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 星期三

東南亞史

看完了薩德賽寫的《東南亞史》,有點年代的著作,最近期只說到1990年代中,還未出現亞洲金融風暴,但當成東南亞歷史入門看也不錯。

東南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才流行的新名詞,現在大致是指緬馬、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尼、寮國、柬埔寨、越南與菲律賓地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與菲律賓可歸為島嶼東南亞,其餘地區則屬大陸東南亞。就地理而言,東南亞五月至十月吹西南季候風,十一月至三月吹東北季候風,居民在農作與航行時都需要顧及季候風及其相應雨量。

貿易是早期東南亞國家興起的重要因素。扶南在公元一世紀建立,首都在今日柬埔寨金邊附近,最盛時版圖覆蓋南越、柬埔寨、中暹羅、北馬來西亞與南緬馬,是東南亞最大航海與貿易強權,在六世紀中葉亡國。占婆在中國稱為林邑,公元192年在今日順化建國,對抗中國與越南的入侵一千多年,直至1720年為越南兼併。

公元七世紀中葉吉蔑(或稱高綿)族成為扶南的政治繼承者,勢力範圍遍及下緬馬、上馬來半島、 中暹羅、柬埔寨與南越。吉蔑王國傾向於內陸,並未扮演扶南那樣的海上貿易中間人角色。公元706年王國分裂為上真臘與下真臘,但九世紀在賈牙瓦瑪二世下再度團結。賈牙瓦瑪二世將吉蔑族重心轉至柬埔寨西部洞裡湖地區,以吳哥為中心,推動印度教君權神授,並完善灌溉制度。1434年,泰族佔領吳哥,吉蔑帝國遷都至金邊,明顯走向衰亡。

緬族信奉大乘佛教,849年在蒲干建立王國,十一世紀在阿那拉塔領導下征服猛族,改信小乘佛教,在兩世紀間與猛族既互相同化與有時互相對敵。

越南是東南亞最受中國影響的地區,自公元前111年由中國統治一千年,引入中國經典、儒家倫理與表意中國文字。939年,在唐朝滅亡後,越南人驅逐中國人,建立大越王國。其後衝突產生三個短命王朝,直至1009年李朝建立,遷都至今日的河內,建立中央集權政府,推動儒家倫理,採取科層官僚組織。繼後是1225年陳朝,統治期間成功擊退蒙古人入侵,但在1407年被中國明朝佔領。1428年,黎利領導軍隊驅逐中國官員。在十五世紀,黎聖宗展開大幅改革,中央政府仿傚中國設六部,推行基於儒家經典的科舉,制定法律,並大興土木以推動越南獨特的藝術風格。

約七世紀至十三世紀印尼蘇門答臘的斯里維札雅(室利佛逝),一度是區內最強大海上強權。斯里維札雅以巴倫邦為首都,巴倫邦是當時國際貿易港口與大乘佛教重要中心。八世紀中葉,扶南王國遺民在中爪哇建立賽倫德拉王國,八世期後期一度佔領占婆與吳哥。賽倫德拉以農業為主要經濟基礎,並花費大量資源興建宮殿、廟宇與佛寺,當中以婆羅浮屠寺最為著名。832年,賽倫德拉王位遭篡奪,其王子逃亡到斯里維札雅,並登基為王。

繼任賽倫德拉的桑札雅王朝就939年遷都馬塔蘭,印度教重新抬頭。1006年馬塔蘭潰敗於斯里維札雅,但1019年即位的艾爾南加成功復興馬塔蘭。艾爾南加沒有嫡系繼承人,死後國家由兩名兒子分割成詹加拉與凱迪理,以凱迪理較為強大。1222年,肯安洛洛攻佔凱迪理王國,其繼承人將首都定名為辛加沙利,歷史上這王朝以此命名。辛加沙利國王克塔那加拉在1290年征服斯里維札雅,卻在蒙古入侵期間被敵對競爭者殺害。

十三世紀末開始東南亞權力結構大為改變。首先是蒙古入侵,權力重心從南越與柬埔寨地區轉移,其後泰族與馬札帕希特帝國崛起,之後還有伊斯蘭傳入與馬六甲的興起,在十五世紀形成泰國、馬札帕希特帝國與馬六甲三雄競爭海上貿易的局面。

1253年蒙古滅亡中國南部的泰族王國南詔,泰族大舉南遷東南亞。1287年,蒙古滅亡緬族國家蒲干,導致泰族勢力在東南亞興起。十三世紀吉蔑王國政治與經濟衰退,加上泰族藉助湄南河與山脈的地理優勢,讓泰族蠶食吉蔑壯大。十四世紀中葉,泰族權力中心轉至泰國中部,建都於阿瑜陀耶,它既在農業核心地帶,也是戰略要衝。1431年,泰國兼併吉蔑王國。十五世紀中後期的國王蔡洛克建立中央集權,區分文治與軍事,基於經濟財產建立社會與司法制度,制定包括王位繼承方式的王族法典。這套制度沿用至十九世紀,期間只有稍微修改。

1292年,蒙古派遣艦隊遠征爪哇的辛加沙利,期間辛加沙利一位凱迪里親王反叛,殺害國王,王儲維札雅逃亡。後來維札雅成功推翻僭主並趕走蒙古人,以逃亡時所處村莊馬札帕希特命名其王朝。馬札帕希特後來成為島嶼東南亞史上最大的帝國,聲稱控制大多數島嶼。1331至1364年的帝國首相加札馬達透過征服統一印尼群島,除了西巽他保持獨立至十六世紀初。

