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看完了《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作者是兩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心理學家Thomas Cilovich與Lee Ross。作者首先指出,智慧與聰明不同之處,在於洞察與判斷力,關乎了解人的感受、希望、恐懼、熱情與欲望。有智慧的人必然了解人類行為的前因後果,本書重點在於這些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學。

作者以一段政治傾向描述說明我們怎樣以自己的觀點等同於事實︰

你自認在政治傾向上是個明理的自由主義者。談到多數議題,你覺得比你左派的人稍嫌天真,過於理想化,不太切實際,而且太過著重政治正確。另一方面,你覺得比你右傾的人有些冷漠自私,不夠將心比心,跟多數人的生活脫節,不夠了解他們在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p. 25)。


問題是,當你覺得比你左或右傾的人更實際,你早就移向那方向,從而令這段描述總是符合你的感覺。既然你認為你的政治觀點立場最實際、最符合人性,跟你觀點不同的人也就變成不切實際,受意識形態、個人利益、出身背景等因素扭曲。這在關於駕駛技術、溫度、音樂、口味喜好等也類似,認為自己感受到的才是事物真實的樣貌。心理學家稱這種傾向為「天真實在論」。

事物本身是一回事,對事物的心理認知是另一回事。許多心智程序不經意識工作,讓衝突混亂的資訊變得合情合理。在各自經驗、偏好與認知南轅北轍時,彼此對公平、神聖與權責的看法必然分歧,歧見導致對各自信仰與人格的指責,反而令歧見更難化解。有智慧的人明白,自己對「現實」的反應就只是個人反應,而不是對事物「本身」的客觀評定。

讓政治觀點不同的人觀看同一衝突畫面,「看到」的事物會截然不同。人們會高估別人跟自己有相同認知、喜好或行為的比例,這包括電影、音樂、犯罪、政治傾向等情況。當評估的題目詮釋空間很大,這種錯誤共識效應最為明顯。

作者指,尋求智慧的重要一步,是體認到不只別人會偏頗,自己也不會例外。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偏頗,往往是內省時不認為自己明顯從自利角論看待相關事證與論點,反而相信雖然衡量事證後,結論符合自身或自團體利益,但相關影響微乎其微,只是湊巧這項客觀結論有利以於我們而已。就算意識到個人經驗會影響判斷,我們也會說,自己的經驗絕不是造成偏頗,而是帶來啟發。

由於人們通常認為自己對事情的反應不是「反應」,而是合乎現實的客觀認知,任何試圖持平的報導都會顯得偏頗失當。不論是新聞報導,還是衝突時的第三方調停者,都會令雙方覺得他們在偏袒另一方。

天真實在論讓我們相信,只要「對方」足夠理性,我們就能說服「對方」,但不會認為討論後會是「自己」改變觀點。當我們自認比有專業能力的別人估算更準確,就無法將對方的估計納入考慮。在兩者答案相差甚遠時,將兩者答案平均的表現會更有可能準確,但天真實在論讓人們較不會這樣做。

情境細節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很大。例如預設選項對器官捐贈比率與退休金供款的改變、消除障礙讓正面想法付諸實行、改變容器容量讓飲食量無意間減少等。環境設計既可能會用來令人逐漸滑坡、推卸責任、自我辯解、缺乏出路而做出可怕的事,也可能令人行動逐漸達成困難的好事。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將一個人的舉動過度歸諸他的內在特質,低估外在環境的影響。基本歸因謬誤會令人將社會角色與個人性格混為一談,也會將遭遇不幸的人想像成缺乏智慧。作者提醒,判斷別人行為時不只要依據其個人特質、個性與能力,還要體認到角色與情境平時互相影響的程度,了解人們面對的情境因素與限制。

