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

這次說說《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珍‧雅各著。

書中一開始就批評當時流行的規劃理論與重建計劃︰

都市重建的經濟學並未如都市更新理論所主張的那樣,健全地仰賴公共租稅補貼的合理投資,而是大量地仰賴從一些重建地區裏無助的受害者身上,訛詐而來、非自願性的補貼。要用對這些重建地區的「投資」來增加市府稅收,是難以實現的海市蜃樓。而且,相較於為了因應這些都市解體與不安的巨大變動所必須付出的公共支出而言,這些未來的稅收,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同時,在一次又一次、更大規模的都市夷平過程中,所有都市重建的技術與科學都無助於遏止衰蔽,以及伴隨著衰蔽而來,了無生氣的前兆(p. 21)。

之後作者就開始闡述自己的規劃觀,她尤其重視人行道的作用,首先街道可以協助維持治安︰

一個能夠處理陌生人的城市街道必須具備三個特質,它能夠將陌生人的出現轉變成一種安全的資產,這也是許多成功的鄰里社區一直具備的特質︰

首先,在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之間,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界線。

……其次,必須有眼睛盯著街上,就像天然的偵測器。街道上的建築物……必須面對街道。

……第三,人行道必須不斷有人使用。一方面是增加街道上有效的眼睛,同時也吸引街道兩旁房屋裏面,有足夠的人去注意街上的動靜。

……城市街道不應該只用來對付有攻擊性的陌生人,還必須保護許許多多同時在使用街道,溫和善良的陌生人,讓他們能夠安全地通行(pp. 50-52)。

人行道也鼓勵人與人的隨興接觸,同時保持自己的私隱。相反,缺乏人行道,提倡所謂的「與共感」(togetherness),只會令各家自掃門前雪︰

一個良好的市街社區,它在人們堅持基本的隱私和同時與周圍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接觸、樂趣、幫助之間,可以維持一個絕佳的平衡。這個平衡大部分是由很小、需要妥善照料的許多細節所構成,它們是那麼隨興地被實踐與接受,以致看起來非常理所當然(p. 75)。

休戚與共的「與共感」是規劃理論的古老理想中,一個令人作嘔的名稱。這個理想是如果人群中有任何共同分享的東西,那麼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共享。

……當一個城市缺乏人行道的生活,如果人們要和社區有同等相當的接觸的話,當地的人們必須擴大他們的私人生活。他們必須設法建立某種「與共感」,那麼他們才會有街道生活以外的東西可以共享。否則他們必須接受沒有來往的生活(p. 78)。

在缺乏自然與隨興的公共生活的城市地區,居民一般會將彼此孤立到一種很可怕的程度。如果只是和鄰居往來就會威脅侵犯到彼此的隱私,或是你無法像那些自我篩選的中上階級那樣仔細選擇你的鄰居,那麼最合理的解決方法就是完全避免任意提供協助或友誼,和別人劃清界線(p. 81)。

熱鬧的人行道還有助教養兒童︰

城市裏有其他工作和責任的人,……可以,而且在熱鬧、多元的人行道上他們的確也會,看管隨意玩耍的兒童,並且教化兒童融入社會。這是他們在做其他事情的時候,順便做的。

規劃者似乎不明白在隨性地玩耍中教養兒童需要多高比例的大人。他們似乎也不了解空間和設備本身並不教養兒童。它們可以是有用的附屬品,但是只有大人才會教養兒童,教化他們融入文明的社會。

…… 在真實生活中,如果兒童有學者的話,他們只有從城市的人行道上的一般大人身上,學到城市生活的基本成功之道︰人們必須對彼此負擔一些公共責任,即使人們之間沒有甚麼關聯。這不是一個光聽別人說說就可以學會的教訓。它只能從和你沒有血緣或是深刻友誼關係,或是對你沒有正式責任的人,對你負起一些公共責任的經驗中汲取(p. 99)。

討論了人行道後,作者轉而探討鄰里公園成功與否的原因︰

你無法對一個鄰里公園說謊,也不能對它說理。「藝術概念」和有說服力的提案可以將生活的圖像放進提擬的鄰里公園或社區的林蔭大道,言詞的合理化可以招徠應該會讚賞的使用者,但是在真實生活裏只有多樣化的環境才有促進一種自然、持續的生活和使用的實際力量。建築物的表面變化或許看起來像多樣性,但是只有經濟和社會多樣性的真正內容才會造成不同時段的人潮,這對公園才有意義,也才賦予公園生命的力量(p. 119)。

