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不理性的力量

看完了《不理性的力量》,與《誰說人是理性的》同一作者,這次的題目比較個人。提到工作誘因時,作者的實驗發現報酬太少固然不好,但在非機械、需要運用大腦的工作時,報酬太多會令參與者的壓力太大,又或者令他們覺得自己是「特別的人」,過於冒險,兩方面都會影響表現。作者邀請參加者砌樂高的實驗又發現,假如把參加者砌好的樂高當場拆掉,令他們覺得這工作沒有意義,他們工作的動力也會大減。作者指出︰

把意義從工作中抽離出來其實非常簡單。如果你是一位想要打擊同仁士氣的主管,你只消在他們面前毀掉其工作成果就已足夠。如果你希望手法細膩一點,只要忽視他們及其工作也就行了。相反的,如果你想要提升部屬或同儕的士氣,多多關心他們、注意他們的工作及心血結晶,絕對大有幫助(p. 109)。


IKEA效應是指一個人會對自己有份製作的事物有更高評價,例如預製好的蛋糕粉產品最初不太受歡迎,但在改良配方、令用家需要自己加入雞蛋、牛奶及食物油後,產品就大受主婦歡迎,因為她們會認為成品是「自己製作出來的蛋糕」,而不僅僅是加水烘烤的預製品。作者也發現人們不但會對自己製作的成品有更高評價,也認為其他人同樣有相同評價,高估自己的作品而不自知。我們越是投入,對自己的作品評價就越高,但製作失敗的半成品則不會有這種效果。

我們同樣會高估自己創造的創意與觀念,就算是受他人誘導出來的答案,只要我們認為是自己想出來,就會更相信這是正確的。堅信自己正確好處是我們能堅持自己的目標,不會只因為別人的評價與想法而放棄,但壞處是認為自己的就是最好,容易對事實視而不見。

作者引述各處顧客因為遭受不好服務態度而設法報復的例子說明,我們總希望為自己的怒火出氣,甚至面前對象與服務態度不好的事件無關亦然。道歉及一段時間可以消減這種報復心理。假如無法抑壓報復心態,作者建議或許可採取既可洩憤又不會帶來負面後果的方法,例如將罵人說話寫在紙條,製作一個投訴powerpoint等。

我們會對改變的狀況慢慢適應,例如疼痛,經歷過重傷的人一般會較平常人更能忍受疼痛,作者認為或許是他們(與作者自己)是在康復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忍受疼痛,將痛苦與「康復」聯想起來,並逐漸適應疼痛。

快樂也有類似適應過程,我們期待某事物,希望把它買下來令我們感到快樂,卻不為意這種快感維持不了多久。當我們適應後,又會開始尋找另一新鮮事物。作者提示說,按適應過程的做事原則應該是︰快樂的事不妨分成多次享受,中途有點間隔,令適應過程較慢;痛苦的事,則盡量一口氣完成。例如作者提及一位老師的品酒習慣︰

他希望成為一位平價紅酒(每瓶不超過15美元)的品酒專家。他的理論是,一旦開始買50美元一瓶的好酒,他就會習慣於好酒的品質,因此將無法再從平價紅酒上享受到任何樂趣。不僅如此,他還指出,如果他開始喝起50美元一瓶的酒,過一陣子,他就會花80美元、90美元,甚至100美元去買一瓶酒,因為他的味蕾會習慣於好酒的品質。他認為,如果永遠不嘗試50美元一瓶的酒,他的味蕾就會對中等價位的酒反應最為敏銳,因此也將提升他品酒時的滿足感。有了這樣的想法,他成功避免了「享樂跑步機」的陷阱,並得以有效控制自己的花費、成為15美元美酒的品酒專家,而且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pp. 232-234)。


作者對配對網站的研究發現,當人們發現自己在約會市場中不是處於高位,他們的適應方式不是改變審美觀,也不是永遠不接受自己在約會市場的定位,而是會調整自己的優先順序,重視對象外表以外的特質。

線上交友網站將每個人的特質變成分類基本資料,無法令用家了解與對象相處會有甚麼感覺。作者認為這類網站應考慮到人的能力與限制,用家有血有肉的人,網站至少要能讓用家與對方討論自己喜歡的事物,並有一些共同的體驗,人們才能更貼切評價對象是否值得約會。產品設計要符合用家需求,符合一般人思考模式,才能迎合目標市場。

人們為甚麼會為幫助他人行動受三項因素影響︰1. 與受害者的距離,既可以是實際距離,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連結,例如親朋好友或有同一背景特質;2. 「鮮明度」,與受害情況相關的影像、聲音、細節等,例如眼前大聲呼救的溺水者;3. 「杯水車薪效應」(drop-in-the-bucket effect),問題太大,受害者太多,個人力量太無能為力,我們就會較容易封閉自己,對自己說「算了吧」︰

綜合看來,研究結果反映了一個很悲哀的結論。當我們在面對個人時,很容易就會採取行動;但當問題牽涉的人數很多時,我們就會裹足不前。理性思考並不會強化我們對重大問題的關切,但它卻會抑制我們的同情心。因此,雖然理性思考聽起來好像可以改善我們的決策品質,但......其實只會抑制我們的利他傾向及愛心(pp. 302-303)。


作者對此的建議是,承認問題存在,想著自己可以幫助幾個人就好;設立一些規範,規定個人及社會在少數人受害時就應該行動。作者認為人類確實會對陌生人有關懷之情,只是非常難以預期,了解我們的「同理心偏誤」或許能令我們幫助到更多人。

我們也許不會記得過去的情緒狀態,卻會記得自己的行為,並會以「自我因循」(self-herding)行為模式重複以往的行為。因此情緒不只會影響短期的決策,也會繼而影響長期的決策,作者稱之為「情緒瀑布」(emotional cascade),也就是︰

決策➝情緒➝決策(短期)➝決策(長期)

而這種長期影響是「通用」的,也就是不只重複的事會自我因循,不同事務的類似決策也會受過去影響。例如在夫婦關係中︰

當一對夫妻必須共同解決問題時——不論是討論(或爭執)金錢相關的問題、小孩的事,或是晚餐要吃什麼,他們不僅是在討論眼前的問題,同時也是在創造一個劇本。這個劇本決定他們未來、長期的互動模式。當情緒(無論多不相干)不小心捲入討論之中,它們就會改變我們的溝通模式——不只是短期內的情緒,而是長遠的影響。......當這樣的模式出現後,而扭轉它可就不容易了(p. 336)。


作者總結本書指,我們真的有很多不理性傾向,也沒有意識到這些傾向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因此,我們都必須學習質疑自己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