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正義與差異政治

看完了Young的《正義與差異政治》,探討以支配與壓逼為起點的正義理論。作者主張以分配為典範的正義構想有兩項問題︰一,分配式典範傾向將社會正義思考聚焦於物質財貨或社會位置的配置,經常忽略協助決定分配模式的社會結構與制度脈絡;二,當分配以隱喻方式延伸到非物質社會財,分配概念讓它們看來像是穩定不變的東西,而不是在社會關係與過程中可以改變。

聚焦分配忽略並掩蓋產生這些分配的制度性脈絡——國家、家庭、公民社會、職場的的結構與實踐;指導這些結構與實踐的規則與規範;這些結構與實踐之中擔當社會互動中介的語言與象徵。制度性脈絡決定人們參與決定行動、運用自身才能的能力,對正義與不正義判斷有重大意義,但分配式典範時常預設特定的制度性結構,卻無法評價這些結構是否正義。

將分配邏輯應用至社會財,會對當中涉及的正義議題產生誤導,將社會生活化為可識別、可讓渡、可分配的實體。個人被想像為社會原子,與可分配的社會財分離,而不是社會過程與關係的產物。分配式典範只注視最終形態的社會正義,隱含一種靜態、忽視過程的社會本體論。理論從日常互動的時間流中抽離,往往無法與個人行動的理解互相連結。

作者指,將權力帶入分配邏輯曲解了權力的意義︰視權力為個人持有物或屬性,模糊了權力是人際關係而不是物品的事實。分配式權力典範的原子論式偏見,會造成只關注特定權力的代理人或其施加對象,將權力當成有權者—無權者的二價模型,忽略第三方的支持與中介功能。權力分配邏輯沒有考慮支配的結構性現象,人們經驗到的制約,通常是多數行動者意圖或非意圖的產物。權力重分配不適合用於理解當代福利統合社會︰雖然權力廣泛分散,但社會關係受支配與壓逼嚴密限制。

分配式正義著重人類身為消費者一面。作者提出,如果將人類是做事者、行動者納入考慮,可以在分配的公平性之外,尋求促進許多美好生活中的價值︰在社會認可下學職與運用令人滿足的廣泛技巧;參與制度形成與運作過程;與他人遊戲及溝通;表達與聆聽經驗、感受與觀點。社會正義不是這些價值在個人生活中的具體實現,而是社會對於實現這些價值所必須的制度性條件之容納與支持程度。

美好生活中的價值可以概括化約為「自我發展」與「自我決定」兩類,亦有兩種相應的不正義社會境況︰壓逼是自我發展的制度性束縛,阻礙某些人學習廣泛技巧,抑制人們互相遊戲、溝通、表達與傾聽的能力;支配是自我決定的制度性束縛,阻礙人們參與自己行動或行動條件的決定過程。

壓逼在重要經濟、政治與文化制度中被系統性再生產,意味著受壓逼群體不必定需要有一個相應的施壓群體。群體是社會關係的一種表達,群體認同出現,是因為人們在社會集體相遇與互動中,經歷到生活方式及交往形式的差異。群體的定義出自特定社會位置的認同、該社會位置所產生的共同歷史,以及自我認同。群體的真實不是物質真實,而是社會關係形式的真實。若要主張社會群體差異存在,同時不產生壓逼是可能的事,就必須以關係性、高流動性的方式概念化群體。群體內部以及群體成員個人都不是同質性的,不必然首尾一貫。

作者列出壓逼的五種形式︰一,剝削,指某個社群的勞動成果被穩定地轉移至另一受益群體。剝削會制定與再生產社會群體之間的權力與不平等關係。只要制度化實踐與結構關係維持不變,財貨重分配無法消除剝削的不正義。

二,邊緣化,指排除特定人群在勞動體系之外,無法有用地參與社會生活。邊緣化既造成物質剝奪的不正義,也在福利體系剝奪依賴福利人口的權利與自由、不讓人們受認可地運用自身能力上造成不平等。

三,無能力(powerlessness),指必須遵守指令,卻幾乎沒有下指令權利的狀態。在分為計劃者與執行者的社會分工下,執行者處於無能力處境,缺乏權威、地位及自我感受,少有機會開發與運用自己的技能,工作自主性很少,沒有專門知識與權威,不會被視為「值得尊敬」。

四,文化帝國主義,指支配群體文化與經驗被視為普遍適用,並確立為規範。基於自身文化表現及認同的正常性,支配群體在面對其他群體的差異時,就會將差異群體建構為有欠陷與否定的「大寫的他者」。受文化帝國主義影響者被標上本質的印記,讓他們被逼對受刻板形象影響的他者行為作反應,創造出「雙重意識」經驗︰感覺總是透過他者的目光注視自己。

五,暴力,某些群體成員終生必須恐懼針對他們的任意攻擊,他們知道自己之所以容易成為暴力目標,僅是因為他們的群體認同。針對群體暴力的非理性顯示無意識過程在起作用,這與認同失落的恐懼密切相關。