情境因素不只是客觀的特性,也在於個人對情境的主觀解讀,後者甚至更有影響。政治語言會設定框架引發受眾特定聯想,例如稱為「非法移民」還是「無證工作者」引發的聯想截然不同。將囚徒兩難實驗稱為「社群遊戲」或是「華爾街遊戲」,選擇合作的受驗者比例也會大有差異。這種反應的啟示是,自私的人認為別人會做「對的事情」時,在有人看著時也會跟從;在崇尚自我利益的環境下,喜歡合作的人也不想當「傻子」。

周遭脈絡與剛發生的事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習慣、經驗與細節也會影響解讀方向。動機也會令人作出「平均之上效應」,認會自己比一般人好,原因除了是虛榮心作祟,也是因為以偏向自己較優秀的方向解讀某種能力,例如自己繪畫比較好,就會將藝術細胞解讀為與繪畫較相關的能力。

遙望未來,我們看見森林;近看當下,我們看見一棵樹。這種觀點差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未來的計劃較抽象,現在要做的事較具體。如果要做出更符合個人抽象價值觀的選擇,作者建議想像從更遠觀點做選擇,例如一年或更久之後會如何看待現在的決定。

題目用字與敘事方式可以令人有極為不同的解讀。例如負面主導會令負面事物的痛苦比正面事物的美好強烈,將存活率說成是相應的死亡率會令人更不願選擇這選項。人們也會較重視眼前數字,忽略分母。如果想讓金額引起注意,就說大一點,不想引起注意,就講小一點。離確定越近,訊息的威力越強,75%提升至76%,遠不及99%提升至100%強烈。當要求人「選擇」一個選項時,他會衡量要選的理由;當要求他「淘汰」一個選項,他往往會衡量淘汰的理由。

身體動作本身會對情緒有影響。當相同身體反應可以貼上不同情緒標籤,真實感受可能會遭混淆。例如知名的吊橋效應,讓人可能將吊橋搖晃引起的恐懼誤認為戀愛感。行為對想法的影響,往往會大於想法對行為的影響。

當做出符合某個想法的行為,就很容易會有那個想法。「自我知覺理論」提出,當內在認知薄弱模糊,我們會根據行動與環境解讀自己的想法或偏好。例如有多常去某種菜色的餐館,讓我們推測自己有多喜歡這種菜色。即使是愛欲、飢餓與政治立場,我們也不是「就是知道」自己的狀態,而是需要靠自己實際的行為旁敲側擊。

「選擇擴散效應」與降低認知失調有關,指出我們在選擇之後,會更相信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在兩個選項不相上下時,選擇擴散效應最明顯。這種情況帶來的啟示,是下定決心本身有好處,保留選擇的自由也有成本。

與認知失調相關的實驗發現,當一項討厭的任務報酬較低,受驗者反而較易覺得任務沒那麼討厭。當人們選擇低薪辛苦,或天分不確保成功的工作,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選擇辯護。失調理論認為,在自身行動最感失調的狀況,我們反而最可能自認樂在其中,覺得深感價值。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其從內心層面著手,有時直接從行為切入比較有效果。讓行為帶來想法的技巧,是利誘、威逼或理由要少即是多,不要讓人覺得是被推著走,而是反映他自己的想法與偏好。驅動行為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對刺激的認知。如果希望別人行為適當,不妨提醒他行為透露出來的形象,讓他在意自己內在形象與實際行為的不一致。

有智慧的人會留意到,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最好的藉口會包含部份事實,但目的是合理化一個人的行為。大多數人絕少做出不折不扣的惡行,除非他們能替自身找到藉口,例如「聽命行事」、「無法抵抗」、「必要之惡」等。作出英勇行為的少數沈默英雄,則不願甚至無法像其他人為不作為那樣找藉口。
 
狹隘視野源於我們所獲資訊有限、注意力容量不足、通過意識形態與用字等透鏡看事物,以及不同資訊顯眼程度有別而出現。我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種通常稱為「直覺」或「反射」,另一種通常稱為「理性」或「內省」。智慧不代表排除直覺,但要了解兩種思考方式如何互動,體認到直覺觀點只以當下出現的任何資訊為依據,並找出隱藏資訊。
 
