FiveThirtyEight的推特頭像就是一頭狐狸。

第三章是談棒球預測,《魔球》出版後棒球已日趨注重數據分析,作者指好的棒球預測系統需做到三點︰說明球員統計數字的脈絡、分辨球技與運氣及了解球員的老化曲線。只看重統計分析並不足夠,球探也能看到統計數字不易看出的資訊,例如守備能力與衡量球員的心理質素。作者指棒球預測因沒有一勞永逸,因為競爭激烈總是要不斷創新︰

在大部分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跟運動一樣,最好的預測者都要不斷創新。要採用「利用市場效率不足」這樣的目標很容易。但這樣並不能真的給你一個計畫,讓你知道怎麼找到不足之處,然後決定這些代表的是全新的開始還是錯誤的線索。要想到別人沒想過的東西很難。要想到好的想法更難——而你想到的時候,很快就會有人複製。


......好的創新者通常想得非常大,而且也想得非常小。在問題最微小的細節裡、別人很少會花功夫去看的地方,常常能找到新的想法。有時你做最抽象、最哲學性的思考,思考世界為什麼是這樣,主流典範是否有替代之道,這時就會找到新想法。


.....關鍵在於發展工具和習慣,好讓你會更常到正確的地方去找想法和資訊——一旦找到這些之後,就要磨練這些技巧,用輸贏去掌控它們(pp. 131-132)。


第四章討論氣象預報,隨電腦運算速度以倍數增加,氣象預報近二十年已大幅改善,然而氣象預報依然不容易,因為氣象系統是動態的,即某時間點的行為會影響其未來行為,也是非線性的,即系統遵循等比而非等差的關係。換句話說,初始條件稍為不同,預測得出的結果就很不一樣,在任何測量工具都不可能完全精確下,預報就不可能具決定性,而只能是機率性。例如說明天降雨機率為40%,就是指氣象預報以不同初始參數的各次模擬中,有40%出現風雨。

氣象預報也不只是靠電腦,氣象預報員會靠他們的視覺修正電腦預測,可以讓降雨預測改善25%,溫度預測改善10%。颶風預測誤差在二十五年前平均達560公里,但在人與機器不斷改進下,現在誤差已減少為平均160公里,足夠在72小時前疏散受影響區域。

提到檢驗預報的標準︰

預報最重要的檢驗標準之一——我會主張這是最重要的唯一一條——稱為校準(calibration)。在所有你說有百分之四十降雨機率的狀況中,有多少次真的下了雨?如果長期來說,確實有百分之四十的次數下了雨,這就表示你的預報校準得不錯。如果結果只有百分之二十或是百分之六十的次數下了雨,那就沒有校準好。


校準在許多領域都很難達到。你必須要用機率來思考,這種事我們大多數人(包括大多數的「專家」預報員)都不擅長。校準常常會懲罰過度自信——大多數的預報員這個特質都非常明顯——校準在需要許許多多的資料,用來充分評估——預報員已經發布過數百種預測的各種狀況(p. 161)。


作者以美國的氣象預報分析,國家氣象局的校準相當好,氣象頻道的校準除了降雨機率較低時會稍微誇大外——因為預報沒下雨但實際下雨會令觀眾印象不佳——其他時間也不錯,但地方電視台的校準則相當差。

二零零五年卡特里娜的颶風預報相當準確,幾乎五天前就預報新奧爾良可能受襲。可惜政府因各種原因延遲發出強制疏散令,發出後指示不清也不是所有居民都聽到,造成新奧爾良千多人死亡,作者指︰

從卡崔娜學到的教訓之一,就是準確性是預報員最好的原則。把政治、個人榮耀或政治利益放在預報的事實之前,是預報的原罪。有時候是因為好意才這樣做,但這樣總是會讓預報變得更糟。颶風中心盡可能努力避免讓這些東西危及他們的預報。相對於本書中所有的預報失誤,他們光是在過去的二十五年內,讓預報準確性提升了百分之三百五十,這也許不是巧合(pp. 168-169)。


第五章談地震預測,在地震學中,預測與預報有不同用法︰

預測和預報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用法;在某些狀況中這兩個詞可以互換,但在某些學科中這兩者有所區別。沒有什麼領域比地震學對這種區別更敏感。如果你跟一位地震學家說的話︰

1. 「預測」是具體明確的陳述,講的是地震會在何時何地發生︰七月二十八日會有大地震襲擊日本京都。


2. 同時,「預報則是機率的陳述,通常時程較長︰南加州接下來三十年有百分之六十的機率會有大地震。


地質調查局的官方立場是地震無法預測。然而,地震是可以預報的(pp. 178-179)。


這種預報用的工具是古騰堡—芮克特法則(Gutenberg-Richter law),即地震發生頻率與強度的對數成反比,也就是冪次律分佈(power-law distribution),例如規模六地震發生頻率是規模七地震的十倍。作者指︰

這些預報沒辦法轉化成可以行動的智慧...... 地質年代橫跨數個世紀或上千年;人的一生只能用年來數算(p. 184)。


至於地震預測,即事前預測地震何時在何處發生,難處在於地震學家對地殼了解不多︰

混沌理論是可受馴服的惡魔——氣象預報員就這樣做了,至少做到一部分。但是氣象預報員在理論上對地球大氣的了解,比地震學家對地殼的了解要多很多。他們多少知道氣象怎樣運作,一直了解到分子的層級。地震學家沒有這種優勢(p. 193)。


資料雜訊太多、理論發展不足的系統——就像地震預測還有部分的經濟學和政治學——會發生的狀況,是種兩個步驟的過程。首先,大家開始把雜訊當成訊號。其次,這個雜訊會用假警報污染期刊、部落格和新聞報導,漸漸破壞良好的科學,讓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系統真正的運作方式(p. 194)。


