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7日 星期三

記憶七罪

看完了《記憶七罪》,探討記憶功能的七種缺失,七罪分別為健忘(transience)、失神(absent-mindedness)、空白(blocking)、錯認(misattribution)、暗示(suggestibility)、偏頗(bias)與糾纏(persistence)。

健忘、失神、空白屬於想不出來的「不作為」之罪,健忘指記憶隨時間而減退或喪失,失神是注視與記憶之間介面出問題,心不在焉,空白則是指努力想找出資訊卻徒勞無功。錯認、暗示、偏頗與糾纏屬於「作為」之罪,記憶看似存在,卻是不正確或不受歡迎。錯認是指記憶錯認源頭,將幻想當成現實,或者將報紙看到的內容誤為由朋友告知。暗示是指因引導性問題、評論或建議影響,使記憶遭到扭曲。偏頗是指根據目前的知識與信念,改寫先前的經驗。糾纏則是指想忘卻的事件卻反覆回想起來。

健忘現象可以遺忘曲線來表達,顯示事件發生後短期之內,記憶即使不能如實重現,也還保存得相當完整,但記憶隨時日逐漸褪色而模糊,我們只能靠追憶事件梗概或借助常理推斷,當時大概發事甚麼情況。以概括知識重建往事,可能會犯下偏見之罪。許多實驗證明,老年人在幾天或幾星期後的記憶,遺忘速度遠比年輕人快,尤其是涉及特定細節。對情節的記憶在四十至五十歲就開始衰退,對詞彙的記憶則是在五十歲後開始明顯。

腦部掃瞄顯示,記憶運作與大腦額葉與副海馬腦的活躍程度有關。長期記憶可分為兩種︰情節記憶存放個人特殊經驗,語意記憶協助一般常識或事實的檢索。在接觸資訊轉換為長期記憶之間則是工作記憶,讓少量資訊短時間存放,並隨進隨出。短時間遺忘問題在於工作記憶系統的「語音迴路」, 語音迴路能暫時儲存小量語文相關訊息,當這迴路受損時,當事人無法接詞彙的語音暫時留住,然後轉至長期記憶,因而無法學習新詞彙。腦部掃瞄揭示,語音迴路的相關區域在頂葉後側與左前額葉皮質下方。

常被討論的事情較不容易遺忘,重複相似經驗則會干擾對事情的記憶。對於經歷數月或數年後的遺忘現象,記憶並未完全消失,總會殘留一些特殊印象,足以回憶淡忘的往事。作者提到一種增強記憶簡單好用的方法︰把想記住的資訊與原已熟悉事物結合。

失神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導致資訊收錄不當,或者資訊收錄後在需要檢索時受到忽略。記憶方式可分為兩類,重拾回憶是在腦海召回往事細節,熟悉感則較為粗淺,只大致知道事情發生,不深究細節。吸收資訊時注意力分散,會明顯干擾重拾回憶,但對熟悉感沒有甚麼影響。

做習慣的事情時,我們不需要用心推敲的收錄,這些「自動行為」容易因注意力不足犯下失神毛病。神經造影技術顯示,在注意力分散時,左腦額葉活動減少,無法完整執行收錄所需活動,因而可能出現心不在焉導致的遺忘。自動行為或收錄過於粗淺,也可能會導致對改變視而不見。

要記住未來需要做甚麼事的展望性記憶,提示應該特色鮮明、具備足夠資訊、有意義並適時出現,腦海被其他事情佔據也會影響展望性記憶。年齡對事件導向的展望性記憶影響較小,對時間導向的展望性記憶影響則比較明顯。將時間導向展望性記憶轉換為事件導向,讓老年人獲得適當提示,他們的表現就會很好。

因空白遺忘的資訊曾經收錄與儲存,也能藉提示喚起記憶,資訊並未從腦海消失,只是藏在某處。空白最常出現在專有名詞上,例如人名,因為專有名詞與所有者的特性沒甚麼關聯,較難與相關概念、知識或聯想整合。腦海中首先浮現的記憶大多是視覺與概念特性,之後才是音韻特性,這多少解釋人們有時會記得某人某事的相關資訊,卻想不出名字,但甚少會出現相反情況。

