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機率陷阱

看完Gerd Gigerenzer的《機率陷阱》,主題是生活中風險的應用與誤用。作者指在聽到某事發生的機率時,要先了解這數字的分母是甚麼,例如明日降雨機率有30%,不是指明日有30%時間下雨,也不是指有30%專家說會下雨,而是如果明天重複一百次,有三十次會下雨。絕對風險與相對風險也值得留意,譬如說風險增加百份之百是說相對風險,但絕對風險可能只是從七千份之一增加至七千份之二。

我們非常害怕短時間造成大量傷亡但機率很低的事,這種「可怕風險」在社群少於一百人的狩獵社會中,大量傷亡可能會造成群體滅絕,但現在個人存亡已不再依靠人數較少的部落,只是腦內恐懼並沒有消失,可怕風險繼續觸動我們內心恐慌。

作者認為只要用合適方法,教育可以令人們更認識風險與分析。專家有時是製造問題的人,自己不夠了解風險,缺乏與大眾溝通技能,或存在利益衝突。複雜的解答並不一定解決複雜問題,簡單原則反而較為聰明,少即是多。

已知風險與未知風險屬不同層次,我們掌握已知風險所有可能、後果與選擇,需要邏輯與統計思考幫助我們決定;未知風險在現實世界更常出現,當中我們要面對突發狀況,作者指,這需要利用直覺與經驗法則幫助決定。人生許多問題,需要同時運用兩種技能才能解決。

機率有三個面向︰頻率、實體設計與信心程度。頻率與算數有關,計算發生次數除以總數以得出相對發生頻率。實體設計是人為創造出特定機率,例如骰子的完美對稱設計令每一數字出現機率為六分之一。信心程度建基於人的經驗與印象,例如證人的證詞可信程度有多高。頻率與實體設計是已知風險,但信心程度主觀而充滿變數,未必能處理世上所有未知情況。

經驗分則能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下使用,潛意識運用經驗法則就是直覺,特點為︰一,在腦海中很快閃過;二,我們不是很清楚其背後邏輯與原因;三,感覺不會強至我們想付諸行動。

將已知風險當成沒有風險會產生「零風險錯覺」,例如檢測出陽性結果不代表一定患病,也可能是假陽性。將未知風險誤以為是已知風險則是「風險可知錯覺」或「火雞錯覺」,例如感恩節前火雞認為自己最安全,或者投資模型應用在真實世界反而導致災難。

作者指大腦運作方式是︰大腦無法接收所有外界資訊,但大腦智慧能以現在資源做出聰明猜測,這系統能犯下好的錯誤,可以從錯誤中學習。作者與《快思慢想》的Daniel Kahneman在直覺與認知偏誤的看法頗有不同,作者認為接受外界資訊再根據環境推測是人類認知體系的優點而非缺陷。好錯誤能幫助我們不斷學習發現,會犯錯的系統才是有智慧系統。

各種行業、企業與群體都有不同處理錯誤的文化,光譜一端是不敢犯錯的犯錯文化,出錯時會盡力隱藏,難以從中學習與發現;光譜另一端是改錯文化,鼓勵成員公開檢視錯誤,鼓勵好錯誤。作者舉例在運用檢查表上,航空業較接近改錯文化,醫療業則較接近犯錯文化,差異包括︰首先,醫院權力架構令檢查表較難落實,讓護士不易越權提醒醫生的缺失;其次,航空安全後果由乘客與機師共同承擔,但在醫院,病人過世不會令醫生有生命危險;第三,航空公司不太可能隱瞞墜機事件,但病人由醫療疏失死亡較少受報導。

防禦性決策是指為保護自己在事情出差錯時不受波及,所以比起較理想的選項,還是選擇較能保護自己的選項。在醫療上是醫生因害怕被告,讓病人接受不必要檢測或治療,就算這些程序可能危害病人生命安全的防禦性醫療。一項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醫生的調查指,最常做的非必要檢測是CT、MRIs與X光。醫師不會因過度治療而被告,反而因害怕被告不敢提供最好的意見。在美國,金錢也是防禦性醫療一項重要誘因,醫生為病人進行各種檢測,可從保險公司領取大筆保金,好好解釋病情,卻不會帶到多少錢。

不需親身經歷,我們也可以兩種方式學習恐懼,即社會模仿與生物準備。社會模仿指所屬社會族群害怕某事,那我們也要害怕此事。這讓不同文化間,甚至同一文化內,令人恐懼與安心的事物可以有很大差異。生物準備融合先天條件與後天刺激,我們對某項事物的恐懼已內建在身體,並由社會刺激激發,例子有蜘蛛、爬蟲類、打雷、害怕被拒絕等恐懼。

