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看完了《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作者是兩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心理學家Thomas Cilovich與Lee Ross。作者首先指出,智慧與聰明不同之處,在於洞察與判斷力,關乎了解人的感受、希望、恐懼、熱情與欲望。有智慧的人必然了解人類行為的前因後果,本書重點在於這些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學。

作者以一段政治傾向描述說明我們怎樣以自己的觀點等同於事實︰

你自認在政治傾向上是個明理的自由主義者。談到多數議題,你覺得比你左派的人稍嫌天真,過於理想化,不太切實際,而且太過著重政治正確。另一方面,你覺得比你右傾的人有些冷漠自私,不夠將心比心,跟多數人的生活脫節,不夠了解他們在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p. 25)。


問題是,當你覺得比你左或右傾的人更實際,你早就移向那方向,從而令這段描述總是符合你的感覺。既然你認為你的政治觀點立場最實際、最符合人性,跟你觀點不同的人也就變成不切實際,受意識形態、個人利益、出身背景等因素扭曲。這在關於駕駛技術、溫度、音樂、口味喜好等也類似,認為自己感受到的才是事物真實的樣貌。心理學家稱這種傾向為「天真實在論」。

事物本身是一回事,對事物的心理認知是另一回事。許多心智程序不經意識工作,讓衝突混亂的資訊變得合情合理。在各自經驗、偏好與認知南轅北轍時,彼此對公平、神聖與權責的看法必然分歧,歧見導致對各自信仰與人格的指責,反而令歧見更難化解。有智慧的人明白,自己對「現實」的反應就只是個人反應,而不是對事物「本身」的客觀評定。

讓政治觀點不同的人觀看同一衝突畫面,「看到」的事物會截然不同。人們會高估別人跟自己有相同認知、喜好或行為的比例,這包括電影、音樂、犯罪、政治傾向等情況。當評估的題目詮釋空間很大,這種錯誤共識效應最為明顯。

作者指,尋求智慧的重要一步,是體認到不只別人會偏頗,自己也不會例外。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偏頗,往往是內省時不認為自己明顯從自利角論看待相關事證與論點,反而相信雖然衡量事證後,結論符合自身或自團體利益,但相關影響微乎其微,只是湊巧這項客觀結論有利以於我們而已。就算意識到個人經驗會影響判斷,我們也會說,自己的經驗絕不是造成偏頗,而是帶來啟發。

由於人們通常認為自己對事情的反應不是「反應」,而是合乎現實的客觀認知,任何試圖持平的報導都會顯得偏頗失當。不論是新聞報導,還是衝突時的第三方調停者,都會令雙方覺得他們在偏袒另一方。

天真實在論讓我們相信,只要「對方」足夠理性,我們就能說服「對方」,但不會認為討論後會是「自己」改變觀點。當我們自認比有專業能力的別人估算更準確,就無法將對方的估計納入考慮。在兩者答案相差甚遠時,將兩者答案平均的表現會更有可能準確,但天真實在論讓人們較不會這樣做。

情境細節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很大。例如預設選項對器官捐贈比率與退休金供款的改變、消除障礙讓正面想法付諸實行、改變容器容量讓飲食量無意間減少等。環境設計既可能會用來令人逐漸滑坡、推卸責任、自我辯解、缺乏出路而做出可怕的事,也可能令人行動逐漸達成困難的好事。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將一個人的舉動過度歸諸他的內在特質,低估外在環境的影響。基本歸因謬誤會令人將社會角色與個人性格混為一談,也會將遭遇不幸的人想像成缺乏智慧。作者提醒,判斷別人行為時不只要依據其個人特質、個性與能力,還要體認到角色與情境平時互相影響的程度,了解人們面對的情境因素與限制。

情境因素不只是客觀的特性,也在於個人對情境的主觀解讀,後者甚至更有影響。政治語言會設定框架引發受眾特定聯想,例如稱為「非法移民」還是「無證工作者」引發的聯想截然不同。將囚徒兩難實驗稱為「社群遊戲」或是「華爾街遊戲」,選擇合作的受驗者比例也會大有差異。這種反應的啟示是,自私的人認為別人會做「對的事情」時,在有人看著時也會跟從;在崇尚自我利益的環境下,喜歡合作的人也不想當「傻子」。

周遭脈絡與剛發生的事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習慣、經驗與細節也會影響解讀方向。動機也會令人作出「平均之上效應」,認會自己比一般人好,原因除了是虛榮心作祟,也是因為以偏向自己較優秀的方向解讀某種能力,例如自己繪畫比較好,就會將藝術細胞解讀為與繪畫較相關的能力。

遙望未來,我們看見森林;近看當下,我們看見一棵樹。這種觀點差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未來的計劃較抽象,現在要做的事較具體。如果要做出更符合個人抽象價值觀的選擇,作者建議想像從更遠觀點做選擇,例如一年或更久之後會如何看待現在的決定。