十三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度發展,讓島嶼東南亞也開始透過印度穆斯林商人大規模接受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傳入馬來群島後,本土文化與泛靈論仍然存在。1402年麻六甲建國後,許多小國與商賈改信伊斯蘭教以促進貿易,切斷與馬札帕希特帝國的關係,讓馬六甲成為國際貿易中樞。馬六甲帝國領土在十五世紀包括彭亨、柔佛、加里曼群島、廖林加群島等,其後也兼併帕塔尼與吉達。隨著派系鬥爭、貪污與葡萄牙人前來,麻六甲逐漸衰微。

1511年葡萄牙人佔領馬六甲,但除了菲律賓外,直至十九世界中期前,歐洲人對東南亞的政治與文件衝擊不大,只限於邊沿地區與生產與外銷香料的島嶼。葡萄牙以武力傳教,反而導致十六世紀伊斯蘭教在島嶼東南亞迅速傳播。

到十六世紀末,荷蘭投入東南亞香料貿易,並於1641年奪取馬六甲。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偏好間接控制,大多數人繼續過著傳統生活。荷蘭直接控制地區則限制農作品種類、數目與價格,普通人生活大多受害。

法國十七世紀開始展開東南亞貿易活動,因荷蘭人破壞而失敗,反而傳教方面在越南與泰國地區獲得一定成功。1688年泰國貴族驅逐法國勢力後,法國影響力侷限於越南天主教徒。

1571年,西班牙從新大陸到菲律賓建立馬尼拉,成功在菲律賓北部與中部傳播基督教。教會影響力廣泛,大主教地位甚至高於西班牙派遣的大總督。西班牙限制西班牙俗人在菲律賓只能住在城市,傳統社會組織幾乎未受影響。馬尼拉是唯一的外銷中心,新大陸的大帆船載著白銀前來,換取從中國進口的絲綢、陶器、香料與珠寶。

緬族在1287年蒲干王國滅亡後群龍無首,直至1531年塔賓什威帝建立通古王朝。塔賓什威帝希望與猛族合作向東攻佔泰國阿瑜陀耶,但兩度失敗,遭猛族殺害。其繼承人巴殷農在1568至1569年兩度入侵阿瑜陀耶,泰王死亡,緬族佔領泰國十五年。1581年巴殷農死後,泰國新領袖普拉那瑞特成功驅逐緬馬人,但未能侵佔緬馬本土。在十七世紀,緬族與阿瑜陀耶和平共處。

1752年,猛族佔領緬族首都阿瓦,不久後緬族收復阿瓦,並掀起領土擴張狂熱。緬族君主辛布興攻佔並洗劫阿瑜陀耶,其弟波多帕雅在1785至1802年間四度入侵泰國。之後緬馬轉向西方,讓它與在孟加拉建立勢力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發生衝突。

緬族攻佔阿瑜陀耶令泰國四分五裂,最後由恰克理將軍結束分裂,在1782年成為國王,建立恰克理王朝,定都曼谷,稱拉瑪一世。拉瑪一世統治以大量文學著作知名,包括舞台劇本《羅摩基恩》。

1471年,越南大敗占婆,領土擴張至安南山脈以南。1540年,黎朝領土分裂為東京莫氏與順化黎氏及院氏。1592年,鄭氏篡奪莫氏,迎南方黎朝的名義國王,將越南分割為鄭氏與院氏控制的地區。1720年,院氏徹底消滅占婆,進而控制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越南中部院氏三兄弟在西山起義,驅逐北方鄭氏,歷史上稱為新院。南部舊院的王子院安逃亡,在在1788年奪取西貢,1801年征服順化,次年攻陷河內,統一越南,以嘉隆為號。嘉隆皇帝定都順化,行政制度師法中國,設六部,重啟科舉,頒布法典,重建灌溉體系與道路。

在法國大革命與拿破崙戰爭中,法國佔領尼德蘭,荷蘭國王逃到英國並授權英國接管荷屬殖民地。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795年佔領馬六甲,1811年佔領爪哇,1814年英國將大多數殖民地交還荷蘭。1811至1816年擔任英國爪哇總督的萊佛士,改革行政制度,採取自由主義政策,向農民分派土地,設立法院。1818年,萊佛士擔任明古連副總督,在新加坡建港。1824年英荷簽署倫敦條約,馬六甲與新加坡屬英國,新加坡海峽以南島嶼則在荷蘭勢力範圍。

1825至1830年,爪哇發生狄波·內哥羅起義,或稱為爪哇戰爭,起因是爪哇人反對外人干涉王位繼承,不滿大總督的農業與徵稅政策,以及荷蘭當局試圖破壞當地宗教聖地。戰爭與其後的飢荒,估計造成約二十萬人喪生。戰後荷蘭政府嚴重負債,加上咖啡價格暴跌,無力在殖民地採取自由主義政策,反而實施強制為政府種植經濟作物的做法,並以土著酋長為代理人,直至1870年種植制度才大部份取消。

1824年後五十年間,英國政策是不干涉馬來諸邦。經由海峽商人的強力遊說,1873年英國改變不干涉政策。1874年英國開始在馬來亞設立駐在官制度,干涉諸邦的內政。1895年在霹靂邦、雪蘭峨邦、彭亨邦與森美蘭邦已設立駐在官,同年四邦聯合為馬來聯邦,中央與各邦之間沒有憲政權力劃分,行政組織極為中央集權,聯邦首都卻沒有任何聯邦地位。