福利資本主義體現三項放任自由資本主義沒有的重要原則︰一,經濟活動受到某些社會控制。企業依賴政府制定制度與政策,承擔訓練勞動力與研發成本,提供基礎建設,批出政府合約等。二,當私人機制無法有效運作,國家有義務滿足需求。福利國家承諾滿足公民的生活基本需求,改善他們的生存與生活品質。三,以形式平等與程序主義價值為目標,反對個人化權威與強制性合作。官僚機構根據非個人規則運作,規則一體適用於所有個案。

福利資本主義讓更多私人經濟活動納入公共政策範圍,公共事務變得越來越去政治化。社會衝突與討論大幅限制在分配課題上,組織與生產目標、位置與決策程序等不是需要被處理的問題。福利資本主義定義公民為顧客—消費者,要求高度消費以維持經濟成長動能。解決分配政策衝突的工具是利益群體多元化,不同利益群體競爭及議價,以決定政府政策與資源配置。針對正義的規範性主張變成出於欲望的自私訴求,人們無法檢視討論與衝突,對審議的提議與制定決策一無所知。

官僚體制將合作計劃定義為技術控制的目的,發展出精細的勞動分工,定義權威的階層制度位置。以明確規則與程序將集體行動正式化,結果讓集體行動與規範性的探究與結果分離。決定與行動的評價標準不是它們是否正確或公正,而是根據它們在法律上的效力。一個數以百萬計人精密合作的生產、分配與服務供給的巨大體系,其中大部份人對自己的行動或行動條件毫無決定權力。顧客與消費者深陷於微型權威佈下的天羅地網,過往服從於傳統規範、自發行動或集體決定的生命活動,不是被商品化就是被國家機器控制而標準化。

福利資本主義需要控制某些結構性衝突才能成功去政治化︰私人累積承諾與國家支出需求互相碰撞,引發財政危機;日常生活領域受理性化與人為操控,卻要讓這類操控保持去政治化,而人們可能要求針對這類政策進行有意義的公共討論。在這些衝突的脈絡下,出現各式各樣的起義(insurgency)活動,其特色為自發、針對特定課題、尋求擺脫官僚體制殖民化,並創造另類制度形成及獨立的討論。

起義活動可主要分為三類︰挑戰決策結構及有權者伸張他們意志的權利,如環境運動、反核運動、都市社會運動等;組織自主性服務,如受虐婦女庇護所、族裔服務機構、佔屋運動等;文化認同運動,如嬉皮、龐克運動、自然食物運動、同志解放運動、弱勢群體運動等。這些運動再政治化社會生活,視許多未有受質疑的既有制度與實踐為可改變,只是選擇的問題。起義活動會面對再遏制(recontainment)的挑戰,被吸納進利益群體政治的分配導向中。

以民主為儘可能減少支配的正義要素,讓公民透過參與過程確保自己的需求與利益被傳達,不受其他利益支配。民主參與提供能力開發與運用的重要工具,令人們能夠從與別人的需求相較下考慮自己的需求,在關係中發展對社會制度的興趣、說理與論證、有條理說服等,並感覺社會關係是可改變的。對於民主會造成不公正結果的質疑,作者指出民主必須始終是憲章性根本原則,遊戲規則不能隨便改變,而是對審議過程及結果的根本制約,即使民主決定也不能侵犯列明的基本權利。憲政民主應重新建構所有機構形式,而不只是限於公共政策機構,人們就比較不會因為無能力而無法表達其聲音。

作者質疑道德理論中的公正(impartiality)理想尋求將差異化約為統一的認同。公正性超然的姿態只能透過抽離情境、感情、社會歸屬與觀點的特殊性達成,但這些特殊性仍在實際行動脈絡中運作。這讓公正性理想產生普遍與特殊、公共與私人、理情與激情的二分。公正性理想讓支配群體可以宣稱其特殊觀點的普遍性,幫助正當化階層式決策結構。

同一性邏輯想將事物放在一起思考,化約為一個整體,找出普適的法則解釋所有現象。這種邏輯否認或抑壓差異,逃離感官經驗的特殊與歧義性質。藉由尋求將有差異的相似化為相同,同一性邏輯諷刺地將本來只是不同的事物變成絕對他者。想要將特殊事物統攝於整體,必然會排除特殊實體或情境的某些屬性,將差異強行塞進階層式二分法︰本質/偶而,好/壞,正常/偏差。

正如其他同一性邏輯例子,建構公正的道德理性欲望,導致的不是統一而是二分。公正性理想將道德脈絡重構為一種對立,即形式上的公正面向,以及僅是部份而特殊的面向兩者對立。公正理性從道德理性普適性中排除感覺、傾向、需求與欲望,產生出理性與感覺之分,也令普遍意志與特殊利益對立。作者指出︰

公正性的理想表達的是一種不可能,一個虛構的故事。沒有人能夠採取一種全然不帶個人色彩、不帶感情、全然隔離於任何特殊脈絡與承諾的觀點。在尋求這樣一種道德理性觀念的同時,哲學成了一種烏托邦空想(pp. 184-185)

在政治理論與實踐中體現公正性同樣出現公與私、普遍與特殊、理性與欲望的二分。公正、普適的公民公共理想可疑之處,是宣告公正與普適理想同時,相當有意識地排除一些人的公共參與,如女性、非白人、無財產者。透過假定理性對立欲望、情感及身體,公民公共構想排除人類存在的身體與情感面向,實踐上強加同質性於公民公共之上,排除不符理性公民的個人與群體︰女性身體及欲望的特殊性、種族及文化差異、需求的多變與異質、個體的目標與欲望、感覺的模稜兩可與變化多端。