題目用字與敘事方式可以令人有極為不同的解讀。例如負面主導會令負面事物的痛苦比正面事物的美好強烈,將存活率說成是相應的死亡率會令人更不願選擇這選項。人們也會較重視眼前數字,忽略分母。如果想讓金額引起注意,就說大一點,不想引起注意,就講小一點。離確定越近,訊息的威力越強,75%提升至76%,遠不及99%提升至100%強烈。當要求人「選擇」一個選項時,他會衡量要選的理由;當要求他「淘汰」一個選項,他往往會衡量淘汰的理由。

身體動作本身會對情緒有影響。當相同身體反應可以貼上不同情緒標籤,真實感受可能會遭混淆。例如知名的吊橋效應,讓人可能將吊橋搖晃引起的恐懼誤認為戀愛感。行為對想法的影響,往往會大於想法對行為的影響。

當做出符合某個想法的行為,就很容易會有那個想法。「自我知覺理論」提出,當內在認知薄弱模糊,我們會根據行動與環境解讀自己的想法或偏好。例如有多常去某種菜色的餐館,讓我們推測自己有多喜歡這種菜色。即使是愛欲、飢餓與政治立場,我們也不是「就是知道」自己的狀態,而是需要靠自己實際的行為旁敲側擊。

「選擇擴散效應」與降低認知失調有關,指出我們在選擇之後,會更相信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在兩個選項不相上下時,選擇擴散效應最明顯。這種情況帶來的啟示,是下定決心本身有好處,保留選擇的自由也有成本。

與認知失調相關的實驗發現,當一項討厭的任務報酬較低,受驗者反而較易覺得任務沒那麼討厭。當人們選擇低薪辛苦,或天分不確保成功的工作,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選擇辯護。失調理論認為,在自身行動最感失調的狀況,我們反而最可能自認樂在其中,覺得深感價值。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其從內心層面著手,有時直接從行為切入比較有效果。讓行為帶來想法的技巧,是利誘、威逼或理由要少即是多,不要讓人覺得是被推著走,而是反映他自己的想法與偏好。驅動行為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對刺激的認知。如果希望別人行為適當,不妨提醒他行為透露出來的形象,讓他在意自己內在形象與實際行為的不一致。

有智慧的人會留意到,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最好的藉口會包含部份事實,但目的是合理化一個人的行為。大多數人絕少做出不折不扣的惡行,除非他們能替自身找到藉口,例如「聽命行事」、「無法抵抗」、「必要之惡」等。作出英勇行為的少數沈默英雄,則不願甚至無法像其他人為不作為那樣找藉口。
 
狹隘視野源於我們所獲資訊有限、注意力容量不足、通過意識形態與用字等透鏡看事物,以及不同資訊顯眼程度有別而出現。我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種通常稱為「直覺」或「反射」,另一種通常稱為「理性」或「內省」。智慧不代表排除直覺,但要了解兩種思考方式如何互動,體認到直覺觀點只以當下出現的任何資訊為依據,並找出隱藏資訊。
 
「確認偏誤」是指尋找正面佐證,但沒有檢視反面證據的情況。例如1980年代以色列一項實驗,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比較相似,絕大多數受驗者會答東德與西德;但是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差異較大,多數答案仍然是東德與西德。這反映出多數受驗者找的是與問題對應那些佐證,對這群受驗者而言,東德與西德比較熟悉,不論問題方向相關「證據」都比較多。
 
確認偏誤的另一面,是當我們不希望某事為真,就會對反面證據更為挑剔。這樣會很難避開看似有理的錯過說法,也很難接受乍看無理的嶄新理論。在看到不同觀點的證據時,人們不只會認為支持既有想法的證據更為可靠,也會更為堅定自己的立場。許多議題爭辯得面紅耳赤,但雙方無法客觀衡量證據,難以做出理性決定。
 
避免確認偏誤的方法知易行難,需要放慢腳步,刻意尋找不乎當前命題的反面例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至少可以習慣不要只按直覺考慮正面證據,問自己「為甚麼第一印象可能有錯?」、「為甚麼反面意見可能是對的?」。這種做法可以減少確認偏誤,令評估比較準確。
 
資訊可能隱而不見的例子之一,是我們衡量個別他人對我們的觀感時,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我們通常沒有他人的關鍵資訊,也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讓別人知道,因此高估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沒那麼出乎意料。一個重要例外是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團體內的地位,在這方面我們能確實獲得意見回饋。
 
作者提出自我實現預言的相關概念「表面實現預言」,指我們的想法導致某些行動,藉此讓想法「似乎」為真。例如你認為某人很難相處,對他敬以遠之,就很難發現他可能頗為溫暖親切。另一常見現象是「多數無知」,指人們過度擔心別人反對,於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例如醫護人員為了表現出專業,隱藏自己的慌亂與沮喪。
 
會議中往往出現參與者想法很快變得一樣的情況,原因在於一般人不願唱反調,只要覺得大家有點共識就不再提出反對意見,受制於共識壓力而落入團體迷思。此外,團體成員會不知不覺變成在談彼此認同的觀點,而非各自獨有的觀點,錯失彼此學習的機會。
 
