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小心壞科學

看完了《小心壞科學》,主要是討論醫藥資訊怎樣遭扭曲。談到科學方法︰

我……屢屢遇見人們熱切分享科學見解,卻不管自己從沒做過實驗的事實。他們從來不曾親自動手檢驗任何想法,或親眼見過檢驗的結果,而且也不用大腦仔細想想,那些結果對他們要檢驗的想法代表什麼意義。對這些人來講,「科學」是種崇高圖騰、謎團和權威,而不是種方法(p. 18)


偽科學的特質是︰不回應批評,不將新發現納入新的模式,只是不斷轉換規則以致其無法驗證。不提及其聲稱實驗包括甚麼,採用甚麼方法,只談結果。

談到所謂排毒︰

在所謂的已開發西方世界,我們極盡縱情物欲,……於是尋求贖罪和淨化,我們明白這樣做不對,於是渴求儀式保護,以免遭受惡果,這是一種公開的「過渡儀式」,以紀念我們回歸較健康的行為規範。


這類淨化飲食和儀式的做法,始終都是時空的產物,如今科學是我們對大自然和道德世界的首要解釋架構,不論對錯,自然就拿墮落的偽科學合理化我們的救贖。就像錯謬科學的眾多謬論,「排毒」偽科學不是什麼貪腐外力來剝削我們︰它是文化產物,是皈覆出現的主題,而且我們是自作自受(p. 28)


營養主義等保健產業將常識私有化,然後申請專利獨佔︰

常識私有化。你可以將完全合理的發明,如水和課間操,添加上胡說亂扯,讓它聽起來比較專業,也讓你自己顯得聰明。這會強化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過你或許會納悶發明初衷是不是更加自私自利︰拿常識申請獨家專利權,然後占為己有(p. 34)


化妝品與其他美容方法聲稱效果都忽視身體恆定狀態調校機制︰

有個簡單的主題普見於這所有產品,那就是你可以哄騙身體;事實卻是體內有個微妙的「恆定狀態」調校機制,這是規模宏大的精密系統,擁有回饋、測定裝置、不斷校準、反覆調節輸往體內不同部位的多種化學組成的數量。一旦有東西干擾到那套系統,很可能會造成與產品過於的效用說明全然相左的反效果(p. 40)


作者批評那些高價化妝品銷售用昂貴藥劑就得到健康身體,不需多運動多吃蔬菜的概念,也推銷科學不是證據與理論微妙關係,而是可以用廣告預算、分子方程式與白袍演員虛概出來。

討論順勢療法時,作者說到回歸平均值與安慰劑效應令人認為任何療法都可能有效。唯有透過雙盲測試,並將受驗者隨機分組以作比較,才能找出療法是否在安慰劑效應以外有確實療效,而順勢療法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

提到影響安慰劑效應的因素︰

安慰劑效應不只是藥丸,還牽涉到這項治療的文化意涵。藥丸不是只在胃裡發揮功效︰給藥的特定方式,藥的不同形狀,再加上患者服藥時懷抱的期望,這種種因素都深切影響一個人對自身健康程度的信念,從而影響治療結果。舉例來說,順勢療法就是彰顯儀式價值的理想範例(p. 82)


那麼順勢療法是不是以安慰劑效應作另類補充?不幸在實際上並非如此,順勢治療師都宣稱正統醫學方法無效,令病患延誤診治或未能得到合適照料,作者認為他們不夠成熟與專業開安慰劑藥方。

以營養主義維生的人則經常不顧「混淆變數」(confounding variable),將相關當成因果,例如多吃橄欖油的人皺紋較少,就聲稱橄欖油可以去皺。相比起各種花俏建議,作者對讀者的健康忠告很簡單︰多吃蔬果,規律運動並納入日常作息,戒煙酒,避免過重,別忘掉真正危害健康的簡單基本原因。

營養主義也忽略社會生活形態對健康的影響,將健康與否全然歸因於個人︰

整套營養學謀略中最具毀滅性的項目……. 是讓人輕忽導致健康不佳的真正起因,從某些層面來看還可說是…… 右翼個人主義宣言。吃什麼長什麼,民眾英年早逝是因為他們活該。他們自己找死,因為輕忽和懶惰,至於你,選擇活力、鮮魚、橄欖油,所以很健康。你可以活到八十歲,你可不像他們。你該長壽(p. 143)


作者指另類治療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即使同行嚴重犯錯以致令病患死亡,也不願意提出異議,甚至因其名氣而大加讚揚。

製藥公司在新藥發明數量減少後,近年則熱衷發明新疾病以增加銷量︰

製藥公司無法發明新療法來處理現有的疾病,便轉而發明新疾病來迎合他們已有的療法。新近的熱門項目包括社交焦慮症(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新用途)、女性性功能障礙(威而剛的女性新用途)、夜間進食症候群(又是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等等;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問題,卻不見得要和藥丸扯上關係,也或許最好是別從化約式生物醫學角度來理解。事實上,把智力、精神不濟、膽怯和倦怠解構重組,當成醫療藥丸問題,可以視為公然讓人癱瘓無力的粗魯剝削行為(p. 163)