在統計學上,將雜訊當成訊號的做法稱為過度配適(overfitting)︰

過度配適這個名稱,來自於統計模型與過去的觀察有多「配適」。配適程度可能太不嚴謹——這叫配適不足(under-fitting)——在這種狀況中,你會沒辦法捕捉到那麼多的訊號。也或者可能太過嚴厲——過度配適的模型——這代表你配適的是資料中的雜訊,而不是發現資料潛在的結果。在實務上後面這種錯誤普遍得多(p. 195)。


如果我們不知道、或是不在乎關係的真實情況,就會有很多理由讓我們傾向於將模型過度配適。其中之一在於,依據預報人員使用的大多數統計檢定,過度配適的模型得分比較高。 ......但是過度配適的模型會得到這些額外的分數,靠的是作弊——配適的是雜訊,而不是訊號。在解釋現實世界上,其實表現得更糟


......過度配適代表的是雙重打擊;這樣會讓我們的模型在書面上看起來比較好,但在現實世界的表現比較糟。因為後面這項特質,所以過度配適的模型如果拿來做真實的預測,最終還是會得到應有的懲罰。而由於前面那項,所以模型表面上看起來比較令人印象深刻...... 這樣會讓這個模型比較容易登上學術期刊,或是賣給客戶,把比較誠實的模型排擠出市場之外。但如果這個模型配適的是雜訊,就有可能會傷害到科學(p. 198)。


在二零一一年三一一地震前,日本東北地震頻率如果用過度配適的模型,就很容易會忽視超過九級大地震發生的機會,大約一萬三千年才有一次,因為1964年起當地就沒有八級以上的地震。但是以古騰堡—芮克特法則的直線模式預報,則是三百年會有一次,決策者注意這風險,也許就不會只將福島設計成最高可抵受八點六級規模地震。

第六章探討經濟預測為何往往出現非常大的誤差,例如美國一九九零、二零零一與二零零七年衰退,經濟學家甚至在衰退已開始時還是未能預測。作者指︰

比起其他犯這些錯誤的專家來說,經濟學家擁有的藉口也許比較少。一方面,他們的預測不只太過自信,而且在現實世界來說也相當糟糕,誤差常常距離實際的國內生產毛額數字非常遠,對經濟都太有影響了。另一方面,預測像國內生產毛額這樣的變項多年來一直有組織化的努力...... 經濟預測人員得到的回饋比大多數其他行業的人都多,但是他們沒有選擇要修正他們傾向過度自信的偏見。


......經濟學家相當了解理性——這表示他們也很懂得我們的動機怎麼運作。如果他們做出有偏見的預測,或許這就是個徵兆,顯示他們沒有什麼動機去做出好的預測(p. 217)。


經濟預測的困難在於,統計數字多達數萬甚至數百萬種,難以決定相關與因果關係的分別也難以分辨出某項變項是景氣落後指標還是前瞻指標。經濟指標也會影響經濟政策,政策也會影響經濟指標,難以分離出自變項與依變項作分析。

經濟也總是不斷改變,以往發現的變項關係現在可能不再出現,例如奧肯法則(Okun's law)指就業增加率大約是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一半,但二零零九年的經濟表現不符奧肯法則。少見但歷時已久的數字也會遭受忽略,例如二零零七年金融危機前聯邦儲備體系沒想過衰退可以那麼嚴重,因為一九八零年中期後就沒出現這麼嚴重的衰退。

經濟資料本身也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需要持續修訂,例如國內生產毛額初步估計誤差為正負4.3%,本來增加4.2%也可能修訂為減少0.1%,這樣不確定的起點令預測更為困難。

經濟與氣象預報一樣面對動態系統與初始條件不確定的問題,更棘手的是,經濟取決於人類行為的回饋圈,不像氣象學有清晰的理論支撐。作者認為,即使是巨量資料時代,缺乏理論仍然是問題,沒有理論就無法分辨訊號與雜訊︰

有那麼多資訊的時候,誰還需要理論呢?但是用這種態度面對預測,絕對是錯的,尤其是像經濟學這種領域,資料中的雜訊非常多。統計推論如果有理論的支持,或者至少深入想過根本的原因的話,會有力很多(p. 232)。


作者提議兩種減少經濟預測偏差的方法︰

如果我們要減少這些偏差——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免除——有兩個基本的替代作法。第一種可以視為供應面的作法——為正確的經濟預測創造市場。另一種則是需求面的作法︰對不正確及過度自信的預測減少需求(p. 236)。


說得更廣一些,這樣表示,要認清某些人在預測中表現的信心程度不能完全顯示其正確性——相反的,這兩個特質之間常常是負相關。我們阻止預測人員完整明確地說明我們周遭世界固有的風險時,危險就會潛藏在經濟和其他地方裡(p. 239)。


第七章談流行病學預測,提到1976年H1N1在美國的恐慌,導致總統福特錯誤地倉卒推出疫苗,結果疫苗品質不良會引起基連巴瑞症候群,而H1N1也沒有爆發。二零零九年H1N1令全球擔憂大爆發,最後還是沒有特別嚴重。

流行病預測困難在於要用起始少數資料點外推,因為流行病是以等比級數擴散,最初估計的誤差範圍可以很廣︰

預測疾病傳播最有用的數字之一,是一個叫做基本傳染數的變項。這個數字通常用R0表示,測量的是未受感染的人口預估會因為單一感染的個人而得到疾病的數量(p. 252)。


