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誰說人是理性的

看完了《誰說人是理性的》,因為最近都是看類似題材的書,討論的部份好像有點重複。本書應該是同類題材比較先驅的普及作,為心理學科普開出一條新路那樣。

第一章說的是比較,提到framing,就是各有優點的A與B很難選擇,但加入較A差點的-A就會令A更吸引那樣。也提及與人比較會令欲望永無休止,以及相對數字比絕對數字更影響人的感受,例如5000中的200元比較不那麼重要。

第二章說定錨,例如提及社會安全號碼最後兩位數字會影響人們定價,數字較大定價也偏向較高。預設價格也會成為定錨點,人們會依此作調整。過去的做法會影響之後決定,人們會根據之前的行為決定事情好壞,稱為自我因循(self-herding)。

第三章說免費,免費本身有價格以外的吸引力。免費的巧克力遠比一分錢的巧克力受歡迎,因為免費會觸發不要就會損失的心理,卻會令人看不見免費以外的成本,例如利率與手續費,或者免費的物品根本用不着。

第四章討論社會規範與市場規範的分別,例如到岳母家吃飯是以社會規範運作,向她付錢就不合規範。有時社會規範比市場規範令人更投入,例如以禮物為實驗報酬就比以同價值的現金令受試者表現更好。如果市場規範導入社會交換,違反了社會規範,就很難恢復社會關係,例如向約會對象一再提及餐廳的價格。

許多公司近年都嘗試與員工建立類似社會關係,意圖提高員工表現,但不是很成功。作者認為原因就是企業在員工有困難時沒有提供協助,又削減各種員工福利,令員工感到企業只是依市場規範對待他們,當他們有更好的機會自然會跳槽。

第五章討論人們無法預測自己在受刺激時會怎樣表現,例如受試者在冷靜時評估自己性興奮下會不會安全性行為等,但在實際性興奮情況下回答同樣問題,表示放棄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就大幅提高。作者認為較實際的做法不是要求人們在興奮時還懂得自制,而是在冷靜時就有所準備,例如常備安全套,又或者乾脆遠離慾火。

第六章談拖延與自制,人們在短期滿足面前會忘記長期目標,例如看見漂亮的衣服就忘掉儲蓄與過度信貸。作者認為只靠人們自制可能無法達到他們自己也希望的目標,解決方法有兩種,一是外部強制,有效但令人難以接受;另一是讓人們預先定好長期的目標,並承諾會達成,這雖然可能沒那麼有效,但可以將人們推向正確的方向。作者提議一種自制信用卡,讓人們在特定消費項目中自己設定消費限制,例如每月只有60美元買零食,可以令自己不易過度消費。

第七章提及人們對已有事物過度在乎,例如辛苦爭取到的球賽門票,要貴幾倍甚至十多倍才願意出售。作者指這是受三種不理性怪癖影響,一是決定賣掉已有物品時,人們會回想到自己的回憶,例如賣二手車會想到自己駕車的經歷;二是將焦點放在會失去的東西,而不是將獲得的,例如會想到沒機會看球賽而沒想到得來的錢可以買甚麼;三是期待買主以自己的角度看待物品,例如認為他們也會欣賞車子給自己帶來的回憶。

所有權的感受程度與人們對物品有多投入有關,例如組裝家具帶來的滿足感會增強所有權感受,作者的朋友稱之為「IKEA效應」。拍賣網站、廣告與試用也提供所有權的感受,令人不想放棄眼前的東西。

第八章討論選擇太多會令人偏離目標,人們有時會盡力保留較多的選項,但這樣卻將心力花在保留不同選項,而不是達到預期目標,例如積極加班但忘記陪伴子女,與舊愛藕斷絲連但忽略現時伴侶的感受。當選擇變成只是二選一時人們也會猶疑不決,他們會積極留意兩者間些微的差別,但沒有留意這些差別無關緊要,也不記得拖延帶有成本,例如錯失機會、浪費時間,或者需要延後才能得到滿足。