一般性公園可以,也的確,增加鄰里的許多吸引力。人們會被許多其他用途所吸引。如果人們發現沒有其他許多用途因而覺得沒有吸引力時,那麼這些公園會讓鄰里更失望,因為人們會誇大公園的呆板、危險和空虛。一個城市越成功地混合每天街道上日常使用和使用者的多樣性,它的人們就會愈成功、愈輕鬆(和愈經濟)的給予區位良好的公園生命和支持,而公園也會回敬鄰里優美和愉快(p. 129)。

多樣性是本書不斷出現的詞語,也是作者都市觀的核心︰城市是活的、動態的,不能隨便移除改建。

書中以三種都市鄰里的作用結束第一部分︰城市整體、街坊鄰里與地區(districts),由於城市非常複雜,而街坊鄰里又缺乏政治力量,地區扮演的角色就是將都市的資源妥善分配到不同街坊鄰里中,並將後者的意見帶入都市︰

地區必須幫忙將城市的資源下放到街坊鄰里需要的地方,它們也必須幫助街坊鄰里將真實生活的經驗轉換成城市整體的政策目標。它們還必須協助地區用文明的方式維持可使用的狀態,不僅是為當地居民所用,還要為其他來自全市各地的人所用——包括工作者、顧客和訪客(p. 140)。

書中第二部分談到城市多樣性的四項必要條件︰

一、    地區,而且盡可能是它內部的許多部分,必須滿足至少一項主要功能,最好超過兩項功能。這些功能必須確保人們會在不同的時間和因為不同的目的到室外,並且能使用許多共同的設施。

二、    大部分的街廓必須夠短;也就是說,街道必須經常有轉彎,機會也比較多。

三、    地區必須將不同年代和狀況的建築物加以混合,包括相當比例的優質老房子,因此它們必須產出的經濟收益就會不同。這個混合必須相當細緻。

四、    不論人們聚集的目的為何,必須有足夠密集的人口,包括單純的居住人口(pp. 170-171)。

作者認為此四條件缺一不可。之後就是各種條件的詳細考察,第一項是混合主要用途,以產生次要多樣性︰

主要用途,是那些本身會因為它們的駐在而把人吸引到一個特定的地方。辦公室和工廠就屬於這種主要用途(p. 181)。

任何一種主要用途,不管是甚麼,如果本身要作為城市多樣性的創造者,是相對比較沒有效果的。如果它和另一項,能夠在同一個時段吸引人們來到街上的主要用途結合,也不會有甚麼效果。……然而,當一個主要用途有效的和另外一個在不同的時間能夠將人們吸引到街上的主要用途結合,那麼它們在經濟上就有刺激效果︰一個有次要多樣性的活躍環境(p. 182)。

如果要產生多樣性,那麼主要用途就必須有效地混合。如何讓它們有效地混合呢?

……首先,有效是指,人們在不同的時間使用街道,必須實際使用相同的一條街道。如果人們的路徑彼此分離,或是中間有所間隔,那麼實際上並沒有混合。

……其次,有效是指,在不同時間使用相同街道的人們,必須在他們當中涵蓋會部分使用這些相同設施的人。各種人都會出現,但是在某一時間為了某一個目的出現的人,不能和其他為了另外的目的在別的時間出現的人,完全區隔開來。

最後,有效是指,一個街道一天裏某些時候人群的混合,必須和一天裏面其他時間到那裏的人們之間,有合理的關係(p. 184)。

簡言之,從主要用途的混合來看,是混合的人群每天作為相互支持的經濟池聚的一般表現,才真正算數。這才是重點,這是一種有形、具體的經濟效果,不是虛無縹緲的「氣氛」效果(p. 185)。

第二項多樣性的必要條件是短街廓,作者用了插圖解釋街廓短有甚麼好處︰


圖1(p. 201)



圖3 (p. 203)


讓我們假設,這些很長的東西向街廓中間有一條額外的街道穿過——不是那種超大街廓計劃的貧乏無趣步道,而是事情得以開展和成長的經濟活躍地點,有建築物的那一種街道︰人們可以買東西、吃飯、逛街、喝飲料的地方。有了這一條額外的街道,這位住在八十八街的仁兄就不必老是走那一條單調、一成不變的路線到固定的地點。他會有幾種不同的路徑可以選擇,整個鄰里也會確實開放給他使用。……這些路徑就不會彼此孤立,而是會彼此混合和融合(pp. 202-203)。