作者生動描述藥廠研究員可以各種技巧令新藥通過測試,包括找年輕人試驗以減少副作用、與無效藥劑而不是現有同類藥劑對比、改變對比藥劑的劑量以顯得新藥更有效、不向受試者問部份副作用問題、用替代指標(如膽固醇降低程度)而非現實指標(心臟病死亡人數)、以一兩句低調帶過負面結果、不發表完全負面的結果、重複實驗直至有結果等。統計上也有各種花招,包括運算所有項目,但只報告有正面結果的部份、玩弄基線、忽略退出(也就是較可能出現較多副作用)的受試者、清理「離群值」、延長或縮短試驗期以得出正面結果、拷問資料,例如有個次群體有正面結果,就只強調它、用不同統計方法直至有正面結果等。一次正面結果測試甚至可分成幾部份發表,出現在不同論文中,以顯示新藥得到多方實證。作者認為破解以上手段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事前公開試驗計劃︰

這所有問題(封鎖負面結果、霰彈槍資料挖掘法、隱匿藥劑無益的資料等等)幾乎都可以用一種非常簡單的介入手法解決大半,而且幾乎一點都不花錢︰那就是臨床試驗申報向民眾公開,好好強制執行。其功能說明如下︰你是一家製藥公司,在展開研究之前先在某處公開發表研究「試驗計畫」,也就是論文的方法篇。這樣一來,所有人都見到,你在試驗室裡面想做哪些事項,要測量哪些指標,做法為何,還有研究對象有多少人,諸如此類,在開始之前就得知。


一夜之間,所有問題一舉泯除,再也見不到(會引發不必要死難惡果的)發表偏差、重複發表和隱藏副作用資料等種種現象。倘若你申報試驗而且執行完畢,在文獻中卻遍尋不著,這就像秀臉長了顆青春痘那麼凸顯。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假定你是在掩人耳目,因為恐怕就是如此(p. 232)


作者指媒體的科學報導大致可分成三類︰荒誕報導,例如找個專家以科學口吻作荒誕的預言;重大突破,即某項研究顛覆已往的發現;「驚悚」情節,例如某種疫苗會造失災難的副作用。作者部份科學報導已淪為抄聞,只是將企業公關與大學新聞處的宣傳手法毫不猶疑地當成科學研究。媒體報導也將科學爭議化約成不同個性人士之間的爭吵,而不是探討證據,這會損害並扭曲科學。

提到我們直覺可能會誤判,作者指我們會在隨機雜訊中看出模式、在不相干事物中看出因果關係、尋找並高估任何假設的確認資訊、因為先入為主以不同標準評價新證據、更易相信可想像以言之鑿鑿的故事、受社會情境影響、高估自己、以背景及預期心態扭曲對外在情況的體認,故此任憑直覺與成見判斷就容易出錯。

我們也會誤判數字的意義,例如增加風險達55%聽起來很嚴重,但以自然數字的一千零五人多出一人就較易理解。報導某一調查有若干百分比人同意某事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假如不知道調查對象、人數與取樣方法,調查得出的數字並沒有太大意義。更容易令人混淆的是,在事後找出「中樂透/六合彩的人」,並聲言機率這麼小也中獎一定是他有甚麼特別方法,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卻忽略每期總會有人中獎,不是他就是別人,是誰只是運氣使然,而有人中獎一事並不怎麼稀奇。

在大篇幅討論麻疹、腮線炎與風疹(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恐慌後,作者如此評論︰

儘管有可能引發集體恐慌,我仍覺得有責任指出,倘若麻腮風疫苗依然讓你畏懼,那麼醫學一切事物都該如此,甚至你日常遇上的生活形態風險暴露因子中,有許多也不例外︰因為有眾多事物都沒有進行那麼深入的研究,在安全性上更不是那麼有把握。於是問題依然存在,為什麼你那樣緊盯麻腮風疫苗不放。你不希望投注在單一議題麻腮風疫苗運動,而是想就此問題做點建設性貢獻,或許可以更有效運用你的精力。你可以發起一項長期自動警戒運動,全面緊盯國民保健服務體系的健康紀錄資料庫,注意是否出現與任何醫療介入有關的有害後果,那麼我就會深受感召,和你聯手踏上戰場。


但在許多方面,這和風險管理或警戒都沒有關係︰而是事關文化、人之常情和日常危害民眾的因子。在記者眼裡,自閉症是特別耐用的症狀,對我們也是,同樣的,預防接種也引人注目和關切︰這是普遍施行的計畫,與「個別化照護」現代觀點相左、接種和政府密不可分,接種要給孩子打針,讓他人有機會怪罪某人或某事,說他們該為某起慘劇負責。


這類恐慌的起因向來都比其他事物還更情緒化,因此帶來的傷害也大半如此。自閉兒的家長飽受折騰,充滿內疚、疑慮,不斷自責,總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錯,才讓子女受到傷害(p. 345)


民眾的正義感往往導向錯誤方向︰

許多人對製藥產業的惡行都很生氣,對利潤在醫療衛生扮演的角色感到緊張不安;不過這些都是沒有實際事例和明確對象的直覺,於是這股義憤滋生的有用政治能量,便導入(浪費在)種種幼稚議題…… 大藥廠可能表現惡劣,但不代表糖錠效能優於安慰劑,也不表示麻腮風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大藥廠並不害怕食品補充藥丸產業,它就是食品補充藥丸產業。……這些公司見大家沉迷麻腮風疫苗議題,反而要大感釋懷,因為這樣一來,民眾就不會去注意製藥業界不當管理等更為複雜實際的相關問題。


若想介入決策過程,就管理大藥廠罪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得稍微了解證據是怎麼一回事︰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為什麼藥物研究的透明度這麼重要,以及其他細節,比方如何讓研究發揮效用,如何捏造新的虛構答案(p. 351)


醫師對本書內容應該會感興趣,不幸地,書中提到許多宣稱科學的謬誤繼續在散播流傳,駁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