為避免這些情況,會議可以請所有人先寫下想法與需要討論的問題,再請一個人彙整起來大聲宣讀。另一做法是先分成小組各自討論,避免過早局限討論範圍。為了找出隱藏資訊,也可能需要指派特定成員,確保不同的專業見解有被聽見。
 
在討論人類行為的原則後,作者以此為基礎探討個人與社會面臨的幾項大議題。作者指出,對快樂而言,適應力的影響超乎想像地高。片刻的愉快不同於自認人生美好的幸福。注意力集中在何處也會影響對人生變革的想法。做出快樂的行為,不去費力貶低沒選的選項,避免與他人比較,都是令人較快樂的做法。
 
計劃旅行時,與其選較長但沒甚麼特別的計劃,不如選較短但有較多回憶的計劃。旅行的最高潮與最後一段時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為物品花錢帶來的快樂很快消散,為體驗花錢則會留在心頭並可以與人分享。錢花在別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令人快樂。社會貧富差距大會影響對快樂圓滿人生的看法,讓人追逐與人比較、對他人疏離、整體謀殺率增加。
 
面對不同動機相左時,尋求合作需要面對欺瞞與背叛承諾的困難。此外,彼此難以聯絡、先前承諾束縛、法令、代理問題等因素都會阻礙有效協議。協商一方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而不接受比現狀好的協議,讓步令先前犧牲與受苦難以解釋的認知失調,反射性貶低對方的提案等,都是令協議更難達成的心理因素。
 
第三方解釋向涉及一方解釋另一方為何會有這提案,讓涉及各方明白提案有顧及到各方需求與偏好,有助減少認為提案有詐的心理障礙。以往例、傳統與逼切感等讓各方認為一定要談成,會令整個協商改變,減少反射性貶低。
 
預先請各方設想如何解釋這個提案能為對方帶來怎樣的未來,這未來怎樣勝於現狀,有助消除對方疑慮。簽署協議的重點是減少憎恨,建立理解與互信,這有助於各方下決心擺平自己陣營的「破壞派」。
 
個人與小團體可能在協議後的未來找不到出路,有理由毫不妥協,不接受任何提案。為了讓協議達成,勢必要讓他們覺得談成後的未來可以接受。有智慧的協商者明白,從好戰對手變成非暴力和平提倡派不需要經歷徹底改變,只要一次融合會面或一個小讓步,就可能讓人走過臨界點對和平有信心。違反預期的大小行動,也可能有助破除猜忌,從而打破僵局。
 
刻板印象會影響學業表現,令他人對學生的預期與關心有別,造成自我實現預言效應。當學生認為能力是僵固不變的,會變成只樂於面對容易的問題,逃避較棘手的問題。當學生認為能力可以靠努力成長,就能設定較高的目標,願意克服難題。與其誇讚孩子聰明優秀,讚賞他們勤奮努力、樂於接受挑戰,指出練習與經驗會令問題變得簡單,會讓孩子更有意願付出努力面對難題。

族裔、性別、階級等刻板印象會帶來刻板印象威脅,令當事人擔心自己表現應驗所屬群體的刻板印象,造成自我質疑。刻板印象威脅會令人不去投入自認可能失敗的領域,製造藉口逃避失敗,並導致焦慮與分心。

降低刻板印象威脅的方法包括自我肯定,讓學生在不涉威脅本身的其他方面更有自我價值感。例如鼓勵學生多關注友誼、家人、宗教、貢獻社會等特定價值,動筆寫下這些價值對人生的影響。老師應該誠實評量學生的表現,指出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之道,讓學生知道老師的評量標準很高,同時相信學生能達到標準。
 
缺乏歸屬感會造成自我質疑與疏離逃避,面對學習困難時會加劇失敗與沮喪的惡性循環。讓大學新入生寫下自己的擔憂與學習困難,令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情況純屬一時,並願意向他人求助。這有助減少學生的自我懷疑,降低刻板印象威脅。
 
社會與金錢因素令處理氣候變遷問題頗為困難。此外,以個人犧牲免得未來受害太遙遠、要永遠改變生活方式令人卻步、人們不願意自己在氣候變遷問題上當傻瓜讓他人搭便車、個人努力只是杯水車薪、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分散多樣令人印象模糊、否認與合理化令人心安理得、氣候變遷問題變成選擇政治立場等,都是阻礙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心理因素。
 
作者指出,環保政策有賴社會上觀念與偏好大幅改變。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適當的社會,大家不再迴避麻煩的改變,原因是這樣符合常規,好公民「就是會」這樣做。可能的際方法包括︰對願意挺身因應氣候變遷的個人、社區、產業與國家予以獎牌;以顯眼方式指責罪魁禍首或扯後腿者;在孩子年紀較小時提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訊息;教育大眾面對科學證據時不要採取否證態度;慎選預設方式,突顯社區常規,善用聯想,讓多數人願意在日常生活做些合理的改變。
 
最後作者以曼德拉為例總結本書五項智慧︰一,以宏觀看待目前難題,避免狹窄視野;二,行動至上;三,行動重點不在客觀結果,而在行動本身與結果的解讀方式;四,以解釋與行動逐步令人接受;五,擺脫天真實在論,明白別人在面對當前事物時有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