公正性理想會正當化支配或壓逼的意識形態︰它支持國家中立的觀念,為分配正義典範提供基礎;它正當化官僚制權威及階層式決策過程;透過預設特權群體觀點為普適立場,它再次強化壓逼。凌駕特殊利益及公民社會衝突的國家中立觀念是迷思,如果不同群體在權利、資源、公共領域參與管道有顯著差異,所謂公正決策過程通常會產生有利於更有權力者的結果。特權群體的經驗與標準會被建構為中立,當受壓逼者經驗與此不同,不單會被忽視與噤聲,也會被指為違背公正的普遍利益,被建構為偏差及劣等。

作者認為公共、私人與兩者關係的意義應該重新概念化,與啟蒙共和主義傳統分道揚鑣︰

公共的首要意義,就是公開而且可以取用的。這種公共原則上不是排他性的。雖然就該意義而言是普遍的,但是這個公共的構想並不意味著同質性或採取某種普遍或普適的立場。確實,在公開、可取用的公共空間及論壇中,一個人應該期待與不同的人相遇並聆聽他們的聲音,這些人特殊的觀點、經驗及社會歸屬都是不同的。於是,為了促進一種包容的政治,參與式民主主義者必須促進異質性公共的理想;人們在其中可以帶著自己的差異站出來,他們的差異得到他人的認知與尊重,儘管也許沒有被完全理解。(pp. 208-9)

在據稱自由而寬容的社會中,被他人投以憎惡目光的經驗,影響所有承受文化帝國主義的群體。將群體定義為醜陋他者的互動動態及文化刻板印象,與壓逼性的騷擾與身體暴力有極大關聯,並讓這些群體的許多成員身心受害。在這樣的社會中,大部份人並非有意識相信有些群體比其他群體好,明顯的歧視與排除被社會正式規則禁止。但是在私底下,人們對自己的偏好與偏見更直言不諱,無意識反應的偏見與貶損更為普遍。

人們在互動脈絡與媒體中無意地對美醜、好惡、聰明愚蠢、有能無能的判斷,經常標記與刻板印象化某些群體,或將它們貶損與降級。許多人有意識地承諾要平等對待不同人士,但是他們的身體與感覺對這些群體成員卻出現憎惡或迴避反應。人們會在推論意識層次壓抑這類反應,原因在於這些相遇會威脅到其基本安全感系統,他們所屬文化卻主張理性與身體分離。自由主義的要求促使人們保持沈默,即使在實踐意識層次上人們「知道」群體差異的重要。當受壓逼者將實踐意識層次的行為與反應帶進推論意識層次,往往會被指為反應過度、無中生有。理性與身體欲望分離的主張,令媒體可以赤裸表達各種刻板印象,並以「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幻想」打發質疑。

可敬性觀念認為值得尊敬的人是貞潔、節制適度的,尤其關注清潔與行為得體,一絲不苟的體面莊重生活規則。性別兩極分化是可敬性整齊有序的一個關鍵面向,讓陽剛氣質與陰柔氣質成為既互斥又互補的兩極,這種邏輯否認或壓抑差異。對持續被標記為大寫他者的人們而言,即使他們成功展現出可敬性規範,他們身體中引發他人無意識緊張或憎惡的事物仍持續被標記出來,讓其他人不認為他們值得尊敬及具有專業性。大寫他者的人們不斷需要「證明」自己值得尊敬。

道德理論主流典範往往將道德判斷的範圍限制在深思熟慮的行動。作者指,如果無意識反應、習慣與刻板形象再生產對某些群體的壓逼,那就應該被判斷為不正義,因此應該改變。責備人們與需要人們負起責任可以作出區分,責備無意識行動的人們不恰當,但人與制度都應該為無意識與非意圖行動或態度負責,要求人們或制度「從現在起」反思這類無意識行動,並努力改變習慣與態度。

同化理想定義解放為超越群體差異,假定要所有人都有平等社會地位,就需要根據相同的原則對待每一個人。差異政治則主張,所有群體都能參與並被包容進來的平等,有時需要的是對受壓逼群體或弱勢群體有不同待遇。在人們廣泛同意沒有人該因先賦特質被排除在政治經濟活動之外的社會,強調平等解放而忽視差異會帶來三個面向的壓逼後果︰

一,對差異盲目,會令與特權群體不同的群體處於不利地位。同化主義策略中,特權群體隱約定義評價所有人的標準,受壓逼群體在努力符合這些標準時處於不利地位。

二,沒有社會群體差異的普適性理想,允許特權群體忽視他們自身的群體特殊性,展現出中立普適的外觀。受壓逼群體被貼上特殊性標記,被客體化為大寫的他者。

三,偏離聲稱中立標準的群體會受到貶損,這些群體的成員可能內化出一種無價值感,陷入沒有出路的困境。參與同化意味著接受非己所願的認同,決定參與時會被自己與其他人提醒自己的不同。