儘管銀行專家預測表現不佳,但企業主管仍花費請專家預測,或許是因為不知道銀行預測不準備,但也可能是因為請人預測能分攤自己的責任,當企業損失時將責任推給銀行,是一種防禦性決策。

複雜投資模型表現不比簡單的1/N法則——平均分配資金在N種投資目標——好,反映凡事應盡可能簡單,但不能過於簡化,當中決定準則是︰一,未知因素越多,越應簡化;二,眼前選擇越多,越應簡化;三,歷史數據越多,複雜模型越適用。

雖然作者訪問大企業管理人員時發現當中不少以直覺決策,層級越高的主管越會仰賴直覺,但他們在公開場合中卻不會承認。對直覺敬而遠之的理由有︰大家預期決定是基於合理解釋、群體決策中很難以直覺為自己辯護與焦慮沒有全盤考慮所有事實。作者指主管會以事後製造理由與防禦性決策隱藏直覺,前者花費企業時間、金錢與資源,後者則會造成最佳選擇無法實現。作者認為,良好領導由充滿經驗法則的工具箱,以及快速判斷哪條規則適用甚麼情境的直覺力構成。

作者指出在未知情況下,最佳解答不一定會有最好結果,選擇避免最壞結果的極小極大經驗法則更能減少不確定性。運動專長也反映出無意識智慧,經驗老到者有意識思考反而會令表現變差。在第一次去的餐廳點餐,比起忙於搜索整份菜單找出最好選擇,選擇第一項選項或跟隨友人反而既可省下時間,又可減少或許會錯失最好選擇的沮喪。購物也是如此,比起尋找永遠無法得知是最好的可能,選擇第一個夠好的選項更令人滿意。

我們總是覺得多名子女中排中間那位較少受父母照顧,這未必與父母是否偏心有關。作者以1/N規則模擬多名子女受父母照顧時間,在兩名子女時每名孩子的總照顧時數一樣,但在三名子女或以上家庭,中間的小孩從未與獨得與父母相處時間,總是要與其他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照顧,長遠而言在十八歲前得到父母照顧總是比兄弟姊妹少,而且兄弟姊妹年齡平均相差年齡越高,中間的孩子得到父母照顧越少。

作者提出以自然頻率代替機率傳達風險訊息,讓人們更容易了解問題︰




現時醫療系統醫生與病人信任受損,除了因為前述的防禦性醫療與利益衝突外,也因為醫生受訓練時統計思維教育成效不佳,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期末考試。作者建議醫學院以自然頻率教學並重新設計課程,公眾也應能免費使用醫學資料庫、免費取得病歷與免費使用醫學期刊,以更容易接觸正確醫學訊息。

早期前列腺癌早期雖然似乎可增加五年存活率,但對實際死亡率的影響卻不大。原因在於早期篩檢會找到更多不會繼續發展的病例,令存活病例增加,這卻令許多本來沒必要接受治療的人受到傷害。

防範金融風險的慣常方式,是訂立越來越複雜的制度,但作者指這只會帶來確定幻覺,反而不如以限制財務槓桿這簡單原則有效。避免銀行大到不能倒也不能指望銀行自行評估風險,因為這無法評估未知風險,縮小銀行規模、區分一般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讓金融業更透明以及個人拒絕大銀行與高風險產品,都是防止銀行過份冒險的做法。

作者對媒體報導風險新聞的第一法則是,媒體越是報導某健康風險,對個人的危險就越小。政府對金融風險比低機率健康風險的政策取向差天共地,可能是因為說客對政客的影響,製藥業可從政府干預健康風險得利,銀行業卻不希望政府介入。

作者為風險教育教材定下三大主題——即健康風險、金融風險與數位風險知識——與三種技能——統計式思考、經驗法則與風險心理——以解決日常問題為重點。 統計式思考是處理數字的能力,例如理解下雨機率;經驗法則是在不確定環境中做好決定的能力;風險心理是關於影響我們行為的情緒與社會力量。

對健康常識教育,作者指教學應早於青春期,在五至十歲開始,並與同學共同學習,內容包括烹飪與運動等實用技能、健康知識與心理建設。金融教育教育孩子如何處理自己財務,架構與健康教育類似,內容包括記帳、債務陷阱、金錢觀等。數位教育目標是培養不被數位科技控制的能力,內容包括數位風險知識與數位自制能力。作者總結指,面對風險,專家並不一定做得更好,民眾應有豐富知識與勇氣,勇於思考,為自己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