「確認偏誤」是指尋找正面佐證,但沒有檢視反面證據的情況。例如1980年代以色列一項實驗,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比較相似,絕大多數受驗者會答東德與西德;但是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差異較大,多數答案仍然是東德與西德。這反映出多數受驗者找的是與問題對應那些佐證,對這群受驗者而言,東德與西德比較熟悉,不論問題方向相關「證據」都比較多。
 
確認偏誤的另一面,是當我們不希望某事為真,就會對反面證據更為挑剔。這樣會很難避開看似有理的錯過說法,也很難接受乍看無理的嶄新理論。在看到不同觀點的證據時,人們不只會認為支持既有想法的證據更為可靠,也會更為堅定自己的立場。許多議題爭辯得面紅耳赤,但雙方無法客觀衡量證據,難以做出理性決定。
 
避免確認偏誤的方法知易行難,需要放慢腳步,刻意尋找不乎當前命題的反面例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至少可以習慣不要只按直覺考慮正面證據,問自己「為甚麼第一印象可能有錯?」、「為甚麼反面意見可能是對的?」。這種做法可以減少確認偏誤,令評估比較準確。
 
資訊可能隱而不見的例子之一,是我們衡量個別他人對我們的觀感時,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我們通常沒有他人的關鍵資訊,也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讓別人知道,因此高估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沒那麼出乎意料。一個重要例外是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團體內的地位,在這方面我們能確實獲得意見回饋。
 
作者提出自我實現預言的相關概念「表面實現預言」,指我們的想法導致某些行動,藉此讓想法「似乎」為真。例如你認為某人很難相處,對他敬以遠之,就很難發現他可能頗為溫暖親切。另一常見現象是「多數無知」,指人們過度擔心別人反對,於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例如醫護人員為了表現出專業,隱藏自己的慌亂與沮喪。
 
會議中往往出現參與者想法很快變得一樣的情況,原因在於一般人不願唱反調,只要覺得大家有點共識就不再提出反對意見,受制於共識壓力而落入團體迷思。此外,團體成員會不知不覺變成在談彼此認同的觀點,而非各自獨有的觀點,錯失彼此學習的機會。
 
為避免這些情況,會議可以請所有人先寫下想法與需要討論的問題,再請一個人彙整起來大聲宣讀。另一做法是先分成小組各自討論,避免過早局限討論範圍。為了找出隱藏資訊,也可能需要指派特定成員,確保不同的專業見解有被聽見。
 
在討論人類行為的原則後,作者以此為基礎探討個人與社會面臨的幾項大議題。作者指出,對快樂而言,適應力的影響超乎想像地高。片刻的愉快不同於自認人生美好的幸福。注意力集中在何處也會影響對人生變革的想法。做出快樂的行為,不去費力貶低沒選的選項,避免與他人比較,都是令人較快樂的做法。
 
計劃旅行時,與其選較長但沒甚麼特別的計劃,不如選較短但有較多回憶的計劃。旅行的最高潮與最後一段時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為物品花錢帶來的快樂很快消散,為體驗花錢則會留在心頭並可以與人分享。錢花在別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令人快樂。社會貧富差距大會影響對快樂圓滿人生的看法,讓人追逐與人比較、對他人疏離、整體謀殺率增加。
 
面對不同動機相左時,尋求合作需要面對欺瞞與背叛承諾的困難。此外,彼此難以聯絡、先前承諾束縛、法令、代理問題等因素都會阻礙有效協議。協商一方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而不接受比現狀好的協議,讓步令先前犧牲與受苦難以解釋的認知失調,反射性貶低對方的提案等,都是令協議更難達成的心理因素。
 
