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行為(下)

看完了《行為(下)》,繼續討論人類最好與最壞的行為相關因素。人類大腦以驚人速度把人區分為我群與他群,可以發生在幾百毫秒內。內隱關聯測驗可以呈現出針對他群的自動偏誤,測量偏見引起的延遲反應。其他靈長類也會在內隱關聯測驗顯示出自動化區分異己的反應。

基礎薄弱的分類方式就可以引發人類的狹隘偏見。這就像是心理上的綠鬍鬚效益,因為別人與我們分享最無意義的特質,而對他們產生正向聯想。隨機信號與價值觀及信念差異聯結,隨後會發現出自己的意義,讓隨機信號本身成為酬賞。

即使是嬰兒也會分辨自己種族的臉。小孩如何區分異己,與他們身處的環境有關,例如是否處於單一種族環境,以及四周如何區分事物。致力避免區分異己的父母通常會失敗,顯示二分似乎根深柢固。

區分異己通常會膨脹與我群核心價值觀相關的優點,例如我們比較正確、有智慧、有道德等。有時我們也會放大隨機記號的優點,例如語言、食物、音樂。我群可以帶來特別頻繁的正向互動,引發內團體義務感、忠誠與偏私。內團體本位主義的焦點經常不是我群要很好,而是我群要打敗他群。

我們認為他群具有威脅、憤怒與不值得信任。他群也會引發厭惡感,引起本來用於對味道與氣味產生厭惡感的腦島皮質反應。當內團體成員嘲弄外團體成員,目的是穩固負面刻板印象,並使階層具象化。我們容易把他群看得比較簡單,比我群單質性更高,情緒比較單純,對痛苦沒那麼敏感。

區分異己背後的核心是情緒與自動化反應,認知思考則是事後對感受與直覺進行正當化下產生,目的是說服自己已理性指出原因。二分在大腦的情緒反應先於意識察覺,又或者刺激低於閥值根本沒有意識察覺。對某個外團體有偏見的人,通常也對其他外團體有偏見。對他群的想法可以受潛意識操弄,區分異己的強度也會受荷爾蒙調節。區分異己自動化涉及一種神奇傳染性,即相信人的本質可轉移至物體或其他有機體,例如名人穿過而沒有清洗的衣物更有價值。

認知在情緒反應之後出現的核心是合理化。這種確認偏誤會用在合理化與正當化自動區分異己的狀態,喜歡採取可證明自己的假設,對自己不喜歡的結果特別懷疑。操弄內隱異己區分可以改變正當化的過程。認知一直追趕情緒,尋找任何證據或似是而非的謊言,以解釋我們為何討厭他群。

人類區分異己時有各種獨有特性。我們同時屬於不同類別我群,當中的相對重要性可在短時間內改變。即使是種族或性別,都可以在焦點放於其他差別時變成不重要的分界。在戰場上彼此廝殺的對手,在不同環境也可以是有共同文化淵源的好友。

我們用複雜方式區分不同他群,以及不同他群引發的反應。我們傾向於以「溫暖度」(抱持善意還是惡意)與「能力」(是否能有效實現自己的意圖)兩條軸線分類他群。高溫暖度、能力強的群體引發自豪感;低溫暖度、能力強的群體引發嫉妒;高溫暖度、能力差的群體引發憐憫;低溫暖度、能力差的群體引發厭惡。在這四大類之間各種情況會引發不同反應,而對分類改變時則可能引起保護欲、背叛、困惑、忘恩負義、危機感、感動、幸災樂禍等反應。人類區分異己古怪的地方在於,我們會不甘心地尊敬敵人,對不同敵人有不同感受,外團體也會接受別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而自我憎惡。

我們可能因為自己區分異己有罪惡感,並試圖掩飾。人們所宣稱的與其實際作為間有驚人差距,自稱會主動質疑種族歧視的比率,遠比在不知情實驗下實際這樣做的比率高。控制與抑壓對他群的反感需要額葉皮質參與,涉及認知負荷。少數他群面對主流文化者則會出現另一種額葉控制,要用正向態度與對方互動,對抗他們對自己的偏見。

線索與促發會影響人們的刻板印象強度。低於閥值的潛意識線索較容易改變溫暖度,較難改變對能力的評價。線索與促發的效力顯示,「自動化」不等於無可避免。鼓勵觀點取替、強調反刻板印象與明顯展示人們的內隱偏見,都有可能減少刻板印象。透過個別化他群,把他群想成獨立的個體,可以使他們看起來更像我群。以他群本質論線索促發,則會令人對不平等的接受度較高。

強調階層制度會讓區分異己變得更嚴重。上層階級為正當化自己的行為,將高溫暖度、能力差或者低溫暖度、能力差的刻板印象強加於底層族群,下層階級則以視上層階級為低溫暖度、能力強的群體回應。透過高溫暖度、能力差的刻板印象,上層階級可因為自己心懷仁慈而沾沾自喜,位居弱勢群體則因為這些微的尊重受到安撫。貧窮但快樂、有錢但不快樂的迷思,有助於讓現狀維持不變。我們同時身處不同階層制度,喜歡強調自己排名在前的那種階層制度比較重要。

我群與他群對立帶來大量痛苦,但我們無法「治癒」區分異己,除非杏仁核毀掉。作者認為,最少不要相信本質論,看起來理性的事情往往經過合理傯、操弄著潛意識的力量。我們可以把焦點放在眾人共享的目標,練習觀點取替,將群體個別化。

階層制度是一種分級系統,以固定體系讓個體無法平等使用有限資源。有些物種只有首領,有些物種則有漸進階層。個體地位會變動,要維持高位需要有高社會能力,而這並不容易。物種的社會群體越大,大腦佔身體比例越大,新皮質佔大腦的比例也越大。

與某些物種一樣,人類社交網絡大小與相關腦區大小會互相影響,個體生活品質也會因為位階不平等的結果而有所不同。人類獨有之處在於,我們同時置身於許多不同階層中,當中的位階高低可以差距甚遠,也可能彼此重疊。人類階層的專門化程度遠比其他物種高,並有獨立於外在世界的內部標準。

人類熱衷並擅於偵測位階差異,只需短時間就能區別支配者與從屬者的臉與線索。人與人之間的八卦內容通常關於地位狀態。這樣做能瞭解階層當前的形勢,幫助自己過得較順利。

人類想著位階時,大腦前額葉積極參與辨認支配關係。看著支配者時,腹外側前額葉與背外側前額葉活化,並互相搭配活動,反映過程中結合情緒與認知元素。看到支配者也會活化顳上迴,增進顳上迴與前額葉搭配活動,以估計支配者在想甚麼。想及不穩定階層時杏仁核活化,顯示不穩定令人不安。

除了大腦外,位階也與睪丸酮有關。在穩定階層中,睪丸酮濃度最高的通常是低位階青少年,常引起打鬥卻無法取勝。如果高位階與高睪丸酮有連結,通常反映支配者有高頻率性行為,驅動荷爾蒙分泌。在不穩定的時期,靈長類高位階雄性在群體形成第一個月睪丸酮濃度最高,多年後就不再如此。「挑戰者假說」提出,睪丸酮提升與面對挑戰關係較大,與打鬥的關係較小。

在支配者心情不好時經常對從屬者施以替代性攻擊,從屬者缺乏減壓出口,或從屬者身邊沒有親屬的物種中,從屬者在靜止情況下糖皮質素濃度較高,發生壓力事件時壓力反應卻相對遲緩。假如所處條件相反,群體中糖皮質素濃度最高的就變成支配者。

處於相同位階,但對新奇事物反應特別大、在無害情境也感受到威脅、沒有善用社會控制、無法區分好消息與壞消息、沒有社交出口的個體,會比較不健康。擁有社交出口或有替代性攻擊對象,個體會比較健康。

在人類中,有更多人位階比自己低,而且有很高自主性的個體,壓力與焦慮程度較低,控制感則較高。人類的「健康/社經地位」梯度非常明顯,社經地位低一級,健康狀況就差一些。梯度的重點似乎是社經地位帶來的心理負擔,即使控制絕對收入,貧窮差距越大,健康梯度就越陡。

人類階層最獨特的是人們會自己挑選領導者。人類領導者奠基於「共同利益」這項獨特概念上。人類選擇領導者時既包括有意識的元素,例如投給有經驗或能力的人,或者在某項不相關議題中與自己立場一致;也包括自動化與無意識的部分,例如長相比較好看與有魅力。

不同政治議題的立場通常傾向有內部一致性,這種傾向受內隱的因素影響,與具體政治議題的關係不大。智力、右翼威權主義與群體偏見之間存在連結。自由派容易因為快速評價歸因於個人而感覺失調,更傾向繼續花時間想出更一致的觀點,相對而言,保守派則不會更傾向歸因於情境,因為他們感覺不到不協調。如果增加人們的認知負荷,他們會變得比較保守。例如法官吃過午飯後,判決傾向比未吃午飯前較有利囚犯。

左派與右派都有能力表達對方的觀點,但彼此注重的道德基礎有別。保守派較在意忠誠、權威與聖潔,左派較在意關懷、公平與自由。在情緒上,右派較容易因模糊性而焦慮,不喜歡新奇事物,更容易覺得環境充滿威脅,同理對象有限。自由派則較推崇新事物,認為朝正確方向改革,美好日子就會在新的未來。政治傾向是智能與情緒風格的一種表現。

有各種生物機制與政治傾向相關。腦島皮質與味覺及嗅覺厭惡,以及道德厭惡方面相關。將人放在發臭的房間內,他在社會層面上會變得比較保守。在意衛生與純潔的人,也傾向在社會層面上更保守。引導保守派對厭惡的事物保持超然態度,他會比較接近自由派。此外,較多扣帶迴灰質與自由主義高度關聯,保守主義與較大的杏仁核有關。

服從與從眾在不同物種與人類小孩身上出現,顯示服從與從眾有很深的根源。人類人腦為與群體相處而從眾的傾向,可以在不到一秒之內就展現出來。當一個人知道其他人不同意自己,腹內側前額葉、前扣帶迴皮質與伏隔核活化,啟動增強學習網絡,告訴他這是「錯誤的」。這個網絡活化越強,改變答案、選擇從眾的機率越高。選擇改變後,海馬迴與枕葉皮質活化,修改之前的記憶,令從眾變得合理。

對於服從權威,心理學有三個著名研究︰阿希的評估線條長度從眾實驗、米爾格蘭的電擊服從實驗,以及津巴多的史丹福監獄實驗。米爾格蘭與津巴多的研究備受爭議,作者指,不容置疑的是,完全正常的人被逼從眾服從時,會屈服與做壞事的人數比例遠超大部份人預期,然而同樣永遠有反抗的人存在。

有些因素可以降低人類以從眾與服從之名行惡的機率。權威的聲望、接近程度、正當性與穩定性會影響人們會否從眾。我群比他群更容易引發從眾。從眾行為參與人數越多,從眾行為越有可能發生。漸進主義能把人逼到防守位置,讓殘暴行為看起來像理性選擇,與道德無關。當權威告知從眾者不需要負責,或者責任透過隨機、匿名、變裝、去個人化而分散,會提高順從的程度。

如果受害者是抽象的,順從會比較容易,假如受害者經過個別化,順從程度會下降。有較強能力可以理解代罪羔羊與別有用心等事情,較有可能面對順從壓力時反抗。來自集體主義文化比來自個人主義文化更加順從。壓力大的人較容易從眾與服從。

重新設定框架、重新評估情境、讓內隱事物外顯、運用觀點取替、保持質疑等方式,都可能令人看到別人要求的行動以外還有其他選項。可以證明有其他人也在反抗,也會對一個人有力量反抗很有幫助。

人類經常不知道自己為甚麼做出某個判斷,卻深信那是正確的。在思考道德決策時,人類大腦除了活化背外側前額葉作道德推理外,也會活化杏仁核、腹內側前額葉與相關眼眶額葉皮質、腦島皮質、前扣帶迴等情緒相關區域。假如相關腦區活化足夠強,交感神經系統也會活化,令人感到激動。面對道德困境時,與情緒相關的腦區通常先於與道德推理相關腦區趼化。

嬰兒擁有道德推理的基礎材料,偏重作為多於不作為,展現出一點正義感。幼兒甚至能評定次級懲罰。其他靈長類也展現初階的道德判斷,在有比較下拒絕接受不平等報酬。嬰兒與靈長類具備有限道德推理能力,顯示人類道德根源比文化制度、法律或佈道更歷史悠久。

情緒與社會直覺支撐著少數大部份人類都同意的道德判斷,例如親屬在道德判斷中是特別的。在「電車難題」中,多數人同意拉控制捍殺一人救五人,但只有少數人願意親手推下一個人來救五個人。這少許改變決定人類著重道德推理或道德直覺,過程涉及不同大腦迴路。當中關鍵是與「意圖」相關的直覺︰如果犧牲一個人必須採取主動、故意、局部性的行動,直覺的腦部迴路會涉入較多。只要傷害不是故意造成,或者與意圖之間可以保持一段心理距離,對目的與手段的判斷便會製造出相反結論。這表示道德決策非常依賴脈絡,脈絡可以改變直覺道德主義的局部性。

道德義務感會隨距離打折,道德脈絡效應也圍繞著語言。促發參與者不同的身份,會令他們的作弊機率大為改變。思索自己與別人的道德過失時,人類會用不同大腦迴路,做出不同的判斷,較易認為自己比別人更可以豁免於道德譴責。這種傾向在壓力下更為強烈。在認知層面上,我們用內在動機評價自己,但根據外在行動評價別人,因而更容易放過自己與我群。