緬馬西征的野心遇上英國大規模征服印度,在1824至1826年爆發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國雖然逼近緬馬首都,但損失慘重,1826年雙方簽訂揚達波條約,緬馬割讓兩個行省並賠款,英國在緬馬設駐在官。1840年,新緬馬國王決定廢除揚達波條約所有條款。隨著1840年代緬馬與英國在仰光金銀走私與柚木貿易衝突加劇,1852年兩國爆發第二次英緬戰爭,英國迅速獲勝,吞併下緬馬。緬馬王室壟斷貿易的主張、緬馬與法國的關係、英國商人在中國陸上與柚木的貿易利益,都促成英國有意正式統治緬馬。1885年11月,英國再向緬馬宣戰,將上緬馬併入英屬印度。

十九世紀自明命皇帝起越南開始打壓天主教,法國看到英國成功「開放」中國的先例,以宗教為藉口試圖「開放」越南。1858年法國遠征越南,1862年讓越南皇帝割讓包括西貢的三個行省,對法國開放港口並賠款。1841年越南佔領柬埔寨,1853年柬埔寨致函法王尋求干涉與協助,1867年法國與泰國協定,柬埔寨西部兩個行省屬泰國,換取泰國放棄柬埔寨的主權要求。

1883年至1884年,在法國強大壓力下,越南成為法國的保護領。1885年越南請求中國援助,最初中國軍隊獲勝,但後來無法抵擋法軍,同年6月9日兩國簽訂天津條約,中國承認法國對越南與東京的保護領,越南對中國近兩千年的從屬關係結束。

泰國是十九世紀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原因包括英法希望以泰國為雙方勢力緩衝的地理因素、泰國巧妙在外交上周旋於英法之間,以及拉瑪四世及拉瑪五世的現代化政策。拉瑪四世曾經是一名僧侶,了解東西方的相對實力,清楚泰國需要改革以容納西方,當中涉及外交禮儀、貿易、運輸、交通與貨幣。自1855年英泰條約開始,泰國陸續與各國簽訂條約,對外國企業開放。拉瑪四世也任用各國外國人擔任改革顧問,並派遣學生到外國留學,尤其是英國。

拉瑪五世在宮廷受西方教育,曾經訪問爪哇與印度學習統治方法。他改組行政制度,擴大中央政府權威至村莊,並推行有限地方自治。拉瑪五世也在法國法學家協助下編纂法典,任用許多比利時的律師與法官。在外交方面,拉瑪四世與拉瑪五世犧牲寮國、柬埔寨與馬來亞的領土,成功保護王國內泰族居住的核心地區。

西方統治削弱東南亞農村傳統結構與價值,破壞其經濟與生活方式。在都市,知識份子失業者從教育認識西方意識形態,成為民族主義運動的主要領域。1905年日本戰勝俄國,1911年中國建立共和國,以及二戰期間印度反抗英國統治,都影響著二十世紀東南亞的民族主義。

菲律賓作家黎剎以小說及翻譯菲律賓史,在人民之間創造出一種國家意識。1896年,黎剎遭西班牙處決。1897年菲律賓發生革命,革命方與西班牙陷入僵局,引來1899年美國介入並接收菲律賓。美國接收後菲律賓革命部隊繼續抵抗,1901至1902年間戰爭演變成美軍屠殺菲律賓人,至1906年抵抗結束時可能有一百萬菲律賓人被殺。

1930年代美國受經濟大蕭條影響,美國商人不希望菲律賓商品與勞工自由進入美國,遊說支持菲律賓獨立。1934年美國通過法案創立菲律賓國協,並計劃於1946年讓菲律賓完全獨立。1942年日本攻佔菲律賓,但不得人心。菲律賓游擊隊在戰爭中表現活躍,國家在1946年7月4日獲得完全獨立。

印尼的民族主義運動在二十世紀初由土地貴族與正統穆斯林發起,1912年成立的伊斯蘭協會,最初旨在倡導商業精神與「真正的伊斯蘭教」,當中部份成員在1921年被逐並加入印尼共產黨。1926年,印尼共產黨發起革命,但得不到農民大眾支持,遭荷蘭撲滅後再未抬頭。1927年6月,蘇卡諾成立印尼國民黨,吸收非共產黨的民族主義成員。1930年荷蘭政府宣佈印尼國民黨非法,黨領袖先後被捕,直至1942年日本入侵才獲釋。

日本入侵印尼後壓制政治團體,並鼓勵宗教團體,但不得人心,轉而利用蘇卡諾與哈塔為政府名義領袖,讓蘇卡諾有機會獲得行政經驗並訓練軍官。1945年,蘇卡諾提出著名的五原則︰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同意原則、社會正義與信仰上帝。同年日本潰敗,印尼自行宣佈成立共和國。共產黨在1945與1949年試圖推翻共和國,並未成功。1947年3月25日,印尼與荷蘭達成協議,成立印尼聯邦,但雙方不久後衝突,直至國際社會向荷蘭展壓,1949年12月27日荷蘭同意將主權移交印尼。

緬馬民族主義始於1906年佛教青年會成立,該會成立學校,促進民族主義覺醒,培育出許多未來的政黨領袖。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打擊緬馬稻米業,失業率與犯罪率攀升,讓緬馬人對英國更為不滿。這時緬馬出現許多政黨,最重要者為貧民黨與主人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人黨分裂為三個團體,支持共產主義的塔金蘇等人在1943年成立共產黨,翁山等人的團體擁護民主社會主義,巴綏與宇努等人則不贊同派系分裂。