第三方解釋向涉及一方解釋另一方為何會有這提案,讓涉及各方明白提案有顧及到各方需求與偏好,有助減少認為提案有詐的心理障礙。以往例、傳統與逼切感等讓各方認為一定要談成,會令整個協商改變,減少反射性貶低。
 
預先請各方設想如何解釋這個提案能為對方帶來怎樣的未來,這未來怎樣勝於現狀,有助消除對方疑慮。簽署協議的重點是減少憎恨,建立理解與互信,這有助於各方下決心擺平自己陣營的「破壞派」。
 
個人與小團體可能在協議後的未來找不到出路,有理由毫不妥協,不接受任何提案。為了讓協議達成,勢必要讓他們覺得談成後的未來可以接受。有智慧的協商者明白,從好戰對手變成非暴力和平提倡派不需要經歷徹底改變,只要一次融合會面或一個小讓步,就可能讓人走過臨界點對和平有信心。違反預期的大小行動,也可能有助破除猜忌,從而打破僵局。
 
刻板印象會影響學業表現,令他人對學生的預期與關心有別,造成自我實現預言效應。當學生認為能力是僵固不變的,會變成只樂於面對容易的問題,逃避較棘手的問題。當學生認為能力可以靠努力成長,就能設定較高的目標,願意克服難題。與其誇讚孩子聰明優秀,讚賞他們勤奮努力、樂於接受挑戰,指出練習與經驗會令問題變得簡單,會讓孩子更有意願付出努力面對難題。

族裔、性別、階級等刻板印象會帶來刻板印象威脅,令當事人擔心自己表現應驗所屬群體的刻板印象,造成自我質疑。刻板印象威脅會令人不去投入自認可能失敗的領域,製造藉口逃避失敗,並導致焦慮與分心。

降低刻板印象威脅的方法包括自我肯定,讓學生在不涉威脅本身的其他方面更有自我價值感。例如鼓勵學生多關注友誼、家人、宗教、貢獻社會等特定價值,動筆寫下這些價值對人生的影響。老師應該誠實評量學生的表現,指出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之道,讓學生知道老師的評量標準很高,同時相信學生能達到標準。
 
缺乏歸屬感會造成自我質疑與疏離逃避,面對學習困難時會加劇失敗與沮喪的惡性循環。讓大學新入生寫下自己的擔憂與學習困難,令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情況純屬一時,並願意向他人求助。這有助減少學生的自我懷疑,降低刻板印象威脅。
 
社會與金錢因素令處理氣候變遷問題頗為困難。此外,以個人犧牲免得未來受害太遙遠、要永遠改變生活方式令人卻步、人們不願意自己在氣候變遷問題上當傻瓜讓他人搭便車、個人努力只是杯水車薪、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分散多樣令人印象模糊、否認與合理化令人心安理得、氣候變遷問題變成選擇政治立場等,都是阻礙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心理因素。
 
作者指出,環保政策有賴社會上觀念與偏好大幅改變。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適當的社會,大家不再迴避麻煩的改變,原因是這樣符合常規,好公民「就是會」這樣做。可能的際方法包括︰對願意挺身因應氣候變遷的個人、社區、產業與國家予以獎牌;以顯眼方式指責罪魁禍首或扯後腿者;在孩子年紀較小時提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訊息;教育大眾面對科學證據時不要採取否證態度;慎選預設方式,突顯社區常規,善用聯想,讓多數人願意在日常生活做些合理的改變。
 
最後作者以曼德拉為例總結本書五項智慧︰一,以宏觀看待目前難題,避免狹窄視野;二,行動至上;三,行動重點不在客觀結果,而在行動本身與結果的解讀方式;四,以解釋與行動逐步令人接受;五,擺脫天真實在論,明白別人在面對當前事物時有何反應。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

看完了米勒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原本的標題The Character Gap就沒那麼聳動,主題是我們理想地談的好人與壞人,與實際上的我們有甚麼差距。