道德決策隨文化有很大差異。在合作與競爭方面,賽局研究中某些國家參與者會出現反社會懲罰,即懲罰過分慷慨的參與者,有些國家參與者則幾乎沒有出現這種現象。一個國家中的社會資本越低,彼此互不相任,反社會懲罰的機率越高。此外,文化中市場整合度較高,所屬文化參與者較有機會提出較公平方案,並願意付錢懲罰自利的第二方與第三方。社區越大,懲罰第二方與第三方也較高。信仰較廣泛宗教的人口比例較高,第三方較常見。

作者提醒,賽局研究挖掘的是一種特定而人為的利社會性,以金錢這種抽象形式化表,屬於短視近利的現在式,一定要馬上打平互惠關係中雙方的義務。小規模社會以這種形成運作的時間比較短,剛開始學者如何在這種人為情境中彼此公平對待。這不表示他們沒有公平感與正義感。

另一道德層面跨文化差異,是體制如何恰當回應個人榮辱。榮譽文化通常在自己的榮譽遇到難以應付的挑戰時,將之視為悲慘滑坡的開端。這種文化在道德上強調以眼還眼,對立雙方更易演變成長期世仇。

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文化在「手段與目的」的道德取向上有顯著差異。集體主義更能自在利用人當作手段達到效益主義目的。集體主義文化的道德命令著重社會角色與對群體的責任,個人主義文化則強調個人權利。集體主義文化傾向利用差恥感施行道德,個人主義文化則利用罪惡感。

當人類在道德決策中運用全部腦區,考慮長期的策略性結果論,會比過分自信、反射性的直覺主義更有力量。直覺要認真看待,但直覺沒有絕對否決權。道德直覺不是原初或原始的反射反應,比較偏向是學習的結果︰經常接觸某些東西,令這些認知結論變得自動化。

用道德區分我群與他群造成的「常識型道德悲劇」,會讓人覺得常識型道德如此強烈,他群顯然大錯特錯。文化制度的道德色彩,大致會讓人在我群內的公有地悲觀中傾向展現良好行為。但在遇上他群不同的道德時,文化制度卻會讓人做出最糟的行為。面對我與我群間的道德兩難,人們要抗拒自私心態,快速直覺對此有幫助。在我群對他群的道德情境時,離直覺越遠會越好,該做的是思考、推理與質疑。

說謊是好事還是壞事視脈絡而定,有時人們要費力才能說謊,有時保持誠實卻比較困難。人類在說謊的過程中經常包含合理化,使謊言沒那麼不誠實。背外側前額葉與相關額葉區是欺騙神經迴路中心。背外側前額葉讓人做出比較困難但正確的事,在說謊時會考慮道德上正確地抗拒說謊,以及策略上正確地說有效的謊之間。說謊出現的衝突也會令前扣帶迴皮質活化,令說謊出現短暫的延遲。

實驗中的騙子在作弊時,背外側額葉會活化,但在不去作弊時,背外側額葉的活化更強,似乎顯示對能作弊的人來說,要經歷強烈神經生物活動才能抗拒說謊。實驗中也出現從不作弊的參與者,他們在有機會而不去作弊時,背外側額葉、腹外側額葉與前扣帶迴皮質全部沒有活化,顯示他們要誠實不需要努力。道德命令直接嵌入他們的腦袋,自動讓他們做正確的事。

與他人痛苦共鳴的原始版本包括感覺運動感染、肌肉運動與情緒感染。對別人困境產生共鳴可能隱含權力分化,帶著有貶低意味的憐憫。「同情心」(sympathy)表示為別人痛苦「感到」遺憾,但沒有理解對方痛苦,「同理心」(empathy)則包含認知成分,理解別人痛苦的原因,從他的觀點看事情。

同情心也可用自己的感受投入與他人苦難共振程度區分,為別人感到同情(feeling for)在情緒上保留距離,感同身受彷彿(as if)發生在自己身上,觀點取替則有認知的距離,想像事件發生人那個人身上是甚麼情況。慈悲心(compassion)代表對他人苦難的共鳴讓自己真的伸出援手。

其他物種也會主動減輕別的個體的痛苦。人類嬰兒情緒感染的能力比獲得心智理論更早。在獲得心智理論能力後,小孩在感覺運動感染能力成熟,可以為別人身體疼痛產生同理狀態,之後發展出同理別人的情緒痛苦。認知能力日漸精細,小孩開始區分物體與人,以及有意與無意的傷害,隨後是表達同理心的能力,以及主動展現慈悲的責任感,觀點取替能力也會漸漸成熟。

與同理心相關的所有神經路徑都會經過前扣帶迴皮質。前扣帶迴皮質的固有角色,包括處理內在感受訊息,以及監控實際狀況與預期之間的落差。前扣帶迴皮質關注的是痛苦的意義,也會關心抽象的社交與情緒痛苦。同理狀態下前扣帶迴皮質活化,可以讓人看到他人痛苦後學會避免做同樣的事。前扣帶迴皮質的核心是自利,感受到別人的痛苦更有助學習,關心處於痛苦中的人只是附帶物。

成年人在同理經驗中,與前扣帶迴皮質交織的腦島和杏仁核也會參與其中,在不正義引起痛苦的情況中帶來義憤。即使不清楚痛苦是否來自不正義,前扣帶迴皮質、腦島與杏仁核也試圖歸因,尋找代罪羔羊。當同理心越是被怪罪他人所引發的憤怒、厭惡或憤慨感掩蓋,人們就越難產生真正的幫助。

同理狀態中比較偏向認知的成分,包括前額葉與心智理論網絡,會在難以搞清楚發生甚麼事時活化。認知大腦迴路會牽連進因果關係與意圖的議題,決定哪些不幸值得同理心對待。與比較不外顯的痛苦產生共鳴是認知作業。

人類要對與自己不同或沒有吸引力的人產生同理狀態,需要費力進行認知運作,壓制自動化而內隱的衝動不表現得冷漠,尋求雙方在情感上的共通點。「同理心疲勞」可視為反覆接觸他群的痛苦後,認知負荷過大而使額葉皮質精疲力竭的狀態。認知負荷也解釋想到個人需要時,會比想到群體需要時樂善好施。至於「鏡像神經元」,作者指與同理狀態沒太大關聯。

同理狀態無法保證一個人會有慈悲之舉。以自我導向觀點看著一個受苦的人,前扣帶迴皮質、腦島皮質與杏仁核活化,令人感到煩亂焦慮。當這種情況越極端,當事人就越可能把焦點轉移至減輕自己的痛苦,而對別人的苦難視而不見。認知負荷、飢餓、感到受社會排斥、壓力都會令人優先照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去幫助別人。

當人們保持一段超然的距離,同理狀態最有可能引發慈悲之舉。同理狀態引發的慈悲行為是否有效,重點不是誰的痛苦讓自己最有共鳴,而是誰最需要幫助。

從合作與利他行為的演化觀點看,做好事會讓人感覺很好,並得到人際之間的酬賞,以及道德與信仰中的好處,反映利他行為總帶著自利的成分。當行為可以決定名聲,人的利社會性會比較高。自願幫助他人比被逼這樣做也會更愉悅。作者指出,人們帶著個人目的或為擴張自我而做好事,總比不做好事要好。

人類獨特的演化特徵之一是象徵性語言。對神經元來說,社會性的痛與實際疼痛一樣。看到痛恨的對手失敗時,人類會活化多巴胺酬賞路徑而感到快樂。象徵性訊息與其意義的活化方式相似,道德厭惡與噁心同樣涉及腦島活化。在隱喻中,衛生情況與道德狀態等同,骯髒混亂代表壞,整潔有秩序代表好。

人類會混淆實際與隱喻上的感覺,例如比較重的文件感覺比較重要,拼合粗糙的拼圖讓人感覺互動比較不協調,坐在較硬的椅子讓人感覺他人比較沒有彈性,拿著熱飲的人認為他人較溫暖,飢餓令人較重視近利,比較遙遠事物時使用較抽象的認知等。

人類演化出抽象能力的時間還非常短,仍未有足夠時間演化出全新的腦區與神經迴路,處理這些新奇的事物。演化是即席發揮者而不是發明家,以擴張適應的方式讓原有材料有新用處。人類以象徵性思維使用隱喻,但大腦卻不怎麼能分清隱喻與實際情況。有趣的是,人類腦中有些新近演化的神經元正緩慢發展,即主要位於前扣帶迴皮質與腦島的紡錘體神經元。

人類會運用隱喻區分我群與他群,這可以製造去人性化與偽種族差異,引發種族屠殺。人類重視隱喻的意義,也表示不同族群對立時,要和解需要展現象徵性的妥協,尊重對方的神聖價值。

作者認為現有刑事司法系統需要根本的改革。作者評論「緩和的自由意志」,即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嚴重精神病患緩和責任的立場,指這種立場表示,我們的大腦由本書提到的各種因素左右,但這些東西之外又有一個小矮人在控制,超然於物質規則。為這個小矮人劃線的討論,包括年齡、腦傷、社會責任、決策所需時間、「強逼」與否、衝動與抗拒衝動、天才還是努力等。

作者指,某種生物情況不必然會導致某種行為,不是因為大腦有一個非生物小矮人,不是因為社會行為的相關生物機制比較少,而是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在所有情況下都是多因素的。科學對這些因素的瞭解仍然很少。假如相信科學知識仍會繼續累積,因為未知而歸因於小矮人的範圍將會越來越小。

作者稱,拒絕自由意志不代表否認人們必須受保護,免於危險人士的傷害。但排除自由意志,也就排除把懲罰本身當成目的,以及想像懲罰可以「平衡」正義的天秤。決定懲罰背後的強烈動機,都是一種情緒強烈的邊緣系統狀態。懲罰的結果會活化多巴胺酬賞系統,讓人感覺良好。作者認為,「有些人活該被懲罰」、「懲罰別人可能是一種道德崇高的行為」這些看法,必須徹底終止,雖然這不容易達成。

作者指,相對於過去,好消息是現在暴力的人比較少,社會也試圖包容他們,但壞消息是少數暴力的人力量越來越強。對這問題有幫助的方法,包括四處遷移、貿易、文化擴散。宗教會令人表現得像是對內團體的人較友好。提醒人道德化的神會進行懲罰可激發利社會性。但宗教也會助長對外團體的敵意。

跨群體接觸通常能減少偏見,但不同群體的人很少保持聯繫。藉由斷絕文化連結,可製造出強力的新族群類別。在衝突情境中,不只要提防透過非人化對方激發仇恨的人,也要留意有人會操弄直覺同理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人類特別善於與非親屬合作。人類獨有的促進合作機制,包括開放式賽局,即不知道互動會持續多久;多重賽局,即同時參與兩種交替進行的賽局;一目瞭然賽局,即以名聲讓對方知道自己可以合作,這可以促成間接互惠。

懲罰可以有效促進合作,但在人類身上也可能是把雙面刃。監控與懲罰違規者的成本可能高過合作帶來的好處。人類的第三方懲罰非常有效增進合作,但利他的第三方合作也是演化上的挑戰。人類以發展次級懲罰、獎勵第三方懲罰回應,並由社會所有人承擔懲罰搭便車者的成本。合作者有能力找到彼此,可以打敗數量多許多的不合作者。

道歉是否「有用」,視乎當事人為甚麼道歉,並打算基於悔意採取甚麼行動。在接受道歉一方,當受害者重視集體系統運作,對強調系統失敗的道歉反應會最強烈;最著重人際關係,對具同理心的道歉反應最強烈;自主與獨立性最高,對提供賠償的道歉反應最強烈。賠償可以是展現誠意的證明,但也可能被視為購買受害者的原諒,令受害者感到不滿。

原諒不等於遺忘。原諒是自我陳述的狀態,可以聲稱但無法證明。原諒有時需要認知上大量重新評估。寬恕通常是為了自己,心懷仇恨非常累人,原諒或只是保持冷漠能讓人解脫。

要理解人類行為,非理性的系統性特徵值得注意。有時人們的目標是去除非理性,例如揭露內隱偏見可以讓人降低偏見的影響。人類有非理性樂觀的潛力,這不一定是壞事,但可以帶來災難。人類可能重視象徵行為勝過實質協議,神聖價值非理性地重要是建立長久和平的關鍵。

人類很不擅長暴力。對蓋茨堡之戰的研究,發現許多上膛但沒有發射,以及多次上膛的滑膛槍,顯示有許多士兵沒有對人射擊。在二次世界大戰,只有百分之十五至二十的步槍兵曾經開槍。在激烈戰鬥中,人不會因為仇恨、服從或死亡威脅而射殺他人,而是為了保護夥伴。

人類天生對近距離殺戮有強烈反感。這種抗拒心態可以從心理層面改變,例如當人不是瞄準確切目標,或者以團隊身份操作武器。即使是無人機飛行員,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機率也與身在戰場的軍人一樣高。原因不在於被殺害的恐懼,而是近距離、以個人身份的殺戮。

談到人類改變的可能,作者指人類展現很高的彈性,從遊群到國家,從單偶到多偶,從一種宗教到另一種宗教,顯示人類並非不可能避免那些最糟的行為。過往的許多人已示範,一個人也可以造成很大改變。不同群體曾經在最不可能的環境下停止最糟的行為。如果人類記得過去的教訓,也認清科學可以教導人如何提高做好事的機率,將較有可能心存希望。