作者指,主張群體差異正面性的政策具有解放與賦權效果,重新取回並肯定支配文化要求去鄙視的認同,讓支配文化相對化,推廣群體團結以促進根本制度改革。想要為現在受壓逼群體伸張正義會面臨一項兩難︰忽視群體差異往往維持被定義為偏差者的不利處境,但聚焦於差異恐怕會重新製造出差異過去承受的污名。作者的回應是一種雙元的權利制度︰一面是人人平等的一般性權利制度,一面是更特定的群體意識政策與權利體制。

在公共沒有超越群體差異,經常允許特權群體觀點與利益佔支配地位下,民主公共只能透過承認並給予內部群體差異發言權,以抵銷這種偏差。作者提出,民主的公共應該提供機制,有效認可代表受壓逼或劣勢群體的特殊聲音與觀點。制度性機制與公共資源必須支持群體成員自我組織,決策者有義務說明其審議已將群體觀點納入考量。對直接影響特定群體的政策,那些群體應擁有否決權。這個群體代表制的特殊代表不適用於利益群體或意識形態群體,只要求受壓逼或劣勢群體有特殊代表。群體代表制適用於任何有權影響人們行動的機構,著重群體經驗、觀點與利益得到代表,而不是比例代表制。

利益群體多元主義中每一利益群體徹底提倡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要求合理化其利益,也不要求利益必須正確或與社會正義相容。在鼓勵群體自我組織與採取群體代表制決策的異質公共中,參與者一起討論眼前議題,根據正義原則進行討論,要求主張者必須明確站在不同社會位置的其他人面前,為自己的需求提出正當理由。

對積極矯正歧視措施的既有討論聚焦在分配式正義典範,沒有能力質疑制度組織與決策權力的課題。哲學家與政策制定者往往將官僚制勞動分工假定為給定的,也假定少數特權位置應該根據功績分配。積極矯正歧視措施反對者認為,平等待遇、無歧視原則應該有絕對道德優先性。作者認為,人們應拒絕歧視是群體所承受唯一或首要惡行的假定,壓逼才是群體相關的首要概念。壓逼所涉及的許多行動、實踐與結構都與歧視無關。歧視往往將注意力放在加害者及特定行動與政策,而不是放在受害者及其處境上。歧視看待群體不正義為異常,是例外而不是規則,讓人誤以為某些群體不正義已減少就等同已消失。

積極矯正歧視措施正面介入壓逼有幾個面向,包括讓機構宣佈接納之前它排除的群體、反制機構及決策者與特定群體相關的偏誤、將群體代表制的好處帶入決策階層。積極矯正歧視措施首要目的不是補償過去的歧視,也不是彌補過去被排除群體所謂的缺陷,而是緩和機構及決策者現在的偏誤與盲目造成的影響。

不論是積極矯正歧視措施的支持者或反對者,都假定社會位置應分配給「最具資格」的人,鮮少討論位置定義是否正義、錄取方式如何決定這些更廣泛結構問題。以績效原則分配人們渴求的稀缺職位,只有在滿足以下條件下才是公正的︰一,資格必須以技術才能及能力定義,不受價值與文化影響,二,純粹的技術才能及能力必須與工作相關,三,表現與能力必須受個別評判,四,測量尺度必須獨立於價值及文化。

作者指出,無偏誤績效標準與公正理想一樣不可能實現。首先,大部份工作太過複雜多面,無法精準確認它們的任務,並據此測量個人在這些任務上的表現。其次,在複雜的工業與辦公組織,經常無法確認每個個人的貢獻,因為結果與產出來自勞工共同合作。第三,許多工作中,勞工的角色是否定性多於肯定性,確保流程按預定進行避免出錯,通常不可能以勞工沒有介入可能產生的成本,來評量勞工生產力。最後,在大部份大型組織中,勞動分工意味著評價表現的人往往不熟悉工作流程,上級常常沒有能力評量技術性工作表現本身,因而依賴對勞工的態度與勞工的社會舉止評量工作。這四類評量阻礙在專業與管理工作最為明顯,而這類職位最稀缺、報酬最高。

在職場與教育體制中,人們以標準化測驗為表現的代理指標,希望能夠針對技術或認知能力提供規範及文化中立、客觀的評量方式。然而,標準化測驗無可避免反映價值選擇與文化意義︰測驗本身有屬於測驗的文化,獎勵競爭性、獨立作業、迅速作業、強烈傾向抽象概念;測驗所能確認的技巧實際上被賦予更高價值;所有個人化約為一個共通尺度,必然將差異重新建構為偏差或降值,並以階級、種族、性別分化。

評估個人資格的評等標準具有規範與文化特殊性,意味著證明人們是否符合資格始終是政治性的,可公開接受挑戰。績效評估在分配之外的重要正義問題因而浮現︰誰應該決定資格、透過甚麼原則來決定。作者主張建立並運用資格標準的決定民主化,並受到公平性限制︰一,評估資格的標準應明確公開,包括它們服務的價值與目標;二,標準不應排除任何社會群體在職位考量之外;三,所有職位候選人都應根據公開宣佈的正式程序得到徹底考量;四,特定群體親近性、社會位置與個人特質者也許會受到偏愛,但只能基於削弱壓逼或補償劣勢的理由,而且絕對不能再強化特權。