問題是,要到某種疾病席捲某個社區,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仔細查看統計數字,才能形成可靠的R0估計值。所以流行病學家被迫要靠少數早期的資料點來做某種疾病的外推。另一種疾病關鍵的統計測量標準︰致死率,在初期的時候也同樣很難準確衡量。這是左右為難的窘境︰沒有這項資料,就沒辦法很準確的預測這種疾病,但是通常要到疾病開始發展了,才拿得到這些數據可靠的估計值(p. 253)。


疾病預測也會受自我實現與自我取消影響,媒體報導會令大家較能看出自己的症狀,醫生也較可能做這種診斷,通報個案增加,預測就自我實現;預測令大眾更加認識流感,採取措施預防,則會令流感數字減少,預測因而自我取消。

作者也認為傳染病的SIR模型需要很多假設,S(susceptitble)代表易受某種疾病影響,I(infected)代表已受感染,R(recovered)代表已經康復,流感是單向是從S到I到R,疫苗則是走捷徑直接從S到R。作者指︰

問題是,這個模型需要很多的假設才能運作得當,其中有些在實務上並不是非常實際。尤其是這個模型假設特定群體中的每個人行為方式都一樣——都一樣容易感染某種疾病,一樣可能接種疫苗,彼此之間隨意相互來往。種族、性別、年齡、性取向或宗教中都沒有分界線;大家的行為方式多少都雷同(p. 259)。


我的意思真的不是在說你永遠都應該選複雜的模型而不要選單純的模型;就如我們在本書中其他章節裡看到的,複雜的模型也會讓人誤入歧途。由於複雜的模型通常可以給人更精確(卻未必更正確)的答案,所以能觸動預測人員的過度自信,讓他們誤以為自己很擅長預測,其實並沒有。


然而,簡化雖然可以是模型的優點,但模型至少應該要是精密的單純(sophisticatedly simple)。像SIR這樣的模型,雖然在了解疾病方面很有用,但要幫人預測疾病進程的話,或許太遲鈍了(p. 263)。


另一種個體為本模型(agent-based modeling)越來越多用於疾病的預測上,困難在於除了需處理大量人口資料,還要模擬人們面對疾病時認為他們有多少風險,相應地又會怎樣行動,相關資料頗為缺乏。運用這種模型的團體之一表示,他們暫時是「為了解而做模型」,也就是個體為本模型可以用於做實驗,找出與傳染病有關的事,但目前還不可能幫助預測疾病爆發。作者認為這是負責任的做法︰

如果你沒辦法做好的預測又假裝你做得到,常常會造成傷害。我猜想流行病學家,還有醫學界的其他人都了解這一點,因為他們都堅守希波克拉底的誓言(Hippocratic oath)︰首先,必須不造成傷害。


討論統計模型的使用與濫用,以及預測應有的角色,大多數深思熟慮的作品都來自於醫療專業的人士。這樣講不代表經濟學家或地震學家做預測的時候就沒有什麼風險。但是由於醫學跟生死緊密連結,所以醫生常會比較恰如其份的謹慎。在這個領域裡,愚蠢的模型會要人命。這會讓人嚴肅以對。


然而,對奇普‧馬卡爾「為了解而做模型」這樣的想法還有些話要說。這本書的哲學是預測本身是手段也是目的。例如,預測在檢驗假設上,扮演了非常核心的角色,所以,在所有的科學中都一樣重要(pp. 268-269)。


第八章談運動賭博,從而帶出貝氏機率的思考方式。成功的預測人員都不相信可以完全正確預測未來,而是以機率思考其預測︰

成功的賭徒——還有任何一種成功的預測人員——都不是用穩賺不賠的賭注、完全可靠的理論和極為精確的測量這樣的方式來考量未來。這些是笨蛋的幻覺,是他們過度自信的警報。成功的賭徒認為未來是一點一點的機率,像股票行情一樣,每進來一點新的資訊就上下跳動。他們對這些機率的估計跟提供的可能性之間到達足夠的差異,他們就可能下注(pp. 277-278)。


這種收集證據越多就越接近真理的思考,就是湯馬斯‧貝耶斯(Thomas Bayes)提出的推論方式。其數學形式為︰xy/[xy+z(1-x)],其中x是先驗機率,也就是某理論成立的初始估計機率;y是在新事件發生後,假設理論為真的條件下,這新事件發生的機率;z則是假設理論為偽的條件下,這新事件發生的機率。

舉例來說,女性四十多歲患乳癌的機會約為1.4%,假如乳房攝影檢查呈陽性,這位四十多歲女性患乳癌的機率是多少?研究顯示,女性沒有患乳癌而乳房攝影檢查呈陽性,即假陽性的機率約為10%,另一方面,女性患乳癌而乳房攝影檢查呈陽性的機會則是75%,將三項變項代入公式︰

x = 1.4%; y = 75%; z = 10%
xy/[xy+z(1-x)]
= 1.4% * 75% / [1.4% * 75% + 10% * (1 – 1.4%)]
= 9.6%

也就是說這位女性患乳癌的機率不到10%,所以許多醫生建議女性五十歲後再開始做乳房攝影,那時患乳癌的先驗機率(x)高得多。作者指貝氏定理給我們的啟發是︰

貝氏定理不是什麼神奇公式——在我們使用過的單純形式中,裡面包含的不過是加減乘除。我們必須要提供它資訊,尤其是我們對先驗機率的估計,它才能產生有用的結果。然而,貝氏定理確實要求我要用機率來看待這個世界,就算是談到我們不願意認為是機率問題的事情也一樣。這定理沒有要求我們採取立場,去認為這個世界本質上、形而上是不確定的...... 說得更確切些,貝氏定理處理的是認識論上(epistemological)的不確定,我們知識的限制(pp. 289-290)。


