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想像的共同體 4

繼續是《想像的共同體》。

1820年至1920年在歐洲出現的民族主義有兩點與美洲不同,首先,「民族的印刷語言」在歐洲民族主義中十分重要,其次,歐洲民族主義參照了美洲及法國大革命模式,因而民族是有意識渴求之物。

如前所述,地理發現令歐洲人明白世界有許多不同的文明,亦使他們開始比較不同語言,再加上神聖語言沒落,印刷資本主義出現,方言地位大為提高。在十九世紀歐洲,方言已取代拉丁文地位,而此時正值資產階級崛起,他們並非以血統為內聚力量,而是以識字為特徵,使他們的內部連帶受印刷方言通行的範圍限制。語言逐漸成為「人們的語言」,並屬於擁有共同印刷方言的群體。

印刷品也令法國大革命及美洲獨立運動廣泛流傳,並成為一種定型的模式,與民族國家相關的事物,例如共和制、公民權、國旗與國歌,成為想像現實,植入人們的記憶,而與之衝突的事物,如美國在十九世紀的農奴制或南美共和國之間語言相同,則為人們省略不提或當成個別例子。這種由過濾事實組成的模式,構成了歐洲民族主義的某些標準,故此就算是歐洲較落後社會集團提出的民族主義,也帶有「民粹主義」色彩,就像農奴制必須廢除,這是因為民族主義概念的模式已在歐洲落地生根。

民族主義模式在歐洲興起為多民族君主國家帶來文化與政治困難,因為這些國家的統治正當性與民族無關。為了回應群眾性民族主義的挑戰,這些國家推行「官方民族主義」,也就是有意識地將帝國領土範圍「民族化」,以調和帝國與民族主義的矛盾。 官方民族主義 以1881年開始在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為代表,其所推行的「俄羅斯化」政策包括規定學校只能用俄語,打壓其他方言等。與此相似,英國也在印度引進英式教育系統,然而與俄羅斯不同的是,印度與英國並不相連。受英式教育的印度人,以及其他受母國形式教育的帝國殖民地人,感受到類似十八世紀美洲的朝聖之旅障礙,由此也影響到二十世紀殖民地民族主義的發展形態。

應該還要再寫一兩次才能完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