在典型擁有階層結構的組織中,許多受僱者對自己責任與行動的限制只有極少甚或沒有決定權。專業與非專業劃分讓專業者得到更高薪水、更多認可、更大權力,即使他們的工作仰賴非專業者才得以實現。工作過程只包括執行他人指揮的任務讓勞動貶值,更容易被自動化,並緊縮對勞工的控制,增加剝削。去技術化對許多勞工造成無能力的壓逼,個人生活大部份面向幾乎沒有自主性。專業與非專業劃分也體現文化帝國主義,假定某些工作優於其他工作,從事某類工作的人更「值得尊敬」,忽略某些方面無法比較的智能與技術。

社會正義要求職場民主化,以及削弱任務定義與任務執行之間的劃分。職場民主至少有兩項必要條件︰一,企業僱員必須參與企業整體的基本決策;二,企業僱員必須參與事關他們直接工作情境的特殊決策。民主的勞動分工不需要排除專業化,削弱專業與非專業劃分的意義為︰首先,只以地位或聲望與專業工作特權連結是錯誤的;其次,應該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流動到較高技術工作,雖然留在同一工作也不應背負污名;第三,專業及管理職勞工應該從生產線或第一線服務展開工作生涯,取得專業技能所需學校教育應該免費;最後,擁有專業技能或特殊知識的人們必須對勞工與社群負起責任。

作者主張,社群理想無法提供民主政體的適當替代版本。這個理想表達一種主體們彼此融為一體的欲望,但其同一性邏輯在實際運作上排除無法認同群體的人。社群主義的社會關係理想是主體共同在場,每個人都了解與認可彼此,否認主體之中與主體之間的本體差異。作者指,主體不是一個統一體,無法向自己現身,也無法完整向各主體彼此現身。社群理想只看重面對面關係,忽略即使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受聲音、手勢、距離、時間等中介,當有第三者介入,這類中介會越來越多。小型去小心化自足社群組成良善社會的理想,經常無法回答不同小型社群如何連結,迴避如何與陌生人組織的政治問題。

作者提出以城市生活理想為社群理想的替代方案。城市經驗中可找到以下四種美德︰一,沒有排除的社會分化,各種群體重疊混合,但未變得同質;二,多樣化,社會空間有各種用途,人們在此相遇交談;三,魅惑力,人們被拉出安全的例行軌道,邂逅新鮮而驚奇的事物,穿過各種風格與氣氛的空間;四,公共性,在公共空間與論壇,任何人都能說話與聆聽。城市生活由多樣交疊的鄰人組成,社會正義無法透過普適性公共產生,而是以差異政治實現。

作者以城市生活理想評估實際城市帶來的各種不正義。中央集權化企業及官僚從自身理性與效率觀點決定投資,經常造成喪失活力的功能驅隔,並透過投機行為影響居民福祉。城市與鄉鎮政府的決策受企業與中央官僚限制,同時與利益團體議價決定地方政策,不受質疑與公開討論,令土地使用計劃對沒有組織、適應力較落後的群體造成不成比例負擔。都市空間隔離讓城市生活更單調無意義。工作地點與居住社區分隔,令較無能力獨立在廣大區域移動的人邊緣化。群體隔離強化憎惡式歧視。富裕社區可以搬往郊區,逃避負擔城市設施的稅收,擴大地區之間的不平等。

自治權支持者主張以地方自治反制階層支配,但作者則指自治權強調私人與排他性,分區規劃讓許多自治市阻礙低收入者離家較近工作,缺乏大眾運輸讓窮人與老人孤立,郊區社群自治讓這些社群不用付出就可以剝削城市的好處。作者主張,自治權應該與賦權區分,賦權是指施為者透過有影響力的發聲與投票參與決策過程,是公共、開放的概念。

賦權最低限度意味著擴張透過民主進行決策的範圍。政府權力最低層級應該是地區性,地區指人們可以認同為自己生活的空間。地區性代表制應遵循以下原則︰一,地區應該促進自由,重要決策公開、民主化、參與式、以地區為範圍;二,地區規劃應儘量減少隔離與功能區劃,以培育多樣而共存的群體與活動為目標;三,以地區為基礎的公共政策,規劃與服務,應致力於培育公共空間,開放給所有活動,禁止車輛通行。

對於國際正義,作者認為以支配與壓逼概念了解不正義依然有效,但壓逼的範疇需要按照脈絡改變。世界各地有三種涉及差異的社會與政治情況︰一,在宣稱要超越對政治無關緊要差異的國家,內部出現族群復興現象;二,有些分離的民族與國家正創造制度,讓它們更密切接觸與互動;三,在世界上許多地方,人們持續視群體差異為絕對的他者性,造成支配與暴力。作者認為,肯定群體差異並給予受壓逼群體特殊代表權的政治理想,與每一種情況都直接相關。群體自我定義與它們在公共的代表權得到保證,才能讓人們對更和平公正的未來世界抱持希望。 

