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文化與社會

本日說《文化與社會》,是一本編選集,所以每篇引一兩段就好了吧。

狄爾泰「人文研究」︰

要想了解自己,只有透過完全的理解活動來達成;但想要了解自己和他人,只有將我們經驗的種種,轉化為表達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式來完成。因此只有當我們把經驗、理解、表達這三者結合在一起,「人」才有可能成為人文研究的主題;而這三者互相連繫的特質,也就是人文研究的獨特之處。也只有當我們採用結合了經驗、表達和理解三者的研究方法,去探究某個主題時,我們的研究才稱得上是人文研究(p. 46)。


帕森斯與席爾斯「價值觀與社會體系」︰

這個共同的文化/符號體系在某些層面上,便摺行動者樹立了規範的意義。有了這個標準值之後,如果自我希望被他者理解(即自我想得到本身所預設之他者的回應),就必須遵從這個規範傳統。這套其同的文化符號便成為一個媒介,這個媒介塑造了自我和他者的行為模式,由此才衍生出(定義出)他者在面對自我的行動時所作的適切回應。上述過程構築了一個穩定的相互期望系統的條件;在此系統中,自我和他者不僅應該相互交流,而且必須恰如其分的交流互動。


如此遵循著適切互動的傾向,其實正是為了服膺一套標準模式。這個標準模式就是文化——文化不僅是一套溝通符號,而更是一套行為準則。經由互動,自我和他者的行為動機便和標準模式融為一體。在建構行動體系之際,價值觀取向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文化成分(p. 56)。


葛蘭西「文化與意識形態霸權」︰

只有在知識份子與俗民大眾之間存在著理應於理論與實踐之間出現的統合時,——也就是說,只有在知識份子一直是屬於群眾的有機知識份子,以及只有在他們能夠縝密思考、連貫組織群眾在實踐運動中所引發的原則和問題,從而形成一個文化與社會集團時——我們才能擁有文化上的穩定與思想上的有機特質。......只有靠接觸俗民大眾,哲學才能有「歷史感」,並且滌清個人的知識份子氣味對哲學所帶來的污染,讓哲學「活起來」(pp. 70-71)。


索緒爾「符號與語言」︰

語言符號所結合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觀念和聲音意象。後者不是物質性的聲音或純粹物理意象,而是那聲音在心理上所留下的印記,在我們感官上所留下的印象。聲音意象是感官的,而且如果說聲音是「物質性」,也是相對於「概念」這一較為抽象的用語而言。


我們觀察自己的話語時,聲音意象的心理特徵變得明顯。我們不必張嘴動舌便能跟自己說話,或在腦海裏吟讀詩文。


......語言符號因此是一個雙面的心理實體...... 觀念/意象(pp. 77-78)


莫頓「科學之規範結構」︰

所謂「科學精神」,乃是一連串具有感情成分、限制科學研究者研究取向的價值觀與規範。展現這些規範的形式包括「指示」、「處罰」、「偏好」以及「認可」。它們都是透過一些體制化的價值觀而取得正當性。這些規定由法則和典範加以傳遞,並且以制裁的方式加以強化,使得科學家在不同的程度上都能將之內化,因而形塑出他的「科學良知」,或者,用近來大家所偏好的詞彙來說,他的「超我」(p. 91)。


有四組體制上的成規構成了現代科學的精神;包括︰普遍主義、共產主義、無私性以及組織化的懷疑論(p. 92)。


李塞特「價值體系與民主制度」︰

如果我們要比較各國價值體系,首先必須能將各國價值體系加以區別及分類。......本文所運用的模式變數主要涵蓋三類價值區分,分別是——「成就」與「命定」的區別;「普遍性」與「獨特性」的區別;以及「明確」與「模糊」的區別。一般社會價值體系評定個體表現並加以定位時,主要運用兩種評定方式;一種是強調個體的卓越能力與成就,另一種則突顯遺傳或其他先天特質...... 此即成就/命定所代表的不同著眼點。第二類區分模式中,「普遍性」是強調所有的社會分子應該依據相同的標準得到相同的待遇......而「獨特性」的著眼點在於突顯個體之獨特性,依不同特質及不同身分,給予不同的待遇。第三類區分模式亦是著眼於如何看待個體;「明確」的概念強調依照個體在社會中佔有的特定位置加以對待,而非籠統地將其視為具有群性的社會成員(p. 103)。


