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Economics Rules

看完了Dani Rodrik的Economics Rules,作者本身是頂尖經濟學家,但其著作頗照顧非經濟學讀者,較易懂。本書主題是經濟學為何有時正確有時不然,以模型為討論核心。模型是指通常以數學框架抽象理解世界。經濟學包含一系列模型,多樣模型讓經濟學應對社會世界的不同情境。作者認為,經濟學家易於將某個模型(a model)誤認為唯一模型(the model),他們需要學習更靈活轉換不同模型。

作者指經濟學模型的價值所在,正是它們簡單、正式並略過許多真實世界面向。模型有用之處,就是它捕捉到在特定情境中現實最相關的一面。明智選擇不同模型可帶來啟發,教條地運用模型則造成自大與政策錯誤。模型的結論只有在其重要假設(critical assumptions)與現實相近才會正確,重要假設不符現實我們就需要不同假設的模型。

作者將經濟學模型比喻為寓言,像寓言一樣,模型不旨在描繪完整的畫面,它們簡單、建於抽象環境、有明顯因果與條件關係與可見教訓,內容簡短並切合重點。無數寓言提供有時互相矛盾的教訓,我們需要判斷在特定情境選擇合適寓言。經濟學模型也是如此,選擇模型需要良好判斷,過程比起科學更像是工藝。

經濟學模型也可與實驗類比,它們的價值都在於逐次分離與辨別特定因果機制。這些機制在現實世界中與其他機制共存造成混淆,任何科學解釋都要面對這種複雜情況。模型與實驗在應用前都需要以良好判斷、其他資料來源與結構地推理,以推斷模型與實驗結果在不同環境下的異同。

模型的假設有時可以不符現實,但重要假設則不可如此。假設是否重要的判準是,假如某項假設變得更現實後,模型的結論會否大為改變。許多模型的假設並不是按此判準那樣重要,例如增加煙稅會令香煙價格提高這模型,企業是否完全理性就不是重要假設。假如要理解實施價格管制的影響,行業是否完全競爭就是重要假設︰完全競爭下價格管制會令利潤下跌,從而使供應減少;在獨佔下價格管制則為減低壟斷者的市場力量,逼使它增加供應。模型應用能力在於其重要假設是否貼近現實。

關於經濟學運用數學,作者指這並不是為了精密複雜或聲稱更為真實,而是為了確保模型的元素——假設、行為機制與主要結果——清楚透明,並保證模型內在一致,結論從假設而來。

作者指大型計算模型需以較小型、透明的模型為基礎,否則會變得難以理解。大型模型的假設與行為關係由小型模型理論化而來。不依靠理論的大數據模型,雖然可提供預測,卻不能給予知識,我們不會知道當中的運作機制,也不會知道模型下次預測會否同樣可信。

模型達致科學的元素包括︰一,模型釐清假設的性質、邏輯與根據;二,模型擴展社會現象的可能解釋與理解,讓知識累積;三,模型標示出實證的方法,提出特定假設與解釋如何最少在原則上應用到實際環境,以辨別論點是否正確,或至少提供方法認清異議來源,帶來理性與有建設的辯論;四,模型讓知識得以在共同專業準則下產生,而不是依靠等級、個人關係或意識形態。

作者以次佳選擇理論為例,指出經濟學模型的發現有時會違反直覺。次佳選擇理論指出某理應良好的改變會造成其他意外轉變,例如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理應讓協議國之間藉更多貿易得到好處,但同時與協議國外本來較便宜的入口來源貿易卻會減少。「荷蘭病」是次佳選擇理論的另一例子,荷蘭在1950年代後期發現油田本來是好究,但出口自然資訊上升卻令貨幣匯率上升,使製造業在國際的競爭力減少。

任何經濟學模型都不會普遍適用,在經濟學中脈絡是一切。故此經濟學的知識累積,不像孔恩討論科學革命般是垂直的,由新模型完全取代舊模型;經濟學知識累積是橫向的,新模型解釋舊模型未有觸及的社會結果,在特定環境中帶來更有關的新面向,卻不會取舊模型而代之。例如從完全競爭模型添上不完全競爭、資訊不對稱、行為經濟學等模型後,擴展了經濟學的觀點,但完全競爭模型對回答許多現實問題仍然不可或缺,例如重複購買簡單消費品。

