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這才是研究的王道

之前看過Becker寫的《這才是研究的王道》,原書名是Tricks of the Trade,本書就是談社會科學研究的一些竅門(tricks)︰

這就是竅門(trick)的真締——一個簡單的小技巧,幫助你解決大難道。......每一個行業(trade)都有解決它特有問題的竅門,外行人不得其門而入,然而內行人三兩下就搞定的簡易法門。


......本書的竅門都是為了幫助我們解決思考上的難題,也就是解決社會科學家常將之視為「理論性」的問題。找尋某一專有名詞在其關係網絡裡的意義,然後為它下定義,正是我在此要談的竅門,但它不是慣常用來解決理論問題的方法(p. 7)。


「竅門」一詞暗示著︰使用這些方法或操作,做事情將會更容易。就此而言,那是誤導。老實說,這些竅門在某些特殊的情況裡反而會讓研究者更棘手。這些竅門不僅不會讓研究的例行事項更容易完成,反而以各種方式對學院生活奉為「正確」做事方法的制式思考法則,提出了挑戰。這個例子顯示了「正確」是做好研究的敵人。竅門的能耐正是在於把事情翻轉,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創造出新的研究問題,為比較案例研創出新的可能、發明新的範疇等等。這意謂著我們要做的工作不少。其樂無窮?是的,但比起不花腦筋、按照模子做研究,事情不會更少,只會更多(p. 12)。


作者之後將竅門分為四類︰「意象」是研究前如何想像研究對象與社會世界的關係、「抽樣」是如何挑選樣本、「概念」是如何整合樣本發現令其更一般化、「邏輯」是如何架構邏輯思考的方法。

作者指出四種社會世界運作的意象︰

1. 隨機分配


這個竅門的經典版本是參照假設(null hypothesis),意指研究者提出一種他相信不為真的假設。然後只要證明參照假設是錯的,也就證明了在其他假設裡面一定有對的,雖然這種方法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其他假設是甚麼。統計學家和實驗科學家都知道,參照假設最簡單的形式是︰兩個變項之所以有相關,全是偶然的機緣造成的(p. 30)。


2. 巧合


另一種有用的意象是「巧合」(coincidence)的觀念。巧合有時候是相當真實的,參照假設則通常不是如此。也就是說,巧合意味著事情的發生並非全然隨機,但也不完全命定。這世界上的確有你可稱之為「巧合的特質」的東西。雖然我們想要解釋的某些特殊事件裡的特殊行動,全都不是隨機發生的,每一個行動也都能用社會學合理解釋,但它們為何交揉在一起,可就不是那麼容易解釋了(p. 39)。


當A事件發生,當事人就處在一個情境,諸多事當中的一個可能會接著發生。......下一步有很多的可能性,但不會是一個無窮盡的數字,而且比較有可能的,通常只是一小撮而已(雖然最不可能的事也會發生)。在重要關頭選擇走哪一條路,取決於許多事項。我們可以把下個步驟所依賴的事物稱為「偶然性」,說A事件後面之所以跟著B事件,而不是C事件或D事件,是取決於其他的X因素(p. 44)。


3. 把社會當成機器


總而言之,牽制到利害關係,社會科學家就會忘記自己的理論。他們不遵循理論的清楚指示乖乖去檢視所有造成這個結果的人與組織。


機器竅門就是專門用來對付這種問題,讓我們不會遺漏任何關鍵的情境要素。我們得像工程師那樣,叫我們設計的機器做我們想要做的事。竅門在於︰


設計一部機器,這部機器能製造出例行性地出現在你的研究情境中的分析成果。請確認所有的部分都已經包含在裡面了——所有的社會工具、曲柄、皮帶、按鈕與其他的小零件——所有與你想要如願取得結果相關必備之物的規格與性質。由於社會學家常常在研究「問題情境」(problem situation),而機械製造出來的常常不是我們實地會去製造的東西,練習想出如何製造出這些東西,無可避免會出現反諷的局面,但我們不應因此而止步,我們應該慎重當它是一回事(p. 51)。


4. 把社會當成有機體


很多事就像從前一樣繼續存在。對那樣的事物,機器模式是最適當的分析方法,我們日復一日的研究工作也可以套用。


但有時候我們會想用另一種方式思考社會生活,也就是將社會生活視為是一連串交互連結的過程。用這種方式思考,我們想要強調的是關連性(connectedness),而不是機器意象所強調的重複性(repetition)。事物不會總是相同,但是一天天過去,它們會按大致相同的方式彼此連結,這種連結的方式就像動物的循環系統︰心臟、血管、肺與中央神經系統彼此互相影響(p. 54)。


把社會當成有機體又衍生出兩項竅門,將行動而不是人分類,以及視事物為人們行動的結果︰

將人群分類是一種說明人群行動規則性的方式,而將情境與一連串活動做分類則是很不一樣的方式。焦點放在活動而非人,將你的研究旨趣導向變化而非恆定,導向過程的概念而非結構的概念。如你將變化視為社會生活的常態,則科學的問題就不再是解釋變化或不變化,而轉向解釋變化的方向,並把情境中暫時不變的事物視為特殊的案例(p. 60)。