巴特「摔角的世界」︰

摔角不是運動,是景觀...... 真正的摔角,也就是被誤稱為業餘摔角的那一種,是在二流的室內場地表演的,那裏的觀眾自然而然融入嘆為觀止的比賽現象,有如城郊電影院的觀眾;而且這一批人滿腔憤慨,因為摔角是一種預先套招的運動...... 觀眾根本沒興趣知道比賽是否有暗盤——這樣是對的;他們沈浸在這一場景觀最主要的旨趣,亦即棄絕所有動機與後果︰重要的不是他們想到甚麼,而是他們看到甚麼(p. 119)。


沙林斯「食物作為象徵符碼」︰

使某個物件變得對某些種類的人而言有用處,這種社會意義在該物件的物質特性中並非顯而易見的,就如同它在交換過程中可以被賦予的價值也是看不見的。「使用價值」比起「交換價值」而言並非比較不具象徵性,或比較不能武斷認定。因為「有用性」並不是該物件的性質,而是該物件性質的「意義」。......人類社會中沒有一樣物件、一件事情,是具有本質意義或能夠流動的,所有的意義都是人類賦予的(p. 130)。


高夫曼「框框外的活動」︰

假設你要觀察一連串的活動——這些活動具有依照特殊規則而編排訂定的固定框架,並且是所有經過認可的參與者的主要注意力的共同集中點;然而,當這樣的活動正在發生的同地、同時,似乎無可避免的,其他模式或線路的活動(包括狹義的溝通活動),也同時發生著。當人們著手處理(如果真的有人去處理)這類與「官方/主要活動」相異的次要活動時,往往會把他們和官方/主要活動分開來看。換句話說,活動的參與者所遵循的「活動進行路線」——或稱為「故事發展線」——事實上橫跨了許多被認定是「框框外的活動」的事件;而這些框框外的活動之所以淪落到次等地位,其實完全是官方/主要活動所主導的特殊規則規範的結果(pp. 144-145)。


吉爾茲「巴里島鬥雞賽之為戲劇活動」︰

在鬥雞賽裏,社會地位當然只是象徵性地受到比賽成敗的影響...... 鬥雞主人受到的影響,都只是暫時性的認可或暫時性的侮辱而已。但是對巴里島人來講,再也沒有任何事物比間接的冒犯更令人竊喜;同理,再也沒有任何事物比間接的冒犯更令人痛苦——特別是當雙方都認識的人都在場看得一清二楚的時候,一齣眾目睽睽的鑑定賽,真是夠「深層」的了(p. 164)。


透納「過渡儀式與社群」︰

在過渡儀式裏,人們自社會結構解放、進入社群,經由社群經驗重新攝取活力,再返回社會。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這種辯證關係,任何社會均無法適當運作。過度彰顯社會結構,很可能導致社群滋生病態,游走「法律」之外或對抗法律。反之,過度彰顯社群,就像某些宗教或政治活動;可能接踵而來的便是獨裁、過度官僚作風,或其他形式的結構性僵化體制(p. 185)。


道格拉斯「污染象徵秩序」︰

仔細分析我們對污穢的想法,如果能撇開其中病原論與衛生學的成分,所見的便是一個對污穢的古老看法,認為它是脫序的事物。這個研究方向非常有啟發性。它隱含兩個條件︰一方面有一套符合規範的關係;同時有違反此關係的種種可能。這麼看來,污穢絕非獨立偶發的事件;有污穢必有體系。我們可以說污穢是系統分類下的副產品,因為秩序管理的過程都不免要摒除不合宜的成分(pp. 186-187)。


史密斯-羅森伯格「維多利亞時期純潔觀裏性的象徵意義」︰

如果身體是符號,那麼企圖控制身體功能、制定法規及違紀處分的種種決心也就代表了想要控制或維護社會某些特定族群的慾望。假如身體被看成脆弱無力、容易受到無法掌握的力量殘害,那麼很有可能是這個社會或社會族群本身懼怕改變,這些改變被當做無法控制的洪水猛獸(p. 200)。