相對於貝氏定理的是頻率論,代表人物是羅納特‧艾爾默‧費雪(Ronald Aylmer Fisher)。頻率論的概念是從樣本推論母體會帶來抽樣誤差,也就是民調中常見的那個誤差多少百分比。作者的意見是以頻率論作預測有若干問題︰不過問預測最常出錯的人為誤差;將不確定性視為實驗中而不是了解現實世界能力中的部份;認為資多越多誤差會接近零,沒有顧及可能出現假正面研究結果;假設潛在不確定性呈鐘型曲線或常態分現;需要定義抽樣的母體,不適用於罕見事件。最重要的是,頻率論阻礙研究者考量他的假設基礎脈絡或可信程度,產生「達統計顯著意義」但明顯荒謬的發現。

作者指,貝氏定理表達出我們作預測時總有自己的判斷,但只要我們一開始不是那麼絕對,隨著時間推移,更多證據出現,我們對真理會趨向達成共識︰

就經驗而言,我們都有信念和偏見,是我們的經驗、我們的價值、我們的知識,或許還有我們的政治或專業理念之間的結合而建立起來的。貝氏學派的觀點中很棒的特色之一是,明白承認我們都有先驗的信念,會影響我們如何詮釋新的證據,從而對我們如何對周遭世界的改變做反應,做了很棒的敘述(p. 299)。


這不代表所有先驗的信念都一樣正確或一樣有根據。但是我認為,我們的信念永遠得不到完美的客觀、理性或準確。但我們可以努力不要那麼主觀、不要那麼不理性、不要那麼錯。依據我們的信念做出預測是檢驗我們自己最好(或許甚至是唯一)的方式。如果客觀這件事攸關我們超越個人環境、追求更偉大的真理的話,那麼檢驗我們個人的觀感有沒有跟更偉大的真理一致,預測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們之中最客觀的人就是做出最準確預測的人(p. 300)。


第九章談西洋棋電腦,當中提到卡斯帕洛夫與電腦深藍的對戰。西洋棋顯示出資訊處理能力的限制,其規則與資訊明確,沒有運氣成分,但人,甚至電腦程式,卻不可能處理所有的棋盤資訊,因此需要靠簡化來預測比實結果,這種方式在電腦設計中稱為「直觀」(heuristics)。棋賽在開局時電腦似乎有龐大的資料庫作後援,但開局走法據經驗大多數已歸納成幾種走法,人類也能應付。

到了中局,棋賽變數已不是人類可以處理,大師的做法是找好的下法,預測怎樣對自己有利,而不是尋找每一種可能。電腦因為運算速度較快,可以大略評估各種可能,再深入評估最重要的可能。但電腦偏好將目標量化,例如大師因戰略目標引誘電腦作有利的換子時,電腦就有可能會上釣。在終局,棋子較少,獲勝組合有限,電腦就較有利,能從資料庫中尋找正確的走法,怎樣一定會贏,怎樣會平手,不會有失誤,而人類則較容易走錯。

一九九七年卡斯帕洛夫與深藍對戰的第一局中,雖然卡斯帕洛夫獲勝,但深藍放棄前走了令人困惑的一著,似乎不是電腦程式會走的一步,令卡斯帕洛夫困惑。到第二局,卡斯帕洛夫受深藍壓制,以為深藍能提早算出二十步以上,就提早放棄比賽。之後三場卡斯帕洛夫都打得較穩妥,平局收場。最後一場,卡斯帕洛夫似乎深受壓力,早早犯錯,輸了這一局,也輸了整場對戰。

作者在二零一零年訪問深藍的設計者莫瑞‧坎貝爾, 坎貝爾指深藍是專門設計來打敗卡斯帕洛夫,目標不在下完美的棋局,而是盡力令對手失去平衡。至於第一局令卡斯帕洛夫困惑的走法,坎貝爾說,其實是程式錯誤,程式算不出走法,就隨機選擇一種走法。這錯誤反而令卡斯帕洛夫高估深藍運算能力,在之後的局數都不敢進取行事。

有個西洋棋網站舉辦了一場「自由式」錦標賽,參實者可以用任何程式與網絡輔助他們,最後贏家既不是西洋棋大師,也不是最受推崇的軟體,而是業餘棋手以三種電腦程式加上自己的判斷獲勝。作者藉此指出科技並非萬能,設計電腦思考方式的始終都是人︰

如果你感覺到預測人員比較是依照字面上的意義——他真的認為電腦是種有意識的生物,或是模型有自己的心智——這也許就是個徵兆,告訴你他根本沒怎麼在思考。不管這個預測人員有什麼偏見或盲點,都必然複製到他的電腦程式去了。


我們都以為科技就一直是這樣——用來改善人類處境的工具。我們不應該把科技放在神壇上膜拜,也不應該恐懼科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或許也永遠不會有人設計出像人類一樣思考的電腦。但是電腦本身是人類進步與人類聰明才智的展現︰如果這項智巧之器是人類設計的,那就不能完全算是「人造」智慧(p. 336)。


第十章談網上撲克熱潮,內容是德州撲克,作者自己也試過以此為生︰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開始就是個很棒的玩家。但是競爭的門檻很低,而我統計學的背景給了我優勢。撲克有時會讓人覺得是種高度心理戰的比賽,一種意志的戰爭,對手都要看穿彼此的靈魂深處,完美地讀出對方的想法,找尋著洩漏別人牌面內容的可靠「破綻」。在撲克中是有一些這種成分,尤其是下注上限比較高的時候,但沒有你所想的那麼多。(撲克的心理因素大多以自我約束的形態出現。) 撲克其實是種非常數學的比賽,倚靠的是在不確定性之中做出機率性的判斷,這種技巧在任何種類的預測中都一樣重要(p. 341)。