2024年5月11日 星期六

真實烏托邦

看完了《真實烏托邦》,討論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公,與社會賦權的路徑與可能。書中提出「解放社會科學」三項基本任務︰針對現存世界的系統性診斷與批判;展望可能替代方案;了解轉型過程的阻礙、可能性與矛盾。本書關注兩種規範性宣稱的正義觀,社會正義與政治正義︰


社會正義︰在一個社會正義的社會裡,所有人基本上應能平等取得必要的物質及社會資源,過著蓬勃發展的生活。
政治正義︰在一個政治正義的社會裡,所有人基本上有著平等的機會來取得必要資源,以有意義地參與會影響他們生活之決定。這包括個人有自由做出影響他們自己做為不同個體之生活的決定,以及個人有能力參與會影響他們做為社群成員之生活的集體決定。
(p. 57)

社會替代方案可依據三項標準評估︰可欲性強調正義抽象原則;可行性提出社會結構與制度如何轉型的方案;可達成性評估轉型方案會否被推行的機率,這視乎正反行動者的相對權力與有意識採行策略,以及社會結構條件,當中包括非意圖累積效果與行動者改變自身行動的條件。

資本主義在本書指由私有制及無產工人定義的階級關係,以及透過去中心化市場交易組成的經濟協調。作者對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批判有十一點︰

1. 資本主義階級關係讓人類不必承受的苦難持續存在。
2. 資本主義阻礙了讓人類廣泛蓬勃發展的條件普及化。
3. 資本主義讓個人自由及自主性之中原本可以消除的缺點持續存在。
4. 資本主義違背了自由平等主義的社會正義原則。
5. 資本主義在某些重大的面向上沒有效率。
6. 資本主義整體上會偏向消費主義。
7. 資本主義會破壞環境。
8. 資本主義商品化威脅了廣被推崇的重要價值觀。
9. 資本主義在由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中給軍事主義及帝國主義火上加油。
10. 資本主義侵蝕了社群。
11. 資本主義限縮了民主。

作者澄清,並不是所有當代世界嚴重問題都歸咎於資本主義,對資本主義批判的核心任務是具體指出何種資本主義機制直接導致某些危害,以及如何間接阻礙各類減少壓逼的努力。

馬克思主義是資本主義替代選項之一,認為資本主義無法長期持續,資本主義發展動力深化階級鬥爭,最終導致革命性轉型,過渡至集體擁有生產體系的社會主義,並以階級與國家消亡的共產主義為終點。作者評論,馬克思主義傳統在資本主義批判與階級分析架構上有價值,但其歷史趨勢理論有嚴重問題,對危機深化、無產化、階級能力、斷裂式轉型的理論都與實際動態不相符。古典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軌跡理論,預言未來會發生甚麼。作者認為,我們可以轉為建適可能性的理論,探索未來可以發生的事物,告訴我們是否走在正確方向。

作者區分各種權力為三種權力形式與相應的行事方式︰經濟權力建基於經濟資源控制,透過收買人們行事;國家權力建基於控制規則制定與領土內執行規則能力,透過強逼人們行事;社會權力建基於動員人們進行自願集體行動的能力,透過說服人們行事。資本主義中生產工具私有,透過經濟權力運作。國家主義中生產工具國有,透過國家權力運作。社會主義中生產工具由社會所有,透過社會權力運作。資本主義、國家主義、社會主義都是理念型,實際社會是三者的混生體,鬆散結合不同體系,在這一刻不同功能可以相容,但不代表未來一定如此。

在經濟、國家與社會三種權力形式上,社會賦權路徑有三個原則方向︰1. 社會賦權左右國家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影響;2. 社會賦權左右經濟權力對經濟活動的形塑;3. 社會賦權直接左右經濟活動。三種權力與經濟體的關係表示如下︰


1. 社會經濟
2. 國家經濟
3.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4. 對國家權力的民主控制
5. 對資本主義廠商的國家管制
6. 控制經濟權力的社會參與

作者討論當中七條路徑的特質︰

1. 國家社會主義︰透過國家影響經濟活動,例如提供健康、教育、運輸等公共財,當中關鍵是如何深化國家的民主性質。
2. 社會民主國家主義經濟管控︰透過國家影響經濟權力,例如安全標準、證照制度,但國家可能以有利資本而不是公民社會的需求管制經濟。
3. 結社民主︰讓公民社會直接參與治理活動,過程與政府及商業組織合作,例如各方參與的開發協調會議。
4. 社會資本主義︰由公民社會影響經濟權力,例如工會投入薪資與工作條件的協商,反血汗工廠運動等。
5. 合作市場經濟︰工人合作社組成聯盟,形成市場提供服務,以加強社會權力直接組織經濟活動的角色。
6. 社會經濟︰由自願性團體直接組織非市場生產,例如維基百科與非營利機構負責老人照護服務。
7. 參與式社會主義︰國家與公民社會共同組織與控制商品與勞務生產,例如參與式預算制定。

民主治理體制有三種形式︰直接民主,由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治理活動,例如公投民主;代議民主,人民透過選舉代表進行統治;結社民主,由各種集體組織參與政治決策與治理。作者以巴西愉港參與式市政預算為例,提出「賦權式參與治理」形式的直接民主,其原則為︰