說德性是品格一種特質時,德性不應該時有時無,而是應該是動機與行為背後的長期驅力。劣性的特點與德性相似,而朝向的方向相反。不過就算是壞人,在自認會被看到的情況下,通常也會照大眾期待行事。人前的行為無法用於判斷善惡,一次善行不代表德性深植心中,一次惡行也不代表品格低劣。

為甚麼我們要做好人?作者的答案是,一,具德性的行為會令人產生昇華感,覺得自己有所提昇並感到愉快,希望效法有德性的人。二,良好品格會令世界變得更美好。三,信仰要人們精進德性。四,好品格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之後作者轉而討論實際的我們,引用心理實驗指出,當實驗設計引發受驗者的罪惡感,他們之後會幫助人的比率明顯上升。罪惡感與助人行為的關係,或許可以用罪惡—緩解模型說明,其概念如下︰

我對自己做的事感到罪惡→我想要減輕罪惡感→有個助人的機會能減輕我的罪惡感→助人的動機增強→我比平常更可能幫助別人

尷尬也可能以類似方式提升助人行為,不過人們也可能會為了逃避,一開始就避免陷入尷尬情境。特別是在有旁觀者的情況下,會出現圍觀抑制效應,人們會避免錯誤出手引起的尷尬而不去助人。

激發同理心會增加助人的動機,這包括代入自身想像他人處境的觀點取替,以及體驗他人感受的情感代入。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的研究指,許多助人情況可以用心理利己主義解釋,但人性中仍有無私奉獻的一面。大部份人都有同理心,而且同理心能夠逐漸增強,將焦點從自己轉向對方並伸出援手。

作者則認為,多數人即使是小事情都通常不傾向幫忙,就算會幫忙也很可能是因為罪惡感或尷尬,動機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別人。這些描述不符合我們所知的德性。因此作者認為,多數現代人並不具備惻隱之心這種德性。同時,很多證據也顯示善行可以全然無私。因此作者結論︰多數人並沒有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等劣性。事實上,大部份人處在高度拉扯與矛盾,兩股力量同時在心中彼此牽制。

關於攻擊性的心理實驗發現,多數人在權威者施壓下,即使可避免而不受懲罰,仍會可怕地傷害他人。他們雖然會對自己做的事感到難受,但不足以強逼自己停止。假如事前詢問他們會怎樣行動,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做出那些事情,並認為多數人都不會如此。

這種現象的明確特質是責任轉嫁。當傷害他人的責任可以轉至研究員或權力機構,受驗者就可以傷害他人。但各種研究也發現,沒有受驗者會自行選擇殘暴,在施行殘暴行為後也充滿罪惡與慚愧情緒。作者的結論是,多數人不具備適當克制傷人言行的德性,同時也沒有殘酷的劣性。

關於謊言的調查發現,說謊對多數人而言是很普通的事。有些比較嚴重、令說謊者不安的謊言,說謊對象通常都是親近的人。人們說謊的動機可大略分為自我型與他人型兩種,自我型謊言主要是為了取得與保住某些東西、印象管理、爭取權力、避免懲罰等。他人型謊言的原因包括顧及別人感受、保護別人不受懲罰與損失、提升別人形象與財富等,也包括為了傷害別人。自我型謊言比他人型謊言多,特別是嚴重的謊言以自我型佔大多數。

由於人們有各種不同的欲求,是否誠實也就因不同情境碎片化。有些情境我們傾向誠實,有些情境則傾向說謊。多數人長期的說謊習性不會有太大變化,形成一種行為規律,而每個人的說謊行為模式都有分別。從日常生活小謊話很普遍卻不怡當的證據可以看出,許多人並不符合誠實這種德性。但與此同時,多數人說謊時會感到不好過,會為他人而說謊,也會在受到提醒後表現誠實。