戲劇性在最後一張牌才構成好牌組的機率其實相當少,德州撲克一般都是按照機率計算與觀察對手打法決定是否跟注及加注,說起來很容易,但實際應用需要許多工夫。作者認為他參與撲克的年代,即二千年代中期,努力與準確度關係類似80/20法則,也就是用20%努力可能打贏80%玩家,但要打敗最頂尖玩家就要再多80%努力。作者分析發現,贏家的利潤大多是從最差的10%玩家得來,假如最差的10%玩家不再參與,就只有最強的10%玩家能贏錢,其餘參與者都成為輸家。美國國會自2006年起開始打擊網上撲克,雜魚數量驟減,獲利更加困難,到2011年,司法部提出起訴令眾多線上撲克網站關門,網上撲克泡沫寫上句點。

長期參與撲克的人通常在一開始都會贏得多少錢,否則他們就不會繼續下去。但是短期成功可以是因為技術,也可以是因為運氣,問題是假如玩家總是覺得自己應該贏錢,以最初的好結果來評估自己,那就不會檢討自己的表現。作者認為在評估表現時應超過結果為導向的思考,更加專注於過程︰

在美國,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以結果為導向的社會裡。如果有人有錢有名或長得美,我們常會認為這些東西是他們應得的。事實上,這些因素通常是會自我強化的︰賺錢帶來更多賺錢的機會;出了名,人就有更多的方法操弄他們的名望;審美的標準會隨著好萊塢年輕女明星的長相而改變。


......有時候我們會朝另一個方向,考量了太多運氣的事,我們會為真的很糟糕的預測找藉口,宣稱那些是運氣不好。但就像預設好的一樣,就如同我們在預測的時候察覺到的訊號比實際上的多,預測成功了,我們後來檢討的時候,也常常會不顧根據,比較歸功於技巧。


解決之道一部分在於我們評估預測的時候要更加嚴格。某次預測的技巧有多好,這種問題通常可以用實徵的方法來處理;某些領域比其他領域更快可以得到長期的結果。但是解決之道的另一個部分——資料雜訊非常多的時候,有時這是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更專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如果預測的樣本雜訊太多,無法判斷預測人員有多好,我們就可以問,他所運用的態度與天分,是不是就是我們所知長期來看與預測成功有相關的那些(pp. 373-374)。


我們打撲克的時候可以控制我們的決策過程,但掌控不了牌要怎麼出現。如果你正確地察覺到了對手的虛張聲勢,但他拿到了一張幸運的牌,最後還是贏了這一局,那你應該要開心而不是生氣,因為你已經盡量把這一局打好了。諷刺的是,你越不注意你的結果,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p. 375)。


第十一章討論股市預測與效率市場假說,作者指採取所有人預測的平均值誤差通常比單獨預測少,大概少15-20%,但有三件事要注意,一,即使較好的平均預測也不一定代表好,二,這種平均需要大家都作獨立預測,三,最好的預測也不一定比平均預測差。

聰明人是否真可以打敗市場,尤金‧法瑪(Eugene Fama)的效率市場假說認為,長遠而言,個別投資人的表現不會比市場好,這項假說有三種形式,弱、半強與強︰

第一種,是效率市場假說的弱式效率(weak form)。這個主張是說,股市的價格無法只靠分析過去的統計模式來預測。換句話說,圖表分析家的技術注定是要失敗的。


效率市場假說的半強式效率(semistrong form)則更進一步。這個主張認為基本面分析——意即實際去看公司財務報表、商業模式、宏觀經濟條件等等可以公開取得的資訊——也注定會失敗,而且也不會產出可以穩定擊敗市場的收益。


最後則是效率市場假說的強式效率(strong form),這點主張就算是私有的資訊——內幕的秘密——也會很快就融入市場價格之中,不會產生高於平均的收益(p. 390)。


包括法瑪本人都不是真的相信強式效率,但弱式與半強式效率存在與否則引起爭議。效率市場假說並不是不允許個別投資人獲利超過市場的利潤,但投資人要冒成比例的額外風險。交易成本也為效率市場假說提供空間,有些投資策略,例如股票下跌時就抽走所有資金,到有一天上漲就把錢重新放進去,本來是勝過單純持有股票的,但在交易成本0.25%的情況下,因為交易次數太多,就反過來要虧本。

對效率市場假說較大的挑戰是股市泡沫,即股價持續上升,幅度超越歷史平均許多,也似乎能在事前預測。效率市場假說認為股價的錯誤會自行修正,但像是在科網股泡沫時,本益比超乎尋常地高,部份公司也沒有可行的行業策略,股價卻節節上升,似乎沒有自行修正。

這種看到股價大幅上漲仍然跟著買的做法有幾項原因,首先是交易人許多都不是用自己的錢投資,如果在泡沫還持續一段時間,而交易人看跌,那他就會備受客戶與上司指責;假如交易人跟隨大勢看升,而泡沫爆破,那交易人最多都是與其他人犯同樣的錯,還有機會保住自己的工作。理性的交易人為自己著想,自然有誘因跟隨群眾。

資訊時代令我們比起獨立自主分析,找出其他想法與我們相近的人會更有安全感,引起從眾行為。更麻煩的是,交易人總是有過度自信傾向,認為自己對股市有獨特見解,因而交易次數過多、收益減少,令奇怪地股價波動。與泡沫抗衡在實務上也相當困難,賣空並不容易,損失也沒有上限,而且借股人隨時可以收回股票,泡沫還未爆破賣空人就可能撐不下去。