物凝結了社會共識,或者更確切地說,物凝結了人們在歷史裡行動的那一刻。這個分析法的竅門是︰藉由觀察你眼前的自然物,然後去追溯它形成的過程,以及是誰做了什麼讓這個物以現在這樣的方式存在(p. 64)。


作者又指出,每件事都有其發生時間與地點,在研究時需要了解社會組織對環境的依賴。

在訪談時,問「如何」比問「為什麼」有用︰

當我問人們「如何」時,我給他們留下更多的轉圜空間,也比較不帶強迫意味,讓他們可以根據適合自己的方式回答問題,他們可以說一個合理而面面俱到的故事,而不必說出一個「對的」答案,也不用像是得為壞的行為或結果負責。問「如何」好像問題無關緊要,只是出於好奇,無關利害︰「咦?你上班途中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遲到那麼久?」答案沒有標準格式,然而「為什麼」的問題,用意卻在要求理由。因此,「如何」的問題會導引對方把他們認為要緊的事通通納進故事裡,而不管那些事我是不是也認為重要(p. 74)。


詢問如何,也表示研究取向不是問為什麼某事是必要或者變得必要,而是問某事怎麼成為可能的過程。有時引起事物的因素效果是多重的,即只有在所有因素同時出現才會產生某種我們感興趣的結果。

接著是抽樣,作者討論到隨機抽樣的問題︰

使用隨機抽樣方法挑選樣本(樣本通常是人,但也可能是《紐約時報》的期數)的方式是,母體裡每一個成員都會有一個被選為樣本(通常是,但不必然是相等)的機會。接著,數理邏輯完美的現成公式就會告訴你,猶太婚禮刊登在那些報刊上的比例(或在受訪者樣本裡的民主黨員比例),和母體裡「真正的」猶太婚禮(或民主黨員)所佔比例不一樣的概率有多高。


這種結果誠然是有價值,但只有在那是你想要知道的結果時才有價值。這也是我為什麼在前面會說問題似乎在於,部分可能無法精確代表全體、不能忠實呈現出母體重要的特性︰平均身高、民主黨選民比例、猶太婚禮的比例。在樣本裡與在母體裡的變項值之間的關係是一個問題,但不是唯一的問題,因為某個變項在母體的平均值或比例,可能你並不想知道。以下還有其他問題(p. 88)。


其他問題包括想知道複雜整體各部份可否揭露其全貌、從少數部份推知整個組織及現象變異的範圍。
隨機抽樣平均化每一個案例(包括異例)被選中的概率,但要最大化異例浮現的概率,則要使用其他抽樣技巧。作者列出一些幫助找出異例的竅門,首先是找出顛覆思考的個案︰

這個竅門,因此就是辨識、找出可能會顛覆你思考的個案。......我們不應假設事情是不可能的、就是不可能發生的。相反的,我們應該要想像最大的可能性,然後思考事情為什麼沒有發生。傳統的觀點是除非有某種特殊的理由,不然「不尋常」的事不會發生。「我們要怎麼說明社會規範的瓦解?」根據Hughes的思考,你可以採取相反的觀點,假設每件事發生的概率相等,然後當某些事發生的概率顯然少於其他,我們就可以問為何如此。「社會規範當然會瓦解。可是我們要怎樣解釋它們為何持續存在?」(p. 109)


還有就是要以自己的理由決定自己的研究樣本,不應受其他人左右。別人好像已經做過同樣的事,可能只是名稱相同,所以仍然值得做;懷疑一切有權力的人所說的事,尋求機構中可提供不同意見的人,試試問他們「這兒有任何事比以前更好或更糟?」;聽起來像瑣事的其實也值得研究,應該自己決定;不一定要找表現特別好或特別差的案例,有時還過得去的是概推的好特質,選擇應有自己的理由;不需要只專注研究感興趣的事物,前人認為平凡無奇的事物有時會帶來突破;不能自動忽略研究對象忽略的事,但研究對象關心的事也應多加注意;應詢問資料來源、由誰收集、有何限制;不要受「沒品味」的批評影響(書中例子是Hughes將神職人員、精神病醫師與娼妓作比較,認為他們都有「罪惡的知識」,也就是知道他人的秘密)。

接著是概念,作者先提醒我們概念是定義出來的,而概念的定義則與意象(研究對象是甚麼)及樣本(選擇甚麼案例)有關︰

這裡的竅門就是︰概念的定義乃是基於其所依據的各種案例之間彼此擁有的共通性。無論最後的定義抽象(或「理論性」)程度有多高,個案的選擇方式如未經檢證,仍會留下痕跡。這也是為什麼我強調意象的重要性,意象能拓展我們對於研究世界裡呈現之事物的想法。如果我們的意象立基於偏頗的樣本,我們麻煩就大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有系統地找到被遺漏的個案,我們的研究就會精進(pp. 147-148)。


