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文明的代價

看完了《文明的代價》,雖然書名聽起來很宏大,但只是討論美國近代的各種問題。前面就是談到美國現在面臨甚麼問題,例如對政府機構失去信心,人與人之間也猜疑冷漠,勞動人口實質工資停滯,借貸過多,基建與人力資本投資不足,企業不斷傳出醜聞等。作者認為,這些問題涵蓋經濟、政治、社會和心理層面。

在經濟方面,作者指混合型經濟,即政府與企業在經濟中扮演相輔相成的角色,才是合適的經濟政策。市場需要政府提供軍隊、警力、運輸等公共財,也需要政府制定負面外溢效果的規則,以及阻止買賣雙方資訊不對等引起的欺詐與浪費。政府也透過所得分配照顧弱勢,制定環境政策保護自然資源,令社會更為公平與永續。

自由市場未能未來世代永續經營,容易濫用自然資源,盡量生產以滿足當下需求,令稀少資源加速耗竭。作者指,市場與政府的平衡,應在於讓大部份生產依賴市場力量,公平與永續由政府負責,科學知識與科技公私合作發展,在全球環境日趨複雜下政府角色也更多元,市場與政府的角色因不同國家情況而異,沒有同樣的平衡點。

1980年代列根入主白宮後,主張縮限政府,為富人減稅意圖激發企業家精神,作者認為這讓貪婪支配了美國社會,為害至今。列根時代也將課程妖魔化,減少富人的最高邊際稅率,造成政府預算赤字。減少政府規模令民用支出不再增加,基礎建設不足,教育、職業訓練及就業計劃開支下降,替代能源研究預算大減。作者也批評金融與環境管制鬆綁,只靠自由市場令華爾街在2008年引起金融海嘯,之後卻要政府收拾,環保法規亦執法不一並充滿矛盾。作者也認為廢止媒體的「公平原則」令媒體只以營利為目標,放棄社會教育與公民意識的責任,造成媒體氾濫。往後經濟指標也顯示,列根的藥方無法令美國重返成長、高就業與共享繁榮之路。

自196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移民潮、陽光帶崛起,美國的文化斷裂更為嚴重,南方反政府的不滿高漲,也偏向反對節育,提倡宗教,反同性婚姻及反演化論。1950年代開始,富裕白人搬入市郊,美國人因階級及種族分住不同地區,教育與所得不平有延續至下一代的情況,兩黨的支持分布區也更為分明。然而,民意調查卻發現,美國民眾仍有不少經濟共識,例如認同公平就業機會,目前所得與財富分配不公,對富人徵稅幫助窮人,政府有責任照顧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少數企業權力過大,政府應立法規範企業減少以全球暖化等。作者認為這顯示大多數美國人是守中庸之道,並具有慷慨的美德,只是媒體誇張極端,政治人物又向富人及利益團體靠攏。

作者指日益全球化顯示美國就業問題不能單靠貨幣政策解決,美國無法自外於全球經濟之外,需要與全球合作回復繁榮。全球化令新興國家與富有國家所得差距減少,大量低技術勞工加入全球勞動存,也因資金比勞動力流動令各國可能陷入「逐底式競爭」,即以寬鬆法規及勞動標準,以及稅務優惠吸引外資。在全球化下,擁有實體資本、金融資本或人力資本的人會成為贏家,而富有國家的低教育程度勞工則國外競爭加劇,面臨失業或減薪,結果造成美國所得分配更不平均,政府因逐底競爭為高所得者及企業減稅則是火上加油。全球經濟發展也破壞環境及令天然資源枯竭,作者認為美國為此需要研發永續發展科技,並打敗大企業令政府確實執行環保法規。

美國國會「首先跨越門檻者當選」(first-past-the-post, FPTP)的選舉方式,令得票最多者當選,其他政黨則沒有席位。這種方式令較小政黨遭淘汰,趨向形成兩黨制,中間選民就成為兩黨拉攏的對象,而窮人由於很少是游離選民,候選人就很少注意他們的訴求。作者指,採用FPTP制的國家,社會福利開支佔GDP比率就較比例代表制國家低(19.9% v. 24.6%)。此外,FPTP制也令美國政黨缺乏黨紀,議員只需討好自己選區的選民,以地區利益為重,國會難以形成長久而穩定的多數聯盟,也令選區內的大企業與財團對選舉有很大影響。

