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1日 星期三

巴勒斯坦之殤

看完了《巴勒斯坦之殤》,由巴勒斯坦人的角度,講述1917-2017年巴勒斯坦各項歷事件。1917年11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發表貝爾福宣言,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園,沒有提及巴勒斯坦當時佔壓倒性多數的阿拉伯人。一戰之後,巴勒斯坦人產生集體認同與民族主義,反對英國統治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1920、21、29年爆發暴力事件。

1933年納粹德國上台後,德國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人數大為增加,當地猶太人經濟部門首次超越阿拉伯人。託管巴勒斯坦的英國政府漠視巴勒斯坦人要求,巴勒斯坦在1936年爆發大規模基層起義。英國政府動用軍隊鎮壓,直至1939年才平息武裝起義。巴勒斯坦眾多領導人被殺害、投獄或流放,內部出現分裂,經濟能力減弱。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與蘇聯取代英國左右中東局面。巴勒斯坦人缺乏有力的阿拉伯盟友,也沒有建立現代國家機器,面對已成準國家的猶太機構,在軍事、財政、外交上處於劣勢。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通過第一八一號決議,將巴勒斯坦56%以上土地劃歸猶太國家,其餘部份成立一個較小的阿拉伯國家,為猶太機構驅逐阿拉伯人、成立猶太人佔多數的國家提供許可。

1948年被巴勒斯坦人稱為大災難(Nakba)。當年春天猶太軍隊發起D計劃,驅逐在雅法與海法等地的阿拉伯人,西耶路撒冷阿拉伯街區被佔領,巴勒斯坦大部份阿拉伯城市人口變成難民,約三十萬巴勒斯坦人被驅離。5月15日以色列軍隊擊敗干預的阿拉伯國家軍隊後,有另外四十萬人被逼逃離家園。大災難標誌著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認同與集體創傷。逃離的難民家園被毀,家人四散於不同國家,被當地限制行動。留在巴勒斯坦的人土地被沒收,成為二等公民。

1956年,以色列向加薩地帶(巴勒斯坦原本保留成立阿拉伯國家的地帶)的埃及軍隊發動軍事行動,埃及軍方以幫助巴勒斯坦部隊向以色列攻擊回應,最後引發1956年10月由英、法、以攻擊埃及的蘇伊士戰爭。美國與蘇聯兩個超級大國聯手制止戰事之前,加薩平民多次被以軍屠殺。

1967年5月,埃及軍隊行軍至西奈半島挑釁以色列,同年6月以色列軍隊擊敗埃及、約旦與敘利亞軍隊,被稱為六日戰爭。1967年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二四二號決議,允許以色列擴大安全邊界,往後形同默許以色列殖民在巴勒斯坦與敘利亞的「被佔領土」。安理會第二四二號決議將問題視為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之間的國家事務,消除巴勒斯坦人的存在,忽視1948年巴勒斯坦難民返回家園與獲得賠償的權利。

巴勒斯坦民族意識自1939年大起義失敗後一直衰落,但在1967年阿拉伯國家戰敗、國際社會否定巴勒斯坦身份下明顯復甦。法塔赫主張巴勒斯坦人立即直接行動,以及其非意識形態立場,有助其迅速成為巴勒斯坦最大政治派別。1967年戰爭後,法塔赫等激進抵抗組織接管原本由埃及領導的巴解組織,不再由阿拉伯國家代表。巴解組織在六十年代末與七十年代的外交成功,讓巴勒斯坦人在國際社會重奪講述自己故事的權利。其侷限在於對外交與資訊領域投放的資源不足,也沒有努力了解包括在美國與以色列的目標受眾,無法否定以色列將巴勒斯坦人等同恐怖份子的說法。

巴勒斯坦抵抗運動不顧一切挑釁敵人,疏遠所在地國家,令他們在1971年被驅逐出約旦。主要阿拉伯國家在1970年代事實承認以色列,令巴解組織在外交上更為孤立。1979年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後,在以色列主導與美國同意下,未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談判,只能限制在可無限延長的自治條款上,排除對主權、國家地位、耶路撒冷、難民的命運,以及巴勒斯坦的土地、水、空氣管轄權的討論。與此同時,以色列開始加強對「被佔領土」殖民。

1982年,以色列入侵已內戰多年的黎巴嫩,目的是將巴解組織與敘利亞軍隊逐出黎巴嫩。以色列對貝魯特不分差別砲擊,超過一點九萬巴勒斯坦與黎巴嫩人被殺,其中大部份是平民。巴解組織沒有任何阿拉伯國家支持,被逼同意撤離貝魯特。美國同意以色列的入侵計劃,供應武器協助,並拒絕為戰爭難民提供國際保護。1982年戰爭的結果是真主黨在黎巴嫩崛起,地區衝突加劇,以色列在國際的形象暫時受損,巴解組織成員對美國的背叛感到憤怒。