作者舉出一些協助定義概念的竅門,包括在初次實地考察後重擬研究問題、由個案定義概念、嘗試不用實際個案的特徵描述研究發現、以實際經驗一般化概念,這些竅門都有助找出概念的不同門向,為日後研究提供方向。

作者讓我們注意概念是相對的,任何特質都需要放在特定脈絡中理解︰

在此運用的竅門是,將任何似乎是描述個人或群體特質的詞彙,放進它所屬的關係體系脈絡裡。那會告訴你,特質不僅是某個東西「實存的事實」(physical fact),而且也是對那個事實的詮釋,也就是根據和這特質相連結的事物而賦予它意義。首先和這個特質相連的是其他同樣也被賦予意義的特質,這些特質進而構成一個可能性的系統(p. 164)。


以身體特質為例︰

身體特質及其社會重要性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擁有各種特質,但是只有其中一些特質,因其嵌置在關係體系的方式,而被視為具有社會重要性。當環境與社會秩序的安排機制認為這些特質是「必要」的,它們就變得重要。以身高為例,如果你的身高在某個範圍之上或之下,我們的環境安排就會造成你的不便,如果你太矮,坐在標準座椅上腳就搆不到地;如果你太高,一不小心頭就會撞到門。我們(美國)的社會安排比其他社會寬容一點,儘管如此,非常高的女人跟非常矮的男人在尋找伴侶時,還是會遇上我們不會碰到的問題(p. 166)。


換言之,此竅門是將詞彙放入關係蘊含的完整範圍,瞭解這組關係不同時間是如何組織,事物怎樣變成現在組織那樣,與其他社會安排又有甚麼連結。

作者又談及他稱為「維根斯坦竅門」的方法,即從某觀念中抽走某些特質後,還會剩下甚麼。用這種方法可更容易抽出案例的共通特性,擴展概念的範圍。例如教育及學習不只在學校出現,也可出現在小偷、情侶、個人電腦使用者之間,各自內容不同,但屬於同一整體類屬(class)。

接下來是邏輯,作者指出有些言論的邏輯論證是不完整的,因為論者隱藏了言論的主要前提︰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Hughes所運用的分析竅門。他指出,一些常見的種族歧視言論,邏輯論證都是不完整的,有人說了一個結論,並以一個事實陳述做為次要前提來支持,但這個次要前提所在的三段式論證爪來沒有公開而完整地陳述出來。這個問題只需一個簡單的邏輯練習,你就可以知道,必須是怎麼樣的主要前提,才能讓次要前提提向那個結論。他教我們的第一個竅門便是︰找出隱匿的主要前提。


Hughes還教了我們更多。他要我們進一步探討,是什麼因素使得這個不完整的論證形式令人信服且無法反駁?主要前提並不盡然總是如同Hughes的例子一樣,這成模稜兩可的狀況,但他的分析引導我們去思考一個不變的事實︰主要前提總是根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不須證明或辯論。因此,下一階段的分析就得採用比較 社會 學而非邏輯性的分析。採用社會學凡目的在於找出社會處境中問題、束縛及機運相同的一群人的日常生活模式,這種模式給人的感覺像常識一樣的篤定(p. 183)。


人們奇怪的用語及奇怪的界線都是其隱匿前提的線索,例如明確區別某一類人及說某些事物不是甚麼。
有些社會理論談及社會組織必然要做甚麼,作者建議可以反問︰「那又怎樣?」︰

這裡有個有用的竅門,當你讀到或聽到這類顯眼的命令式字眼時,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那又怎樣?」,因為這個必要性的根源,絕不如論述所設想的那麼自明,或不可動搖。


問「那又怎樣?」可以燻出這個必要性成立所需的條件,沒有什麼東西是那麼必要的,它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其他的事情跟著發生(p. 196)。


本書最後部份描述如何運用真值表(truth table)及跨類別質化變項(cross-class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variabrls)創造類型,當中包括三種方法︰特性空間分析(property space analysis, PSA)、質化比較分析(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及分析性歸納法(analytic induction, AI)。

PSA是利用真值表歸類及分析,消去法(reduction)旨在以功能、指數及實際情況將真值表不同組合歸類,探基法(substruction)則是將類型系統所屬的特性空間。QCA則是將各種因素編號,大寫是有在案例中出現,小寫是沒有出現,不同案例因而有不同編號列。例如某類事件成功與否受A, B, C三項因素影響,不同案例就會有Abc, aBC, AbC等編號列。列出所有成功案例的編號列,就能找出甚麼因素組合是導致事件成功的關鍵。AI則是在找到第一個案例後就作出解釋,然後用往後的案例修正解釋,與解釋完全不相容的案例出現時,則需要改變理論或重新定義解釋對象。

作者指,PSA與傳統研究取向類似,重視邏輯運作,QCA比較重視脈絡及解釋異例,AI則重視找出一項解釋的適用範圍,並擅於找出人們如何做某事。

在結論中作者表示竅門需要勤加練習,令社會學思考像呼吸一樣自然。不知道是否為了添加東方色彩,作者最後以鯉躍龍門的例子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