1. 由下而上的賦權式參與,由一般人參與影響他們生活的決策細節
2. 實用主義傾向,賦予人們解決具體問題的權力
3. 審議,參與者提出理由說服彼此,而不是利益交換
4. 權力下放及分權化,決策層級盡可能下移至真正面對問題的層次,例如地方行動單位
5. 重組分權化,地方單位與中央權威連接,中央權威支持地方單位審議,以有效公平方式讓後者問責
6. 以國家為中心的制度化,改變國家權力的主要程序,而不是運用外部壓力
7. 抗衡力量,指減弱權力與菁英優勢過程的有組織力量,例如政黨、工會、社運組織

對於活化代議民主,作者提及他稱為「民主卡」的安排,讓每名成年人有定額金錢捐助政黨進行選戰。接受民主卡安排的政黨不能再接受其他選舉獻金,讓獻金機制與政治平等的民主原則更為相符。作者另一項提議是隨機挑選的公民會議,以加拿大卑詩省政府2003年的選舉制度公民會議實驗為例,指出隨機挑選的公民會議或可成為第二議院,對公投議題進行審議。

結社民主以次級團體行動推動民主,其潛力為補救弱勢集結資源、促進公民教育、提供有用資金、有助解決集體問題。例如將代表工人與僱主團體納入全國政策形成過程是否有效,視乎團體能否廣泛代表各種社會類別、團體領導者能否以民主過程向成員負責、團體能否有效制裁成員。在經濟政策以外,結社民主也可能在勞動技能養成與保育瀕危物種棲息地這類議題中發揮作用。

社會經濟指運用社會權力直接組織與控制的經濟活動。以維基百科為例,其組織原則不僅是非資本主義,更可說是反資本主義,當中包括︰

1. 非市場關係︰自願、無償的貢獻及免費取用
2. 完全、開放、平等參與
3. 貢獻者之間直接、審議的互動
4. 民主治理與決斷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就業與經濟高峰會」是另一社會經濟案例,由公民社會與經濟的各類組織參與對話,提交方案給政府與公民社會,例如幼兒托育與非醫療性老人居家照護。魁北克經驗有四項制度設計元素促進社會賦權︰

1. 國家提供社會經濟補助,對支持社會經濟活動持續發展非常重要
2. 社會經濟投資基金發展,提供內部募款機制
3. 透過結社民主治理,深化連結公民社會中社會經濟活動的團體
4. 組織的民主參與形式,肯定平等主義的解放價值

社會經濟潛在問題是公民社會中存在排他性團體,以及如何與資本主義銜接。社會經濟需要穩定資金來源,作者提出資金可來自「無條件基本收入」。無條件基本收入吸引之處在於大為減少資本主義的強制、在勞動市場產生平等主義、直接大量減少貧窮、讓非商品化照護服務的價值得到肯定、增加勞工集體力量,同時為社會經濟提供資金。對無條件基本收入的質疑主要是勞動供給減少與資本外移,這兩項問題隨著無條件基本收入水平增加可能會加劇,在缺乏實際經驗下難以預測影響。

社會資本主義指公民社會社會權力直接衝擊資本主義經濟權力的運作,例如工會、大學捐款、退休基金等。共同資金進行民主控制的策略,包括由勞方控制創投基金,以及股份納稅制的受薪者基金。魁北克總工會的團結基金是勞方控制的創投基金,由工會直接管理,得到政府補助,投資者多數是工會成員,以自願地方代表協助申請購買基金,只投資通過社會審查的廠商,以長期觀點看待獲利,積極介入投資的公司管理與員工訓練。

股份納稅制的受薪者基金未曾被實施採納,其提案為股份公司支付的稅款成為新股,這些新股納入受薪者基金,擁有一般股份權利,但不能出售,在動態演變下稀釋私人股份的價值,公司所有權逐漸移至受薪者基金集體組織。透過控制受薪者基金,公民社會中的社會賦權團體可以對股份公司施加民主控制。

工人合作社指工廠由僱員所有,並由其成員以民主方式治理。西班牙巴斯克的蒙德拉貢合作社公司是工人合作社的重要例子,透過製造、銷售、金融三大部門組成一種合作市場經濟,部份隔絕於資本主義全面逐利的壓力。蒙德拉貢合作社公司的特點,包括社會政治與技術雙重結構、原則上全體大會是合作社最高治權機構、個別合作社選舉代表出席更高層級會議、合作社有隨時退出的權利。

其他社會賦權制度設計方案包括︰社區土地信託、國際勞動標準運動、學生反血汗工廠運動、森林保育認證、公平貿易運動等。

社會轉型理論由四項元素組成︰社會再生產的機制、再生產過程的裂縫及矛盾、非意圖社會變革潛在的動力及軌跡、集體行動及轉型鬥爭策略。社會再生產理論說明人們為何沒有挑戰壓逼,指出影響人們個別或集體行動的四類機制︰強制力、制度規則、意識形態、物質利益。 再生產過程裂縫及矛盾則有以下四項重要根源︰

