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4日 星期三

第三波

看完了亨廷頓的《第三波︰二十世紀的民主化浪潮》,在現時點看本書,似乎也貼合周圍情況似的。

民主在本書中定義為政治體制中「最有力量的集體決策者是否經由公平、公正和定期的選舉產生」,作者對歷史上民主化時期的編排是這樣的︰

第一次民主化長波︰1828-1926


第一次回潮︰1922-1942


第二次民主化短波︰1943-1962


第二次回潮︰1958-1975


第三波民主化︰1974-


本書成於1991年,所以到了現在,第三波民主化或許已經完結了吧,但也不見得已經開始了回潮。

關於第三波的起因,作者認為有五項因素十分重要︰

1. 威權體制的正當性日益減少


2. 中產階級因經濟成長擴大


3. 天主教教會轉變為威權主義的反對者


4. 外在行動者之變化,當中包括歐洲共同體、美國及蘇聯


5. 示範效應,一個國家的民主轉型因傳播技術進步更容易影響其他國家


民主轉型轉型之過程可能是變革、置換或轉移。變革即政府主動改革,置換指反對派推翻威權政府,轉移則是政府的溫和派與反對派的溫和派合作轉型。採用何種過程很視乎政府與反對勢力的相對實力,有些國家也會因外國影響而令轉變過程有異,不過作者說,民主化的起因依然是因為內部需求。

書中關於民主的論述,大概引用下來也不錯︰

民主國家是如何產生的呢?民主國家是用民主的方法產生的︰捨此別無他途。民主國家是透過談判、妥協和協議而產生的。民主國家是透過示威、競選活動和選舉而產生的,是透過非暴力地解決分歧而產生的。民主國家是由政府和反對派中的政治領袖所締造的,他們都有勇氣向現狀挑戰,並使他們追隨者的眼前利益服膺民主的長遠需要。民主國家是由政府和反對派中的領導人,即那些禁得起反對派激進分子、和政府中保守派的暴力挑釁行為的領導人所創設的。民主國家是由政府和反對派中那些肯承認在政治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壟斷真理、或美德的那些具有政治智慧的領袖們所創設的(pp. 183-184)。


作者說第三波民主化大多如此,不過他的描述「僅限於在(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和八零年代間一組不連續的事件」,就當是這回事吧。

至於民主化後的國家沒能解決所有社會問題,因而導致對政府的失望,作者這樣評價︰

民主行為的本質便是更換統治者,因為要做到完全解決問題是不可能的。其所產生的覺醒和降低的期望值,正是民主得以穩定的基礎。當人們了解,民主政治只是解決專制的一種辦法,而未必能夠解決所有其他問題,民主國家就會愈加穩固(p. 284)。


影響民主鞏固的因素很多,然而,作者的意見是,最主要還是取決於「政治領袖希望維持民主的程度以及願意為這一努力所付出的代價,而不是優先考慮其他目標」(p. 298)。民主制度是否穩固可以用雙流轉測驗(two-turnover test)來測試,即該社會是否以民主方式實現兩次政權更替。這樣看來,對岸小島已經達標了。

關於第三波的後續發展,作者提出了政治、經濟與文化的性質可能會對仍是威權主義的國家推行民主化造成阻礙。這樣說大概會聯想到作者在幾年後那本《文明的衝突》,不過在本書中,作者對文化障礙的評價還是相當謹慎,他指出︰

1. 特定的文化是某項發展的永遠障礙,這種論點應該受到懷疑。


2. 偉大的歷史文化傳統,都是十分複雜的綜合體。


3. 文化總是動態發展,而不是停滯不前的。(pp. 336-337)


類似的論點在對《文明的衝突》的批評中很常見,感覺有點奇怪。作者是推翻了1991年的想法,還是《文明的衝突》的論點有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