緬馬人最初支持日本人驅逐英國人,但後來對日本的貪婪剝削深惡痛絕。1944年8月,緬馬各民族主義團體成立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對日本發動遊擊戰。1945年5月,日本開始撤出緬馬,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擴展其對緬馬的控制,並在戰後要求完全獨立。1947年4月緬馬舉行制憲議會選舉,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擊敗其他政黨。但在同年7月,翁山與六名同伴遭暗殺。1948年1月4日,宇努領導緬馬人完全脫離英國獨立,擔任首屆總理。

1932年泰國經濟蕭條,少壯軍官、受外國教育的失業青年與年長溫和人士發動不流血政變。此後直至1973年,泰國經歷十三次革命、八部憲法、三十多次政府更迭,只有四年由文人總理統治。1930年代後期,泰國政策特色為極端民族主義、振興宗教與軍事主義,發起反華人運動,對待基督徒如外人,1938年12月陸軍直接統治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泰國對法國宣戰,並在日本干涉下索回柬埔寨西部兩個行省。泰國表面上配合日本登陸,但暗中卻在英美支持下組織自由泰國運動。1944年中日本趨向劣勢,泰國與同盟國秘密談判,並放棄在日本幫助下獲得的新領土。

法國統治摧毀越南的傳統文化,傳統領袖加入反對勢力行列。到1920年代,在越南與法國受教育的新型菁英,他們最後變成民族主義運動領袖。師法中國國民黨的越南國民黨在1927年成立,並在1930年2月起義,但未能成為全國運動,被法國輕易敉平。1930年胡志明組織的東洋共產黨發起罷工,同樣失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維琪政府與日本協議,延續在印支的主權與統治,而同盟國的蔣介石則釋放胡志明,讓他在越南反對維琪政權。1941年東洋共產黨成立越南獨立同盟,首要目標是爭取越南人獨立與自由。1945年日本投降,越盟準備為越南民主共和國爭取獨立,但不獲國際承認。法國在戰後無意放棄越南主權,導致1946至54年第一次印支戰爭爆發。最後1954年5月7 日越南將軍武元甲於奠邊府大勝,同年日內瓦會議將越南沿北緯十七度分割。

在柬埔寨、寮國與英屬馬來亞,全國並未協調一致反對殖民統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三國都沒有高等教育機構,殖民政權在馬來亞以華人與印度人、在寮國與柬埔寨以華人與越南人為輔助角色,當地菁英不足以挑起一場民族主義運動。

馬來亞華人捲入祖國中共產黨與國民黨的鬥爭,二戰時部份華人加入共產黨游擊隊馬來亞人民反日軍,受同盟國暗中支持。戰後不久,英國提議成立馬來聯盟,將馬來各邦變成單一殖民地,在馬來人反對下,改為整合各邦與新加坡外的海峽殖民地,在1948年成立馬來亞聯邦,主權歸還各邦。

同年,馬來亞共產黨起義,馬來亞宣布緊急狀態,直至1960年。在這段期間,英國明確表現退出殖民地的意向,1955年馬來聯邦議會與新加坡立法會議舉行選舉。馬來亞由巫華印聯盟黨取得絕大多數議席,阿希都.拉曼徹底勝利。在新加坡,勞工陣線與馬來聯合聯盟合作在議會得過半數,但1956年新加坡華人暴動,1957年新加坡與英國談判,頒布新憲法讓新加坡自治。1960年選舉,人民行動黨獲勝,李光耀組成政府。1963年新加坡完全獨立,但成為新成立的馬來西亞聯邦一員,兩年後,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

柬埔寨民族主義在二戰後期獲得動力,1945年3月在日本催促下宣佈獨立。1945年10月同盟國部隊來到,政府主要部門留給法國控制的印支聯邦。1953年,柬埔寨國王施亞努發動「追求獨立的聖戰」,在國際間獲得同情,並在同年11月9日以民族主義英雄身份回到金邊。

寮國同樣在日本催促下於1945年3月宣佈獨立,但國王拒絕,觸發自由寮國運動成立。二戰後法國部隊從南部入侵寮國,1946年3月佔領首都永珍。自由寮國運動領袖流亡,其中之一在1950年於北越成立游擊組織「寮族之地」,後來受越南共產黨影響甚深,並逐漸控制北部省份。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法國撤離,寮國完全獨立,但寮族之地控制地區與王國之間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1946年菲律賓獨立後二十五年選舉定期舉行,由寡頭支配政黨,以官位作政治分贓。1942年由共產黨成立的「虎克巴拉哈普」(「人民反日軍」),在戰後無法以和平手段參與政治,恢復游擊活動,後更名為「人民解放軍」,旨在推翻政府。1950年代初,國防部長馬格塞塞推行後來稱為「馬格塞塞革命」的反虎克措施,摧毀虎克據點,承諾推動社會改革,赦免投降虎克隊員。1957年馬格塞塞在空難喪生,其改革計劃中止。

1965年馬可仕當選總統,貪污傳聞不斷。1971年反對黨贏得參議院八席中六席,參議員阿奎諾得到人民支持。馬可仕感受到個人威脅,在1972年9月宣佈戒嚴,政府由其家族與親友掌控。1978年莫洛民族解放運動擴張,在國際介入協議失敗後,至1980年運動已造成五萬人死亡,五十萬人成為難民。

