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不確定的年代

本日說的是John Kenneth Galbraith的《不確定的年代》,本書有不少部分說經濟史,就不引那麼多了。說到金本位︰

一個具有穩定的貨幣制度(所有的「錢」都可兌換為等值的金銀)的世界,必定是一個穩定的世界,不管它有甚麼缺點,至少可以保障錢幣的購買力;整個十九世紀中物價不斷的下跌,以金為本位的貨幣購買力則不斷增強。


這種穩定性對於有錢人是有極大助益的,很不幸的,這點卻被忽略了。當英格蘭銀行提高貼現率,或採取其他方法來約束一般銀行,以保證有足夠的黃金應付存款者的需要時,商業機構便貸不到資金了;最後物價下跌,群眾失業。在這樣的影響下,金本位制對農人和工人便是不安全的主要來源,貨幣的購買力,雖然能維持住,但是他們擁有的錢卻少了,甚至囊空如洗。當然這些人並不了解是甚麼東西造成他們的不幸,即使後世讚揚金本位制成果的人,也不明白這種成果是建立在多少人的無助和犧牲上(p. 225)。


談到費雪的物價方程︰

P = (MV+M'V')/T


「P代表物價,M代表一般貨幣及現金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M'也代表貨幣,但範圍較廣,包含了銀行存款。V及V'就分別代表上述兩種不同貨幣的流通速度。......物價隨著M的增加而上漲。貨幣不僅包含在手邊流通的現金,還包括銀行存款,就是M'(銀行存款可以透過簽發支票而成為可以購物的鈔票);貨幣如果很快就用掉,則其影響當然比藏在自家的椅墊下或單純地存在銀行裏更大,所以貨幣數量還要乘上相對流通速度V。特家貨幣供給量的增加,如果僅集中在少數幾種交易上,則其對物價的影響將比分散在多種交易上更大;如果我們將交易次數(即方程式內的T)除交易總金額,所得到的就是物價水準。」(p. 231)


凱恩斯革命︰

通貨膨脹可以用足夠的失業來救治,但這種救治方法凱恩斯派一定不贊成,因為就凱氏體系來看,它最基本的效用就是消除失業現象。現在,要阻止物價上漲及工資的提高,就必須有直接的行動(我一直認為這種行動是無可避免的),這樣做,當然不能使市場情況保持不變(凱恩斯這位保守主義者就想使市場保持不變),這是激烈變革的先聲,可能也是許多人都不願意面對的事實。


我們還有其他的問題橫阻著;凱恩斯派維持經濟的方法牽涉到軍事方面的大量花費,而我們若是把這筆錢來從事福利福利工作、或是掃除貧窮,那才是萬家生佛的事。時間證明了凱恩斯式進步是不均衡的——車子太多、房子太少;香煙太多、健康照顧太少。這樣,大城市產生了問題,當這種問題層出不窮之際,充滿信心的年代也就結束了。凱恩斯的時代畢竟是一時而非永久的(p. 272)。


談大企業︰

一個更好的發展將是廢除在大企業中已毫無作用的董事會,而由大眾稽查員來取代,雖然他們無權作經營決策,但可確保公眾法律與規則的實施,亦可評估公共利益的事務,不然,也能維持管理階層的真誠,如果再不行的話,還能批準或下令更換最高經理人員。


誰將代表股東?答案是︰現在沒有誰能代表股東了。現代大企業的股東沒有權力,也沒有作用,他們已是廢物。更進一步的合理發展是以公債付給那些毫無作用的股東,而將股息及資本所得與大眾分享;大家會認為這是社會主義,不錯,但是這是先有客觀事實的社會主義。當大企業發展開來時,勢必會拿走業主及資本家的權力,這種事實自然會帶來社會主義。很少有人提到︰現代企業最主要的傾向便是使其本身社會主義化(pp. 337-338)。


作者認為貧困問題原因之一是人地關係的問題,而解決方法有增加土地供應或其替代、改變租佃關係、節制生育與人口外流這樣。

談教育與民主︰

我相信教育有兩種必備條件...... 首先,教育必須促進「團體」的觀念——使人感覺到即使自己能有某種特殊利益,也必須向一般利益讓步;對大家最有利的也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有了這種觀念,還必須有相當敏銳的警覺——那些反對共同利益的人本身就該被反對...... 人們必須能感受到,並加以反抗、反對。民主政治下的教育,就必須教導大家認清這種責任。


第二、教育必須注入個人的安全感,使人們對工作能夠有清晰而非迷糊的獻身,並且能分辨哪些人是如此,哪些人不是如此。近代旁觀式政治的罪惡是它給予了政客過多的讚頌,這些政客確信他對時代的焦慮有所貢獻並巧妙的說服那些不喜歡採取必要行動的人,使人們對他的當選不覺得可畏;他會說︰「我追求和平,但絕不犧牲弱小」,「貧窮必須消除,但絕不給納稅人增加新的負擔」,「我支持更合理的分配每人的收益,但絕不干涉個人企業應得的報償」(pp. 412-413)。


本書其餘的主題,好像都市化、馬克思等,就不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