在語言處理模型中,概念與音韻層次之間還有稱為字彙的層次,指某單字或名字如何運用到句子等語言表達。以Baker一字為例,麵包師傅的視覺特性,令人聯想到各種相關的概念,這些概念直接連至字彙baker,最後連到音韻特性。然而在專有名詞如Baker這人名時,每一項概念聯想都指向特定個人身份,但此個人身份結與字彙特性層次只有脆弱的單一連結,因此在記憶檢索時比較會出現差錯。神經造影研究顯示,左腦顳葉在記住專有名詞上扮演重要角色。

我們有時會有「卡在舌尖」的情況,明明知道某個字,但就是說不出來。當卡在舌尖時,一般人常會在腦海浮現一些同音或同義字。有研究者推測正是這些相關字詞佔據腦海,以致檢索目標字眼時受抑壓而想不出來,一位心理學家稱這些相關詞為「惡姊姊」。但較近期的研究顯示,惡姊姊與卡在舌尖本身並無關聯,但有可能在卡在舌尖發生後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反而是孤立而缺乏關聯的知識,特別容易導致記憶短暫空白。在記憶人名時,順序唸二十六個字母,想到第一個字母為提示,或者推敲人名讓它變得有意義,都有助記住名字。

有些實驗顯示,假如在記時中檢索過某項資訊,可能會妨礙之後回憶相關資訊。例如記憶red/ blood與food/ radish這組字,並在測試前提示你red的相關字是blood後,下次一聽到red你就很快記起相關字是blood,但聽到food時,會更難答出radish。因為在記憶red/ blood時,會抑壓其他reddish的聯想以免混淆,卻讓radish一字遭到池魚之殃。

記憶抑壓也可能出現在目擊證人的回憶中,當警方詢問特定層面的問題時,目擊證人為回應問題而反覆回想,其他問題以外的內容可能會受到抑壓。記憶抑壓也可能會受「指示性遺忘」影響,受測者接到指示要記住某些字,並忘記另一些字,之後的記憶測試中,受測者確實較記不起受指示要忘記的字。對遺忘過去者的神經造影,顯示其額葉系統功能關閉,為研究記憶空白帶來新契機。

記憶會錯認不曾發生的事,是由於流入的資訊處理得快速流暢,或者躍入腦海的影像生動鮮明,讓我們誤以為這些自己過去的親身經歷。錯認也會反過來以為某些影像與想法是自己的想像,卻不知道這是我們回想起先前看過或聽過的資料。錯認可能會導致罪案的目擊者張冠李戴,清楚記得看過某張臉孔,卻弄錯看這張臉孔的時間與地點,因而誤認犯人。

如果能將事物的相關細節全部連結起來,就能比較容易回想起當時的真正情況。如果未能適當串聯,就可能會導致記憶接軌錯誤,例如看過spaniel與vanish兩個字,卻以為自己看過Spanish。腦部造影研究顯示,海馬體在記憶串聯過程時異常活躍。額葉功能不佳者記憶檢索也較多差錯,容易把實際看過與想像的物品混淆。

為減低目擊證人錯認,警方與其讓目擊者從一排嫌犯中挑出最相似一個,讓目擊者設法找出最想像的人,反而應該讓目擊者每看過一名嫌犯,就立即判斷那是否為犯人,讓目擊者更仔細檢視眼前嫌犯是否與他記憶中的細節相符。

在作者的實驗研究中,腦部造影在短期內無法為分辨記憶真假。而在受測者回答之前,先確認自己是否記得其中突出細節,則有助受測者區分記憶是基於特定回憶,還是只依靠整體熟悉感,減少張冠李戴的錯誤。

記憶也會受暗示與誤導,引導式問題會導致目擊者指認錯誤,誘導性心理治療可能助長虛假記憶產生,以攻擊性態度訪談學齡前兒童,可能使他們回憶扭曲指控他人凌虐。誤導問題會干擾記憶來源,讓人們以為自己看過某樣事物,甚至在當事人記得某事件的資訊由別人告知,還是可能對事件產生虛假的記憶。催眠也會引發不正確的回答,有時讓誤導性資訊的暗示作用更為擴大。

認知心理學家創立「認知偵訊」程序,以避免暗示性或引導性問題,原始版本分為四部份︰首先,要求證人盡量說明與事件相關的所有事情,其次,促使證人在腦海重現事件發生當時的場景,第三,讓證人以不同時間順序回憶事件,例如先從頭到尾,再反過來從尾到頭,最後,讓證人以不同人的角度看待事件,如犯人與受害者的觀點,以協助找出原本可能忽略的細節。