效率市場假說指價格是對的,這帶出一項疑問︰如果所有交易人都依真實資訊下注,市場又有效率到個人不可能打敗,那交易就賺不到錢,也就根本沒有市場。數據分析也顯示,有個別投資人的確比市場平均表現較好,而大多數一般的投資人,則在升市時投資、崩盤時放售,結果是高買低賣。

作者認為泡沫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有部份可以察覺︰

察覺泡沫似乎不是那麼希望渺茫。我覺得我們不可能打擊率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五十,但是我認為我們可以有所進展。近年來的一些泡沫,尤其是房市泡沫,都有許許多多的人提早很多就察覺到了。而像席勒的本益比之類的檢驗方法也過去也一直是很可靠的泡沫指標。


我們可以試著用立法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這樣可能會讓事情變特棘手。如果在某些狀況中需要更多的法令規定,那麼對賣空的約束——這樣讓泡沫更難爆開——幾乎必然會造成反效果。


然而如果我們認定市場不可能犯錯、價格永遠是對的,如果我們從這個推測出發,那很明顯的,我們永遠都沒辦法察覺到有泡沫出現。市場會掩蓋我們某些瑕疵,平衡掉我們某些缺陷。要勝過市場的預測並沒有那麼簡單。但有時候價格還是會錯(p. 421)。


之前摘要過《理性市場的神話》這本書,對效率市場假說的歷史發展有更深入描寫。

第十二章談全球暖化,科學家對全球暖化幅度的預測可能有誤差,但作者指全球暖化的起因則是相當清楚︰溫室效應。由於人類活動令二氧化碳大氣濃度增加是不爭事實,這會加強溫室效應,大氣中的水蒸氣也會隨著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而增加,從而加強溫室效應,讓暖化更嚴重。作者認為,健康的懷疑態度不是在事實與理論中找合心意的證據︰

氣溫的資料雜訊很多。暖化的趨勢可能會證實溫室效應假說,或者也可能是由週期因素引起的。暖化的終止可能會損害這個理論,或者也可能表示這個狀況是資料中的雜訊模糊了訊號。


但就算你像貝氏學派的推理會要你做的那樣,相信幾乎所有的科學假設都應該用機率來思考,對於明顯有力的因果關係所支持的假說,我們也應該有更大的信心。新發現的證據似乎對這個理論有負面影響,那我們是應該降低我們對假說可能性的估計,但要在其他我們對這星球與氣候所了解(或以為我們了解)的其他東西所構成的情境下來權衡。


健康的懷疑態度必須從這個基礎出發。這種態度必須依照理論的整體效力,來權衡新證據的效力,而不是在事實和理論裡亂翻一通,找尋立論和意識形態上的方便之處,就像辯論中變得偏頗、政治化時那種挑剔挖苦的作法一樣(p. 431)。


對全球暖化預測較科學的懷疑方向有三︰預測人員的共識率跟準確度無關、全球暖化的複雜性令預測徒勞無功、預測不足以說明全球暖化問題中固有的不確定性。

作者指,共識不是指投票決定多數,反而是投票的替代方案,共識包含的是經過商議過程後大體上的一致。在科學中,出版文章、研討會、檢驗假設、爭論研究結果就是這種商議過程。氣候科學家大多數都同意,氣候變遷正在發生與這是人類活動結果。他們之間有疑問的是,某個電腦模型的模擬表現是否準確,某些模型是否有編碼錯誤等技術問題。

氣候預測比氣象預報更加複雜,預測規模長達八十到一百年,如何平衡模型複雜程度,盡量捕捉訊號而避免雜訊,作者認為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靠經驗修正︰

任何預測模型的目標都在於捕捉到的訊號要盡量的多,雜訊要盡量的少。要達到正確的平衡不會總是那麼簡單,而我們這樣做的能力會受到理論的功效和資料的質量所左右。


......在氣候預測中,狀況更不明確︰有關溫室效應的理論很有力,可以支持更複雜的模型。然而氣溫資料的雜訊很多,對模型不利。哪種考量會獲勝呢?我們可以評估氣候科學中不同預測方法的成敗,用經驗來證明這個問題,最重要的,一如往常,是這些預測在現實世界的表現如何(p. 443)。


氣候預測中的不確定性有三種︰初始條件的不確定性,即短期的因素,如氣溫隨日子變化、聖嬰—南方震盪週期令聖嬰年北半球更溫暖、太陽週期與火山釋放硫降低氣溫。預設狀況的不確定性,指在一段長時間內,溫室氣體濃度可能因人類行為而改變。結構的不確定性,則是氣候科學家對氣候系統的動態可能了解不足,錯誤會隨時間而自我加強。三種不確定性加起來最少的,大約在提早二十至二十五年的氣候預測中。

基於氣候預測相當複雜,除預測模型外,也需要有合理的基準案例作備用計劃。氣候預測的基準案例是只考慮二氧化碳濃度與氣溫的模型,在預測1990-2010的氣溫變化上相當準確。另外也可以計算二氧化碳濃度與氣溫改變的關係估計值,估計二氧化碳加倍造成的暖化在攝氏二到三度之間。

氣候預測也是政治爭議所在,作者認為,氣候科學家不應捲入這些政治爭論中︰

在科學裡,我們很少看到所有的資料點都朝向一個精確的結論。真正的資料雜訊很多——就算理論很完美,但訊號的效力會改變。而在貝氏定理之下,沒有理論是完美的。更確切地說,這是種進展中的工作,永遠都需要進一步地改良和檢驗。科學懷疑論的重點就在於此。


在政治中,我們不能給對手一點寬容。如果有人說了某些大家不願面對——但是是真的——的話,會被視為失言。一整套經濟、社會和外交政策的議題,彼此間沒有什麼本質上的關係,對這些議題卻有一整組信念,要黨員展現相同的堅信程度。


