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理性選民的神話

看完了《理性選民的神話》,與不少2008年前寫成的經濟學跨學科書籍一樣,部份見解有趣,自信,多少帶著傲慢,但不少觀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化為塵埃。

書中主要論點是,民主失靈不只是因為選民無知,而是選民有系統地不理性,令「集體奇蹟」(也就是「群眾的智慧」,各人錯誤隨機而互相抵銷,得出正確答案)無法成立。在市場理性的消費者,在投票中因為對決策缺乏影響力,不求甚解忠於意識形態自我滿足的成本很低,集合起來會造成錯誤決策。

在選民懷有偏見又輕信下,民主政客常態就是煽動。政客與利益團體在公眾漠不關心的議題中獲利,媒體則報導觀眾想看的新聞,並同樣在觀眾漠不關心的邊緣上下其手。

接著作者就以經濟學家身份指出,選民在經濟議題上有四方面系統的偏見︰反市場偏見,例如視市場報酬與轉移支付視為等同,忽略誘因,並設想市場充滿壟斷;排外偏見,例如反對國際貿易;創造就業偏見,例如認為多人就業才是好事,反對增加生產力並減少勞動投入的新技術;悲觀偏見,總是認為未來會比現在差。

在此稍為插評,這些偏見或者反駁偏見的意見是否符合現實,應該是按脈絡而定,由效率、公平還是其他角度出發、短期還是長期、由誰獲得甚麼等等。但作者沒有說明,彷彿其經濟學論點是永恆真理。

作者以經濟學家觀點為基準,再按大眾的社會特徵調整,得出「啟蒙大眾」的經濟學觀點,以此為標準答案(或真理)說明大眾的經濟觀點有多大偏差。偏差表現在大多數題目上,並反映上述四種系統偏見。值得一提的是例外,例如大眾與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教育不足是嚴重問題,作者這樣評論︰

普羅大眾認為,教育不足是嚴重問題,而經濟學家表示贊同……經濟學家……主要的理論基礎在於教育有正面外部性,教育不足會使市場的產出水準低於最大。民眾照理提不出如此深奧的論據,只是湊巧達成相同結論(pp. 103)。(著重為我所加)

這樣解讀資料未免太過飛躍。

大眾與經濟學家同樣一致的問題包括,認為人們儲蓄不夠、企業職訓投資不足、總統對改善經濟能力有限、子女生活水準大概與自己差不多,作者為自圓其說對這些例外都有只是例外的解釋。

問題十三關於高階決策者薪酬太高的意見,不妨引用作者的評論欣賞︰

相信企業高層得到過高的薪酬,類似於相信商業獲利太高。啟蒙大眾給的數字,吻合「專家對,外行人錯」的說法。……對民眾來說,高層薪酬是把利潤轉移給高階經理人︰當他們拿得更多,屬下分得就少。經濟學家拒絕接受這種大餅固定的心態。業界「船長們」的薪水可提供誘因,去減少成本、創造並改善產品,以及精準預期消費者的需求(pp. 110-111)。

……也提供誘因讓他們盲目或故意冒險讓納稅人結帳。不知作者寫這段時有沒有包括金融機構高層,在2008年後就應該沒有了。專家對,在未錯之前。

古典公共選擇理論指,因為選民一票對決策無甚影響力,邊際效用近乎零,所以理性的選民不會花時間理解政治資訊,選擇理性地無知。作者則反駁指,選民無知水準對政策沒有影響,因為有「集體奇蹟」;無知不代表易受誤導與欺騙,也不代表貪腐與內部操縱,因為可以嚴酷懲罰彌補寬鬆監視(又要插評︰作者認為低機率嚴酷懲罰與高機率溫和懲罰相同,數字上是,實際犯罪表現不是。);如果無法運用嚴酷懲罰,理性無知選民也可以拒絕任有政府提出的方案。

如前所述,作者提出大眾同時是「理性消費者」與「非理性選民」。行為者同時在乎其物質財富與非理性信念,但錯誤信念有物質成本。這種理性的非理性與理性無知分別是,理性無知假設人們厭倦追求真相,理性的非理性則認為人們主動迴避真相。非理性過程如下︰

  1. 面對問題的特定答案沒有情感認同時,可以保持理性。
  2. 對問題的特定答案有情感認同時,會特別「警覺」錯誤信念會否造成物質成本損失。
  3. 若錯誤無須付出物質成本損失,那就順其自然,相信感覺最好的信念。
  4. 若錯誤會導致出物質成本損失,就需要提高自我控制以保持客觀
  5. 理想思考會打破美好幻想造成情感創傷,錯誤信念則有物質成本,盡量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這種過程的表現方式之一,是人們在要求打賭自己的信念時,會讓他們修正自己的觀點,因為錯誤信念造成的物質成本損失變得明顯。作者如此描述選民談論公共議題︰

若將民主政治描述成一個大家一起解決社會問題的公共論壇,這是過於天真的看法,而且忽略了背後存在的許多衝突和矛盾。這個觀點忽略了潛藏在表象下的巨大真相。當選民們大聲談論如何解決社會問題時,其實他們主要主要目的只是想拋開日常必須保持的客觀束縛,並藉忘吹噓一下自身的價值(p. 238)。

選民在政治取態上並不自私,例如老人不會較偏愛社會保障與醫療保險,支持墮胎合法化的男性比女性稍多,失業者對就業保障的支持,以及沒有保險勞工對國家醫療保險的支持,都只比總體稍高。作者認為在選民非理性下,沒有私利考驗會令錯誤更容易導致愚蠢政策。在選民選擇性參與中,投票者似乎比不投票選民較不帶偏見,原因是他們受較多教育。

假如選民希望推行特定的政策,但不願意看到政策可預見的結果,政客有兩種選擇︰一是推出不受歡迎的政策,期望有利結果可抵銷推行時的傷害;二是配合大眾,希望贏取大眾信任,讓他們忽視有害的結果。而選民的反應,則是他們會不滿意自己選出的政客,不是因為政客沒有推動選民偏好的政策,就是因為政客推動選民偏好的政策成效不佳,顯得政客無能。官僚機構的代理人問題,在作者眼中反而會調和多數人的極端,為選民想要與實際得到的事物之間提供安全閥門。

作者指對經濟學「市場基本教義派」的批評更適合用於「民主基本教義派」,認為民主的問題可由更多民主解決。作者呼籲經濟學家即使已被罵為市場基本教義派,也應比現在更支持市場,即使自由市場有不少缺陷,也比民主這替代方案好得多。

作者對民主的改革提議則是受更多教育者應有額外投票權,原因是「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選民,思想時更像經濟學家」,也應提供更多教育,並讓有經濟學素養的人有更大政治空間改進政策。

還是那句,2008年。

本書在理論框架上有思索之處,但實證證據上相當沒說服力,在2008年後也沒有大幅修訂的新版。不知是不是身為作者與選民一樣,自我感覺良好、遵從意識形態的成本也很低,又或者,回報相當大。

用上一篇Economics Rules給經濟學家的十誡來評論本書作者大概不至於太刻薄,特別是經濟學模型是a model,不是the model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