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4日 星期二

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

上周末看了《大正文化︰帝國日本的烏托邦時代》,書中大部份就是介紹大正年間各種生活變化,由城市規劃、交通、衣著、食物以至遊廓都有介紹,內容比較淺白,當是舊日見聞也不錯。到了最後兩章則是較嚴肅的討論,談及大正年間日本的政治意識發展。試引幾段看看︰

利用國民對一次大戰以後政黨政治的不滿,軍隊創造出以天皇為中心的烏托邦國家願景,同時組織起國民的共鳴,次第營造出獨裁體制。在這種氣氛中,軍部積極地利用國民對天皇、對國家的順從性(p. 202)。


勞工運動確是以自己的雙手建立起來的,如果可以進一步批判資本主義的專制,或者在所謂大正民主運動中,使民主主義的傳統扎根也說不定。但是對三菱、川崎的爭議中,從正面與國家權力、企業戰鬥的勞工來說,國家=天皇是自己的保護者這樣的心理依然存在,這是日本勞工運動最大的弱點。
也就是說,日本的勞工運動,在一次大戰後進入新的階段,但在勞動者的意識層面上,與在國家主義、基督教社會思想影響下的明治時代勞工,仍具有共通性。 日本的勞工運動,之所以成為國家幻想的俘虜,是所謂大正民主運動最大的悲劇(p. 206)。


因為國內並未戰場化,日本國民不只沒有因帝國主義戰爭破壞掉文明,更沒有機會認識「何以理性的人間秩序會被放棄?」這個問題。不論日清、日俄兩戰爭,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部都是海洋彼方的戰爭,在結果上,日本都是戰爭的大勝利者,國內也因此獲得經濟利益——對日本國民來說,戰爭是值得歡迎的事。
日本國民一直到關東大地震,才第一次面對到與戰場體驗同樣的現實經驗。因為關東大地震,東京如同戰場般被摧毀,一舉殺死了約十四萬人。國民經驗了關東大地震,才瞭解到以人類的力量,到底仍無法抑制巨大能量對現代文明造成的破壞。人們以震災體驗為媒介,如同歐洲諸國國民在戰爭中實際體驗到的,首次直接面對時代的不安(p. 211)。


震災後,政府請永天皇詔敕,讓國民瞭解首都東京的復興是至上命令。震災復興逐漸成為國民共識的象徵,人們從震災的打擊中爬起,參加建設「震災復興」的新國家。此後,人們對於國家、對於天皇的順從增加,標榜批判天皇的左翼勢力退潮。取而代之的,是包含軍部在內的右翼勢力抬頭(p. 213)。



最後一章則討論到上杉慎吉、北一輝與岸信介的思想聯繫,似乎太專門,不太能搞清楚。

補論是後來修訂版再加的,談及阪神間新型住宅與園藝趣味的興起,又較為輕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