......正因為這樣的辯論可能會持續數十年,所以氣候科學家最好從這街頭毆鬥中抽身,免得跨越了無可挽回的界線,從科學進入政治。在科學中,有問題的預測比較容易曝光——而真理比較可能會佔上風。在政治裡,這個領域中真理沒有任何優惠的地位,那就誰也不能確定了。


......如果我可以在想法的競賽和政治的死鬥中做選擇,那我知道我會寧願參加哪種戰鬥——尤其如果我認為我的預測正確的話(p. 467)。


第十三章討論恐怖主義預測,作者指像九一一這類攻擊,問題在於事前連想也沒想過這種事會發生,當然不可能事先預測︰

某種可能性對我們來說不熟悉的時候,我們甚至連思考都不會。我們反而對之產生某種心理上的盲目。


......這種症狀在預測上的版本,會要求我們去做最違反我們天性的一件事,承認我們有所不知(pp. 477-478)。


如果我們因為對這世界的知識並不完美而感到挫折,完全沒有辦法做出預測,問題就來了。未知而不自知是我們連想都沒想過的意外狀況。我們對這狀況有某種心理障礙,或者我們的經驗不適合想像這個狀況,就彷彿這個狀況甚至不存在一樣(p. 479)。


像九一一這樣大規模的攻擊可能難以想像,但是用數學方式表達,或許就不會否定這種可能。恐怖攻擊頻率與死亡人數的對數大致呈反比關係,換句話說,與地震強度及頻率的關係一樣,呈冪次律分布︰

談到預測未來風險的規模時,冪次律有些重要的性質。特別是冪次律指出,比社會最近經歷過的事件還要糟糕得多的災難,就算很罕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恐怖主義的冪次律預測,從一九七九年到二〇〇九年這三十一年的期間,北歐國家(未必是美國)遭遇到至少上百人死亡的恐怖攻擊,大約會有六次。(這跟實際的數據很接近︰這段期間實際上有七次)。同樣的,這也代表有上千人遇害的攻擊大約每二十二年就會發生一次。這也表示像九一一事件這種規模的事,將近三千人遇害,大約每四十年就會發生一次(p. 489)。


作者認為,預測像恐怖攻擊那樣專門攻擊意想不到地方的事件,需要承認預測的不確定,並運用想像力︰

就像九一一委員會所推論的,攻擊前最重大的失誤來源就是我們缺乏想像力。我們在做預測的時候,在好奇心後懷疑態度之間必須求取平衡。兩者必須相容。我們越是熱切的想詳細檢查和檢驗我們的理論,我們就越容易接受我們對這世界的了解並不確定;我們越願意承認完美的預測並不可能,就越不會活在失誤的恐懼中,就有更多的自由能讓我們的心靈自由流動。越是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麼,就越能多做出一些正確的預測(pp. 504-505)。


在結論作者提出幾項貝氏定理的啟發︰用機率思考、認清近似狀況與現實的分別、注重細節、承認預測時總是有先驗信念、做很多預測並檢驗它們以日漸改進,並接受我們既有能預測的事,也有不能預測的事。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誰說人是理性的

看完了《誰說人是理性的》,因為最近都是看類似題材的書,討論的部份好像有點重複。本書應該是同類題材比較先驅的普及作,為心理學科普開出一條新路那樣。

第一章說的是比較,提到framing,就是各有優點的A與B很難選擇,但加入較A差點的-A就會令A更吸引那樣。也提及與人比較會令欲望永無休止,以及相對數字比絕對數字更影響人的感受,例如5000中的200元比較不那麼重要。

第二章說定錨,例如提及社會安全號碼最後兩位數字會影響人們定價,數字較大定價也偏向較高。預設價格也會成為定錨點,人們會依此作調整。過去的做法會影響之後決定,人們會根據之前的行為決定事情好壞,稱為自我因循(self-herding)。

第三章說免費,免費本身有價格以外的吸引力。免費的巧克力遠比一分錢的巧克力受歡迎,因為免費會觸發不要就會損失的心理,卻會令人看不見免費以外的成本,例如利率與手續費,或者免費的物品根本用不着。

第四章討論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的分別,例如到岳母家吃飯是以社會規範運作,向她付錢就不合規範。有時社會規範比市場規範令人更投入,例如以禮物為實驗報酬就比以同價值的現金令受試者表現更好。如果市場規範導入社會交換,違反了社會規範,就很難恢復社會關係,例如向約會對象一再提及餐廳的價格。

許多公司近年都嘗試與員工建立類似社會關係,意圖提高員工表現,但不是很成功。作者認為原因就是企業在員工有困難時沒有提供協助,又削減各種員工福利,令員工感到企業只是依市場規範對待他們,當他們有更好的機會自然會跳槽。

第五章討論人們無法預測自己在受刺激時會怎樣表現,例如受試者在冷靜時評估自己性興奮下會不會安全性行為等,但在實際性興奮情況下回答同樣問題,表示放棄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就大幅提高。作者認為較實際的做法不是要求人們在興奮時還懂得自制,而是在冷靜時就有所準備,例如常備安全套,又或者乾脆遠離慾火。

第六章談拖延與自制,人們在短期滿足面前會忘記長期目標,例如看見漂亮的衣服就忘掉儲蓄與過度信貸。作者認為只靠人們自制可能無法達到他們自己也希望的目標,解決方法有兩種,一是外部強制,有效但令人難以接受;另一是讓人們預先定好長期的目標,並承諾會達成,這雖然可能沒那麼有效,但可以將人們推向正確的方向。作者提議一種自制信用卡,讓人們在特定消費項目中自己設定消費限制,例如每月只有60美元買零食,可以令自己不易過度消費。