作者總結本書指,所有科學事實都關係到測量的「平均值」,而事實的變異與例外經常是最有趣的部份。事情總是很複雜,沒有一個原因導致甚麼事情,每個東西只是調節了其他東西。要解決與改善事情,人們就只能繼續嘗試。最後作者說,科學與慈悲心可以並存,沒有需要二選一。 

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慣性思考大改造

看完了《慣性思考大改造》,談的是人體構造與演化怎樣令人慣於自己的思考方式,又怎樣可以擺脫慣性思考,並發揮創意。在演化歷史中,生物以生存為主要目標,大腦不是用於感知「現實」,而是令生物可以順應環境。人類的感知有限、資訊不斷變化、刺激的意義模稜兩可、資訊本身不包括行動指令,都讓人類無法看見現實。

人類演化成不斷重新定義「常態」,以學習、發展與演化讓感知適應環境。大腦以差異與對比運作,集合情境中的關係,並賦予其行為意義,不在意感知是否精確。既然大腦並未演化成以精確的方式看,只以實用的方式看,那麼錯覺就不存在。

大腦在感知真實事物與感知想像事物時分別不大。影響人類如何「看」的過去,不僅出自生活中的感知,也來自想像中的感知。人類同時是自身感知的體驗者與創造者。人的大腦充滿從經驗中得出的假設,希望找出各種情境都適用的萬用原則。

經驗帶來的假設會限制神經網絡架構,影響人會感知到甚麼。特定神經網絡架構構成一個人的可能性空間。大腦只會小幅度朝未來邁進,以為是一時的異想天開,其實是一段期間內小步累積而來。如果不能隨機應變,大腦會遵循之前的動能,緊緊抓住自己沒發現的舊假設。

了解自己為甚麼看到自己看到的事,就有可能透過重新賦予昔日體驗的意義,改變「未來的過去」,從而改變自己的未來。帶著意圖行動的關鍵是「察覺」。創新者質疑的是我們的假設,「為甚麼事情要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改變假設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可能性空間,讓先前不可能的感知變得可能,或反過來讓可能變成不可能。

作者認為,看似小卻帶來重大影響的問題,才是所謂的「好」問題。在互動的世界中,影響網絡的連接點就會影響所有與連接點相關的事物。瞄準基本假設的簡單問題,有可能以無法預測的方式徹底改變感知。

人們經常看不見自身假設的主要原因,是大腦傾向於把自己看成穩定不變,無常會令人感到焦慮。人類在碰上衝突時感受到負面情緒,反映出現在發生的事不符合假設。如果事前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假設,在結果不符合假設時情緒反應不會那麼激烈。

要找出自己的假設,替換或拓展成新的假設,就需要不斷主動體驗不同。不同體驗能帶來情緒挑戰,可以讓人更願意敞開胸懷。但假如太常轉變環境,或者處於與過去差別太大的環境,也可能造成壓力反應,抑制創意。

人類從過去容易死亡的環境中演化成恐懼未知、避免不確定。大腦以憤怒與找出因果連結處理不確定。人們甚至寧願忍受痛苦,也不想忍受不確定。作者指,如果要讓自己參與創意衝突,最基本是以不同方式聆聽,積極觀察,抱持衝突可以帶來真正機會的心態,帶著問題而不是答案進入衝突。

人們可以首先「停下」把別人當成爛人的反射,思考自己碰上的刺激可能不帶意義。注意力的力量在於把視線從「明顯」的事物移開,讓大腦在必要時刻停下。定義別人時重點不只是他們做了甚麼,還要看他們沒做甚麼。

創新的生態需要平衡「效率」與「創意」,系統本身也必與發展,先從少數維度開始,之後逐漸增加,同時顧及「週期性成功速率」與「複雜化速率」,重複複雜化與刪減的過程。新手與專家組成的團隊,可以讓創意與效率互動,讓團體與成員本身更為多元。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好領導不再是帶領大家走向提供唯一的答案,而是帶著大家穿越黑暗的不確定性。

作者希望,在了解自己的人性,知道要停下才有辦法以不同的方式聽後,可以鼓勵大家擁有同情心,以同情心與勇氣創造出美好的事。

2021年8月22日 星期日

行為(上)

看完薩波斯基的《行為》上卷,主題是人類最好與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大腦可視為有三組功能區,第一層調節自動管控功能,第二層有關情緒,第三層與記憶、抽象概念等相關。這種劃分雖然過於簡化,各功能在大腦的範圍互相重疊,也互相影響,但也是描述大腦組織時很好的比喻。

屬第二層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是情緒中樞,包括各種構造︰杏仁核、海馬迴、中隔、韁核與乳頭狀體。下視丘也屬於邊緣系統一部份,是大腦第一層與第二層的交界。下視丘令邊緣系統得以影響自主神經系統,讓情緒影響身體功能。

由中腦與腦幹投射至脊椎的神經系統稱為自主神經系統,分為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兩個部份,兩者功能正好相反。交感神經系統負責面對刺激時調節身體回應,包括恐懼、戰鬥、逃跑與性。副交感神經系統則負責維持平靜不活動的狀態。

皮質位於大腦上方的表面,是大腦最近期演化的部份,負責邏輯分析。大腦第二層與第三層的交界是額葉皮質,與邊緣系統雙向互動,互相糾纏。皮質表面充滿皺摺,構成四個分開的腦葉︰顳葉、頂葉、枕葉與額葉。

大腦分成左右兩側,大致左右對稱,腦區雙雙成對。同一腦區在左右兩邊功能經常側化,但左右腦半球的功能差異很細微。

與本書內容關係最密切的腦區是杏仁核、額葉皮質,以及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杏仁核位於顳葉皮質下方,在調節攻擊行為上佔有核心地位。杏仁核並不是直接與攻擊行為相關,而是與恐懼和焦慮相關。演化上較古老的中央杏仁核在先天恐懼中有重要角色,較近期演化的基底外側杏仁核負責習得的恐懼,再將消息傳到中央杏仁核。

所有感覺訊息都會投射至杏仁核。有部份感覺訊息會繞過皮質,快速跑到杏仁核,但訊息不是非常準確。不可預測的痛覺會活化杏仁核。出現噁心的刺激時,額葉皮質中的腦島皮質投射至杏仁核,讓人感受到憤怒。

杏仁核會與海馬迴雙向對話,海馬迴會根據杏仁核是否因某項訊息而大為激動,來決定這個訊息是否應該儲存下來。當被激發的程度夠高,杏仁核會繞過額葉皮質,直接傳達訊息至反射運動路徑。這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但會降低準確度。杏仁核輸出的訊號主要作用是拉警報,活化藍斑核,進而投射至腦中各處。

額葉皮質負責工作記憶、長期計劃、情緒管理與衝動控制,讓人選擇比較困難的事去做,只要那是對的事。人類額葉皮質的基因表現模式高度個別化,額葉皮質的網絡比其他猿類更複雜,神經元數目與神經連結數目龐大。人類要到二十歲中期額葉皮質才發育完成。

額葉皮質與策略記憶、專注的任務、尋找共同模式並選擇行動策略、類別或思維相關,以做出比較困難的決定。額葉皮質神經元有各種投射模式,可以做多樣工作。這些活動需要大量能量,而且活動成本高的細胞特別脆弱,容易受神經損傷影響。連續進行額葉運用程度高的活動與多工工作,都會增加認知負荷,令表現下降。額葉皮質也在社會行為中扮演核心角色。社會網絡越廣,靈長類的前額葉皮質特定分區越大。

在前額葉皮質,背外側前額葉與理性、具認知能力、效益主義、不情緒化的決策相關,腹內側前額葉關乎情緒對決策的影響。沒有背外側前額葉,人會只剩下高度攻擊性與性欲旺盛的本我,沒有腹內側前額葉,人的行為會冷漠疏離。為維持正常功能,情緒與認知需要建立合作關係。

多巴胺系統關乎酬賞,包括中腦—邊緣系統與中腦—皮質系統。各種愉悅刺激活化腹側被蓋區神經元,觸發多巴胺釋放,這些刺激包括性、食物、美、與人合作、懲罰違規者、幸災樂禍等。多巴胺酬賞反應不是絕對的,而是針對不同後果的相對價值產生。酬賞重複出現後,多巴胺反應會習慣化,直至超出之前範圍的酬賞出現時才給予回應。當極致的酬賞加上習慣化,結果就是空虛。

在學會準確預測酬賞何時出現後,多巴胺反應就會變成主要來自對酬賞的「預期」,多於酬賞本身。在不確定是否會獲得酬賞時,預期帶來的多巴胺反應會達到巔峰。多巴胺會刺激動物展開為獲得酬賞必須完成的目標導向行為。當一個人要在即時酬賞與延後但較多的酬賞之間選擇時,想起即時酬賞時中腦—邊緣系統會活化,想起延後酬賞時中腦—皮質系統活化。多巴胺系統、額葉皮質、杏仁核、腦島與腦部其他區域,都會影響我們是否會完成較為延後的事。

作者強調,我們不應需要用神經科學證實內在狀態,一個人的想法與感受不該用新潮神經生物學證明。行為不是從大腦「啟動」,大腦不過是最終的通道,將本書提及的所有因素匯聚,創造出行為。

數秒鐘前的感覺線索可以形塑人的行為。包括視覺與聽覺等最為主導的感覺形式直接通往邊緣系統。沒有意識到的閥下線索與潛意識促發也會改變行為。其中一種視覺閥下線索包括種族,即使只是意識不到的短時間,看到不同種族者的照片都會活化杏仁核。看到不同種族也會影響擅於辨認臉孔的梭狀迴臉孔區,對其他種族臉孔的記憶會較同種族差。種族亦會影響感覺動作同形反應,對同種族者會較有同理心。

閥下線索還包括性別、社會地位、美,最多訊息來自臉孔,也有聽覺線索與嗅覺視索。

大腦也不斷接受關於身體內在狀態的內感受性訊息,例如肚餓、疼痛、痕癢。內感受性訊息或許不是決定性因素,但仍會影響情緒。處理社會情緒的主要腦區前額葉皮質、前扣帶迴與杏仁核,同樣接受很多內感受性訊息。額葉皮質在完成困難任務後,產生代謝消耗,血糖值下降,人會比較不仁慈、同理心降低、攻擊性較高。

文字能在潛意識中改變想法與感覺,塑造決策的框架。促發群體身分會影響表現。旁觀者越多在非危急情況會令人較不傾向助人,但在危急狀況下會令人傾向站出來。女性的存在會令男性更勇於冒險。社會環境在幾分鐘之內從潛意識塑造行為,就與物理環境一樣。

大腦可以改變對各種感覺形式的敏感度,令某些刺激特別有影響力。壓力會令大腦送出神經投射到感覺器官,令感覺神經元在較少外在刺激下就會引發動作電位。來自不同文化會令人聚焦在事物的不同層面,可以說文化塑造看世界的方式,以及看向世界哪些地方。

幾小時到幾天之前發生的事對行為有何影響,就進入荷爾蒙的範疇,本書主要焦點是睪丸酮與催產素。睪丸酮很常被指為與攻擊行為相關,但作者指出並不是睪丸酮造成攻擊行為。去勢動物即使體內完全沒有睪丸酮與雄性素,仍然有某種攻擊性。另一問題是,高攻擊性會刺激睪丸酮分泌,而動物研究顯示不同睪丸酮濃度並不能預測誰較有攻擊性。

睪丸酮對行為的影響包括︰減少同理性模仿、較難透過別人眼睛分辨對方情緒、看到陌生人臉孔時杏仁核活化程度較高、提升自信與樂觀程度、降低恐懼與焦慮。睪丸酮讓人敢於冒險,方法是減少額葉皮質活動、增加杏仁核與視丘連結。睪丸酮的效用非常視脈絡而定,既可能令人攻擊他人,也可能令人握手言和。

「挑戰者假說」認為,只有在個體面對挑戰時,睪丸酮上升才會導致攻擊性提高。青春期、性刺激與交配期都會增加睪丸酮分泌,但攻擊性不會隨之提高。睪丸酮在挑戰結束之後上升,不是會直接激起攻擊行為,而是激起任何能維繫地位所需要的行為。假如處於必須當好人才能捍衛地位的處境,睪丸酮會令人分配金錢給另一人時更加慷慨。

催產素與抗利尿素據說會降低攻擊性,容易產生信賴感與同理心。作者指,催產素與抗利尿素促進的是社會興趣與社會能力,讓人提高判讀情緒的準確度。在男人與女人身上,催產素增強不同面向的社會能力︰女人偵察到親緣關係,男人偵察到支配關係。

催產素另一種伴隨效應,是增進原本有慈念者的慈悲心。催產素對求助行為的影響,視乎個人壓力、催產素受體基因變異與出身文化。抗利尿素會增加為保護孩子產生的攻擊行為。催產素讓我們對自己人展現更為利社會的一面,但以更差勁的方式對待他人。視乎脈絡,催產素也可讓人變成種族中心主義與仇外。

談及經前症候群,有許多證據指經期的心情與行為變化具有生理基礎。將這些變化醫療化與病理化,才是種社會建構。經期心情與行為變化的生物機制眾說紛紜,一般人在經期前後的心情與行為變化,與攻擊性提高並沒有特定關聯。