長街廓,就其本質而言,會阻礙城市提供給孵育和實驗許多小型或是特殊企業的潛在優勢,因為這些企業依賴更大通過的大眾所形成的交叉地帶,來吸引顧客和客戶。長的街廓也會變成阻礙城市的混合使用(如果不只是地圖上的虛構),它(按︰似乎是指混合使用)必須依賴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時間出現,但是使用相同街道的原則(p. 205)。

第三項多樣性必要條件是擁有不同年齡與狀況的建築物︰

如果一個城市地區只有新建築,那麼可以存在的企業自然只限於那些可以負擔這些高成本新建築的一些企業。這些佔據新建築的高昂成本,可以用租金或是業主對營運資金成本支付利息或攤銷的方式來分攤。然而,不論這些成本如何回收,它們終究必須回收。因此,負擔營建的企業必須能夠承擔一個相當高的管銷成本——比舊建築更高的成本。要能夠支持這麼高的管銷成本,企業必須是(a) 高利潤,(b) 受補貼(p. 210)。

目前,在城市地區同一時期興建的建築物,有時候會受到保護,避免遭受更有效率和更能因應市場變化的商業競爭。這種保護——也就是商業壟斷——在規劃界被認為是非常「進步的」。

……壟斷規劃可以讓原本沒有效率和不景氣的經營,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但是它無法用某種神奇的方法,創造出和城市多樣性相當的事情。它也不能取代城市裏混合著不同屋齡的建築物,以及隨之而來的不同管銷成本的那種渾然天成的效率(p. 215)。

時間讓一個上一代高成本的建築物在下一代變成低廉的建築物。時間會償還原始的資金成本,而這個折舊可以反映在建築物需要產生的收益裏面。對某些企業而言,時間讓某些結構變成無用之物;這些無用的結構對於其他企業可能是有價值的東西。時間可以讓在一個世代有效率的經濟空間,在另外一個世紀就變成有用的寶貝 (p. 212)。

在城市裏面新建築的經濟價值是可以被取代的,只要花比較多的營建經費就可以取而代之。但是舊建築的經濟價值是無法隨意被取代的,它是被時間創造出來的(p. 223)。

第四項多樣性必要條件是集中的人口,當中需要有住宅人口。不過,高密度住宅向來不是理想的住宅類型,作者認為,這是由於誤以為高密度住宅等於過度擁擠︰

高密度住宅表示單位面積土地上有大量的住宅;過度擁擠表示一棟住宅裏面住的人太多(對於它所居住的房屋而言)。這和土地上有多少數量的住宅無關(p. 229)。

低密度住宅的過度擁擠,比高密度地區的過度擁擠,更令人沮喪,並具破壞性。因為在低密度住宅的地方,比較少可以作為消遣和逃避,同時也可以作為在政治上回擊不正義和受忽略的公共生活(p. 232)。
之後作者也提到適合的密度是要配合城市的狀況本身,沒有事前定好的標準。城市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密度維持不同活動,但密度也不能過高而造成建築物單一化。與鄉郊不同,城市的人口密度有其必要︰

人們聚集成城市的規模和密度可以被視為有正面良好的意義,這是基於人們想要的這一個信念,因為它們是無窮多樣性的來源,因為它在有限的地理範圍裏面,代表著非常豐富和活躍的差異與可能性,其中許多差異既特殊又難以預料,是極其珍貴的。在這種觀點之下,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裏面,不應該只被單純地視為一種實質的事實。而是應該被當作一種資產加以珍惜,同時因為它們的出現額手稱慶︰在需要活絡的都市生活的地方,增加它們的集中程度。除此之外,並以可以看得到的熱鬧公共街道生活作為目標。同時,在經濟上和視覺上,盡可能適應和鼓勵各種變化(p. 245)。

在說明多樣性四項必要條件後,作者轉而駁斥一些有關多樣性的迷思,譬如說多樣性是否等於雜亂不美觀︰

當一個都市地區在使用功能上是同質的時候,這也構成城市美學的困境,而且比郊區還嚴重,因為建築物在一般都市景觀中佔有更重要的份量。這對城市而言是一個荒謬的困境,而且沒有好的答案。

在另一方面,使用的多樣性,儘管經常未被妥善處理,但的確提供了呈現真正內容差異的可能性。因此這些多樣性在視覺上可以變成有趣和有刺激作用的差異,而沒有欺騙、表現癖,或是過多的虛幻(p. 251)。