第七章提及人們對已有事物過度在乎,例如辛苦爭取到的球賽門票,要貴幾倍甚至十多倍才願意出售。作者指這是受三種不理性怪癖影響,一是決定賣掉已有物品時,人們會回想到自己的回憶,例如賣二手車會想到自己駕車的經歷;二是將焦點放在會失去的東西,而不是將獲得的,例如會想到沒機會看球賽而沒想到得來的錢可以買甚麼;三是期待買主以自己的角度看待物品,例如認為他們也會欣賞車子給自己帶來的回憶。

所有權的感受程度與人們對物品有多投入有關,例如組裝家具帶來的滿足感會增強所有權感受,作者的朋友稱之為「IKEA效應」。拍賣網站、廣告與試用也提供所有權的感受,令人不想放棄眼前的東西。

第八章討論選擇太多會令人偏離目標,人們有時會盡力保留較多的選項,但這樣卻將心力花在保留不同選項,而不是達到預期目標,例如積極加班但忘記陪伴子女,與舊愛藕斷絲連但忽略現時伴侶的感受。當選擇變成只是二選一時人們也會猶疑不決,他們會積極留意兩者間些微的差別,但沒有留意這些差別無關緊要,也不記得拖延帶有成本,例如錯失機會、浪費時間,或者需要延後才能得到滿足。

第九章討論預期心理會影響對事物的觀感,例如事先告訴受試者啤酒加了黑醋,他們會覺得味道很酸,但沒有告知,或者事後才告訴受試者,他們就覺得啤酒風味甚佳。餐單上對食物的描述更生動,加入一些異國風情,例如墨西哥芒果醬,用精緻的餐盤盛裝,並加以點綴的話,也會提高賓客的預期心理,令他們覺得食物更加美味。

預期心理會構成刻板形象,甚至被賦予刻板形象的人,在知道自己的標籤時,行為舉止也會不同,也就是priming effect。例如受試者以一些暗示年老的詞語做重組句子練習時,離開的步伐似乎也較控制組慢得多。

第十章談安慰劑效應,提到1950年代心臟科醫生以一種內乳動脈結紮術治療心絞痛,很受病人歡迎,及後卻發現這項手術不是真的有效,而是安慰劑手術。1990年代關節鏡手術治療某種關節疼痛亦是如此,模擬手術也得到同樣效果。這反映預期心理除改變主觀經驗外,甚至可以改變客觀經驗。

作者指安慰劑效應源自兩種機制,一是人們對藥物、手術程序或醫護人員的信任;二是制約,即一種從經驗而得的自動反應,例如疼痛時身體會釋放賀爾蒙及神經傳導物質令身體較舒暢。藥物價錢也會影響人們對藥物的反應,價錢越貴的感冒藥人們越覺得有效,這種效應大部份來自對低價藥物的折扣反應。作者指這帶來困境︰安慰劑實驗涉及重大倫理問題,例如對病人施行假手術;醫生為滿足病人心理而提供安慰劑,似乎有實效,卻又不是專業醫療人員應有的做法。

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都是談誠實行為,作者的實驗發現,誠實的人一旦有機會都會欺騙,但不會太過份;一旦他們決定作弊,似乎不會受逮到的風險高低影響。有趣的是另一項實驗發現,當受試者需要在實驗前回憶十誡時,他們就沒有作弊。作者認為,這表示以推行專業誓詞,提醒人們誠實的重要,或許可以減少不誠實的行為。只是人們要在面對誘惑那一刻想起誓詞才會誠實,偶一為之發譬似乎不太有效。

現金也是令人誠實的因素,例如之前的實驗改用代幣,受試者再到另一地方換取現金的話,不誠實的行為大幅增加。作者推論指,只是一小段時間,金額不多的實驗報酬也是如此,時期更長,金額更大的股票選擇權,出現像安隆那樣的大型弊案也不是不可想像。

其他欺詐像是保險申報、用後退貨、報公帳、網絡黑客等行為亦然,非現金、非即時兌現、較難公開觀察,不誠實的比例可能比一般估計更高。同樣道理,信用卡公司也以各種不合理條款,誤導消費者飛行里數與利息的計算方法。原因是這些特徵令人們可以將自己的不誠實行為合理化,例如說這不是偷竊、不是真正的金錢、那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等。作者擔心在電子金融日趨流行下,人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欺騙習性。

第十三章點出行為經濟學的貢獻,作者在酒吧賣啤酒的實驗發現,人們會點與別人不同的啤酒,即使那不是自己最想要那一款,原因是他們希望表現自己有獨特想法。但在不同文化中則會有相反現象,作者在香港做類似研究,反而發現人們喜歡選同桌人點過的餐點,以顯示自己合群,雖然他們同樣地後悔作出錯誤決定。

作者由此帶出標準經濟學觸不到的領域,理性人都會做獨立決定,知道對自己最好的是甚麼,衡量不同選擇的後果。但人們做決定時卻有系統地做出非理性行為,這也表示有「免費午餐」可以改善人們不理性因素的影響。例如行為經濟學不認為人們可自行儲足夠的錢,上次介紹過《推力》 作者Richard Thaler推行的Save More Tomorrow計劃,就令員工儲蓄率由3.5%提升至13.5%。

作者總結指本書有兩項重要課題,一是人們以為對自己的決定與人生方向有絕對掌控權,低估各種影響行為的力量,我們總是犯下有系統、可預測的錯誤,這些錯誤與我們無法分割;二是我們對非理性行為並非無能為力,知道自己甚麼情況下容易決定錯誤,就可以提高警覺,強逼自己以不同角度思考,或以科技克服天生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