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漫步華爾街

看完了《漫步華爾街》,暢談各種投資與股市現象。作者是弱式效率市場假說支持者,認為計算交易費與稅項後,過去股價資訊不會令任何人長期表現可以打敗大市。作者一開始指出投資與投機的分別,投資是指資產的合理可預期收入與長期增值,包括股利、利息或租金收入,投機則是希望短期獲利,本書討論的是投資。

作者介紹兩種評估資產價值的理論︰磐石理論(firm-foundation theory)認為投資工具有其真實價值,低於真實價值時就是買進時機,反之則賣出;空中樓閣理論(castle-in-the-air theory)則認為股價反映的是大眾的看法,投資需要分析大眾未來的動向,搶在大眾將希望建為空中樓閣前買進獲利。

介紹過歷史上各種泡沫後,作者指出空中樓閣理論雖然能解釋大眾的狂熱,卻沒辦法輕易在事前得悉泡沫的程度與時期。歷史的教訓是,人們不應受引誘浪費金錢在快速致富的投機上,新興產業對社會影響有多大,成長速度有多快,都不是投資的原因,投資的目的在於是否能夠持續獲利。

磐石理論的基本分析主要考慮四項因素︰預料成長率、股利、風險與市場利率。但作者警告讀者基本分析有三個陷阱要特別留意︰目前情況無法證實未來預期,未來總是難以預測;無法從不確定的數字中算出精確數字,預測模型的基礎並不可靠;市場評價快速變動,沒有確定的市場評價指標,雖然多少可以看出過度狂熱的時期。因此,基本分析可以在以下情況出錯︰一,資訊與分析不正確;二,分析師對「價值」的估計不當;三,市場沒有「矯正錯誤」,股價始終未反映出估計的價值。

作者以歷來的股市表現指出,所謂技術分析(圖表派)的論點並不可信,股市並沒有循環週期可言。即使技術分析發現到以往有可獲利的模式,當這一規律廣為人知後,集體行為會令這種效應消失,任何技術策略遲早會自食其果。當中的教訓是,過去的股價不能用以預測未來股價。

基本分析在實務上要面對以下困難︰一,隨機事件大幅影響公司盈餘;二,公司會計程序裝飾損益表;三,分析師能力不足;四,最好的分析師轉任銷售或投資部門;五,投資銀行中研究部門與投資部門有利益衝突,令分析師較難唱淡股票。從績效角度來看,共同基金理應由優秀的分析師與投資經理打理,但其回報率卻比不上指數基金,數字也表明共同基金對市場循環的預測並不正確,在市場低位時持有大量現金,在市場高位時現金反而最少。

半強式效率市場假說認為,任合公開的資訊都無法令分析師表現更好。作者認為這種說法有例外,市場的確會出現狂熱行為,目前市價並不一定最能反映真實價值;消息不一定立即為所有人知道;機構投資者大量買盤可以左右估價;已知消息轉變為股票真實價值的估計也不是所有人都準確。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指出,在各資產相關程度並不完全相同時,分散投資不同資產可令風險減低,即資產價格波動會減少。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asset pricing model)則認為分散投資可減少的是非系統風險,例如個別公司的隨機事件;無法消除的風險是系統風險,承擔系統風險應有更高的長期報酬。數字顯示CAPM採用的風險指標beta系數未能反映報酬率,作者認為這表示beta並不是完美的風險指標,多項系統風險均會影響投資報酬,包括利率、通脹、國民所得、匯率、股價淨值、股票規模等。作者提醒讀者風險指標可能對投資有幫助,但不會有完美的風險指標可以解決所有投資問題。

行為財務學指出個別投資人各種不理性行為,包括過度自信、控制權錯覺、代表性捷思、從眾、損失趨避、架構效應、驕傲與後悔情緒等,這些錯誤也會彼此強化,令股價變得不合理。行為財務學也指出以套利行為修正股價的限制,包括套利風險極高、借不到股票賣空、缺乏套利替代品、不同國家法規管制不同等。作者認為行為財務學最有價值的見解包括︰避免從眾行為、避免過度交易、賣虧蝕股不賣賺錢股、提防新上市股、不輕信小道消息與不信任完美的計劃。

行為財務學另一重點是試圖證明市場沒有效率,市場價格有些模式可以預測。作者則以研究數據反對這種主張,指可以預測未來執酬的證據成疑︰它們可能是資料探索的結果,長期是否可靠大有問題;就算可預期報酬關聯確實存在,投資者在扣除交易手續費後也無法獲利;模式也可能只是反映利率變動或小公司風險溢價;即使模式的確不尋常,也可能因投資者爭相採用以失效。作者的意見是,如果地上有100美元鈔票,它們也不會長久在此,人們很快會群起運用這些機會直至機會消失。

本書最後一部份是作者的投資建議,在個人理財方面,作者提出十項建議︰

1. 定期儲蓄
2. 有現金儲備與保險
3. 以貨幣共同基金、定期存款等工具追上通脹
4. 學習如何節稅
5. 認清自己願意承擔的風險,選擇不同投資工具
6. 投資自住房地產
7. 了解各種債券
8. 黃金與收藏品不是很理想的投資工具
9. 留意證券商的佣金水平
10. 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

股票報酬受股利報酬率、盈餘成長率與本益比改變影響,債券報酬率則受到期日報酬率與利率影響。作者的估計是未來優質公司債報酬率約5-6%,不付息(美國)國債約4%,(美國)抗通脹債券2%,標普500股價指數報酬率則大約7.5-8%,然而作者也強調未來無法準確預測,以上數字為二十一世紀投資計劃的參考。

作者指投資組合要注意五項規則︰

1. 風險與報酬相關
2. 實際風險視持有期而定,持有時間較長,風險較少
3. 平均成本法理論上可降低風險,但要保留現金在大跌時多買
4. 再平衡資產比例可減低風險,例如這一年股票大升,股票佔投資組合比例會增加,就需要賣掉一些股票維持各資產比例
5. 負擔風險能力視整體財務狀況而定,包括工作收入與負債,切忌將投資與主要收入掛勾,例如不應投資自己工作公司的股票

在人生規劃中,不同年齡應有不同風險的投資組合,年輕時可承受風險較高,股票佔資產比例可較大,到退休後債券與現金比例則可增加。作者建議退休後每年可提取總資產4%作支出,以維持足夠資產應付退休生活。

在投資股市方面,作者推薦讀者投資低收費的指數基金,報酬率比一般共同基金為佳,交易成本較低,相對較能預測與評價。作者認為,投資於更廣泛的指數,例如不同國家市場的指數基金,過去的表現也較理想。

作者指自行投資股票較刺激有趣,但勞心費事,很少人能持續成功。作者提供四項選股規則以降低風險︰

1. 只購買至少持續五年盈餘成長高於平均的股票
2. 不購買股價高於合理真實價值的股票
3. 購買有故事題材的股票
4. 盡可能減少買賣次數,但對表現不佳的股票不必留情

共同基金表現無法事先預測,現在的績效不等於未來的報酬,可以注意的因素只有低收費與低週轉率。折價封閉型共同基金在以往表現不錯,但現在吸引力已大減,新興市場現在仍有折價封閉型基金可選擇,作者認為這種獲利機會經常存在,但很快就會消失。

作者最後重申,分散投資組合與每年再平衡,即使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投資環境較差時,仍產生令人滿意的報酬,簡單的規則可以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