至於說多樣性會引起交通阻塞,這不如說後者是因為缺乏多樣性的集中而不得不使用汽車的結果。城市地區有多樣性,人們就可以依靠步行滿足部分需要,使用汽車的需求反而會減少。

說到多樣性會令地區用途混亂,應該實施分區用途管制,作者這樣回應︰

如果突破出現一個龐然大物,佔掉街面的相當比例,是會讓街道看起來要爆炸的樣子——會飛起來變成碎片。

這個問題和用途,通常在土地使用分區所講的用途無關。例如,一家餐廳或是小吃店,一間雜貨店、一家家具店、或是一家印刷打字行,都可以和這條街道合得來。但是完全相同的用途——例如一家大型的快餐店、一家超級市場、一個大型的木工廠,或是一個大型的印刷廠——會造成視覺的大災難(有時候是聽覺的大災難),因為它們的規模完全不同。

這樣的街道需要管制,以防止它們受到完全恣意發展的多樣性,可能帶來的破壞。但是需要管制的並不是使用的類別,而是街面容許某一種用途的規模(pp. 260-261)。

書中第三部分說到多樣性受到四種力量危害,第一種是多樣性的自我破壞,也就是多樣性的地區令使用該區的需求上升,從而引起空間的激烈競爭,只有少數人成為贏家,在該區複製獲利最高的用途,繼而令該區變得單一。作者提出減少多樣性自我破壞的三種方式︰多樣性分區,即以建築物限制等減少單一複製;公共建築物的堅定,即以公共建築物的設立維持周圍不同的用途;競爭轉移,即提高多樣性地區的供給,令個別地區的競爭減少,以避免單一複製。

另一種危害多樣性的力量是大面積單一用途的「邊界」︰

作為城市的鄰里,邊界的根本問題在於,它們對於大部分城市街道的使用者而言,容易形成死路。對於大多數的人而言,它們代表阻礙。

結果,接鄰邊界的街道就是一般使用的終點。如果這條街道是人們在「普通」城市地區一條線上的終點,同時也沒有獲得在這個單一用途邊界疆域之內人們的使用的話,也就是沒有足夠的使用者,它就注定要變成一個垂死之地(pp. 285-286)。

解決邊界問題,主要就是令邊界成為接縫,讓邊界兩邊的人可以,也願意在邊界活動,開放連接的通道,並令邊界成為有用途之地。至於必要的邊界,例如交流道附近,則留下反制力量吸引人流,例如人行道、短街廓、密集人口、不同年齡的建築物。

第三種危害多樣性的力量是不穩定的人口,作者以貧民窟為例子︰

在一個永遠的貧民窟,其中一個關鍵的環結是有太多人太快搬離此地——同時還有許多人夢想著趕快脫離此地(p. 299)。

去除貧民窟是視貧民窟裏面保留的多少貧民窟的人口而定。它是看一個貧民窟裏面,是否有相當數量的居民和生意人,覺得繼續留在當地奮鬥更有利和更實際,或是他們覺得實際上非搬到別的地方不可而定(p. 300)。

自我多樣化未必一定會在貧民窟出現,但重要的是,聆聽居民的聲音,了解他們遇到甚麼問題,需要甚麼協助。

第四種危害多樣性的力量是資金不足與氾濫,都市地區的信用黑名單令部分地區未能取得融資更新建築物,而氾濫的公共資金則旨在以計劃剷除地區,令地區商業與活力消失,甚至因此造成地下資金剝削計劃重建地區的房子以圖利。作者認為,更新地區的關鍵之一是細水長流的資金︰

我們的冷漠也是受到一種天真想法的影響,認為貧民窟的問題只要把舊的貧民窟清除之後便迎刃而解。這種想法顯然背離事實。

我們很容易將城市的衰敗怪罪於交通…… 或者移民…… 或是中產階級的反覆無常。城市衰敗的原因其實更深沈,也更複雜。它直接和我們想要甚麼,以及我們如何忽視城市運作的原理有關。建造城市的資金的使用形式 ——或是壓制資金使用的形式——都是造成今日城市沒落的重要因素。資金使用的形式必須轉化成再生的措施——從排山倒海而來、造成氾濫劇變的猛烈措施,轉變成細水長流的連續、緩慢、複雜和比較溫和的改變(pp. 346-347)。