湯普森「互助共生的儀式」︰

教會的凝聚力日漸低落絕不是代表勞動階級的自尊、自重及自律的敗壞。相反地,因為擁有一個工業與政治組織的大傳統,曼徹斯特以及紐加塞爾在人民憲章的年代,就是以懂得節制的大規模示威活動著稱。......在距離軍隊經常只有咫尺之遙的時候,他們通常只是擦肩而過,盡量避免任何滋事、挑釁的行為發生。「我們的群眾很有教養」,其中一個指揮回憶道,「我們需要的並不是暴動,而是革命」(pp. 227-228)。


威利斯「男子氣概與工廠勞動的關係」︰

說起來似乎匪夷所思,在槁木死灰的工作經驗當中,工人卻交織出一個生力十足的文化,而且這絕對不只是因為受挫而有的反射動作。這個文化絕不是經過機器剝削的殘渣,而是將經驗給予正面性的轉變,是工人對於在意象、工藝、事物等方面能分享共同價值的喜悅。正基於此,工人階級的工作文化絕對不只是介於人類與逆境之間的泡綿軟墊、橡膠隔膜。它是基於本身權益而生的挪用舉動,是技巧的運用,是有目的之行動與作為。即使是身處困境面臨欺壓,這個文化仍舊保有極人性的特色(p. 234)。


傅柯「性論述與權力」︰

據說過去沒有一個社會像現在這個這樣假正經;權力的機構也不曾如此費心地對它們所禁制的那件事佯裝無知,彷彿決定不去干預它似的。然而至少在重新檢閱事實跡象後,我們發現一切剛好相反︰當今權力中心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它所展現及賦諸言語的注意力、它循環流通的各種接觸與鏈結,也都是前所未有的;強烈的快感和持恆的權力所攫取佔有的地盤也是空前的多,為的是把觸角擴展到其他地方(p. 257)。


波赫居「藝術品味與文化資產」︰

在成為培養出來之天性的文化當中,或是已經變成天性的文化當中,中產階級找到合理化其特權唯一可能的原則︰既然無法求助於「身世之權」...... 或是「自然」...... 或是美學價值....... 那麼他們只可以訴諸培養出來的天性以及成為天性的文化,和有時候稱之為「階級」的東西,或是...... 訴諸「教育」,和所謂的卓越不凡...... 為了讓文化能夠實現其首要的意識形態功能,遂行階級收編,並合理化這種選擇模式,因而有必要(而且這樣做就足以)將文化與教育之間同時既明顯又隱藏起來的關連加以忘卻、掩飾並且否認(p. 269)。


柏格「世俗化過程的社會起源」︰

宗教多元化之後,在社會學或社會心理方面的主要特徵是,宗教不能再強逼接受,必須透過市場銷售。幾乎必須優先考慮的是,若要將宗教商品銷售給不受脅逼的消費者,就不能不考量他們對商品的期望。當然,宗教體制仍可以倚恃傳統的聯繫,避免某些信眾在宗教抉擇上過於自由,因為就市場的角度來看,某些「老顧客」依然有強烈的「產品忠誠度」。而且,宗教組織多多少少可以藉由各種促銷活動減少信眾不滿的情緒。儘管如此,基本上必須以懇求的姿態面對大眾,這表示消費者才是市場產品的主導(pp. 313-314)。


阿多諾「文化工業再探」︰

文化工業帶來的總結果是反啟蒙的效應,......啟蒙科技——也就是對自然的逐步征服——搖身一變成為欺騙大眾的幌子,從而變成禁錮意識的工具,阻礙個體發展獨立自主的心智,使其無法理智地為自己下判斷、作決定。獨立理智的個體才是民主社會的先決條件。民主社會需要具有成熟心智的成人來培養與維護。假使大眾遭到不公平的待遇,被道貌岸然者譏為烏合之眾,那麼文化工業難辭其咎。它將人們變成行為相同的一盤散沙,再加以蔑視,同時也阻擋了原本在現代的生產之下得以成熟發展的解放與自由(p. 327)。


馬庫色「從共識形態到工具性控制」︰

一個內在面向存在著,與外在的時勢相區別甚至相對抗...... 這個私密空間已經被工業科技的實況侵入和削減。大量生產與大量分配佔有了整個個人,而工業性質的心理狀態也早就不再局限於工廠當中。「投入內化」的多重過程似乎已僵化成近乎機械化的反應。其結果不是造成適應調整,而是模擬仿效︰個人直接地與社群認同,而且透過這個過程與整個社會認同。


