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6日 星期四

M型社會

大前研一的《M型社會》。其實原文直譯書名應該是《Lower Middle的衝擊》,不過算了,反正名字要吸引才能賣錢。

看本書的感覺總是,論點不錯,不過好像與生活沒有太大關係,書中提出的建議看起來也不像是會發生那樣。還有就是,說了很多,但還是欠缺些甚麼似的。

書中討論在中下階層數目增多的現象下,日本的個人、企業與政府應該以甚麼策略應對。作者對企業策略似乎有豐富認識,他提出了企業為應對中下階層增加應該採用的策略︰「憧憬自由之丘」與「新奢華」︰

讓營業額成長的重點,就是獲得市場最大客層——中下階層客人的青睞。施行手法的關鍵則在「憧憬自由之丘」。


「憧憬自由之丘」的意思,簡單而言就是提供「價格便宜,感覺如在自由之丘」(日本東京市內的高級住宅區)的商品及服務,讓大多數的人享受想住卻住不起的自由之丘氣氛(p. 106)。


「新奢華」的意思就是以中下階層為主流,再加入「一點豪華主義的購買衝動」。


換句話說,品質高、感覺好的商品服務,只要是在「加點油就垂手可得」的價格範圍內,消費者是樂於多付溢價的(p. 114)。


關於個人,作者認為日本人緊抱「中產意識」——房子、車、孩子的補習班等,而且消費行為充滿偏見——偏執於國產貨,就算「國產」只是徒有其名,所以即使國民收入在國際水平上屬於高水準,生活質素卻不理想︰

大多數人會覺得不寬裕的根本原因到底是甚麼?我認為這個原因就是,大多數的人用錢的方式,仍然被「中產社會意識」拖著走,而未思考應配合自己的收入、改變生活形態,因而將錢花在「不是刀口」的事物上(p. 146)。


我認為日本的價格之所以會居高不下,有九成是政府和業界的問題,不過有一成卻是消費者個人的偏見所造成的。因此,首先要拋棄偏見,下定決心「收入雖然減少,也絕不讓生活品質下降」,並要求政府撤廢不合時宜的限制、排除無實際作用的流通業者,然後利用國際網絡,盡一切可能以最便宜的價格買到優良產品。


只要累積了相當的經驗,相信連中下階層的人,都可以過著舒適而滿足的生活(p. 173)。


政府呢,作者則認為應該解除對特權少數的保護、大幅縮減公務員與教師數目、服務數位化、外判政府服務、改革教育等,而吸引外資的方法,作者則提出道州制,強化地方,藉地方之間的競爭引發經濟活力。不過最重要的,是國民願意走出來直接表達不滿,引起「質的變化」。

看流行書總是要批評兩句,才能偽裝成有學識的樣子。對本書的提議其實沒有多大意見,反正能否順利實行才是大問題,而這在本書沒甚麼提及。反而是全書以第一章提到中下階層增加為分析起點,稍為看了看書中提供的圖表,就覺得有點奇怪。

中文版第67頁的圖表1-10顯示了各階層在1993-2004年的分布變化,假如將之變回數字,1993年與2004年的變化是這樣的︰

中低階級︰~43% -> 41.5%
低層階級(譯本似乎寫錯為中層階級): ~34% -> 37.4%
中上階級︰~18%->16.2%
上層階級︰~5%->4.9%

到底這樣的數字變化有甚麼Lower Middle的衝擊,這邊感到相當疑惑。有兩個可能的解釋︰一是1993年之前「中低階級」數目極少,圖表可以提供1993年之前的數據似乎會更理想;二是以三百萬、六百萬、一千萬日元年收入的分界不能反映實際情況,若是這樣,分界線稍作調整分析起來會較為清晰。

但會不會有可能是,討論Lower Middle的衝擊其實抓錯了話題呢。或許日本根本沒有出現過normal distribution的收入分布,或許之前的「一億中產階層」幻想成分太多,或許不是結構衝擊,而是凱恩斯經濟學所謂的心理傾向衝擊。這樣懷疑不是說作者的提議完全沒有用處,即使是心理傾向衝擊(或許,正是因為這是心理傾向衝擊)作者的提議也有實在之處,只是,問題是不是問錯了呢,這就有點需要保留。

另外,部分作者的提議也有上面說到的「缺了些甚麼」,比如說作者談到補習風氣與父母的教育︰

做父母的與其為這種無意義的事情(補習)浪費金錢,不如多投資些「時間」在孩子身上。父母本身就是活教材,把社會的殘酷面告訴孩子,指導孩子如何突破困難、衝過險境是非常重要的。父親必須讓孩子有經得起大風大浪考驗的骨氣和韌性。


這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父母只要常和孩子對話,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在社會上的經驗。同時,也可以趁機聆聽孩子聊學校的事情,了解孩子的想法。要培養孩子人生觀和人生哲學,親子之間的溝通對話是絕對必要的(p. 157)。


這是正論,但問題就來了︰正正是「社會的殘酷面」令父母沒能力投資「時間」於孩子身上,因為社會漸漸變得「贏家通吃」(p. 136),不拚命就退場,還怎樣談「親子之間的溝通對話」呢。就是因為沒有「時間」可以投資,有些父母才以金錢送孩子補習,希望藉此成為親子溝通的代用品。當然這種想法如作者所言值得批評,但反過來提議父母「多投資些時間在孩子身上」,大概有點建議人「沒有麵包吃,就吃蛋糕呀」的感覺。

類似的調子不時在本書出現,說出大家都有點感覺但不能具體說明的現象,然後給些大家都覺得好但不知怎樣做的提議。讀者看完自我感覺良好之後,回到社會就繼續茫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