糖皮質素與交感神經系統可以活化經典的「戰或逃」反應,以撐過生理上的壓力。壓力反應會動員能量、令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肌肉活動加速。體內長期工程如生長、組織修復、生殖會暫緩。糖皮質素抵達大腦會增進認知功能,讓感官變得更敏銳。

對靈長類而言,壓力不只是來自生理上受到的挑戰,還包括想到恆定狀態將會受破壞,也就是承受心理壓力。動員能量、血壓上升、生長與修復受阻、抑制生殖功能對迅速逃命奔跑有幫助,但在面對慢性心理壓力時會危害健康。

壓力對各種神經生物學指標的影響呈倒U形關係。少量、可預期的壓力會令人感到美好,長時期、過多的壓力會造成損害。壓力會令人在快速評估臉部表情時精準度下降,強化杏仁核與海馬迴的關係,令人更容易學會恐懼連結。壓力也透過減弱前額葉皮質對杏仁核的掌控,令恐懼更難消除。

壓力也能損害其他額葉皮質的功能,擾亂工作記憶,使前額葉皮質各區域去同步化,減低在不同作業間轉移注意力的能力。壓力讓人變得僵化︰墨守成規、堅持己見、自動化思考、變得習慣化。額葉功能下降、杏仁核功能提高,會令人更勇於冒險,減損風險評估的能力。

壓力這些作用會令個體對引發攻擊的社會性觸發事件更敏感,導致本來就有攻擊傾向的個體進行迅速、反應性的攻擊。此外,攻擊本身能減輕壓力,各種動物包括人類都出現壓力下的替代性攻擊。壓力也會令人更為自私,但只在情緒強度最高、關係到個人的情境下才會如此。

酒精只會在本來有攻擊傾向的個體,以及相信酒精會提高更撃性的人身上,才會引發攻擊。在其他人身上,酒精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

記憶需要的是強化已經存在的突觸,即A神經元的動作電位更容易使B神經元產生動作電位。在某種經驗多次造成神經元之間訊號傳遞時,突觸就會強化,當中神經傳導物質麩胺酸扮演重要角色。突觸後的樹突小刺對麩胺酸有兩種受體,一種以少量麩胺酸與少量受體結合的傳統方式,令少量鈉離子飄進造成少量興奮;另一種(NMDA)則以閥值運作,在受體受到麩胺酸多次刺激,令飄進的鈉離子超過閥值才會活化受體,打開全數通道,引起劇烈興奮。

引起劇烈興奮後飄進的不是鈉離子,而是鈣離子。鈣離子會令更多麩胺酸受體嵌入樹突小刺的細胞膜,令神經元更易對麩胺酸有反應,並令受體對麩胺酸訊號更敏感。鈣離子也導致樹突小刺開始合成特有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物質會使軸突末梢在未來再出現動作電位時,釋放更多麩胺酸。鈣離子引起的這些現象稱為「長期增益現象」(long-term potentiation)。

長期增益現象出現在神經系統各處。恐懼制約與基底外側杏仁核突觸的長期增益現象相關。額葉皮質學習控制杏仁核背後也有長期增益現象運作。多巴胺系統透過長期增益現象,學習連結酬賞與刺激。短暫適度的壓力可以促進海馬迴的長期增益現象,而長期壓力則會破壞長期增益現象,這是引起認知失靈的原因之一。

依靠活動新生的突觸與長期增益現象有所連結,荷爾蒙會調節這些作用。軸突也可以萌生分枝,進行「功能重劃」。當今神經學界也在爭議,成年人會在學習、運動、腦傷等經驗中生出新的神經元。經驗、健康與荷爾蒙起伏變化,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改變腦區大小。幾乎所有神經系統中能夠測量到的指標,都可以因應刺激而改變,而且在不同環境下經常可以逆轉。

作者提醒,大腦隨經驗改變的能力是價值中立的,它既可以讓樂手功能特化,也可以引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神經可塑性絕對有限,例如腦傷與斷裂的脊椎難以治癒,以及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努力練習就能成為頂尖音樂家或運動員。

人類最晚成熟的腦區是額葉皮質,直到二十歲中期才功能完善。這代表腦區中以額葉皮質受青春期形塑的程度最高,而要理解青春期,不能脫離額葉皮質較晚成熟的背景。青春期是人生中最勇於冒險、尋求新奇與同儕歸屬感的時期,這源自於那不成熟的額葉皮質。

額葉皮質較晚成熟不代表青春期時神經元數目較少。成人腦中神經元數量經過競爭性修剪,演化出更多經最佳化神經迴路。額葉皮質成熟過程是發展成更有效率的腦。青少年額葉皮質有多餘的突觸、軸突未完全髓鞘化、各區互不協調,並受性腺荷爾蒙影響。

青少年對表現強烈情緒的臉孔更有反應,杏仁核活化,但調節情緒的腹內側前額葉反應較小。青少年在進行冒險決策時,前額葉皮質的活化程度不如成人。在得到比預期更多的酬賞時,青少年的伏隔核活動比兒童與成人都高,經驗更加正面;得到比預期少的酬賞,伏隔核活動會下降,表現出與兒童及成人不同的厭惡。

青少年比成人更易受同儕壓力與情緒感染影響。被問到「你怎麼看自己」時,青少年的神經系統直接用「大家怎麼看我」來回答。青少年與成人面對社會排斥時,與痛覺、憤怒與噁心相關的腦區都會活化,但成人過一段時間後,腹外側前額葉活化以調節情緒,而大多數青少年腹外側前額葉幾乎沒有活化,感受更加糟糕。

青少年比較擅長第一人稱的觀點取替(如果我在她的處境有甚麼感覺),而不是第三人稱的觀點取替(她在這種處境有甚麼感覺)。青少年不再有兒童那種平等主義傾向,多數以功績主義方式決策,但較難理解系統性的因素。青少年也越來越能區分有意與無意傷害,更懂得區別對人與對物品的破壞。青少年的情緒過剩,對別人的痛苦感受強烈,但也可能引發自我聚焦,選擇迴避別人的痛苦。

作者認為,額葉皮質較晚成熟是演化的選擇。延遲成熟讓額葉皮質最不受基因限制、最受經驗形塑,讓人能夠發展出在各個脈絡下都能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這對複雜社會性物種至關重要。基因似乎在設定人腦發展的過程中,要極盡所能讓額葉皮質擺脫基因的限制。

幼兒最初沒有自我界限,不清楚自己與他人的範圍。九個月左右的嬰兒開始知道別人擁有不一樣的想法。到三至四歲小孩發展出心智理論,明白自己知道的事其他人可以不知道。之後孩子的心智理論繼續發展,能夠掌握諷刺、觀點取替與次級心智理論。社會與情緒因素會影響認知發展階段,例如人類更早開始理解個體之間比物體之間的關係。

在童年期間,同理心能力從因為自己「就是」對方而感受到你們的痛苦,發展到「為」對方感到痛苦,再到「彷彿像」對方一般痛苦。年紀較小時,針對有意或無意、對物體或對人的傷害,產生的同理心沒有甚麼差別。之後小孩發展成對故意傷害感到憤怒與噁心,並區分自己與他人造成的痛苦。十至十二歲時,同理的對象更廣泛,同理心的對象也更抽象。小孩的平等主義有內團體偏誤,直至八到十歲才會對涉事者不是自己的不公平對待有負面反應。

作者提醒,任何發展階段論都永遠有例外存在,一個人處在哪個階段可能要視脈絡而定。此外,道德判斷有跨文化差異與性別差異。道德推理與道德直覺都與道德判斷有關。發展階段通常也不能預測行動。道德上英勇之舉甚少源於額葉皮質意志,反而通常出現在做對的事沒那麼困難的時候。

童年中各種因素都會影響成年後的行為。母親為嬰兒提供愛、溫暖、情感、回應、刺激、一致、信賴感,缺乏這些會讓人焦慮、憂鬱、在成年後難以對他人產生依附。母親與同儕也教導幼兒行為的適當脈絡。幼兒會對與母親一起時出現的強烈刺激產生依附,即使是母親帶來的嫌惡刺激。

與缺乏母愛相似,缺乏父愛、貧窮、遭遇暴力或天災等童年逆境,會提高成年時以下情況的機率︰憂鬱、焦慮、藥物濫用、認知能力受損、衝動控制與情緒調節能力受阻、包括暴力行為等反社會行為、複製童年逆境中的關係。但有些人在經歷悲慘童年後平安無事。

童年逆境造成異常的壓力生理反應,糖皮質素含量較高,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躍。特別在發展階段,大腦浸於過量糖皮質素中,會對認知、衝動控制、同理心等有不利影響,成年後仰賴海馬迴功能的學習也會受損。童年逆境也傷害額葉皮質功能並阻礙其發展過程。

面對童年逆境,杏仁核變得更大並反常活躍,提高焦慮症風險。童年逆境使成年個體更易藥物或酒精成癮,大為提高成年憂鬱的風險,兩者都會損害多巴胺酬賞系統。童年逆境讓人承受壓力的閥值降低,面對多數成人應付得到的壓力時,卻觸發憂鬱症發作。

關於媒體暴力對兒童的影響,讓兒童接觸暴力影片,不久後就會提高攻擊行為出現率,效果在女孩身上較強。兒童年紀較小、影片暴力趨近真實、影片將暴力描繪成英勇作為,效果也更強烈。接觸暴力影片可能讓小孩更接受攻擊行為。童年時期大量接觸媒體暴力,可預測在成年早期有較高攻擊性。要注意的是,沒有任何證據指出極端暴力份子變成這樣是因為童年時期接觸媒體暴力,而暴露在媒體暴力的環境完全不代表一定會提高攻擊性。本來就有暴力傾向的小孩,受媒體暴力的影響更大。

霸凌者有兩種類型,一種社交技巧不佳,焦慮而孤立,因為挫折感而霸凌別人,想藉此獲得接納。第二種則充滿自信、沒有同理心、社會智能高,是潛在反社會者。最有可能出現問題的是既霸凌別人,回家又被霸凌的人。他們說霸凌沒問題,卻又無法解釋自己被霸凌的情況。

一個小孩承受越多不同種類的逆境,長大就更可能受到影響。像1980年代羅馬尼亞兒童安置機構的小孩,受到嚴重忽視與剝奪。這些兒童成年之後低智商、認知技能不佳,難以形成依附關係,嚴重焦慮與憂鬱。他們的腦部整體、灰質、白質體積較小,額葉皮質新陳代謝較差,腦區間連結較少,各腦區較小,除了杏仁核較大。

文化開始影響個體的時間點在童年階段,而父母在過程中扮演中介角色。各個文化偏重不同教養方式。同儕間也會傳遞文化價值觀。年輕人透過社會性遊戲學會社會能力,在安全環境下扮演角色與增進動作機能。如果剝奪小孩的遊戲時間,他在成年後甚少擁有充實的社交生活。小孩也會透過自己附近的街區接收文化。

集體主義文化與個人主義文化有不同特徵。集體主義文化強調相互依存、融入群體、團體責任,個人主義文化重視獨立、競爭、個人權利。平均而言,個人主義文化母親表達比較生動,自視為老師而不是保護者,鼓勵小孩積極行動而不是被動觀察的嗜好,要小孩表達出自信與自主。集體主義文化母親花更多時間安撫小孩,促進小孩與其他成人接觸,著重合作與融入環境,鼓勵小孩為人著想,而不是改變環境。

貧窮地區的父母希望保護孩子遠離街頭,教導孩子要守住自己的地盤。工人階級父母著重取得領先、冒險嘗試,期望孩子向上流。這兩種父母都重視權威,小孩容易被劃分成一類,而非獨立的個體。中上階級的父母強調綻放、成長、發展,但因親子之間的權力差異充滿矛盾。

環境在出生之前已經存在。我們可能生來就偏好母親懷孕時吃的東西。胎兒在子宮聽得到母親的聲音,新生兒也認得並偏愛母親的聲音。對胎兒的腦來說,環境大致是指營養、免疫傳訊者與荷爾蒙。雌性胎兒在出生前暴露在雄性素過量環境中,雄性典型行為的發生率會提高。雄性胎兒雄性素受體因突變而對睪丸酮不敏感,會產生雌性典型行為與女性性別認同。但這些效果不強且變異很大,不可以決定一個人產生多少或怎樣的攻擊行為。

外在世界會改變孕婦的生物機制,進而影響胎兒的腦。母親營養不良會損害胎兒腦部發展,孕婦感染寄生蟲、濫用藥物或酒精也會影響胎兒。母親壓力也會影響胎兒發展,途徑包括讓母親吃得較不健康、改變母親的血壓與免疫力,還有因壓力分泌糖皮質素。糖皮質素進入胎兒循環後,會減少胎兒的生長因素、神經元與突觸數量,成年後對引發憂鬱與焦慮的環境刺激較敏感。

基因沒有「決定」甚麼時候要製造新的蛋白質。有95%DNA是非編碼DNA,部份在演化下終止活動,部份是「開啟」按鈕的啟動子。啟動子按鈕由轉錄因子開啟,而調控轉錄因子的是「環境」。「環境」可以是指細胞內的環境,例如能量低落狀態。「環境」也可以是隔壁的神經元、距離遙遠的荷爾蒙分泌腺體,以及外在世界。換言之,脫離環境的脈絡,基因就毫無意義。