1981年,戒嚴解除,但報業仍受制肘,新聞記者遭暗殺,教會對馬可仕不滿加劇。1983年8月,阿奎諾遭暗殺,二百萬民眾向其遺體致哀。1985年涉案軍人由馬可仕指派的三名法官宣佈無罪。在這段時期經濟惡化,共產黨新人民軍威脅加強,美國傳言將放棄支持馬可仕,馬可仕不得不宣佈在1986年提前舉行總統大選。

1986年2月總統大選由馬可仕與阿奎諾遺孀對決,選舉舞弊與欺騙嚴重,國民議會宣佈馬可仕勝選。阿奎諾發起非暴力抵抗運動,獲得國際支持,美國參議院決議菲律賓選舉「不能視為公正反映(人民的)意志)。隨著菲律賓國防部長改為支持阿奎諾,民眾湧上街頭,美國警告馬可仕下台,菲律賓完成稱為「桑托大道革命」的不流血革命。

阿奎諾上任後,透過個人操縱與貪污控制政治機器的家族繼續擁有權力。阿奎諾與共產黨、穆斯林分離者與軍隊建制右翼談判,以求增強國家實力並獲得和平。共產黨運動因派系分裂與蘇聯崩潰而衰微。穆斯林分離者也受派系分裂影響,部份派系改為進行恐怖活動。1996年,莫洛民族解放陣線與菲律賓政府達成協議。軍隊右翼反對與共產黨及穆斯林分離者談判,在1986至87年間發動五次政變企圖推翻阿奎諾。1987年企圖推翻她的政變失敗後,阿奎諾更為謹慎,中止經濟與其他改革,轉向過去數十年菁英熟悉的傳統政治。

菲律賓在二戰後與美國維持自由貿易至1954年。在軍事協定上,美國二戰後從菲律賓國內獲地軍事基地,直至1979年菲律賓對這些基地的主權得到承認。菲律賓在國際事務上幾乎總是站在美國一邊,包括支持越戰。在1990年代起,美國準備歸還菲律賓的基地,兩國近一百年的特殊關係告終。

菲律賓也領導成立區內各種組織,並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與親美的亞太理事會。1960年代中期起菲律賓改善與日本的關係,1975年與中國關係正常化。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在沙巴領土上存在糾紛,直至馬來西亞與印尼結束對抗與馬可仕主政後,菲律賓與馬來西亞關係才能回復,在亞太理事會與東南亞國家協會合作。

緬馬獨立後最初十年由宇努領導的社會黨支配,社會黨屬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1948年3月,共產黨反叛,但宇努成功平定,1953年政府正式禁止共產黨。1948年起少數民族之一卡倫族反叛,在兩年間獲得初步軍事勝利。宇努以社會及經濟改革,以及振興佛教解決種族糾紛,但1952年推行的「樂土」改革計劃在四年後失敗。

1958年,反法西斯人民自由聯盟分裂,共產黨與分離主義運動結合,宇努按憲法緊急條款讓軍方暫時控制全國,軍方不再超然於政治。1962年,尼溫將軍對全國實施軍事統治,控制國家直至1988年。1962年7月尼溫成立的緬馬社會主義綱領黨,是唯一獲准運作的政黨。該黨日漸受共產黨軍官與馬克思主義影響,無力製造消費商品,形成與東巴勒斯坦及印度的黑市。緬甸從1964年起自我隔絕於世界,只有中國外交官與技術顧問例外。1960年代後期,政府承認經濟自由化的需要,寬容黑市,開放少部份消費商品市場。

1967年緬馬政府釋放包括宇努在內的政治犯,宇努在建議恢復憲政政府遭拒後,1969年出國抗議,但未能掀起反尼溫運動熱潮。1974年尼溫頒佈新憲法,以單一國家取代聯邦制。1982年通過新公民法,將第一次英緬戰爭前已住在緬馬的種族團體納入公民,排除印度人在公民之外。

1980年代初緬馬綠色革命讓經濟成長率表現出色,使用肥料、改善信貸與新品種稻米讓產量增加,讓稻米外銷量達到軍方奪權後的新高。1975年起,緬馬重新接受外來協助,主要來自西方與日本,以及國際金融機構。

1960年代政府一直在征討卡倫、喀欽、撣族、阿拉干與其他種族運動。1974年新憲法成立單一政府取代聯邦政府,導致1975年種族聯合運動全國民主陣線成立。1980年代緬馬政府以大赦與征剿對付種族與叛亂運動,但未能成功。

1988年3月,緬馬警察鎮壓大型抗議活動,殺害三百名抗議者,人民持續抗議。7月,尼溫戲劇地引疚辭職,但沒有展開任何自由改革。仰光各大佛寺成為抗議者的集結點,許多佛教僧侶也加入抗議。9月索毛將軍領導武裝部隊成立新政府,政權轉移至後稱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民主甚至比以往更衰退。

1990年,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宣佈以戒嚴法統治,逮捕、囚禁、刑求政治犯。國際社會嚴厲譴責,1991年反對軍政府的翁山蘇姬獲諾貝爾和平獎。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為改善國際形象,1992年索毛將軍辭去主席,政府宣佈停止征剿少數團體,允許羅興亞穆斯林從孟加拉回國。軍政府也承諾起草新憲法,但進度緩慢。

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持續征剿少數民族,造成大批難民逃至泰國與孟加拉。但在1992至93年間,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與除卡倫族與撣族外的所有少數民族簽訂友好公約,承諾地方自治與提高參與國家政治決策。1995年,緬馬政府攻陷卡倫族總部。