1. 社會再生產的複雜性及條件不一致
2. 策略的意向性與其衍生結果
3. 制度僵化與路徑依存
4. 偶然與不可預測性

非意圖社會變革潛在的動力及軌跡出於兩種互動︰一,人們行動有現存社會關係運作時,累積出非意圖的副產品,例如女性決定生育後繼續工作,是想解決自己面臨的問題,但累積效果成為廣泛社會變革。二,有意識社會變革計劃累積的意圖性效果,包括各類集體行動者有意以各種方式改變社會結構與制度。解放轉型過程涉及兩種互動匯合,既要有策略與鬥爭,也需要不是由集體行動者促成的適當時機。

轉型策略有三大邏輯︰斷裂式、間隙式與共生式,其特色列表如下︰



與轉型邏輯最密切相關的政治傳統

促成轉型的關鍵集體行動者

針對國家的策略邏輯

針對資本家階級的策略邏輯

對成功的比喻

對超越資本主義之系統性轉型軌跡的想像

斷裂式

革命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者

透過政黨組織起來的階級

攻擊國家

對抗資產階級

戰爭(勝利與失敗)

間隙式

無政府主義者

社會運動

提出國家以外的替代方案

忽視資產階級

生態競爭

共生式

社會民主派

社會力量及工人的結盟

利用國家︰在國家場域內進行鬥爭

與資產階級協作

演化式的適應


斷裂式轉型在二十一世紀看似不切實際,但作者認為仍值得討論的原因是︰革命式斷裂仍激勵著一部份運動者;認識斷裂式轉型的邏輯與侷限有助釐清其他策略;在特定情境下,有限度的斷裂有可能發生;未來斷裂式策略會否可行仍未可知。

斷裂或策略是否符合多數人利益視乎三項關鍵因素︰沒有斷裂下生活會怎樣;斷裂時期結束後新制度會怎樣;斷裂開始至新制度均衡期間會怎樣。即使是最樂觀的路徑,人們預期新制度下生活會好轉,但關鍵是轉型期物質福祉的低谷會多深與多久。不同階級經歷的轉型低谷有別,讓斷裂式轉變難以在民主條件之下維持。假若在轉型期採取非民主手段,則較有可能轉變為威權國家主義,而不是社會賦權的基進民主。

間隙式策略刻意發展支配權力以外的活動,建設替代的制度,有意識培育新形態的社會關係,以促進整體的轉型。間隙式策略指出超越資本主義的兩種主要途徑︰改變現有條件,以促成斷裂的現實;逐漸擴張間隙式策略有效範圍,超脫資本主義束縛。作者認為,這兩種情境的問題是它們忽視國家,視國家為不變整體。國家不能只簡單從它與社會再生產的關係理解,也必須從社會再生產缺口與矛盾的觀點理解。

共生式轉型主張社會賦權如果有助解決資本家與菁英面對的問題,會最穩定與容易捍衛。共生式轉型的核心概念,是穩定的正向階級妥協可能性,通常取決於工人階級結社力量與資本家物質利益。兩者呈反J型曲線關係,即工人原子化對資本家最有利,隨著工人階級力量增加,資本家利益滑落,但在工人階級力量越過特定門檻後,其增長會對資本家利益有正面影響,顯示如下︰


階級鬥爭與妥協不是憑空發生,而是在特定的制度中,當中有三種制度場域特別重要︰

政治的場域︰有關國家形成與執行
交換的場域︰有關勞動市場與商品市場
生產的場域︰有關生產過程

三種場域的特點表列如下︰


工人階級力量的典型形式

增強的工人階級力量如何威脅資本家階級利益

增強的工人階級力量如何促進資本家階級利益

政治的場域

政黨

資本家單方面對再分配政策的政治影響力

穩定維繫三方統合主義式合作的能力

交換的場域

工會

資本家單方面僱用、解僱、訂定資薪的能力

在吃緊的勞動市場中限縮資薪的能力;出售產品的能力(凱因斯主義提倡的效果)

生產的場域

工人協調會

資本家單方面控制勞動過程及工作結構的能力

促進複雜的垂直及水平合作的能力;解決生產中資訊問題的便宜方法


當工人階級力量接近理論最大值,再有一點增強就可以對資本家利益與權力形成關鍵性的挑戰,令整體圖像變成︰


在實際資本主義世界中,不是所有理論值都能實現。社會體制根本結構特徵形成體制性排除,除非改會社會的基本結構原則不能改變;歷史上可變的制度安排形成制度性排除,讓行動者立即可實行策略範圍受限,直到行動者能有效挑戰那些制度。如下圖所示︰



不同社會的體制性排除與制度性排除並不相同,讓工人階級力量發展可能在某一社會較受資本家接受,在另一社會則被拒斥。轉型的共生式策略總是包括相應的兩項過程︰一,針對制度性排除的區域鬥爭,試圖開啟曲線向上部份以促進集體行動;二,在制度範圍內,試圖達到最受人們偏好的均衡狀態。

作者總結全書的關鍵課題︰

1. 資本主義同時阻礙社會正義及政治正義的實現
2. 經濟結構必定是混生體,包含不同元素
3. 社會主義式混生體必須讓社會賦權掌控經濟
4. 社會賦權有多條制度各異的路徑
5. 社會主義無法保證可以實現,必須仰賴人們的能動性
6. 沒有直接的策略路線,無法只靠一種策略邏輯推進轉型
7. 未來可能範圍不確定,無法事先得知社會賦權軌跡能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