由於經濟學家運用相同的語言與方法,他們傾向不認真對待非經濟學家的觀點,除非這些觀點能以經濟學家語言指出其模型與證據。這樣經濟學就矛盾地對經濟學內部批評相當敏感,卻對外部批評極不敏感。

對於如何選擇合適模型應用,作者表示模型要標示出當下主要的因果機制或路徑,對發生何事提供最佳解釋,並最有機會預測我們行動的影響。作者以發展中國家的改革建議為例,提出以診斷取態選擇模型,因不同國家與時間選擇合適模型。模型選擇的四項查證原則如下︰

  1. 查證模型的重要假設,檢視它們有多反映問題中的背景
  2. 查證模型假定的機制實際上是否運作
  3. 查證模型帶出的直接影響是否出現
  4. 查證模型帶出的間接影響——模型產生的副產品——是否與觀察結果廣泛一致

選擇模型與驗證實驗室或田野實驗的外在效力相似,我們知道某想法在模型中可行,問題是在現實世界是否也如此。具想像力地運用實證方法可幫助我們解答外在效力問題,但無可避免的是,應用模型無法完全依賴科學,總帶有工藝的元素。

關於理論與模型的異同可由分辨三類問題開始︰第一類問題,A對X的影響是甚麼?經濟學模型為這類問題提供解答,描述可能的因果路徑,並釐清這些路徑怎樣依靠特定背景。這些解答並不等同於預測,因為現實世界有許多其他轉變。

第二類問題,為何出現某些事實或發展?例如,為何1970年代後美國不平等增加?我們可以設想理論回答這類問題,但這是特定而不是普遍的理論,目標是為特定歷史情境給予見解,而不是描述普遍法則與趨勢。在建立這類模型時,我們需要選擇特定的模型。

第三類問題,是經濟學與社會科學的永恆大問題,例如資本主義系統是否穩定?這類問題是宏大理論的範疇,其解答既解釋過去也能指導未來。作者指在社會科學這種普遍理論不可能建立,經濟學通論只是實證情況的支架,用於組織我們的思考,而不是能自我解釋的框架。它們自身對世界的影響很小,需要與大量情境分析結合才有用處。

經濟學理論不是太抽象以致與真實世界無甚關係,就是太具體以致最多只是解釋現實特定層面。如賽局理論、契約理論、搜尋理論、成長理論、貨幣理論等名稱,實際上都是一組審慎應用在特定情境的模型。它們像工具套件多於像對研究現象的全面解釋,也是在這範圍下,這些理論可以很有用與相關。

經濟學的其中一項核心矛盾是在多樣中統一。經濟學模型各有不同,指向各種互相衝突的方向,但在談及當下議題時,經濟學家的觀點卻通常一致,這無法由現有的證據解釋。作者指這是因為經濟學家將某個模型與唯一模型混淆,這既會造成疏忽(omission)也會造成越權(commission)。

2007至08年金融危機是經濟學家疏忽的例子。事前經濟學不乏模型理解危機如何形成,例如中國累積大量外匯儲備如何令加州房貸借款人過度冒險︰利息下跌、金融機構為保持利潤尋找更高風險投資、以短債擴大投資組合令金融系統脆弱、股東無法控制銀行總裁、房價泡沫等,都可由既有框架解釋。但經濟學家過度信仰部份模型,例如效率市場假說、金融創新促進風險與回報取捨、自行管制最佳、政府干預既不有效又有害等,忽視其他模型,結果造成很大問題。

經濟學家越權可見於華盛頓共識與金融全球化。華盛頓共識認為市場分配效率最佳,政府管制、貿易限制與國營企業阻礙經濟成長,卻沒有顧及市場經濟運作所需的制度安排,以及各國改革需要不同優先次序。華盛頓共識背後的經濟學家忘記現實世界經常是次佳選擇,私營化、解除管制與貿易自由化在條件不足下可引起意外影響。金融全球化帶來的不穩也比預期更難處理,導致東南亞、俄羅斯、南美等地發生金融危機。

經濟學家出錯原因包括,信念與立場最堅定的經濟學家最吸引聽眾,反之許多假如、條件與懷疑者或不願在公眾發言,或缺乏公眾關注。經濟學家也確實偏向市場一方,他們恐怕公眾不明白市場怎樣運作,故此過份為市場辯護。在經濟學內部,創意地展示市場失效贏得學術聲譽,但在公共場合,經濟學家則傾向支持自由市場與自由貿易。在被逼採取立場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傾向投票給市場導向的選擇。