情緒與社會壓力可能會扭曲人的記憶,誤以為自己曾經犯罪。警方暗示性偵訊可能令嫌犯由最初相信自己清白,後來卻對自己不錯犯下的案發展出特定回憶。心理學家也曾在實驗中在部份受測者植入虛構的童年經驗,產生虛構童年記憶的受測者,視覺影像生動性測量得分較高。由於我們不會預期幼年回憶能與近期事件一樣生動詳盡,因此比較可能將模糊影像或朦朧熟悉感解釋為記憶失而復得。回憶過去涉及三方互動︰目前的情況、自己預期記得的事、真正來自過去的回憶,暗示技巧會讓三項因素的平衡產生變化,使目前情況比過去真正發生的事更為重要。

偏頗是指以現有知識、信念、感受對新經驗或對此經驗的記憶產生扭曲,作者提到以下五種偏頗類型︰一貫性偏頗以自己看法重建過去,以令過去與現在類似;改變性偏頗則是重建過去以與現在明顯區隔;後見之明偏頗將過去事件以目前知識過濾;自我中心偏頗以自我為中心整合現實的感受與記憶;刻板印象偏頗指我們在不自知下,以類型化記憶塑造對世界的詮釋。

一貫性偏頗可見於對痛苦經驗的回憶,以及對政治或社會議題的看法。我們對過去信念與感受的記憶並不清晰,只藉由目前的情況做推斷。假如我們的觀點曾經變更,就可能會產生一貫性偏頗。改變性偏頗可見於自己投入許多時間與精力的計劃,跨大我們在計劃前後的轉變,也可見於部份婦女的經期內情緒狀態的回憶。

一貫性偏頗與改變性偏頗都展現在對親密關係的回憶。在一項婚姻研究中,受訪婦女在回顧婚姻前十年時出現改變性偏頗,貶低初期婚姻的評價,至於結婚二十年時回顧過去十年,出現的是一貫性偏頗,婦女認為十年前的感受與目前類似,但事實上她們第二十年的感受比十年前差。這兩種偏頗都有助婦女適應婚姻生活,並降低相互衝突感受產生的心理不適。

後見之明偏頗會讓我們覺得「我早就知道」事情會這樣發生,在球賽與選舉中很常見。如果在事後能建構出說得通的場景,通常很容易讓人產生這種感覺。已知的結果讓我們可更容易找到佐證事例,一般常識觀感與理解,以及張冠李戴錯誤,也會令選擇性回憶更嚴重。後見之明偏頗的憂慮之處,是它會阻礙我們從經驗中學習,並容易讓我們自以為是,高估自己的智慧與靈感。

因為自己知道自己的記憶有多清晰,但別人的記憶則無法得知,因此我們很容易會堅持自己的觀點才是唯一真實。這可以從在夫婦間各自評價自己的貢獻或責任時,自己的份量都有誇大之嫌可以看出。自我在記憶收錄與檢索扮演重要角色,加上一般人傾向自視過高,因此在記憶偏頗時容易出現自我美化,出現選擇性回憶、誇大過去困難、貶低過去自我,使目前的自我籠罩在虛幻正面光環中。

刻板印象是對過往經驗的類型化描述,藉以分類人或事。刻板類型可使認知活動較省力,卻可能造成偏頗,導致判斷錯誤與行為不當,例如偏向認為黑人男性是罪犯。刻板印象偏頗也會影響記憶,較易記住符合刻板印象的行為,不符的行為就較記不住,這種傾向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更為強化刻板的印象。事件發展不符刻板印象的預期時,我們可能會編造虛構事件,以讓記憶與預期相符。

對分割大腦左右半球人士的研究觀察到,左腦似乎內含一具解釋器,以常識與過往經驗讓我們的心理世界秩序井然。如果左腦解釋器提供的解釋這成嚴重偏頗,我們就無法看清自己。右腦系統比較能與外在世界制約協調,平衡左腦的解釋器,對左腦產生約束作用。然而,人類認知仍有幾種根深柢固的偏頗,難以完全清楚或克服。

糾纏是指希望忘掉的記憶卻揮之不去。情緒性資訊能迅速自動引起我們注意,並會進一步通過當前目標與利害的評估,強化日後對這項經驗的回憶。不論正面或負面事件,只要引發情緒反應,日後記憶就特別深刻。傷痛會隨時間淡化,而假如傷痛經驗發生後,不斷有事物讓人回憶起這件事,痛苦情緒會較慢消退。如果認為自己有能力卻未防範悲劇發生,「假使這樣」的反事實思考會更為揮之不去。

