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憂鬱的熱帶

看完了那本外表像磚頭多於書的《憂鬱的熱帶》,李維—史特勞斯著,大概是人類學考察記錄與回憶錄的混合體。因為只是很大概的看了一次,還是隨便引幾段看看。

現代旅行者在作者看來是這樣的︰

不論是到印度或美國,現代旅行者覺得驚奇的程度小到他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地步。在選擇旅行的目的或行程時,現代旅行者可以任意自由的選擇某個歐洲入侵的特殊時刻,或是某個機械化的程度。追求異國情調,結果只是在追求一個他早已熟悉的發展形態的不同階段而已。現代旅行者就像一個骨董愛好者,由於材料有限,不得不放棄他所收藏的黑人藝術,在他到處旅行時到各地的跳蚤市場去討價還價,購買那些有點古怪的粗製濫造的東西(p. 102)。


作者眼中文明的矛盾︰

文明的迷人之處主要來自沈澱其中的各種不純之物,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就可藉此放棄清理文明溪流的責任。由於兩方面都對,我們也就必須承認錯誤。要照理性辦事,設法增加產量以使能降低生產成本,這是對的。但是去讚頌那些我們努力要加以消除的各種不完美,這也是對的。社會生活也就是一種毀滅掉使社會生活有味道之東西的過程(p. 539)。


以人類學家的身分,作者在受佛教思想的感動後,帶出這樣的疑問︰

我做為一個人類學家,和其他一些人類學家一樣,已深深被影響到全人類的一項矛盾所困擾,這項矛盾有其自身存在的內在理由。只有把兩個極端孤立起來的時候,矛盾才存在︰如果引導行動的思想會導致發現意義不存在的話,那麼行動又有何用?然而對意義不存在的發現不是馬上可以做到的︰我必須經過思想過程才能達到那個結論,而且我無法一步就完成整個過程。......為了達到上述的結論,我便不停的要生活於各種不同的情境裏面,而每一種情境都對我有所要求︰我對其他人類負有責任,正如我對知識負有責任(p. 586)。


大概是在說佛教的「悟道」吧。作者是一位出色的人類學家,不只在於其行動力、耐心與洞察力,還有對人類本身的關懷。不過話說回來,當所謂「原始社會」越來越少,人類學家又會以甚麼新的方法達到其理想呢,人類學本身又會不會被侵蝕呢,這些作者似乎都沒有提到,而個人又覺得有點好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