經濟學家也並不總是適當連結其模型與現實世界。他們的模型由分析、反思與觀察而來,但模型實踐者對真實世界的觀點則更為直觀,由圈內非正式社交與談話不意形成,這種迴聲室效應易於造成過度自信。經濟學家也免於受外界批評,現行做法也不需要他們考慮其模型應用的條件。詢問他們其模型較適用於玻利維亞還是泰國,有線電視還是橙的市場,經濟學家很難給予明確的答案。模型是否切合特定環境留待讀者或模型使用者判斷,這很容易導致誤用。

為何經濟學家的權力超出教室之外?作者指原因在於,經濟學的科學取態為公共政策問題帶來有用知識,其模型像寓言般的敘事則易為公眾理解,也可連繫至清晰的政治意識形態。作者提醒當經濟某一模型變成唯一模型,會導致模型敘事脫離原本的設定,變成萬用的解釋。經濟學家應像按環境採用不同解釋框架的狐狸,而不是以單一宏大觀點解釋一切的刺蝟。

在點出經濟學家犯錯的情況後,作者轉而回應對經濟學的慣常批評。投訴經濟學模型太簡單誤解了分析的特質。簡單是科學的要求,所有解釋、假說、因果描述都需要理念化,以專注於重點。模型應盡量簡單,但不能過度簡單以致忽略因果機制間強烈的互動效應。

如前所述,模型假設不符現實有助於區分其他共變因素,辨認出特定因果關係。但大為影響問題或結果的重要假設則需要特別留意,避免重要假設變得更現實會大幅改變模型結論。

對於經濟學只以個人為研究單位,忽略社會與文化行為因素的批評,作者回應指最基本的經濟學模型雖然略過社會與文化因素,但模型也能擴及處理這些影響,實際上也有模型考慮身份、規範與文化實踐怎樣由個體互動形塑。對比個人與社會層面分析大體上是虛假而無用的二分法。

正如前述,經濟學家確實有偏向市場為本的方案。但作者指這問題更多在於經濟學家向公眾表達自己觀點時的方式,而不是經濟學本身的內容。現時經濟學研究更為鼓勵找出完美市場的相反例子。要改變經濟學家偏向市場方法不是要重整學科,而是更恰當引入各種多樣的模型至公共討論中。

有批評指經濟學理論無法恰當測試,無效理論沒有淘汰,模型不斷轉換,由流行與意料帶動。假如經濟學家自以為是社會世界的物理學家,作者認為這種批評正當。但他指經濟學是社會科學,尋找普遍適用理論與結果只是徒勞。模型或理論最多只是在特定脈絡下有效,沒有理由預期它們可得到普遍實證支持或否定。經濟學的進展,在於擴展潛在可用的模型,新模型能捕捉到以往模型忽略的社會現實層面。

經濟學未能預測未來的誤解衍生自另一常見盲點︰誤將某個模型當成唯一模型。假如經濟學家更認真看待其模型,他們對金融創新及金融全球化的影響就不會那麼有信心,並能更好準備造成的金融創傷。任何社會科學也不應聲稱可預測未來,或者以此為評價標準。經濟學與其他社會科學最多只能作有條件的預測,告訴我們在其他因素不變下,某一轉變在特定時間會有甚麼後果。

有批評指經濟學充斥價值判斷。作者指自利行為是經濟學的基準假設。許多經濟學模型假設個人自利行事,盡量擴力自身消費能力,不顧及他人,這些假設在許多情況到足夠貼近現實,改為有一定程度利他與慷慨對模型結果應響不大。這些模型意在描述實際發生,而不是應該發生的事,這種分析並未帶有價值判斷。

研究發現經濟學學生表現更為自利,似乎表示經濟學模型自利的基準角色產生價值上的偏向。但經濟學學生在入學前已表現出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價值觀,在學習經濟學時表現沒大分別,顯示似乎是經濟學吸引較自私的學生就讀,而不是讓學生變得更自私。

作者指,經濟學家認為誘因有效是出於實證支證,他們並不否定道德或其他非誘因解決方法,但要求證據支持。當證據出現,例如向托兒所遲到家長收費反而令他們更多遲到,顯示收費令家長的道德代價減少,經濟學家通常也願意考量這些現象並適當調整,只是他們仍會以相關程度與功效方向思考,而不是道德方向。