美國國會每兩年改選一次,選舉沒完沒了,議員不斷要為下次選舉籌募經費,也令特殊利益團體與議員之間更易各取所需。遊說公司與特殊利益集團為議員提供經費,議員則以對他們有利的法案與合約回應,並在卸任後到遊說公司任職。作者認為,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都從同樣的源頭汲取政治獻金,並為特殊利益服務。軍事產業、華爾街、石油公司與醫療保健業,都在金權政體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眾心理也有各種弱點,作者認為很多美國人消費不是為了帶來快樂,而是向別人彰顯自己。這種炫耀性消費猶如軍備競賽,沒有終點。社會性消費,例如為教育及鄰居買高價的房子,也會令人人怕落後,投入無益的競逐。數位科技令媒體操縱更有力量,所有廣告都在鼓勵我們的物欲,以求更多利益。電子傳媒也令人不願互動,以各種影像與訊息影響我們決策過程,造成各種成癮行為。作者認為,像美國這樣高度商業化的社會,市場價值超越社會價值,忽視國內窮人需要,也不會樂於協助貧窮國家。個人重祝市場價值,追逐私利,喜歡討價還價與競爭。

網路似乎令這種情況更為明顯,激化公眾分歧,不利公共辯論,廣告商也可以直接利用社交媒體資訊,甚至取得各種個人資料以便行銷。網路也據指令我們注意力減少,閱讀資訊的速度雖快,也較容易忘記。身處資訊時代,美國民眾各種基本知識卻嚴重不足,對歷史、科學、政治與經濟的細節缺乏認識,易受利益團體各種宣傳左右。整個社會躁動不安,個人消費成癮,財務困窘,焦慮而孤獨。

第二部份是討論怎樣解決以上問題,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成為有心有感的社會,走中庸之道,了解自己,避免沈溺在誘惑與欲望。作者感到生活中應對自我、工作、知識、他人、自然、未來、政治與世界都有心有感︰個人要節制,避免消費主義;平衡工作與休閒;培養對科學與經濟等知識;對他人有同情心,參與社區活動;認識生態超載造成的危機;對能源、氣候、資源、人口等未來議題負責;理解政府與市場的角色,減少企業對政治的影響,參與公共協商;了解世界各國需要攜手合作解決氣候變化、人口成長、金融法規等問題,並基於共同利益互相尊重。

作者談及自己認為美國直到2050年應達到目標的清單,包括提高就業與工作生活品質、改善教育品質、降低貧窮率、避免環境災難、平衡預算、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國防政策與提高幸福感及生活滿意度。作者又提到聯邦預算赤字不可能只靠削減開支消除,必須以開源解決,可行方法包括向富人增稅、加強企業課稅、追回逃漏稅、課征金融交易稅與二氧化碳排放稅。

作者也建議美國政府採取高效能政府的七項習慣︰設定明確目標與指標,並在每年加以檢討;動員專家,包括科學與技術專家,協助政府解決問題;制定多年計劃,包括各種互相關連的政策,廣納各方意見,並認識到問題十分複雜;對未來有心有感,注意今日所作所為如何影響2050年的美國人;終結金權政體,競爭經費由政府提供,候選人媒體廣告免費,禁止遊說公司政治獻金,禁止聯邦官員卸任後到任職期間接觸過的遊說公司工作,阻絕聯邦預算濫用;恢復公共管理,監督政府外判計劃;實行分權,稅收由國家統一處理,教育、醫療、公路、水務由地方政府執行,社會服務則由社區主導。長遠而言,作者認為美國應該有第三政黨對兩大政黨施壓,也可以從總統制轉為內閣制,政治制度中心可結合行政與立法,實行比例代表制則有助窮人與少數族裔表達自己的訴求。

作者總結指,未來美國是否繼續能在世界領先,要看長期的教育、環境、地理政治與多元文化。面對眼前的挑戰,這一世代對未來世世代代都有很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