不同基因組合可組成指數成長的基因轉錄圖譜。有機體的基因體越複雜,其中就有越高比例投入在環境對基因的調控上。轉錄因子突變頻率比基因的還高,例如人類與黑猩猩在基因上的差異有極高比例在轉錄因子基因中。基因可以受多種轉錄因子調控,轉錄因子也通常可以活化不只一種基因。

環境影響基因開關反映在「表觀遺傳」改變上。生命中的事件,特別是童年事件,對腦部及行為產生持續性的影響。來自環境輸入導致某種化學物質,黏上啟動子或附近圍繞DNA的結構蛋白,令轉錄因子不能與啟動子結合,關閉了基因的活動。表觀遺傳變化可以跨越多個世代,透過卵子與精子傳遞。表觀遺傳發現多少為十八世紀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觀點平反。

大部份基因不是由一段連續DNA編碼而成,中間可能出現一段非編碼DNA。獨立編碼的DNA稱為外顯子,中間非編碼DNA稱為內含子。在製造蛋白質時,基因的RNA複本包含外顯子與內含子,然後一種酵素出現,移除內含子的部份,並把外顯子剪接在一起。一段相同的DNA可以透過選擇性剪接,製造多種相異的蛋白質。

有些DNA片段被複製時,會隨機插入其他DNA片段中。植物會利用這種轉位事件,在乾旱時讓DNA重新洗牌,希望製造出某種新的蛋白質。哺乳類動物的轉位子沒植物多,當中免疫系統是轉位子聚集地,可以提高創造新病毒抗體的機會。腦幹細胞轉變成神經元時也會發生轉位事件,同一大腦會有不同DNA序列的神經元。

行為遺傳學家研究雙胞胎的行為,持續證明遺傳在行為所有面向都扮演重要角色,包括智商及其組成部份、思覺失調症、憂鬱症、雙極性疾患、自閉症、注意力缺失症、強逼性賭博與酗酒。遺傳也影響性格、宗教信仰、對權威的態度、對同性戀態度、遊戲中合作與冒險的傾向,也可能影響政治參與度。作者提醒,基因與行為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有許多中介因素,以非常間接的路徑運作。

雙胞胎與收養小孩研究受到各種批評。同卵雙胞胎的成長環境比異卵雙胞胎更相似,不能單純將同卵雙胞胎行為較相似歸因於基因。同卵雙胞胎的胎兒環境也比較相近,有75%共有一個胎盤,接觸到的母體荷爾蒙與營養都比較接近。來自母親的表觀遺傳對胎兒也有影響。小孩在收養時有選擇性分配,收養機構傾向把小孩交給與生父母種族或族裔背景相近的家庭,因此小孩與養父母共享基因的機率高於隨機。上述因素大部份會令基因重要性放大,但科學家在控制這些因素後,大致顯示這些因素的影響沒有批評所說那麼大。

行為遺傳學研究包含兩個問題︰一,基因如何影響一項特質的平均強度?二,一個基因如何影響該特質的強度在人群中的「變異」?例如智力測驗中,一,大家平均分數是一百分與基因有甚麼關係?二,這個人分數比那個人高,與基因有甚麼關係?第一個問題問的是某項特質是否高度由遺傳而來(inherited),第二個問題問的是某項特質是否有高遺傳率(heritability)。

遺傳而來的特質與遺傳率的差別,可見於人類平均每隻手有五根手指這項特質。每隻手有五根手指與基因大有關係,是遺傳而來的特質;但這項特質的變異與基因關係不大,每隻手不是五根手指多數是意外,手指數的遺傳率很低。又例如1958年美國人類比黑猩猩更有可能戴耳環,這與基因關係不大,戴耳環不是遺傳而來的特質;但當年哪些美國人會戴耳環,卻與性別這種基因差異很大關係,讓戴耳環有很高遺傳率。

假如只在單一環境研究一種基因,科學家當然無法看到這個基因在其他環境中是否以不同方式運作,這樣會膨脹遺傳的重要性。行為遺傳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只可以類推到與研究對象活在相似環境的群體中。在所有物種中,人類生活的環境異質性非常高,研究人類居住的所有棲地,會讓人類遺傳率數值下跌幅度最大。

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可能讓基因的作用產生質變。例如基因突變造成飲食中的苯丙胺酸無法轉為安全的物質,苯丙胺酸在體內累積會損害大腦。但如果從出生開始飲食中就沒有苯丙胺酸,突變就不會造成傷害。若要說這種突變對腦部發展有甚麼影響,這要視人們的飲食而定;飲食對腦部發展有甚麼影響,也要視人們是否有這種罕見突變而定。基因變異對環境非常敏感,探究某個基因在做甚麼沒有意義,只能問它在特定環境中做了甚麼。

單胺氧化酶A(MAO-A)會分解血清素,其低活躍度基因變異據稱與衝動攻撃有關。作者指出, MAO-A變異與反社會行為的關係,與基因—環境交互作用有關,例如受虐的童年環境,加上MAOA-L基因變因,可能增進成年後明顯的攻擊行為與衝動暴力傾向。MAO-A變異也會在重大利益損失,或者受到社會排斥的情境中,令人更加有攻擊性。

製造較低多巴胺訊號的基因變異,與尋求感官刺激、冒險、注意力問題與外向性格有關。但作者再次強調,基因的作用視乎特定脈絡。關於多巴胺的研究發現並不一致,反映出其中有些還未發現的基因—環境交互作用。即使多巴胺訊號基因變異可以預測尋求新奇的行為,還是沒有告訴我們對不同人而言新奇行為可以完全不同。對神經胜肽與類固醇荷爾蒙的研究,研究結果也不一致,變異對預測行為沒有太大幫助,難以掌握複雜的基因—環境交互作用。

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發現與有大量基因與一項特質相關。關於身高相關基因的分析,發現數百種遺傳變異與身高有關,但全部加在一起也只能解釋身高變異量的10%。對BMI與教育程度的分析,找出的遺傳變異可以解釋的變異量也很有限。而且,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遺漏更細微的變異位置,意味著甚至還有更多的基因牽涉其中。

作者指,基因與行為大有關係,但遺傳的作用極度仰賴脈絡。基因的重點不是它代表不可改變的命運,而是它隨脈絡而變的傾向、潛力與脆弱性。本書提到的其他因素也是如此。

作者提出與本書目的相關的文化定義︰「文化」就是我們怎樣做事與怎麼思考,透過遺傳以外的方式來傳遞。在跨文化心理學中,有很大一部份研究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文化的對比。個人主義文化的人尋求獨特性與個人成就,集體主義文化的人顯示較高社會理解力。這些文化差異與生理因素之間有相關性。例如看到自己的照片時腦區活化程度,以及看到興奮還是平靜的表情會活化中腦—邊緣多巴胺系統。

文化差異造成不同的道德體系。傳統集體主義文化中,從眾幾乎就等於道德,規範重點在於羞恥,容易促進效益主義與結果論,內團體偏誤較高。文化差異對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有影響,個人主義文化的人比較依靠語言與非空間訊息,集體主義文化的人比較可能援用關係性的解釋。文化差異甚至可以延伸至感覺處理層面,個人主義文化的人處理訊息較為聚焦,集體主義文化的人則偏向整體。

作者指出,比較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文化有不少限制。對比永遠是「平均而言」,而不是某個文化的個體一定比另一文化的個體有特定特徵。文化會隨時間改變,例如東亞文化從眾程度正在下降。一個人的所屬文化程度可以短時間內發生變化,尤其是有雙文化身份的人。基因並不決定命運,東亞裔美國人的第二代個人主義程度與歐裔美國人相等。最後,文化內的變異程度相當大。

發展出集體主義或個人主義文化,與生態環境及生產模式相關。例如美國移民與開拓的歷史,傾向發展出個人主義文化。東亞稻米耕作所需的集體勞動力,傾向發展出集體主義文化。文化差異也與遺傳有關聯。與衝動性及尋求新奇相關的7R變異,在亞馬遜盆地發生率最高(70%),在東亞發生率幾乎為零。在東亞文化集體主義的演化過程中,同時篩走了7R變異。

在遊牧世界,畜牧者依靠動物的肉、奶和血維生,並買賣毛皮。畜牧生活的弱點是,到處都是強盜與偷家畜的賊。畜牧者在廣大土地照顧牲口,是鬥士階級的溫床。隨之以來的是︰打勝仗是通往較高社會地位的墊腳石;戰死沙場代表迎接光榮的來世;多偶制與虐待女性現象常見;專制的教養方式。

一神論多是出自沙漠的畜牧者。在沙漠艱苦環境中,凡事都變成徹底宿命論的根本事實。超自然存在之間存在階層關係,至高神高度干預天上與凡間的事。畜牧也助長榮譽文化,注重當個人、家族或氏族受冒犯之後,必須予以報復以維護榮譽,否則對方就會得寸進尺。美國南方是榮譽文化的著名例子,榮譽受侵犯而報復,核心就是暴力,結果是南方暴力行為率特別高。

除了對外暴力外,榮譽受到內部威脅時,家族會為重新贏得面子殺掉害群之馬,這就是榮譽殺人。榮譽殺人在當代大多局限於傳統穆斯林、印度教與錫克教徒。受害者通常是女性,最常見罪行是拒絕指定婚約、企圖接受教育、抗拒傳統束縛教規、與異性未經許可互動、外遇、改宗,以及遭到性侵。男性成為榮譽殺人受害者,通常是因為他們是同性戀。

思索文化間變異的另一角度是看資源分配有多不平均。在人類歷史上,狩獵採集社會通常較平等。當馴養動物與農業讓物質可以擁有與累積後,不平等開始出現。物質越多,不平等的可能性越高。此外,家族繼承令不平等差距更為擴大。

除了經濟差異外,不同社會間也有社會資本的差異。社區有多少社會資本可用兩個問題來了解︰一,其他人值得信任嗎?社區內多數人有肯定答案,社區成員就比較可能互相幫助。二,社區社員參與多少個組織?如果社區成員高度參與組織活動,代表大家感覺自己是有效能的。而且這些組織透明度高,眾人才相信自己能造成改變。簡單而言,貧富差距越大,社會資本就越少。

在不平等社會中,高層的人通常會為自己的地位尋找正當的理由。社會越不平等,「劣勢者有自己隱微的益處」這種迷思就越強。因此,不平等的文化讓人較不仁慈。

不平等也會使人變得不健康,反映在「社經地位/健康梯度」現象︰社經地位每下降一階,平均健康就變差一點。社經地位/健康梯度現象不是健康不良拉低社經地位,它不只出現在窮人身上,而是出現在每個階層。它不是因為窮人難以取得醫療服務,即使在全民醫療保健的國家仍然存在。較低社經地位有較多危險因子與較少保護因子,對梯度只提供三分之一解釋力。梯度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主觀的」社經地位,以及在眾人之中身為一個窮人。缺乏社會資本會造成壓力侵害健康,貧富差距也令富人更不願意支持公共支出,讓窮人健康惡化。

貧富差距提高犯罪率的原因與影響健康相似。不平等減少社會資本,令人較難信任、合作、互相照應。貧富差距高的地區,相對較少花錢在重要的打撃犯罪工具,也就是教育上。不平等與暴力的關係,也顯現在窮人受壓時,對比自己位階更低的人施以暴力可以減輕壓力,降低糖皮質素分泌。不平等激起的暴力通常是窮人在折磨窮人。

城市生活創造出另一種大腦。居住地區人口越多,杏仁核面對壓力源時反應越大。都市化人類不斷與陌生人相遇,之後不再相見,由此產生匿名行為。人口眾多的群體會發展出第三方懲罰,懲罰由不是受害者的第三方執行。如果人們經常要匿名互動,大家就會傾向將懲罰外包給神明。此外,人口密度越高,所屬文化也傾向越嚴厲。但高密度生活並不等同於攻擊行為。

與不同種類的人一起生活,既有可能讓人視彼此為獨立個體,超脫刻板印象;也有可能不時發生衝突,彼此否定對方的文化認同。這兩種結果都會發生,左右結果的重要因素是異質群體所在空間有甚麼特性。兩個群體徹底分隔,邊界長度最短,可降低群體間衝突。雙方徹底混合,則沒有分區可以同質至發展佔據公共空間的自我認同。但真實世界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而且族群佔據地的平均大小並不相同。暴力發生在群體之間的界線。如果邊界堅固明確,例如是山脈或河流,群體存在部份自主,不同群體也可能共存。

長期、普遍、腐蝕的威脅會影響人與文化的反應。長期受飢餓威脅與環境惡化的文化比較嚴厲。關於傳染病的內隱線索把人變得更加仇外。大規模天氣變化可以預測嚴厲文化。聖嬰現象提高內戰機率。旱災與暴力的關係較微妙,在傳統環境中可能令衝突減少。科學家預測,全球暖化在未來會提高人際暴力與群體暴力。

對於物質文化減緩還是促進戰爭發生,科學家爭吵不休。史前人類戰爭有多普遍,屬於戰爭、他殺還是打鬥儀式等爭論,反映依靠考古學理解物質文明與戰爭關係難有定論。現存非國家部落文化當中有致命戰爭的歷史,但同樣有不少部落極少有暴力行為。而且,當代原住民群體不能代表史前時代,他們的武器更致命,並因為受外界包圍與威脅,居住在比過去劣化的棲地中,資源競爭更激烈。

