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恐懼的原型

看完了Fritz Riemann的《恐懼的原型》,應該算是心理學的書籍,總之看起來頗有趣。

書中說的是四種恐懼的原型,「認為把自己交出去就是失去自我與依賴,因而恐懼」、「認為做自己太不安全、太孤立,因而恐懼」、「害怕變化,視之為消逝與不可靠」、「害怕既定的事實,視之為終結與束縛」,相應的極端反應是分裂、憂鬱、強逼與歇斯底里。可以看到,四種恐懼原型可分為兩組,各執每組的極端。

人格分裂者的表現是︰

人格分裂的人費盡心思獨立過活,盡可能自給自足。他不依賴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尤其重要的是,不需要為任何人負責。因此,他遠離人群,他需要這種距離,不讓別人有親近的機會,只開放一點點縫隙。一旦距離被跨越,他的感受如同生存空間遭到侵犯,獨立自主遭受危害,他不再完好如初,於是很粗暴地反抗。害怕別人親近,這是他典型的恐懼。但他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排拒在外,就四下搜尋保護措施,以便躲在其中,避開一切(p. 23)。


憂鬱者則是︰

當憂鬱的人意識到他的個人必須與別人分開才能成立時,他不是放棄做獨立的個人,就是否認伴侶是一個獨立的個人......他擔任另一個人的護衛,要不然,就是讓那個人來當他的護衛...... 自立更生對憂鬱的人而言,等同無法享有安全感,他因此感到害怕(p. 77)。


抑鬱的兩性關係中比較麻煩的是憂鬱的愛情,這種愛情被過度的關心與照顧包裝著,藏在背後的卻是從害怕被遺棄衍生出來的權力欲。如果沒有達到他的目的,他會施展更強硬的手段,以自殺要脅對方,讓對方產生罪惡感;若出此下策仍舊達不到目的,他會陷入極度的憂鬱與絕望之中(p. 88)。


到了強逼人格者︰

他這般依賴熟悉、習慣的東西,面對新鮮事物時當然就心存偏見,他認為自己應該免於驚喜、不習慣以及陌生感,唯有如此才不會陷入危險(p. 139)......


這些人都用表面看來合理的方式,雞蛋裏挑骨頭發洩心中的不平,濫用權力,偽裝自己的行為是有原則,正確無誤,箇中還蘊含某些價值。這正是強逼人格者的可怕之處,因為他們賦予自己的行為某些價值,難以識破的是,他這麼做只是為了自己。不可否認,凡事都有個規矩——但應該靈活有度,絕非只是個無轉圜餘地的死規矩;道德風尚的確有其價值——但絕不是吃人的禮教(p. 164)。


最後是歇斯底里者︰

他們竭盡所能追求改變與自由,肯定所有新的事物,性喜冒險,對他們而言,未來表示大門敞開,大好機會等著他們...... 沒有甚麼可以約束他,要他負起責任,沒有永久有效的東西(p. 203)。


他天真地奢望自己的所做所為不受常理人情的制約,至少這一次不會應驗。他整個人被當下的願望盤據住,只能罔顧常規;跳過因果,向誘惑俯首稱臣(p. 205)。


把內疚投影到別人身上,程度嚴重時他會被自己說服,錯都在別人,做賊的喊捉賊。這樣一來,他愈來愈虛偽,一開口就謊話連篇。暗地裏他其實欠缺安全感,惶惶不可終日,卻不知所懼為何物;萬不得已時他將尋求一個新的身分,使他遠離束縛,不必面對真相,起碼多爭取到一點兒時間(p. 211)。


四種人格其實都是恐懼原型的極端反應,在生命中往往是四種情況的交集︰

懷著期待閱讀這本書,以為從所敘述的四大人格類型中可以找到自己屬性,但卻發覺很難斷定的讀者會感到有些失望;讀者大概在每一種類型中都找得出自己的身影,每一種基本的恐懼也都經歷過。我倒認為這是本書逼真、寫實的證明,這些恐懼與人格並不「單一、純然」。......四種動力沒有哪一個在我們身上獨霸一方——這表示滋養著這些動力與恐懼的童年,我們還過得不錯。若某一種人格類型被特別對照出來,其中一定暗藏失落,而這正印證童年時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多麼重要(p. 266)。


由上段可見作者認為恐懼的發展與童年經歷有很大關係,沒錯,作者在書中不時提到童年與四大人格類型的連繫,尤其是母親與嬰孩、學習性別角色與家庭安全感。以童年經歷解釋心理發展是精神分析學的一大特點。

作者作為精神分析學者與心理治療醫師,對以藥物治療憂鬱有以下看法︰

憂鬱人格每一天的生活中充斥著這樣的行為,就是沒有勇氣堅持己見、貫徹主張,試著說不,成為主體。讓步、捨棄、不保護自己,這些已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絲毫不察覺這種行為模式讓他們鬱鬱寡歡,還以為自己天生如此,無力改善。雖然醫師會開抗憂鬱的藥物,但是,病患自己若看不出導致他們憂鬱的外在因素,將會愈來愈依靠藥物,症狀雖然得以減輕,卻剛好把問題蓋起來(p. 113)。


大概其他人格類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