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時間地圖

看完了《時間地圖》,是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對時間觀的研究與觀察心得。提到影響時間觀的因素,經濟水平較高、工業化、城市人口較多、沒有溫暖天氣與個人主義較強的地方,居民的生活也較快。作者引述人類學家Allen Johnson的說法指︰

製造更多、消費更多的結果是︰我們感受到的時間愈來愈少。這種現象是這麼來的︰製造的過程愈有效率,就意味著每個人在每小時內要生產更多的商品;生產力的提高......意味著我們必須消耗更多的商品,才能讓整個製造系統繼續運作。休閒時間於是轉變成消費時間,因為花在生產和消費意外的時間,都被看成是一種浪費(p. 25)。


這樣看來我們的生活就有點莫名其妙。

生活步調最大的差異是以活動劃分時間還是以鐘錶時間劃分活動,鐘錶時間觀時間就是金錢,但在活動時間觀,將時間分割成無機體貨幣單位才是浪費︰「你怎麼可能浪費時間呢?如果你不是正在做一件事,就一定是正在做其他事,就算正在跟朋友講話,或者只是閒坐,那就是你正在做的事。」(p. 113)


提及影響心理時鐘速度的情況,愉快時心理時鐘會較快;在緊急情況下心理時鐘會較慢,令人想起Matrix式避子彈;活動的節奏較快心理時鐘會較快;活動不那麼單一較有變化心理時鐘會較快,工作時間會那麼慢是這原因嗎;非常集中沒有注意時間流動心理時鐘也會較快。

作者又記述美國在十九世紀中葉還是沒有標準時間,直至1880年代建立時區,時間成為商品,守時變成美德,鬧鐘則是維持這種美德的幫手(其中一款1891年推出的鬧鐘名為「獨裁者」,嗯,名副其實),二十世紀初IBM也以員工打卡系統起家。

為甚麼人們會願意排隊?作者指原因有自圓其說的心理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找個解釋,比起「我為甚麼會花時間排隊買這個爛東西」,「這確是值得等候的寶貝」的想法比較易接受。我們也會認為物以罕為貴,機會難逢的事物看起來就更加機不可失,例如限額售賣的商品。心理學研究指人們較常在隊尾而不是隊頭插隊,因為隊尾秩序較混亂,人們來了不是很久無法指認誰是後來插隊,而且較少人會提出抗議。

等待也有其他不明言的規則︰權力較高的人讓權力較低的人等待,反言之,讓人等待的時間較長,就顯得一個人地位較高。人們也可以花錢減少等待時間,例如訂購門票、處理銀行事務,甚至在某些國家辦理簽證,花錢都可以令等待時間縮短。

作者以行人走路速度、買郵票所需時間及街上大鐘的準確度來估計各國時間節奏,結果發現在三十一個國家中,瑞士、愛爾蘭、德國、日本節奏最快(本書1997年出版。順帶一提,香港排第十,台灣第十四),巴西、印尼、墨西哥的節奏則最慢。

生活節奏對健康有甚麼影響?作者的研究數據顯示生活節奏較快的地區冠心病死亡率也較高,但似乎也比較快樂,作者認為也許是生活節奏較快的地區生活水準也較高,有較舒適的物質生活,生活品質較佳。

對另一種時間觀沒有了解的外國人,就很容易會感受到文化衝擊,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當地節奏。作者提出如何適應當地節奏的具體建議︰1. 學會約定時間的意義,遲到多少可以接受?等多久才離開?2. 瞭解工作時間與社交時間如何分配,有些地方工作時間也需要抽很多時間與同事社交,甚至有時兩者的分別並不明確;3. 學習等待的遊戲規則,怎樣等待?何時需要排隊?4. 「無所事事」並不一定是浪費時間,事與事之間有時需要空隙;5. 了解當地的時序觀,是否先工作後休息?有沒有午睡?談正事前要先喝茶閒聊嗎?外人需多長時間才會成為圈內人?6. 當地是以鐘錶時間還是活動時間行動,是單一事件文化還是綜合事件文化;7. 將所學的當地時間知識不斷實踐;8. 不要批評自己不完全理解的事物。

作者總結指,生活節奏最好是不快不慢,合乎中庸,壓力適中,傾聽自己的心聲,按自己合適的生活步調選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