緬馬執行不結盟政策,獨立以來與主要鄰邦中國與印度關係較好。中國最初暗中支持緬馬共產黨,但北京外交政策改變後,1960年兩國確定邊界,1961年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尼溫奪權後,緬馬與中國關係更親密,但中國仍然支持緬馬共產黨叛亂。1960年代中期越戰態度上與中國大使館干涉緬馬教育制度,讓兩國關係變差,直至1970年代起再度改善。尼溫對中國與蘇聯維持平等政策,不冒犯也不特別親近任何一方。

國家法律秩序恢復會議成立後,政府開放對外貿易與投資。東南亞各國與緬馬「建設性對話」,利用緬馬的新貿易與投資機會。緬馬也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以中國的援助建造港口、灌溉設施與道路。緬馬與泰國在難民問題上有爭論,但兩國經濟關係在1990年代大為改善,泰國也積極將緬馬拉近東南亞國協。

泰國在二戰後推行新憲法,於1946年3月舉行選舉。政黨由菁英組成,不計手段爭取權力。1946年6月,國王阿難達神秘死亡。1948年4月發生政變,軍隊再度主掌政府。新國王阿杜雅德雖然正式權力有限,卻是全國威望的象徵。

1948至1957年間,政府由軍事三人執政團控制︰費奔、斯里雅儂與塔那拉特。1957年9月,塔那拉特發動政變,驅逐費奔與斯里雅儂出國。1963年塔那拉特去世,由他指定的他儂繼承。

1968年3月,美國宣佈與越南談判,泰國政府對今後方向出現分歧。包括首相等官員主張延續親美,但外交部長柯曼則認為美國將會離開東南亞。1971年11月,他儂將柯曼解職,取消兩年前的憲法,恢復以前的軍事統治。

恢復軍事統治引起激烈反對,1973年10月大學生掀起反對運動,遭警察暴力鎮壓。國王出面干涉,命令他儂及其副首相出國,結束軍事統治。此後發生大規模反美示威,美國軍隊在1976年7月完全撤離泰國。1975年7 月泰國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1976年8月泰國與越南建立外交關係。

憲政民主維持僅三年,右翼份子通過暴力恐嚇,並暗中得到軍警與文官支持,1976年4月勝出大選。民主形式得以維持,但政府由軍隊出身人士支配。1980至88年領導政府的普瑞姆曾任總司令,得到軍方、政黨與國王支持。1988年接任的查提柴是退休少將,其政權腐敗廣為人知,同時與軍方不和。1991年2月,六人軍事團發動政變,為獲得人民接受指派文人政府,由普尼雅拉村擔任首相,內政部長與國防部長職位保留將軍方。

1992年3月泰國以新憲法舉行眾議院大選,並未產生多數黨,親軍方政黨提名非民選國會議員蘇欽達擔任首相。時稱「天使」的親民主政黨發起抗議,吸引五十萬人參加,但遭軍隊殘暴鎮壓。親軍方與親民主政黨對抗長達一個月,最後由國王「指示」雙方以國家利益為重。結果眾議院解散,1992年9 月舉行新選舉,由親民主政黨險勝,以李百為首相。1995年5月,執政聯盟分裂,眾議院解散,同年7月大選,以親軍方政黨泰國族黨為首的六黨聯盟獲勝。同時,參議院也第一次由民選首相以民主原則提名,現職軍官比例大為下降。

1949年完全獨立後,印尼直至1955年政府一直不穩,內閣頻繁更換,同時通貨急速膨脹,外國投資因國有化威脅減少。1959年7月,蘇卡諾宣佈成立「全國陣線」,擱懸國會,決策不再通過投票機制進行,而是以「傳統手段」決定。蘇卡諾大灑金錢建造紀念碑與重建首都,國家債務上升,通貨膨脹高飛,生產與銷售受挫,官僚與軍官腐化。

自1950年代中期,印尼對外事務凌駕內政。印尼與荷蘭在荷屬新幾內亞,即印尼稱為西伊利安上有爭議。蘇卡諾發起反荷蘭行動,但荷蘭得到英、法、澳、紐支持,美國棄權,印尼則得到大多數亞非國家外交支持。最後,印尼在1962年3月武力攻擊西伊利安,聯合國介入干涉,由聯合國暫時治理西伊利安,直至1963年5月交給印尼政府。

1963年8月,蘇卡諾反對馬來西亞聯邦,在1964年中以游擊隊入侵沙撈越與北婆羅洲,中斷對馬來西亞的外交與貿易。印尼此舉引來亞非國家質疑,在1965年遭大多數非共產國家孤立。印尼逐漸倚賴共產主義,接受蘇聯經濟援助,中國則提供資源給印尼共產黨。蘇卡諾偏向共產黨的舉動讓軍隊領導不滿。1965年9月,印尼共產黨企圖發動政變,攻擊軍事將領。軍隊迅速反擊,屠殺大多數為華人的共產黨員,並藉機針對華人社群。蘇卡諾繼續擔任總統至1967年,並在1970年去世。

繼任總統蘇哈托面對通貨膨脹、高失業率與資金缺乏的問題,1970年與西方債權國達成協議,1973年受惠於油價大漲。蘇哈托結束與馬來西亞對抗,1966年成立東南亞國協。蘇哈托與英、美、澳、日交好,對共產中國抱有敵意,但未有放棄印尼的不結盟運動。