......否定思考的力量——亦即理性的批判力量......失去,在意識形態上是與這樣的實質過程本身相對應︰亦即先進工業社會壓制其生產機制,並將它所製造的貨品與服務事業「推銷」或強加在整個的社會體系上的過程(pp. 336-337)。


貝爾「西方世界意識形態之終結」︰

沒幾個認真思考的人會相信他們可以描繪一幅「藍圖」,然後透過「社會工程」來實現一個和諧的新烏托邦境界。同時,老一代的「反信仰」也失去了其吸引力。現在,很少「典型」的自由主義分子仍會堅持國家不能干預經濟,也很少有中堅的保守主義者——至少在英國和歐陸——會相信福利國家是「通往奴役之路」。因此在西方世界,知識份子面對政治議題時形成了一個籠統的共識︰接受福利國家;去除中央集權為尚;採取混合經濟和政治多元主義制度。就這一層意義來說,意識形態的時代已告結束(pp. 345-346)。


帕森斯「超越壓逼與危機」︰

雖然整個時局的變化是由美國所主導的,但是所有新時代的特色都將散佈在每一個現代社會之中。


......平等原則的運用,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為普遍。大致上由一些平等的成員組合而成的社會群體顯示出,一些較為古老、私人名位的社會參與基礎......其正當性已被削弱。


......較有生產力的單位,會得到特殊的報酬。相同地,「有效能的組織」,是複雜社會群體在運作功能上的必要條件,而促使這種效能的成因是權力的體制化,其內部自然有分化的作用(pp. 360-361)。


古德奈「論意識形態、文化機器與新興的視聽感官工業」︰

當表意象徵系統的重心遠離概念、轉向圖像的時候,意識形態的基礎就漸漸消失了。現代的傳播系統已經從以報刊為中心轉變成為以電視為中心,回應這個轉變的方式可能不再依循意識形態的模式,而是採用和它完全不同結構的表意系統。現在的表意系統重類比而不是數位,重合成而不是分析,重玄秘信仰體系、新的宗教神話...... 意識形態並未走到「盡頭」...... 它在知識精英之間仍舊保持主導的地位,只不過它不再是大眾重要的感知模式,它已經喪失了群眾基礎(p. 369)。


貝爾「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

在一開始,資本主義的經濟衝動與現代性的文化驅力來自於同一處根源,共享自由與解放的概念。這個概念以「狂亂的個人主義」之姿落實到經濟事務上,而在文化層次上,它化身為「無拘無束的自我」。雖然這兩種共同源於對傳統與過往威權的揚棄,但不久之後彼此之間的敵對關係也一發不可收拾。......一旦工作與生產的組織完全朝官僚化的方向走,個人也被貶抑為角色而使工作場所的信條與對自我探尋、自我滿足的強調漸行漸遠時,它們彼此的敵對狀態只會愈演愈烈(p. 390)。


李歐塔「後現代狀況」︰

社會的實踐模式可不像科學的那麼簡單。它像是由不同類型話語(示意性、規範性、操演的、技術的、評估的)等各式網絡交織形成的怪獸。我們沒有理由相信必定可以找出一套所有語言戲局共通的後設指令,或是以為將流通於社會集體中的陳述總體加以規範的後設指令,其總體可被一個可改變的共識...... 所涵蓋(p. 411)。


哈伯瑪斯「現代與後現代之爭」︰

在經濟成長活力和國家體制成就的壓力之下,社會現代化更加深入各種人類活動的舊有形式。這種生命世界臣屬於體制的現象,我認為要歸罪於日常生活溝通的下層結構受到干擾。


......文化傳統的傳承、社會融合、社會化等職責,須依附於溝通理性的準則之上。當以價值判斷與行為基準的再生產和傳輸為中心的溝通行為領域,遭受奉經濟與管理理性為指標的現代化滲透時,就會有抗議與不滿的產生;因為,這些領域本應奉行溝通理性才對(p. 422)。


胡森「後現代導圖」︰

後現代主義的作用根本就不是讓現代主義過時;相反地,後現代其實挪用了許多現代主義的美學策略與技巧於新的角度裏,正因如此,它也重新詮釋了現代主義。在這個詮釋過程中真正過時的,是在批評論述當中有關現代主義的既定觀念,無論有意無意,這些觀念往往都以充滿目的論的進步和現代化理念為基礎(p. 457)。


其實也只是很約略地看完本書,沒有太多得著,不過將待看書籍列表增加了一串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