挫敗不一定導致揮之不去的回憶,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評估與衡量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心理學家稱現時評價過去經驗的總彙為「自我輪廊」,情緒健全者通常對自我輪廊較正面,而憂鬱者則往往有非常負面的自我輪廊,習慣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或有缺陷。負面自我輪廊提供豐富資訊,讓負面經驗可輕易收錄與檢索,因而令負面經驗更難忘記,從而增強憂鬱的情緒。

反芻是指讓念頭與記憶都耽溺於現有情緒或狀況無法自拔,加重原本低落的情緒。反之,傾訴痛苦,將起伏的情緒轉為敘述的形成,可能有積極正面的效用。反芻與敘述的分別在於,反芻只是反複回憶過分概況的記憶,很少喚起對特定事件的記憶。腦部活動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左額葉某些部份活動相對減退,而左額葉活動與檢索特定細節相關。當左額葉功能出現障礙,就很可能特別容易受過分概括的記憶傷害。

糾纏在創傷經驗中最為明顯,例如戰爭造成「砲彈震撼」,尤其是創傷中最令人想忘記的部份,有時偏偏連細節也記得一清二楚。侵擾性回憶最普遍出現在視覺回憶,有時在氣味、聲音、身體感覺中也會出現。在創傷發生時,時間解體感更強盜者,之後所感受的苦惱會較多。在創傷過後總是迴避不想,也可能會造成長期心理問題,在一段期間壓抑後出現反彈,讓記憶糾纏問題擴大。實驗證明,如果能在安全情境下再次經歷創傷事件,有助減低創傷後壓力症的痛苦感覺。

在創傷事件扮演關鍵角色的,是大腦顳葉內部的杏仁核。杏仁核活動與恐懼相關,創傷受害者回憶創傷事件時,杏仁核呈活躍狀態,額葉深處與顳葉頂端附近恐懼或焦慮相關區域活動也提高,這可以解釋創傷回憶為何經常帶有強烈恐懼與焦慮。侵擾性記憶也與正腎上腺素水平有關,正腎上腺素水平越高,越常對創傷經驗產生侵擾性記憶。

作者在最後一章指出,記憶七罪並非表示記憶系統功能有根本缺陷,反而是記憶適應特性衍生的副產物,是記憶許多優越過程與功能的代價。記憶七罪在大部份時間是表現良好的機制,但偶爾會為我們帶來麻煩。痛苦經驗久不忘記,較能讓我們在面對類似情況時,避免重蹈覆轍。對最近沒用或很少用的資訊,回想起來較不容易,是記憶力在成本與利益相較下的取捨。有些記憶空白反映神經系統抑制的基本特性,讓我們不會在想起某事時,相關資訊一湧而出造成資訊超載。

對記憶而言,有時少即是多,只想起重要到值得收錄的事,避免經驗中充斥無關緊要的細節。將過往經驗的梗概歸納整理,是我們得以明智行事的關鍵,但往往會產生偏頗、歸納等副產品。各種偏頗造成的「正面幻象」,即對自我抱有過度樂觀的看法,在較溫和時似乎也可以增強心理健康。

不同物種各種特性可以適應、順應(exaptation)與「拱肩」(spandrel)劃分,適應是指演化進程中天擇的產物,是可增加生存與繁殖機會的可遺傳特性;順應並非天擇下的產物,但能夠強化目前適應力,例如人類的閱讀能力;拱肩是某種特性的意外結果或副產品。適應的特徵可能包括︰特性內部結構極為複雜,例如眼睛;在天擇中有優勢;不同物種出現同樣特徵;以及跨文化出現的特徵。

在記憶七罪中,糾纏與健忘最有可能歸類為適應。糾纏既有天擇中有佔勢,在不同物種如人類、猴子、貓、老鼠等出現,而且與杏仁核及荷爾蒙的複雜系統間發生。健忘出現在吼猴與狒狒的遷徙行為,很有可能是對環境中長久存在特性所做的適應。記憶偏頗在不同文化間會出現差異,與生物演化的關聯較小。作者認為,記憶基本受一般常識與信念指導,所以偶然產生偏頗這副產品。作者也認為空白、失神、錯認與暗示,可能都屬於演化上的拱肩,是記憶系統為達成重要利益必須付出的代價。

作者總結,記憶的罪惡與美德是一體兩面,構築橫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橋樑,讓我們的心智得以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