作者指,注重在畜牧者、農民或粗耕者,與我們怎樣理解人類起源之時,文化因素與行為的關聯沒有關係。人類歷史上大部份時間是狩獵採集者。狩獵採集者考古紀錄很少,多數學者透過研究當代狩獵採集者,來瞭解狩獵採集者祖先有甚麼行為。狩獵採集者食物來源主要是採集而來,比起傳統農夫,狩獵採集者每日為覓食花費時間較少,活得較久,也比較健康。狩獵採集者成員流動,可防止人際間的暴力。

當代狩獵採集者暴力行為普遍,但同樣地,當代狩獵採集者並非人類祖先,受當代環境影響。而且複雜狩獵採集者已開始定居,爭奪所在位置的豐富資源。對純粹過著流浪生活狩獵採集者的研究,發現戰爭並不是隨處可見,但多數曾出現致命暴力行為。最常見原因與女人相關︰爭奪女人、綁架其他團體女人、因妻子被指通姦遭丈夫殺害等。偶爾也有因食物分享殺人或為親人報仇的行為。

純粹過著流浪生活狩獵採集者的文化中,有因嚴重違反規範判處死刑的現象。他們最重視的規範是︰公平、間接互惠、避免專制。狩獵採集者的成功捕獵者會與失敗的獵人分享成果,行動中貢獻最多的人,分到的肉未必比別人多。決定如何分肉的人通常是第三者。當然,這不代表分配一定會令所有人感到滿意。

狩獵採集者會將利他行為從一人轉到另一人,這種穩固合作關係反映大型狩獵的性質︰狩獵通常不會成功,成功時自己與家人也吃不下所有的肉。現在先用肉餵飽別人肚子,是預防未來飢餓的良好投資。對狩獵採集者而言,暗地背信沒那麼重要,公然恐嚇與肆意擴張權力更令人擔憂。狩獵採集者小心戒備,不能讓個別的人獨攬大權。

狩獵採集社會集體付出大量努力確保公平、間接互惠與避免專制,以八卦為執行規範的武器。他們以集體力量壓制違規者,方法包括批評、羞辱、嘲笑、排擠、迴避、不分肉給違規者、不致命體罰、逐出群體,還有行刑式殺人。通常在其他介入方式數次失敗後,才會以行刑式殺人為懲罰。

狩獵採集社會很少出現戰爭,而農業社會一直在打仗。作者認為,農業發明是人類史上的錯誤,讓人依賴少數馴化動植物,而不是多種野生食物來源,使人容易受旱災與動植物影響。農業讓人定居在自己的排泄物附近。農業造成的生產過剩,幾乎無可避免造成剩餘分配不均,讓人類產生社經地位差距。

文化與大腦一直共同演化,特別是額葉皮質延遲成熟,讓它接受文化規範的影響。文化很大一部份由生態系統形塑,但文化可以向外傳播,在極為不同的環境持續留存數千年。

演化以三個步驟為基礎︰1. 某生物特性經遺傳而來;2. 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使這些生物特性產生變異;3. 有些基因變異「適應度」比較高。隨時間過來,比較能「適應」的基因變異在特定人口中出現的頻率就會提高。

對演化的常見誤解,包括以為演化喜歡讓最能適應者「生存」下來。事實上,演化的重點在於繁殖,把基因傳下來,例如在生命初期提高生殖適應度,卻縮短壽命的「拮抗基因多效性」。另一種誤解是以為演化會做出「預先適應」的選擇。預先適應不會發生,演化只選擇當下需要的物質。現在活著的物種並不一定比已絕種物種更有適應性,已絕種物種過去一樣適應得很好,直到環境條件改變讓他們絕種。演化也不必然選擇複雜度較高的特質,例如細菌可以造成大量人類死亡。

最後一項誤解是說「演化只是個理論」。已有多項證據證明演化屬實,包括改變選擇壓力可令基因出現頻率在幾代之內改變,也讓某種物種分裂成兩種物種;化石證據顯示不同類別生物間的中介物種存在;分子生物學發現人類與其他猿類基因相似度比果蠅高,顯示人類與其他猿類最後共同祖先的年代較近;生物設計有些不太聰明,例如人類有翌毛肌,製造完全沒用的雞皮疙瘩,這只能以人類從其他猿類演化而來解釋。

演化以性擇與天擇塑造有機體特質。這兩道程序可能以相反方式運作,例如公羊角較大對性擇加分,但公羊角較小可活比較久,結果是兩種特性都在基因中存在。不論性擇還是天擇,都未必只選擇「最」具適應性的特質,取代其他所有版本。實際情況可能是「頻率依賴選擇」,偏好選擇兩種特質中較少見者,或者可能是「平衡選擇」,使各種特質保持均衡。

天擇也會影響行為,讓行為演化,透過選擇達到最佳適應度。生物的行為模式並不符合群體選擇,實際行為目標是使基因傳到下一代的數量最大化。競爭性殺嬰出現在很多物種身上,只能以個體選擇解釋。

幫助親屬繁殖也可以把自己部份基因流傳到下一種,形成以親近程度選擇與誰合作、競爭與交配的親屬選擇。近親繁殖帶來不良遺傳後果,與第三代同輩表親配對可以平衡不良遺傳後果與親屬選擇的益處。生物可能以氣味、銘印的感覺、行為推理、外觀等線索辨認彼此關係有多親近。

沒有親緣關係的動物也會有互惠利他行為。因為預計對方有所回報,個體犧牲自己的適應度去增進非親屬的適應度。演化出互惠利他不需要意識參與,但互惠利他生物必須要有社會性,社會互動必須頻繁到授受雙方未來有機會再相遇,而且個體一定要能夠認得彼此。

互惠利他物種常常試圖作弊,也會監控對方是否作弊。根據演化適應度計算,甚麼時候該合作,甚麼時候該作弊?如果其他人都作弊,合作系統怎樣開始?賽局理論是關於合作或背叛的數學研究,當中與生物學連繫的是重複囚徒兩難,自己背叛而對方合作可以獲得單次最大利益,但玩家不知道要玩幾次。

重複囚徒兩難研究中發現,「以牙還牙」策略雖然對上任何策略都會稍輸一點,但其他策略對決則會損失慘重,總體而言「以牙還牙」可以消滅其他策略。「以牙還牙」的優點是傾向合作、不會無力還擊、寬容與簡單,但瑕疵是訊號誤差令訊息遭一次誤解時,兩個「以牙還牙」策略玩家就會交錯背叛。當訊號誤差存在,採取不同策略就要付出不同成本,再加上一些突變策略,形成複雜的循環。在實際的物種中,重點在於有一套互惠系統,而這個系統可以偵測作弊。

對於合作怎樣開始,當群體中「以牙還牙」策略玩家找到彼此,形成穩定的合作關係,就可以對抗永遠背叛的策略,讓合作關係擴散到整個群體。明顯特徵與空間上的機制,有助於合作者找到與辨認彼此,展開合作關係。

有配偶連結的物種與比武式物種展現出不同行為。有配偶連結的物種雄性育兒行為較多,雄性對交配對象較挑剔,雄性生殖成就變異性較低,睪丸較小、精子數量較少,雄性間攻擊行為較少,雌雄體重、生理機能、外觀顏色與壽命差異較低,雌性以育兒技能為擇偶優先考量,物種外遇機率較高。比武式物種雄性育兒行為較少,雄性對交配對象較不挑剔,雄性生殖成就變異性較高,睪丸較大、精子數量較多,雄性間攻擊行為較多,雌雄體重、生理機能、外觀顏色與壽命差異較高,雌性以良好基因為擇偶優先考量,物種外遇機率較低。

親屬之間雖然共享許多基因與演化目標,但並非完全相同,親屬間因而可能發生衝突。例如母子之間的斷奶衝突,孩子盡可能想延遲斷奶,但母親希望營養可以給更多小孩。如果是雄性屬於四處交配後離開的比武式物種,雄性會在斷奶衝突中站在孩子一邊,父源銘印基因偏重胎兒的成長。

由於基因會與環境互動,演化選擇單位屬於基因型還是表現型層次成為科學家辯論題目。作者指,在演化的多元性中,各種觀點與機制都可以保留一些空間。在不同環境下,不同層次的選擇會處於最重要位置,有時是基因型特徵,有時是表現型特徵。演化過程是多層次選擇。特別是在人類身上,多層次選擇為新群體選擇留下一些空間。

人類既不是倭黑猩猩,也不是黑猩猩。人類不是典型的單一配偶制或多偶制物種,表現極其混亂。人類既有以提高生殖成就為動力的成員,也有很多人放棄繁殖,或者為陌生人犧牲自己。人類社會行為深受親屬選擇牽動,但人類也有家內暴力、榮譽殺人、殺嬰、非血緣繼承制、對陌生人的慈善行為等例外。人類在辨別誰較親近時並不理性,也可以受到操弄。這既可以帶來美好的善事,也可構成仇外心態。人類偏離行為演化的嚴格預測。

演化既可以是漸進的,也可以在轉變時快速激烈地出現。科學家找出幾種分子機制︰基因突變在外顯子中有放大網絡效應、啟動子突變、整段基因複製或刪除,這些方式可以造成重大而快速的改變。例如乳糖酶保留至成年的基因突變,讓人類基因庫快速變化。這種突變在依靠乳製品維生人口中十分普遍,在斷幼後不再攝取乳製品人口中則幾乎不存在。這種突變在過去一萬年與乳製品動物馴化共同演化。演化速度視乎涉及的基因,而且不論速度多化,都有一定程度漸變,沒有任何雌性可以直接生下新的物種。

對於某項特質在群體中十分盛行,是否代表這特質演化出來,是「因為」它具有適應性,還是可能是與其他特質一起遺傳下來的「拱肩」,當中暗藏著政治議題。在研究品質提升後,發現具有適應性而留下的特質比極端適應論者所稱少,但演化留下的拱肩也沒有「拱肩派」那麼多。演化是非常複雜的。

作者總結本書第一部份指︰行為的脈絡與意義通常比背後機制更有趣而複雜。神經元、荷爾蒙、早期發展、基因、文化等因素無法單獨分開來看。生物學重點是傾向、潛力、條件句、脈絡等,這些東西反覆循環。

2021年7月30日 星期五

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

看完了《房間裡最有智慧的人》,作者是兩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心理學家Thomas Cilovich與Lee Ross。作者首先指出,智慧與聰明不同之處,在於洞察與判斷力,關乎了解人的感受、希望、恐懼、熱情與欲望。有智慧的人必然了解人類行為的前因後果,本書重點在於這些行為背後的社會心理學。

作者以一段政治傾向描述說明我們怎樣以自己的觀點等同於事實︰

你自認在政治傾向上是個明理的自由主義者。談到多數議題,你覺得比你左派的人稍嫌天真,過於理想化,不太切實際,而且太過著重政治正確。另一方面,你覺得比你右傾的人有些冷漠自私,不夠將心比心,跟多數人的生活脫節,不夠了解他們在當今世界面臨的問題(p. 25)。


問題是,當你覺得比你左或右傾的人更實際,你早就移向那方向,從而令這段描述總是符合你的感覺。既然你認為你的政治觀點立場最實際、最符合人性,跟你觀點不同的人也就變成不切實際,受意識形態、個人利益、出身背景等因素扭曲。這在關於駕駛技術、溫度、音樂、口味喜好等也類似,認為自己感受到的才是事物真實的樣貌。心理學家稱這種傾向為「天真實在論」。

事物本身是一回事,對事物的心理認知是另一回事。許多心智程序不經意識工作,讓衝突混亂的資訊變得合情合理。在各自經驗、偏好與認知南轅北轍時,彼此對公平、神聖與權責的看法必然分歧,歧見導致對各自信仰與人格的指責,反而令歧見更難化解。有智慧的人明白,自己對「現實」的反應就只是個人反應,而不是對事物「本身」的客觀評定。

讓政治觀點不同的人觀看同一衝突畫面,「看到」的事物會截然不同。人們會高估別人跟自己有相同認知、喜好或行為的比例,這包括電影、音樂、犯罪、政治傾向等情況。當評估的題目詮釋空間很大,這種錯誤共識效應最為明顯。

作者指,尋求智慧的重要一步,是體認到不只別人會偏頗,自己也不會例外。我們看不見自己的偏頗,往往是內省時不認為自己明顯從自利角論看待相關事證與論點,反而相信雖然衡量事證後,結論符合自身或自團體利益,但相關影響微乎其微,只是湊巧這項客觀結論有利以於我們而已。就算意識到個人經驗會影響判斷,我們也會說,自己的經驗絕不是造成偏頗,而是帶來啟發。

由於人們通常認為自己對事情的反應不是「反應」,而是合乎現實的客觀認知,任何試圖持平的報導都會顯得偏頗失當。不論是新聞報導,還是衝突時的第三方調停者,都會令雙方覺得他們在偏袒另一方。

天真實在論讓我們相信,只要「對方」足夠理性,我們就能說服「對方」,但不會認為討論後會是「自己」改變觀點。當我們自認比有專業能力的別人估算更準確,就無法將對方的估計納入考慮。在兩者答案相差甚遠時,將兩者答案平均的表現會更有可能準確,但天真實在論讓人們較不會這樣做。

情境細節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可以很大。例如預設選項對器官捐贈比率與退休金供款的改變、消除障礙讓正面想法付諸實行、改變容器容量讓飲食量無意間減少等。環境設計既可能會用來令人逐漸滑坡、推卸責任、自我辯解、缺乏出路而做出可怕的事,也可能令人行動逐漸達成困難的好事。