1971年印尼舉行大選,政府自己成立的「從業集團」勝選。1973年,蘇哈托將九個在野黨合併為兩個,國會不得討論敏感議題。經濟越來越仰賴外國,蘇哈托家族貪污腐化,城鄉差距擴大,都增強反對蘇哈托政府的勢力。

1975年11月,東帝汶從葡萄牙下宣佈獨立,印尼派軍隊佔領東帝汶,1976年7月正式將東帝汶併入印尼,期間約十萬名東帝汶人喪生,五萬人下獄。

1977年5月印尼舉行國會選舉,從業集團雖然獲勝,但伊斯蘭浪潮升溫。1970年代後期,蘇哈托開始強調建國五原則,即信仰一位上帝、人道主義、國家統一、共識民主與社會正義。1983年,建國五原則規定為唯一官方意識形態原則,所有政黨必須接受。1985年,政府獲授權關閉任何未對發展建國五原則有貢獻的組織。

印尼與法國共同主持十九國參與的巴黎柬埔寨和平會議,於1991年10月達成和平協定。印尼與美國及蘇聯建立等距關係,1984年取消對共產國家的貿易限制。自1985年起,印尼與中國關係持續改善,1990年兩國關係恢復正常。

1991年11月,印尼武力鎮壓東帝汶的獨立示威運動,其後壓逼當地異議份子,引起全球注意。為回應國際反應,印尼向其他國家保證會懲罰相關軍官,蘇哈托承諾成立全國人權團體,減少東帝汶駐軍,改善東帝汶經濟。譯附提到1998年5月學生運動逼使蘇哈托辭職。1999年8月東帝汶經公民投票獨立。

1960年緊急狀態解除後,馬來西亞政府由東姑拉曼領導,以關懷馬來人原住民為政策,華人排除在公民資格之外。1963年成立的馬來西亞聯邦包括馬來諸邦、麻六甲、檳榔嶼、新加坡、沙撈越與沙巴,以吉隆坡為首都。但東姑拉曼與李光耀互相競逐,1965年8月,東姑拉曼突然將新加坡逐出馬來聯邦。

1969年大選後,馬來西亞爆發暴動,二千多人喪生,大多數是華人。隨後政府宣佈緊急狀態,停止國內所有政治活動。1970年,東姑拉曼辭職,由副手拉札克繼任首相。1971年2月,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與煽動法,禁止公眾討論種族議題。

英國宣佈1971年3月前撤出蘇伊士運河以東後,拉札克結束公開親英與反共政策,追求整個東南亞區域中立化。1974年馬來西亞與中國關係正常化。自1966年印尼結束與馬來西亞的對抗政策後,兩國關係也大為改善。

1974年大選前,十一個政黨結為國家陣線,當中以「馬來全國聯合組織」(巫統)最重要,首相與副首相傳統上都是巫統的主席與副主席。國家陣線一再以明顯多數當選,不曾出現有效的反對黨,部份原因是選舉期間政府箝制表達自由。

1981年7月,馬哈迪擔任巫統主席與首相。馬哈迪政府刻意減少英國與聯合國對馬來西亞的影響,並「東望」日本與南韓。馬哈迪政府受伊斯蘭基本教義浪潮影響,自1986年也需要面對巫統派系林立,以及民主行動黨在華人聲望日高的挑戰。1988年初,巫統分裂為兩個政黨。馬哈迪成立新巫統,逐漸取代已遭法院「撤銷登記」的舊巫統。1990年代中期,馬哈迪已壓倒國內挑戰其領導的主要勢力,在1995年全國國會與州議會選舉大勝。

1980年代後期後馬來西亞經濟迅速成長,馬來西亞製造業逐漸發展與多樣化,外銷比例持續升高,政府以市場誘因取代協助馬來原住民的傳統政策,並強調發展基礎建設。譯附提到馬來西亞受1997年金融風暴打擊,但1999年大選馬哈迪仍成功連任總理。

由1959年以來,李光耀一直是新加坡最高政治領袖。1961年人民行動黨分裂,黨內左翼另外成立社會主義陣線,餘下人民行動黨黨員絕大部份受過英國教育並反共。人民行動黨一直擁有國會全部議席,直至1981年,此後國會仍缺乏在野勢力,以致人民行動黨經常指派部份黨員扮演批判政策的反對角色。

1960年代起,新加坡經濟成就輝煌。新加坡通漲一向溫和,失業率低,經濟特徵從轉口貿易轉為製造業、金融業與銀行業,自1980年代後期集中發展電腦軟體。政府是社會服務唯一提供者,包括津貼住宅、公用事業、機場、電視、醫療、教育、航空公司等。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協重要會員。1990年,新加坡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有特殊的共生關係,既是重要貿易與投資伙伴,也在能源與食水方面簽訂協議。自1960年代以來,新加坡與美國關係良好,但1990年代中期因公民權利與新聞自由意見不合而出現緊張。

汶萊自1888年以來一直是英國保護領,1984年獨立建國,因盛產石油與天然氣而極為富有。汶萊人口大致三分之二是馬來人,四分之一是華人。汶萊政府與中東酋長國有許多相似之處,王室擔任主要政府職位,目標似乎是讓臣民知足常樂,不關心政治。汶萊教育與醫療免費,不課徵所得稅,1990年平均國民所得全世界最高。1985年,政府允許汶萊國民民主黨活動,1995年改名汶萊團結國民黨,似乎得到官方非正式支持。