書中第四部分是作者對城市規劃的建議戰術,首先是關於補貼住宅︰

很久以前我們接受的答案如下︰我們需要補貼住宅的理由是要讓部分無法從私部門獲得住宅供給的人,也有房子可以住。

而且,只要這麼做是必要的時候,那麼受補貼的住宅應該體現和展示良好的住宅及規劃的原則。

這是一個可怕的答案,伴隨著可怕的後果。一個語意學的扭曲,突然呈現在我面前,那就是有人無法從私部門獲得住宅,因此當然要其他部門來提供住宅。但是在真實生活裏面,這些人的住宅需求並非像囚犯、海上的船員或是精神病人的住宅需求那麼特殊,因此不在一般私部門提供的範圍之內。完全正常的住宅需求幾乎可以由私部門的任何人提供,都沒有問題。這些人唯一的特殊之處就在於他們負擔不起(p. 353)。

相比起公共住宅計劃分離了特定族群於其他鄰里之外,作者提議用住宅補貼局鼓勵為鄰里建造房屋,該局的功能包括︰

  1. 建造房屋的融資保證,必要是甚至由局方提供貸款

  2. 保證建造者之基本租金,同時要求房屋所有權人在指定鄰里與地點建造房屋,並在指定建築群或地區中挑選房客

  3. 在房東挑選好房客後,由局方審查房客是否來由指定建築群或地區(pp. 356-357)

作者也提到其他改革公共住宅計劃的建議,包括讓承租人有權購買房子、廢除最高所得限制、混合公共住宅與私人住宅的設計等,以保持附近的人口多樣性。

房屋之後就是汽車的問題,如前所述,作者認為不是汽車困擾城市,而是城市的組織方式鼓勵,或者強逼,汽車需求上升︰
當有更多的地方變得單調,不論事前是否經過規劃,交通對有活力地區的壓力,也就變得越大。對於必須開車才能夠使用他們位於城市裏面單調住家附近設施,或是開車離開當地的人們而言,當他們把車子開到沒有必要、有破壞性和麻煩的地方時,就不只是任性而已(pp. 388-389)。

因此城市怎樣減少汽車,對作者來說就是城市本身箝制汽車的問題了。例如熱鬧的人行道會令人行道擴寬,以短街廓擾亂車流,提供有活力、多樣化的地區等等。不過重要的是,城市箝制汽車應該有選擇性,例如貨車與公車可以令城市更有效率,就不應隨便箝制。

視覺秩序也是城市生活的元素之一,不過作者表示,城市是生活的地方,不是一件藝術品,不能以理念取代實際生活︰

要解決城市,或是都市鄰里的問題,把它當成一個藉口由將它轉換成有紀律的藝術作品來產生秩序的大型建築問題,是犯了以藝術代替生活的錯誤。

把藝術和生活嚴重混淆的結果,就是既不是生活,也不是藝術。它們是複製的標本。在對的地方,標本可以是一個有用和體面的工藝品。然而,陳列及展示的標本是死亡、填充的城市時,事情就過頭了(pp. 404-405)。

作者認為,只有多樣性與使用強度才能令城市有其功能秩序,不過也要在某些街道有視覺的中斷,令途人不會感到混亂。方法包括增加一些不規則的額外街道,在交差點設置公共建築、小公園,讓部分建築物的騎樓伸出街外等。

使用這些視覺中斷時需要注意,視覺中斷本身不會帶來街道活力,活力是由多樣性四項必要條件引發的。而某些街道並不需要視覺中斷,例如鄰近水岸、校園、運動場的街道,則順其自然反而更美觀。視覺中斷也不應造成死路,干擾行人流動,它只是視覺上的盡頭,而不是行人的終點。重複總會令人感覺沈悶,設置太多視覺中斷會令街道的功能消失。美麗的視覺中斷當然重要,但過分浮誇也會令視覺中斷與街道格格不入。

在討論視覺秩序之後,作者轉而說明如何令已有的住宅與其他都市計劃重新融入城市︰

在住宅及各種計劃背後有一種不適當的想法,認為計劃就只是計劃,是從一般生活當中抽離出來,並加以分隔的東西。想到拯救計劃或是改善計劃,作為上述認知的那種計劃,正是重複這個根本的錯誤。目標應該是讓那些計劃,也就是城市裏面的那一塊土地,重新融入城市的組織紋理當中——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強化周遭的組織結構(p. 425)。