關於作弊的實驗顯示,受驗者即使在不會被抓而有更高回報時,也只會有限而不是徹底地作弊。同時,在事前提醒他們有關誠實的榮譽準則後,即使不會被抓作弊情況也會大幅減少。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多數人既想要作弊帶來的好處,也想要別人與自己眼中的良好道德形象。小作弊可以讓我們別想太多道德對錯,又可以享受作弊的成果。而事前接受關於榮譽準則的提醒,會突顯別人對自己的期許,讓受驗者不得不面對作弊稱不上有道德的事實。

真正偽詐的人不會在乎作弊與道德的關係,不會在意自己行為是否正直,對於作弊是輕微還是嚴重不會在意。這些特質都與受驗者的多數情況不符,顯示出多數人稱不上有偽詐的劣性。

從前面的描述中,作者指出,多數人內心有很強的善,在許多生活情境中道德表現非常好。然而,同一群人在許多情境中也會表現出最差勁的行為。世界並不是由一群總是表現得宜的「好人」與另一群總是行為差勁的「壞人」組成。現實是多數人在某些情境行為美善,在另一些情境行為令人感嘆。

道德行為深受環境因素影響,但我們經常沒有注意到這些因素。許多道德行為混合多種動機,可以是出於自我、無私或者責任的混合。有時我們無法察覺行為背後的潛意識動機,會誤判自己的動機來源。多數人的品格呈現碎片化狀態,根據應對方式不同,有可能是正面或是負面思維佔上風。

作者認為,認識多數人品格面貌的複雜,意義在於能矯正對別人的錯誤信念,不會斷言對方是好人或壞人,評判別人品格時應小心謹慎。善惡二分法會導致誤解,探索世界如何複雜才能瞭解人們真正的心理與思考方式。既然知道多數人缺乏德性,就該降低自己對他人的期待,並注意到品格良善的一面可以由外力提醒而啟動。知道多數人不具德性,也讓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有不足之處。

對於如何成為更好的人,作者認為評判各種方法的標準為︰一,是否有實證研究支持;二,是否確實改變行為與強化動機;三,效果能否持續;四,對現代人來說做法是否可行;五,做法是否涉及道德爭議。無為自化可能會讓人隨時間與經歷成長,但培養德性需要反覆練習形成習慣。對人們貼上正面標籤或者可以激發良好行為,但相關研究有限,作用時間不明,而且改變行為不一定代表背後動機與德性有關。

推力運用選擇架構將人們導向特定行為,但作者指長期的資料仍未充分,而且推力與動機之間的關係值得擔憂,企業與政府運用推力改變人們行動也令人不安。由於不少推力在設計上,被大眾得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施行推力者有保密的理由,但沒有人希望自己被人蒙在鼓裡。道德上最能接受的品格推力設計上應該一開始就公開並為人接受。

作者提出以道德楷模改善品格的做法。楷模可以因單一事件或整體生活而值得效法,其重要不僅在於他們實際生活,也在於設想在某種處境下,換作是他們會如何反應。道德楷模能重塑我們的道德想像,如果是現實人物也能與我們一起成長。

跨越品格落差的另一辦法是,主動尋求能刺激自己行善的情境,避免各種誘惑與陷阱。這項策略會受到不知道所有影響道德的所有因素,或者無法控制與避免這些因素所限制。我們也應注意到自己在創造身處環境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意識到自己的種種欲望,才能有特定情境中察覺到自己是否受到影響,並加以平衡改正。知道旁觀者效益、避免尷尬、服從權威等傾向會令人忽視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就可以再次思考並加以改善。但作者同時指出,相關研究仍然不足,而且太多資訊需要注意,追求德性可能會變得過份沈重,對大多數人而言未知是否可行。

即使有種種策略,人們是否有動機足夠在乎德性仍然是關鍵問題。作者在最後一章討論宗教增進德性的途徑,聚焦在基督宗教,提出宗教儀式與習俗、宗教的社會層面以及聖靈使人成聖三種方式,都可能是增進品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