汶萊在石油與天然氣開採上與日本合作,外銷與進口都主要以日本為對象。汶萊獨立後立即獲准加入東南亞國協,當中與新加坡最親近。汶萊文武官員都在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接受訓練,與新加坡也在國防方面合作。

1954年7月,越南按日內瓦協議暫時分割。1955年10月,吳廷琰宣佈南越為共和國,自居總統,得到美國支持。1957年,吳廷琰將國家變成準警察國家。同期,北越的土地改革變成打壓異己工具,農民遭到抑壓,但領袖胡志明得到全體越南人民的普遍支持。

1960年12月,全國解放陣線在南越成立,對抗吳廷琰政府。全國解放陣線起源於南部人,但北越在金錢、訓練與補給提供協助。1963年,佛教僧尼針對吳廷琰政府發起宗教異議運動,將吳廷琰殘暴統治暴露給全世界。美國減少對吳廷琰的支持,默許1963年11月南越將領推翻政府,殺害吳廷琰及其弟。在政變後,全國解放陣線擴充實力,控制南越村莊超過四成。

1964年美國總統選舉,對北越開戰成為選舉議題。7月東京灣事件後,總統詹森致力讓戰爭升溫。1967年春季,美國駐越南部隊已近五十萬。戰爭對平民造成重大傷害,後來估計戰爭期間有三百萬越南人喪生。1968年,美國反戰運動擴大,決定撤出越南。

直至1969年為止,柬埔寨仍在鄰國越南戰火中保持獨立。國王施亞努於1955年退位給父親,以便參與政治,追求中立的外交政策。1960年代後期,越南頻繁使用寮國東南至柬埔寨東北的胡志明小徑。1970年1月,施亞努出國,試圖以外交手段向河內施壓,不再協助柬埔寨國內的赤柬。施亞努出國出國後反共運動大為增強。1970年3月,龍諾發動政變推翻施亞努,涉及美國政府的協助。

寮國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後成會獨立國家,1957年11月成立聯合政府。1958年,激進右翼在美國協助下成立新政府,壓逼「寮族之地」。此後幾年寮國政府多次更迭,各派在1962年簽訂新協議,形成三頭馬車形態政府。在第二次印支戰爭(1964至75年)期間,寮國被當成胡志明小徑一部份,用以從北越運送部隊與補給至南越的全國解放陣線。

1973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臨時革命政府、南越政府與美國簽訂巴黎協定,美軍撤出越南,南越舉行選舉,越南統一由南北越後續討論。美軍撤離後,越南各方破壞承諾,1973年底重新開戰,1975年3月北越攻擊南越,接管西貢並改名為胡志明市。同期赤柬拉下龍諾政權,自稱柬埔寨民主共和國。

1976年,統一的越南成立新政府,國名改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統一後由黨內親蘇聯派獲勝,一直至蘇聯瓦解,黎筍是越南主要領導人。1979年,中越兩國在與蘇聯關係、外海島嶼糾紛與越南華人政策的衝突變成公開作戰。1986年7月黎筍去世,黨內進行改革,由阮文靈擔任黨總書記,推動北部與南部自由化。1991年阮文靈退位黨總書記,由杜梅接任。

長期戰爭、南越受美國補貼的資本主義、1976至78年水災與旱災、中越戰爭、佔領柬埔寨與缺乏外國援助,都令統一後的越南經濟表現不佳。領導層就立即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還是推行資本主義之間出現分歧。1980年代中期,經濟日益惡化,因此黨在1986年決定將南部自由化措施推廣至北部。1987年,國民議會通過准許全資外國公司成立。1991年黨大會,自由化政策的方向得以確立。

赤柬在波帕領導下,驅逐城鎮的公務員、教師與僧侶,強逼他們從事農業工作。計劃實際上是集體屠殺,可能超過一百萬人喪生。赤柬與越南持續不和,越南在1978年表明親蘇聯後,同年入侵柬埔寨,只以十七日就驅逐波帕,成立新政府。波帕與同黨逃至柬埔寨西部。越南入侵柬埔寨惹起中國不滿,雙方部隊在1980年代不時衝突。越南入侵柬埔寨也令它孤立於國際,只能仰賴蘇聯與東歐國家。1986年,越南黨大會決定改善與中國、西方、日本與東南亞國協的關係,並談判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

自1992年,越南經濟加速增長,工業、農業產量與外銷、進口提高,但失業率仍然嚴重,基礎建設不足。1993年7月,美國不再反對後,外國援助與貸款再度流入越南。1994年2月解除對越南禁運,各國擴大與越南的商業關係。1995年7月,越南與美國關係正常化。1991年11月,越南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但在南沙等領土上仍存在糾紛。這讓越南優先與美國建立良好關係,並爭取加入東南亞國協。1995年7月,越南終於成為東南亞國協正式會員。

在蘇聯不再資助下,為改善與中國及美國的關係,越南在1989年9月撤出柬埔寨。1991年10月,柬埔寨衝突全面解決協議定案,由聯合國駐柬埔寨臨時權責機構暫時看管柬埔寨,雖未能獲赤柬合作,但繼續於1993年5月舉行大選。新憲法在1993年9月頒佈,恢復柬埔寨王國,以施努亞為國王。赤柬杯葛大選,直至1995年結束仍繼續在其控制領土內與政府對抗。

1995年12月,全體東南亞國家簽署成立東南亞免核區條約。作者認為,假如所有主要強權都同意該約條款,其行動可能為東南亞開啟真正和平的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