1987年12月,巴勒斯坦人在「被佔領土」發動由下而上的大起義(Intifada),以罷工、抵制、扣留稅款等公民不服從方式,否定所謂「開明佔領」的說法。以色列軍方無法只靠武力終止廣泛的抗議。流亡至突尼斯的巴解組織領導人不了解巴勒斯坦當地情況,對美國政治與聯合國運作也缺乏認識,無法利用大起義的成功,爭取以解放目的為框架的以巴談判,而是被捲入以色列設計的進程。談判1991年在馬德里開始後,巴解組織試圖停止大起義,沒有理解到必須繼續向對手施壓。巴解組織依賴伊拉克支持,在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上誤判,同樣對巴勒斯坦造成嚴重打擊,影響到後來在科威特的數十萬巴勒斯坦人被驅逐。

馬德里以巴談判過程中,美國沒有限制以色列繼續建造定居點,以及禁止「被佔領土」其他居民進入耶路撒冷。以色列堅持1978年大衛營提出的人民自治,而非土地自治設想,假定只有猶太民族在巴勒斯坦擁有完整權利,未來巴勒斯坦自治當局不會是獨立國家。在美國主持的會談背後,以色列與巴解組織一直秘密談判,同意由巴解組織成員返回巴勒斯坦擔任「被佔領土」安全部隊,以色列與巴解組織互相承認,但以色列沒有承諾允許巴勒斯坦建立國家。

1993年以巴雙方制定奧斯陸一號文件,但巴勒斯坦的特使缺少在「被佔領土」生活的經驗,對協議細節同樣缺乏理解。奧斯陸協議對「被佔領土」的有限自治,不包括控制土地、水、邊界或其他地面,這些特權保留給以色列。作者認為,即使沒有協議都比奧斯陸協議好,就算佔領仍是會持續,但不會有巴勒斯坦自治的面具,不會減輕以色列治理與管理數百萬人的財政負擔,也不會有「安全協調」,即巴勒斯坦權力機構成為佔領的承包商,協助以色列人管理因被侵佔土地而不滿的巴勒斯坦人。

1995年關於西岸與加薩的奧斯陸二號文件,將西岸與加薩分成A、B、C區,C區佔六成以上,在以色列完全控制之下,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在A區(18%)有行政與安全控制權,在B區(22%)有行政控制權,安保則由以色列負責。A區與B區容納約87%巴勒斯坦人口。以色列保留所有地區的全部權力,獨自控制人口登記冊。以色列定居點繼續快速擴張,耶路撒冷與西岸聯繫進一步被切斷,「被佔領土」的巴勒斯坦人越來越多被禁止進入以色列。後來幾十個軍事檢查站與數百英里圍牆與電欄,將西岸切割成各個孤立的島嶼。

奧斯陸協議之後,巴勒斯坦人處境持續惡化,建國前景渺茫,放棄武裝鬥爭的巴解組織與主張暴力的哈馬斯之間競爭激烈。2000年9月,巴勒斯坦爆發第二次大起義,暴力事件由「被佔領土」蔓延至以色列境內。對以色列境內平民的自殺炸彈襲擊、以色列安全部隊與定居者殺害巴勒斯坦人與巴勒斯坦人之間互相攻擊,八年間造成六千六百人死亡,當中一千一百名以色列人與四千九百一十六名巴勒斯坦人。

與第一次大起義相反,第二次大起義為巴勒斯坦民族運動帶來挫折。以色列重新佔領西岸與加薩的城市與城鎮。巴勒斯坦人之間政治分歧加劇,並缺乏可行替代策略。第一次大起義與和平談判中巴勒斯坦人的正面國際形象,被第二次大起義的暴力嚴重損害。自殺炸彈攻擊讓以色列強硬派得到支持,並削弱與分裂巴勒斯坦人。

2006年哈馬斯勝出巴勒斯坦議會選舉,巴解組織與哈馬斯衝突升級。以色列與美國抵制哈馬斯納入巴勒斯坦權力機構聯盟,建立妥協聯合政府的嘗試失敗。2007年,哈馬斯在戰勝法塔赫安全部隊後控制加薩。以色列隨即對加薩展開全面圍困,壓縮進入加薩的貨物量,出口幾近停止,燃料供應被切斷,只允許少數人進出。以色列在2008、2012與2014年三次攻擊加薩,大片地區變成廢墟。

作者指,不論是如何產生,現在巴勒斯坦已有兩個民族,只要對方否認各自的民族存在,衝突就無法解決。雙方互相接受只能建立在權利完全平等的基礎上,包括民族權利的平等。只有基於平等和正義,而不是一個民族壓逼另一個民族的道路,才能以持久和平為巴勒斯坦帶來應得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