這需要將原本單一用途的土地變成不同時間與用途交叉使用的土地,問題是這些計劃的建築物都是同一時間建成,對發展多樣性帶來困難。作者提出了幾種方式減少這種困難,包括小販︰

有一種手段,或許這是最有希望的,那就是依賴小販,他們使用推車,而不需要固定的建築物。這對於古老失傳,低管銷成本的店舖空間而言,是一個經濟實惠的局部替代方案。

針對攤販而精心設計的街道安排,可以是充滿活力、吸引力和樂趣,同時因為東西便宜,可以刺激外地人到當地購買的交叉使用。再者,它們也可以有令人愉快的外觀。

……作為跨越T型交叉路口或是街道彎曲部分的延伸,戶外的攤販可以是一種吸引人注意的東西。你可以回想一幅吸引人的街道景象,會和整個景象使人產生印象的特徵有很大的關係(p. 429)。

除了小販,作者也提到以保證租金制度令其他類型建築物逐漸加入、以「地下室」製造商店與工廠的空間、興建臨時的建築物等。由於住宅計劃本身的缺陷,較難籌措改變計劃的資金,因而公共資金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作者也指出,之前提到住宅補貼局與其他補貼措施,在改變已有住宅計劃時也是有用的。

至於非住宅計劃,例如文化中心與市政中心,作者認為應該將它們重新劃於城市之中,以免造成邊界真空。中央文化設施可以增加市區的活力,而要令它們重新滲入市區,設立較多規模較小的設施可能是好辦法。

對於整個城市的規劃者,作者認為他們不能只在辦公室內作決定,而應走向規劃地區的當地人,向他們學習︰

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冷漠、過度簡化、偽城市的規劃與設計,就是一種「不立」(unbuilding)的城市。儘管這些事情是受到實際上在榮耀城市的「不立」保守理論的形塑和淨化,但是今天這一類規劃與實務的影響,並非只是依靠理論而已。當城市的行政組織無意識和逐漸地未能隨著城市的成長和複雜化而適當地進化的時候,對於規劃者和其他行政人員而言,「不立」變成一種具有破壞性,但是實際上卻又必要的事情。他們的成員也被賦予只有超人能夠達成的任務。喪失了理解、處理與珍惜有活力、獨特、複雜和相互關聯的細節所產生的無限可能的能力,行政系統只好針對實質需要的所有事情(更別提社會及經濟的需求)設計例行、冷漠、浪費和過度簡化的解決方案(p. 441)。

負責診斷、設計戰術和建議行動及執行行動的人們…… 必須知道自己處理的問題不是甚麼一般性或是普遍化的方法,而是確實針對城市裏面一些特定的地方。他們知道許多事情,除了向當城人學習之外,是無法得知的,因為沒有人像當城人那麼清楚地方的狀況。

對於這一類規劃,在大部分領域的管理者只了解特定的服務和技巧是不夠的。他們必須了解,而且是徹底地了解特定的地方(p. 442)。

最後,作者提到了解城市的思考習慣︰


  1. 去思考過程;

  2. 用歸納思維來推理,從獨特推演到普遍,而不是反過來。

  3. 去尋找涉及非常小量的「非平均」的線索,它會顯示更大和更「平均」的觀察值運作方式(p. 474)。

作者提及了一個反例,即人們將城市半郊區化︰

感傷化的自然有危險。大部分感傷的想法至少蘊含著一個深深(或許不自覺)的不敬。我們美國人或許是世界上對於自然最多愁善感的人,同時也是對於野生動物和農村最貪婪和不敬的破壞者,這一點也不意外。

既不熱愛自然,又不尊敬自然,導致這種精神分裂的態度。的確,這種帶著恩賜的想法要用一些無趣、標準化、郊區化的自然幻影去玩弄自然的浪漫欲望——顯然非常不相信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城市,就人類而言,當然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每天有數千英畝的農村土地被推土機吞噬,鋪上路面,零星的郊區居民扼殺了他們原本到此追求的東西。我們無可取代的第一級的優質農耕地的自然遺產(地球上自然的稀有寶藏),被犧牲以興建高速公路或是超級市場的停車場。當我們冷酷及愚蠢地砍伐樹林裏面的樹木、污染溪流和讓空氣中充滿了汽油(自然界經過千萬年製造出來的產品)的廢氣的時候,我們需要全國一起努力用一種想像的自然來緩和,並且讓城市這個「不自然」的東西被驅離(pp. 479-480)。

本書於1961年出版,本年是成書五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