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7日 星期日

Average is over

看完了《再見,平庸世代》,主題是未來工作因機器人會有甚麼改變。作者指隨着智慧型電腦生產力提高、經濟全球化與經濟行業表現差異極大,未來生活各層面都會走向兩極化。跟電腦競爭的工作未來很有機會遭到淘汰,與電腦配合的工作前景則較為樂觀。貧富懸殊的影響,是未來工作越來越需要引起關注,尤其是頂層人士的關注。團隊工作越來越多,勞動者需盡責的條件就更為重要。長期可精確完成工作要求,令人感到信賴的員工,在職場上會較有優勢。

作者也認為「零邊際產值」,也就是就業市場就算不收薪水也沒人僱用的員工將會越來越多。中等收入的工作會減少,企業選擇在海外僱用新增低薪工作,失業的人無法短期內重返就業市場。缺乏高薪工作機會,更多年輕人選擇以自由工作者身份工作,工作性質多是服務業。

從西洋棋程式的經驗中,作者說明人機合作的模式比較不會出現電腦那樣的疏失。電腦一項特質是它看到人們無法理解的模式,並能夠較精確評估人們的能力,能幫助人們減少對直覺的依賴。

電腦流程令顧客處於服務流程的一部份,但自動系統的服務流程往往不怎麼完美。原因是現實環境比較複雜,一版一眼的指示與回應未必能滿足人們的需求。當電腦可以協助人們進行各種活動時,道德問題也會出現在這種合作中,例如以電腦的醫療決定出錯由誰負責,無人駕駛車遇到意外應怎樣判斷等。

網絡搜尋出現令人們可以將一些記憶「外判」,只需要記住相關的搜尋線索。或許人們仍不願意就個人生活問題諮詢機器智能的意見,但許多成功人士會學習更像機器思考,了解它們運作並獲取高收入。

作者對工作外判的意見是︰沒有辦法阻止人們到國外投資,只能提升國內生產力回應;外國人與本國人的工作一樣有價值;擔心外判工作會拖垮本國經濟的人應更歡迎外來移民,以將就業機會留在國內。作者也預測未來城市將會有更多群集現象,高學歷人士會移到高學歷居民比例較多的地區,與高學歷人士地理鄰近會越來越重要。

作者聲稱未來教學方式會變得像教育節目,教授就是製作人,以身教、囉嗦與傳教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資訊更為流通,令學習的重點在於有沒有定力坐下來專心學習,教師的角色是指導學生認真盡責。

在科學方面,作者認為未來某些科學領域會更複雜,不易出現簡單而直觀的突破;個人的科學貢獻越來越專業化;智慧型電腦本身會變成強大的研究者。天才科學家不會再出現,每個人只能掌握整個行業的少部份知識,以團隊方式研究,將來的科學發現可能沒有任何一個人完全看得懂。

作者對美國未來整體變化的估計有︰1. 稅率稍微調升,特別是高收入者;2. 窮人醫療補助會減少;3. 財政缺口由實質資薪補貼;4. 財政缺口也會由土地租金補貼;5. 人們會花較少錢在無謂開支上,以減少債務。貧富懸殊會加劇,但財富不均不會帶來大革命,因為人們都是與身邊對象比較。社會老化,廉價娛樂暴增,智慧型電腦的世界將會與此前大幅不同,平庸時代已經過去。

與上次一樣,這作者的書依然是東拉西雜,沒有甚麼地方印象特別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