經濟學家對於市場可以說的,是運作良好、不會經常有瑕疵的市場,會帶來有效率的資源分配,有效是指沒有可行方法可在另一個人不變得更貧窮下,令某個人變得更富有。效率本身是好事,但當然不是唯一的好事。有時其他內在道德價值如平等與效率共存,但有時會有衝突。不同社群對甚麼應在市場販賣有不同答案,經濟學家沒有特別專業能力進行這些取捨,最多只是能提供有用的意見。假如經濟學家為如正義、道德、公平與分配等範圍下判斷,他們無疑是超出其專業範圍。倡議市場者可能未有顧及效率的限制,批評市場者也可能忽視市場促進合作精神的貢獻。

最常出現對經濟學的批評之一是它排斥外人,與世隔絕,不對新取向與理念開放,例如大學生批評經濟學教學視野狹窄並「阻礙有意義的批判思考」。作者指經濟學教授在向外界介紹其學科時著重指標模型,強調一組特定的結論,在經濟學入門課程中尤其如此,令經濟學以外學生無法學到學科中更為有趣的內容。

結論多元主義也不能與方法多元主義混為一談。任何學科都不會容許與學科既有做法偏離太遠,經濟學不會容忍違反學科做法的人。有抱負的經濟學家必須制定清晰模型並應用適當統計技術。模式可以包含眾多假設,但越是遠離指標假設,就越需要證明與說服他人為何需要這樣遠離。

經濟學沒有很大空間作方法多元主義不代表學科排擠新思維,作者舉例指發展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與工業組織經濟學,從1980年代至今已有很大轉變,從著重理論變為著重實證分析,對數據品質、因果推論與統計陷阱更為注意。經濟學三項新研究範圍也表現對其他學科貢獻的關注︰行為經濟學由心理學研究發展,隨機控制測試做法來自醫學,制度經濟學受比較政治發展學與歷史學啟發。

正如社會現實有各種可能,經濟模型也讓我們注意到各有不同的情境。在此情況下經濟學家之間自然會有異議,正確的態度是保持謙遜。讓公眾得知經濟學家之間的異議與不確定,比起公眾對經濟學提供的答案有錯誤信心更好。

作者總結指,經濟學為許多大型公共議題提供基礎與分析工具,但它沒有提供確定與普遍適用的答案。經濟學本身那些結果必須與價值、判斷及道德、政治或實踐的評估連繫,後者與經濟學學科關係不大,卻與現實密不可分。

最後作者列出分別給經濟學家與非經濟學家的十誡,給經濟學家的十誡是︰

  1. 經濟學是眾多模型的組合,珍惜模型的多樣。
  2. 是某一模式,不是唯一模型。
  3. 讓你的模型足夠簡單,以分辨特定原因與它們如何運作,但不要過於簡單以致略過各原因的重要互動。
  4. 不符現實的假設可以,不符現實的重要假設不可。
  5. 世界(幾乎)總是次佳。
  6. 為現實世界標示模型時你需要詳盡實證分析,這像是工藝多於科學。
  7. 不要混淆經濟學家之間的共識為確定世界如何運作。
  8. 當被問到關於經濟或政策時,說「我不知道」並沒有問題。
  9. 效率不是一切。
  10. 以你的價值觀取代公眾價值,是濫用你的專業知識。

給非經濟學家的十誡是︰

  1. 經濟學是眾多模型的組合,沒有既定結論;拒斥不是如此的論點。
  2. 不要因為其假設而經濟學家模型;詢問假如特定有問題假設更為現實後結果會怎樣改變。
  3. 分析需要簡單;留意假裝為複雜的不一致。
  4. 不要被數學嚇怕;經濟學家運用數學不是他們聰明,而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
  5. 當一名經濟學家提出建議時,詢問是甚麼讓他/她肯定其模型可應用至當下情況。
  6. 當一名經濟學家運用「經濟福祉」(economic welfare)一詞時,詢問他/她是甚麼意思。
  7. 留意一名經濟學家在公眾發言可能與在研討室中不一樣。
  8. 不是(所有)經濟學家都崇拜市場,但他們比你更清楚市場怎樣運作。
  9. 假如你認為所有經濟學家想法相似,請參與一次他們的研討會。
  10. 假如你認為經濟學家對非經濟學家特別無禮,請參與一次他們的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