第九章討論預期心理會影響對事物的觀感,例如事先告訴受試者啤酒加了黑醋,他們會覺得味道很酸,但沒有告知,或者事後才告訴受試者,他們就覺得啤酒風味甚佳。餐單上對食物的描述更生動,加入一些異國風情,例如墨西哥芒果醬,用精緻的餐盤盛裝,並加以點綴的話,也會提高賓客的預期心理,令他們覺得食物更加美味。

預期心理會構成刻板形象,甚至被賦予刻板形象的人,在知道自己的標籤時,行為舉止也會不同,也就是priming effect。例如受試者以一些暗示年老的詞語做重組句子練習時,離開的步伐似乎也較控制組慢得多。

第十章談安慰劑效應,提到1950年代心臟科醫生以一種內乳動脈結紮術治療心絞痛,很受病人歡迎,及後卻發現這項手術不是真的有效,而是安慰劑手術。1990年代關節鏡手術治療某種關節疼痛亦是如此,模擬手術也得到同樣效果。這反映預期心理除改變主觀經驗外,甚至可以改變客觀經驗。

作者指安慰劑效應源自兩種機制,一是人們對藥物、手術程序或醫護人員的信任;二是制約,即一種從經驗而得的自動反應,例如疼痛時身體會釋放賀爾蒙及神經傳導物質令身體較舒暢。藥物價錢也會影響人們對藥物的反應,價錢越貴的感冒藥人們越覺得有效,這種效應大部份來自對低價藥物的折扣反應。作者指這帶來困境︰安慰劑實驗涉及重大倫理問題,例如對病人施行假手術;醫生為滿足病人心理而提供安慰劑,似乎有實效,卻又不是專業醫療人員應有的做法。

第十一章與第十二章都是談誠實行為,作者的實驗發現,誠實的人一旦有機會都會欺騙,但不會太過份;一旦他們決定作弊,似乎不會受逮到的風險高低影響。有趣的是另一項實驗發現,當受試者需要在實驗前回憶十誡時,他們就沒有作弊。作者認為,這表示以推行專業誓詞,提醒人們誠實的重要,或許可以減少不誠實的行為。只是人們要在面對誘惑那一刻想起誓詞才會誠實,偶一為之發譬似乎不太有效。

現金也是令人誠實的因素,例如之前的實驗改用代幣,受試者再到另一地方換取現金的話,不誠實的行為大幅增加。作者推論指,只是一小段時間,金額不多的實驗報酬也是如此,時期更長,金額更大的股票選擇權,出現像安隆那樣的大型弊案也不是不可想像。

其他欺詐像是保險申報、用後退貨、報公帳、網絡黑客等行為亦然,非現金、非即時兌現、較難公開觀察,不誠實的比例可能比一般估計更高。同樣道理,信用卡公司也以各種不合理條款,誤導消費者飛行里數與利息的計算方法。原因是這些特徵令人們可以將自己的不誠實行為合理化,例如說這不是偷竊、不是真正的金錢、那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等。作者擔心在電子金融日趨流行下,人們難以控制自己的欺騙習性。

第十三章點出行為經濟學的貢獻,作者在酒吧賣啤酒的實驗發現,人們會點與別人不同的啤酒,即使那不是自己最想要那一款,原因是他們希望表現自己有獨特想法。但在不同文化中則會有相反現象,作者在香港做類似研究,反而發現人們喜歡選同桌人點過的餐點,以顯示自己合群,雖然他們同樣地後悔作出錯誤決定。

作者由此帶出標準經濟學觸不到的領域,理性人都會做獨立決定,知道對自己最好的是甚麼,衡量不同選擇的後果。但人們做決定時卻有系統地做出非理性行為,這也表示有「免費午餐」可以改善人們不理性因素的影響。例如行為經濟學不認為人們可自行儲足夠的錢,上次介紹過《推力》 作者Richard Thaler推行的Save More Tomorrow計劃,就令員工儲蓄率由3.5%提升至13.5%。

作者總結指本書有兩項重要課題,一是人們以為對自己的決定與人生方向有絕對掌控權,低估各種影響行為的力量,我們總是犯下有系統、可預測的錯誤,這些錯誤與我們無法分割;二是我們對非理性行為並非無能為力,知道自己甚麼情況下容易決定錯誤,就可以提高警覺,強逼自己以不同角度思考,或以科技克服天生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