「基本歸因謬誤」是指將一個人的舉動過度歸諸他的內在特質,低估外在環境的影響。基本歸因謬誤會令人將社會角色與個人性格混為一談,也會將遭遇不幸的人想像成缺乏智慧。作者提醒,判斷別人行為時不只要依據其個人特質、個性與能力,還要體認到角色與情境平時互相影響的程度,了解人們面對的情境因素與限制。

情境因素不只是客觀的特性,也在於個人對情境的主觀解讀,後者甚至更有影響。政治語言會設定框架引發受眾特定聯想,例如稱為「非法移民」還是「無證工作者」引發的聯想截然不同。將囚徒兩難實驗稱為「社群遊戲」或是「華爾街遊戲」,選擇合作的受驗者比例也會大有差異。這種反應的啟示是,自私的人認為別人會做「對的事情」時,在有人看著時也會跟從;在崇尚自我利益的環境下,喜歡合作的人也不想當「傻子」。

周遭脈絡與剛發生的事會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習慣、經驗與細節也會影響解讀方向。動機也會令人作出「平均之上效應」,認會自己比一般人好,原因除了是虛榮心作祟,也是因為以偏向自己較優秀的方向解讀某種能力,例如自己繪畫比較好,就會將藝術細胞解讀為與繪畫較相關的能力。

遙望未來,我們看見森林;近看當下,我們看見一棵樹。這種觀點差異影響我們對事物的解讀。未來的計劃較抽象,現在要做的事較具體。如果要做出更符合個人抽象價值觀的選擇,作者建議想像從更遠觀點做選擇,例如一年或更久之後會如何看待現在的決定。

題目用字與敘事方式可以令人有極為不同的解讀。例如負面主導會令負面事物的痛苦比正面事物的美好強烈,將存活率說成是相應的死亡率會令人更不願選擇這選項。人們也會較重視眼前數字,忽略分母。如果想讓金額引起注意,就說大一點,不想引起注意,就講小一點。離確定越近,訊息的威力越強,75%提升至76%,遠不及99%提升至100%強烈。當要求人「選擇」一個選項時,他會衡量要選的理由;當要求他「淘汰」一個選項,他往往會衡量淘汰的理由。

身體動作本身會對情緒有影響。當相同身體反應可以貼上不同情緒標籤,真實感受可能會遭混淆。例如知名的吊橋效應,讓人可能將吊橋搖晃引起的恐懼誤認為戀愛感。行為對想法的影響,往往會大於想法對行為的影響。

當做出符合某個想法的行為,就很容易會有那個想法。「自我知覺理論」提出,當內在認知薄弱模糊,我們會根據行動與環境解讀自己的想法或偏好。例如有多常去某種菜色的餐館,讓我們推測自己有多喜歡這種菜色。即使是愛欲、飢餓與政治立場,我們也不是「就是知道」自己的狀態,而是需要靠自己實際的行為旁敲側擊。

「選擇擴散效應」與降低認知失調有關,指出我們在選擇之後,會更相信自己作出正確的選擇。在兩個選項不相上下時,選擇擴散效應最明顯。這種情況帶來的啟示,是下定決心本身有好處,保留選擇的自由也有成本。

與認知失調相關的實驗發現,當一項討厭的任務報酬較低,受驗者反而較易覺得任務沒那麼討厭。當人們選擇低薪辛苦,或天分不確保成功的工作,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選擇辯護。失調理論認為,在自身行動最感失調的狀況,我們反而最可能自認樂在其中,覺得深感價值。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與其從內心層面著手,有時直接從行為切入比較有效果。讓行為帶來想法的技巧,是利誘、威逼或理由要少即是多,不要讓人覺得是被推著走,而是反映他自己的想法與偏好。驅動行為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對刺激的認知。如果希望別人行為適當,不妨提醒他行為透露出來的形象,讓他在意自己內在形象與實際行為的不一致。

有智慧的人會留意到,所有人都會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最好的藉口會包含部份事實,但目的是合理化一個人的行為。大多數人絕少做出不折不扣的惡行,除非他們能替自身找到藉口,例如「聽命行事」、「無法抵抗」、「必要之惡」等。作出英勇行為的少數沈默英雄,則不願甚至無法像其他人為不作為那樣找藉口。
 
狹隘視野源於我們所獲資訊有限、注意力容量不足、通過意識形態與用字等透鏡看事物,以及不同資訊顯眼程度有別而出現。我們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一種通常稱為「直覺」或「反射」,另一種通常稱為「理性」或「內省」。智慧不代表排除直覺,但要了解兩種思考方式如何互動,體認到直覺觀點只以當下出現的任何資訊為依據,並找出隱藏資訊。
 
「確認偏誤」是指尋找正面佐證,但沒有檢視反面證據的情況。例如1980年代以色列一項實驗,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比較相似,絕大多數受驗者會答東德與西德;但是問受驗者東德與西德還是錫蘭與尼泊爾差異較大,多數答案仍然是東德與西德。這反映出多數受驗者找的是與問題對應那些佐證,對這群受驗者而言,東德與西德比較熟悉,不論問題方向相關「證據」都比較多。
 
確認偏誤的另一面,是當我們不希望某事為真,就會對反面證據更為挑剔。這樣會很難避開看似有理的錯過說法,也很難接受乍看無理的嶄新理論。在看到不同觀點的證據時,人們不只會認為支持既有想法的證據更為可靠,也會更為堅定自己的立場。許多議題爭辯得面紅耳赤,但雙方無法客觀衡量證據,難以做出理性決定。
 
避免確認偏誤的方法知易行難,需要放慢腳步,刻意尋找不乎當前命題的反面例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至少可以習慣不要只按直覺考慮正面證據,問自己「為甚麼第一印象可能有錯?」、「為甚麼反面意見可能是對的?」。這種做法可以減少確認偏誤,令評估比較準確。
 
資訊可能隱而不見的例子之一,是我們衡量個別他人對我們的觀感時,往往與實際情況相差甚遠。我們通常沒有他人的關鍵資訊,也沒有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讓別人知道,因此高估別人對自己的觀感沒那麼出乎意料。一個重要例外是我們很清楚自己在團體內的地位,在這方面我們能確實獲得意見回饋。
 
作者提出自我實現預言的相關概念「表面實現預言」,指我們的想法導致某些行動,藉此讓想法「似乎」為真。例如你認為某人很難相處,對他敬以遠之,就很難發現他可能頗為溫暖親切。另一常見現象是「多數無知」,指人們過度擔心別人反對,於是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例如醫護人員為了表現出專業,隱藏自己的慌亂與沮喪。
 
會議中往往出現參與者想法很快變得一樣的情況,原因在於一般人不願唱反調,只要覺得大家有點共識就不再提出反對意見,受制於共識壓力而落入團體迷思。此外,團體成員會不知不覺變成在談彼此認同的觀點,而非各自獨有的觀點,錯失彼此學習的機會。
 
為避免這些情況,會議可以請所有人先寫下想法與需要討論的問題,再請一個人彙整起來大聲宣讀。另一做法是先分成小組各自討論,避免過早局限討論範圍。為了找出隱藏資訊,也可能需要指派特定成員,確保不同的專業見解有被聽見。
 
在討論人類行為的原則後,作者以此為基礎探討個人與社會面臨的幾項大議題。作者指出,對快樂而言,適應力的影響超乎想像地高。片刻的愉快不同於自認人生美好的幸福。注意力集中在何處也會影響對人生變革的想法。做出快樂的行為,不去費力貶低沒選的選項,避免與他人比較,都是令人較快樂的做法。
 
計劃旅行時,與其選較長但沒甚麼特別的計劃,不如選較短但有較多回憶的計劃。旅行的最高潮與最後一段時間最令人印象深刻。為物品花錢帶來的快樂很快消散,為體驗花錢則會留在心頭並可以與人分享。錢花在別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令人快樂。社會貧富差距大會影響對快樂圓滿人生的看法,讓人追逐與人比較、對他人疏離、整體謀殺率增加。
 
面對不同動機相左時,尋求合作需要面對欺瞞與背叛承諾的困難。此外,彼此難以聯絡、先前承諾束縛、法令、代理問題等因素都會阻礙有效協議。協商一方可能會因為感到不公平而不接受比現狀好的協議,讓步令先前犧牲與受苦難以解釋的認知失調,反射性貶低對方的提案等,都是令協議更難達成的心理因素。
 
第三方解釋向涉及一方解釋另一方為何會有這提案,讓涉及各方明白提案有顧及到各方需求與偏好,有助減少認為提案有詐的心理障礙。以往例、傳統與逼切感等讓各方認為一定要談成,會令整個協商改變,減少反射性貶低。
 
預先請各方設想如何解釋這個提案能為對方帶來怎樣的未來,這未來怎樣勝於現狀,有助消除對方疑慮。簽署協議的重點是減少憎恨,建立理解與互信,這有助於各方下決心擺平自己陣營的「破壞派」。
 
個人與小團體可能在協議後的未來找不到出路,有理由毫不妥協,不接受任何提案。為了讓協議達成,勢必要讓他們覺得談成後的未來可以接受。有智慧的協商者明白,從好戰對手變成非暴力和平提倡派不需要經歷徹底改變,只要一次融合會面或一個小讓步,就可能讓人走過臨界點對和平有信心。違反預期的大小行動,也可能有助破除猜忌,從而打破僵局。
 
刻板印象會影響學業表現,令他人對學生的預期與關心有別,造成自我實現預言效應。當學生認為能力是僵固不變的,會變成只樂於面對容易的問題,逃避較棘手的問題。當學生認為能力可以靠努力成長,就能設定較高的目標,願意克服難題。與其誇讚孩子聰明優秀,讚賞他們勤奮努力、樂於接受挑戰,指出練習與經驗會令問題變得簡單,會讓孩子更有意願付出努力面對難題。

族裔、性別、階級等刻板印象會帶來刻板印象威脅,令當事人擔心自己表現應驗所屬群體的刻板印象,造成自我質疑。刻板印象威脅會令人不去投入自認可能失敗的領域,製造藉口逃避失敗,並導致焦慮與分心。

降低刻板印象威脅的方法包括自我肯定,讓學生在不涉威脅本身的其他方面更有自我價值感。例如鼓勵學生多關注友誼、家人、宗教、貢獻社會等特定價值,動筆寫下這些價值對人生的影響。老師應該誠實評量學生的表現,指出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之道,讓學生知道老師的評量標準很高,同時相信學生能達到標準。
 
缺乏歸屬感會造成自我質疑與疏離逃避,面對學習困難時會加劇失敗與沮喪的惡性循環。讓大學新入生寫下自己的擔憂與學習困難,令他們明白自己遇到的情況純屬一時,並願意向他人求助。這有助減少學生的自我懷疑,降低刻板印象威脅。
 
社會與金錢因素令處理氣候變遷問題頗為困難。此外,以個人犧牲免得未來受害太遙遠、要永遠改變生活方式令人卻步、人們不願意自己在氣候變遷問題上當傻瓜讓他人搭便車、個人努力只是杯水車薪、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分散多樣令人印象模糊、否認與合理化令人心安理得、氣候變遷問題變成選擇政治立場等,都是阻礙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心理因素。
 
作者指出,環保政策有賴社會上觀念與偏好大幅改變。我們需要創造一個適當的社會,大家不再迴避麻煩的改變,原因是這樣符合常規,好公民「就是會」這樣做。可能的際方法包括︰對願意挺身因應氣候變遷的個人、社區、產業與國家予以獎牌;以顯眼方式指責罪魁禍首或扯後腿者;在孩子年紀較小時提供與氣候變遷相關的訊息;教育大眾面對科學證據時不要採取否證態度;慎選預設方式,突顯社區常規,善用聯想,讓多數人願意在日常生活做些合理的改變。
 
最後作者以曼德拉為例總結本書五項智慧︰一,以宏觀看待目前難題,避免狹窄視野;二,行動至上;三,行動重點不在客觀結果,而在行動本身與結果的解讀方式;四,以解釋與行動逐步令人接受;五,擺脫天真實在論,明白別人在面對當前事物時有何反應。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

看完了米勒的《其實你沒有你想的那麼善良》,原本的標題The Character Gap就沒那麼聳動,主題是我們理想地談的好人與壞人,與實際上的我們有甚麼差距。

說德性是品格一種特質時,德性不應該時有時無,而是應該是動機與行為背後的長期驅力。劣性的特點與德性相似,而朝向的方向相反。不過就算是壞人,在自認會被看到的情況下,通常也會照大眾期待行事。人前的行為無法用於判斷善惡,一次善行不代表德性深植心中,一次惡行也不代表品格低劣。

為甚麼我們要做好人?作者的答案是,一,具德性的行為會令人產生昇華感,覺得自己有所提昇並感到愉快,希望效法有德性的人。二,良好品格會令世界變得更美好。三,信仰要人們精進德性。四,好品格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

之後作者轉而討論實際的我們,引用心理實驗指出,當實驗設計引發受驗者的罪惡感,他們之後會幫助人的比率明顯上升。罪惡感與助人行為的關係,或許可以用罪惡—緩解模型說明,其概念如下︰

我對自己做的事感到罪惡→我想要減輕罪惡感→有個助人的機會能減輕我的罪惡感→助人的動機增強→我比平常更可能幫助別人

尷尬也可能以類似方式提升助人行為,不過人們也可能會為了逃避,一開始就避免陷入尷尬情境。特別是在有旁觀者的情況下,會出現圍觀抑制效應,人們會避免錯誤出手引起的尷尬而不去助人。

激發同理心會增加助人的動機,這包括代入自身想像他人處境的觀點取替,以及體驗他人感受的情感代入。心理學家丹尼爾.巴特森的研究指,許多助人情況可以用心理利己主義解釋,但人性中仍有無私奉獻的一面。大部份人都有同理心,而且同理心能夠逐漸增強,將焦點從自己轉向對方並伸出援手。

作者則認為,多數人即使是小事情都通常不傾向幫忙,就算會幫忙也很可能是因為罪惡感或尷尬,動機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別人。這些描述不符合我們所知的德性。因此作者認為,多數現代人並不具備惻隱之心這種德性。同時,很多證據也顯示善行可以全然無私。因此作者結論︰多數人並沒有自私、冷漠、麻木不仁等劣性。事實上,大部份人處在高度拉扯與矛盾,兩股力量同時在心中彼此牽制。

關於攻擊性的心理實驗發現,多數人在權威者施壓下,即使可避免而不受懲罰,仍會可怕地傷害他人。他們雖然會對自己做的事感到難受,但不足以強逼自己停止。假如事前詢問他們會怎樣行動,他們不相信自己會做出那些事情,並認為多數人都不會如此。

這種現象的明確特質是責任轉嫁。當傷害他人的責任可以轉至研究員或權力機構,受驗者就可以傷害他人。但各種研究也發現,沒有受驗者會自行選擇殘暴,在施行殘暴行為後也充滿罪惡與慚愧情緒。作者的結論是,多數人不具備適當克制傷人言行的德性,同時也沒有殘酷的劣性。

關於謊言的調查發現,說謊對多數人而言是很普通的事。有些比較嚴重、令說謊者不安的謊言,說謊對象通常都是親近的人。人們說謊的動機可大略分為自我型與他人型兩種,自我型謊言主要是為了取得與保住某些東西、印象管理、爭取權力、避免懲罰等。他人型謊言的原因包括顧及別人感受、保護別人不受懲罰與損失、提升別人形象與財富等,也包括為了傷害別人。自我型謊言比他人型謊言多,特別是嚴重的謊言以自我型佔大多數。

由於人們有各種不同的欲求,是否誠實也就因不同情境碎片化。有些情境我們傾向誠實,有些情境則傾向說謊。多數人長期的說謊習性不會有太大變化,形成一種行為規律,而每個人的說謊行為模式都有分別。從日常生活小謊話很普遍卻不怡當的證據可以看出,許多人並不符合誠實這種德性。但與此同時,多數人說謊時會感到不好過,會為他人而說謊,也會在受到提醒後表現誠實。

關於作弊的實驗顯示,受驗者即使在不會被抓而有更高回報時,也只會有限而不是徹底地作弊。同時,在事前提醒他們有關誠實的榮譽準則後,即使不會被抓作弊情況也會大幅減少。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多數人既想要作弊帶來的好處,也想要別人與自己眼中的良好道德形象。小作弊可以讓我們別想太多道德對錯,又可以享受作弊的成果。而事前接受關於榮譽準則的提醒,會突顯別人對自己的期許,讓受驗者不得不面對作弊稱不上有道德的事實。

真正偽詐的人不會在乎作弊與道德的關係,不會在意自己行為是否正直,對於作弊是輕微還是嚴重不會在意。這些特質都與受驗者的多數情況不符,顯示出多數人稱不上有偽詐的劣性。

從前面的描述中,作者指出,多數人內心有很強的善,在許多生活情境中道德表現非常好。然而,同一群人在許多情境中也會表現出最差勁的行為。世界並不是由一群總是表現得宜的「好人」與另一群總是行為差勁的「壞人」組成。現實是多數人在某些情境行為美善,在另一些情境行為令人感嘆。

道德行為深受環境因素影響,但我們經常沒有注意到這些因素。許多道德行為混合多種動機,可以是出於自我、無私或者責任的混合。有時我們無法察覺行為背後的潛意識動機,會誤判自己的動機來源。多數人的品格呈現碎片化狀態,根據應對方式不同,有可能是正面或是負面思維佔上風。

作者認為,認識多數人品格面貌的複雜,意義在於能矯正對別人的錯誤信念,不會斷言對方是好人或壞人,評判別人品格時應小心謹慎。善惡二分法會導致誤解,探索世界如何複雜才能瞭解人們真正的心理與思考方式。既然知道多數人缺乏德性,就該降低自己對他人的期待,並注意到品格良善的一面可以由外力提醒而啟動。知道多數人不具德性,也讓我們可以提醒自己有不足之處。

對於如何成為更好的人,作者認為評判各種方法的標準為︰一,是否有實證研究支持;二,是否確實改變行為與強化動機;三,效果能否持續;四,對現代人來說做法是否可行;五,做法是否涉及道德爭議。無為自化可能會讓人隨時間與經歷成長,但培養德性需要反覆練習形成習慣。對人們貼上正面標籤或者可以激發良好行為,但相關研究有限,作用時間不明,而且改變行為不一定代表背後動機與德性有關。

推力運用選擇架構將人們導向特定行為,但作者指長期的資料仍未充分,而且推力與動機之間的關係值得擔憂,企業與政府運用推力改變人們行動也令人不安。由於不少推力在設計上,被大眾得知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施行推力者有保密的理由,但沒有人希望自己被人蒙在鼓裡。道德上最能接受的品格推力設計上應該一開始就公開並為人接受。

作者提出以道德楷模改善品格的做法。楷模可以因單一事件或整體生活而值得效法,其重要不僅在於他們實際生活,也在於設想在某種處境下,換作是他們會如何反應。道德楷模能重塑我們的道德想像,如果是現實人物也能與我們一起成長。

跨越品格落差的另一辦法是,主動尋求能刺激自己行善的情境,避免各種誘惑與陷阱。這項策略會受到不知道所有影響道德的所有因素,或者無法控制與避免這些因素所限制。我們也應注意到自己在創造身處環境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意識到自己的種種欲望,才能有特定情境中察覺到自己是否受到影響,並加以平衡改正。知道旁觀者效益、避免尷尬、服從權威等傾向會令人忽視需要幫助的人,或許就可以再次思考並加以改善。但作者同時指出,相關研究仍然不足,而且太多資訊需要注意,追求德性可能會變得過份沈重,對大多數人而言未知是否可行。

即使有種種策略,人們是否有動機足夠在乎德性仍然是關鍵問題。作者在最後一章討論宗教增進德性的途徑,聚焦在基督宗教,提出宗教儀式與習俗、宗教的社會層面以及聖靈使人成聖三種方式,都可能是增進品格的方法。

2021年4月5日 星期一

決斷的演算

看完了《決斷的演算》,討論電腦科學的演算法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作者指出,與面對日常問題一樣,現代電腦並不是以冗長運算找出絕對正確的答案,特別是困難問題的演算法,必須接受機率、取捨時間與精確性,並運用近似法,不是必須追求最好的結果。

作者在討論秘書問題——在錄取新入職者時,如何提高找到最佳人選機率,屬於最佳停止問題——時,提到37%法則︰面試的前面37%應徵者時只觀察不錄取,接著看到比先前更好的人就錄用。採用此策略時,找到最佳人選的機率也是37%——更精確來說是1/e(natural log)。

37%法則的前提是,當不錄取某個應徵者後,就不能再回頭錄取,而決定錄取應徵者時,對方不會拒絕;只知道不同應徵者的相對等級,沒有絕對標準;延遲決定沒有成本。現實情況比較複雜,拒絕與回頭的機率會影響最佳策略;假如擁有絕對標準,剩餘應徵者越多,取錄標準就應定得越高;尋找成本會影響成交臨界值,但停止價格不會隨尋找過程降低——換言之,考慮尋找成本後,不要回顧過去。在時間本身就是成本的現實中,決策過程最重要的面向,就是何時應該拿定主意。

重複過去還是嘗試新事物在電腦科學稱為開發/善用權衡(explore/exploit tradeoff),開發是蒐集資料,善用是運用現有資訊得到已知結果。開發與善用的矛盾體現在「多臂土匪問題」︰假如有許多報酬率不同的老虎機,怎樣知道哪一部較易贏錢?開發(試另一部未玩過的)與善用(只玩已知報酬率最高的一部)的相對價值,取決於可用的時間有多少︰時間越多,開發的價值越高;越接近離場時間,善用的價值越高。

多臂土匪問題有一種簡單策略︰贏錢繼續玩、輸錢換一台。這種策略表現比完全隨機好,但沒有考慮前述的時間因素。在考慮過往機率與時間折現後,我們可以按照「吉廷斯指數」決定是否繼續在同一部機下注。 吉廷斯指數的啟發是,完全未開發的機器指數相當高,在時間折現不太嚴重的情況下,未開發機器比已經10注贏7次的機器吸引力更大。

吉廷斯指數的前設是,時間折現以幾何級數進行,而改變不需要成本,這都不一定與現實一致。而且吉廷斯指數計算複雜,不容易應用在各種情況。另一種選擇方式是特別注意遺憾,目標是讓遺憾減至最少。遺憾的特性是︰因為最佳策略並非完美,即使運用最佳策略,也會產生遺憾,但選擇最佳策略遺憾會增加得比較慢,對問題的了解也會隨時間增加。

讓遺憾減至最少的方式,是遺憾隨下注次數對數增加,例如n次下注的遺憾次數是log n,這樣遺憾次數應該會逐年遞減。信賴上界演算法是減少遺憾次數的演算法,遇到多臂土匪問題時,信賴上界演算法指出應選擇信賴區間最高的選項。這種演算法展現出「面對不確定時的樂觀」,根據現有證據只看選項的最好情況。樂觀是防止遺憾的最佳方法。

A/B測試是網絡經營常見的測試方法,將兩種展示方式隨機分配給兩組瀏覽者,測試一段時間後採用兩者中的勝利者。A/B測試也是醫療實驗的常見形式,但引起傷害受驗者的爭議。有專家認為選擇治療方式可看成多臂土匪問題,這會在實驗進行中為患者提供更好治療。

當多臂土匪問題變成不定土匪,即贏錢機率會隨時間改變,問題將變得更為困難。當世界變化不定,生活可能也需要變化不定的特質。我們一輩子要做許多決定,在人生初期強調開發才是真正合理的選擇,而在生命接近終結時,善用則更有價值。年輕人善變,老人不喜歡改變,都是依據自己的時間做出完全適宜的行為。

電腦科學的重點比較不是最佳情況,而是平均速度與最差情況。演算法的最差情況以"Big O notation"表示,常數時間問題,即處理時間不受數目影響的,表記為O(1);線性時間問題,即處理時間與數目同等加倍的,表記為O(n);平方時間問題,即處理數目線性增加時,處理時間以平方增加的,表記為O(n2);指數時間問題,即每增加一項處理時間加倍的,表記為O(2n);階乘時間問題,即每增加一項處理時間增加一階乘(factorial)的,表記為O(n!)。

電腦科學排序方式讓我們了解如何整理不同事物的順序。規模越大的事物,排序就越困難,因此減少排序麻煩的重點就是減少排序對象數量。氣泡排序(bubble sort)是單純、直覺、效率差的排序方法,做法是每次掃視序列,找到順序錯誤的兩項,將兩者對調,重複此過程直至沒有順序錯誤的項目。這種方法的最差情況是O(n2)。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則是將項目逐一排入序列,雖然比氣泡排序快一點,但最差情況仍然是O(n2)。

合併排序(mergesort)則是能將最差情況減少至線性時間與平方時間之間,即線性對數時間,表記為O(n log n)。做法是先排好兩疊,再對比合併,不斷重複這過程。如果知道項目的大致分布,將所有項目分成幾堆再分類會是更有效的方法,這種方式稱為桶排序(bucket sort),只要「桶」數目相對項目數目比起來相當小,最差情況就會減少至接近O(n)。

排序與搜尋之間需要互相權衡︰不會搜尋的資料不用浪費時間排序,沒有排序的資料則搜尋效率極差。當搜尋相當方便時,排序就會變得不必要。混亂有時也可以是最佳選擇。

運動比賽其實也是一種排序,或者說排序就是運動比賽的目的。單淘汰制除了第一名外,其餘名次的意義都不大,實力最強四位選手都獲得各自應得獎項的機率微乎其微。循環賽最為完整,但最花時間與體力。運動排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盡可能讓整季比賽都精彩。電腦科學中浪費時間的做法,在運動比賽中卻會變成重點。

當面對有雜訊的環境時,效率較差的演算法,例如比較計數排序——將每個項目與其他項目比較,列出大於該項的項目數——表現最不受干擾。由於運動比賽總有運氣成分,比較計數排序——像是足球聯賽——就比較能夠反映球隊之間的實力。

當排序過程由下而上,為避免對抗次數以線性對數增加,就會出現替代行為︰預先建立順序,在遇到不值得對抗的對手時離開。自然界中分散式排序的關鍵,在於優勢階級掌握現行順序。

擁有可評量表現的數值可以令排序以常數時間進行,基準數值可以自然排序,不需要每次進行一對一的對決,就能產生優勢階級,節省時間並減少衝突。人與動物最重要的差別,或許就是以競賽取代打鬥。

從電腦科學的記憶體管理可以學習如何整理物品。電腦內部有許多不同階層的記憶以提高效率,容量較大的階層速度較慢,容量較小但速度較快的記憶階層稱為快取,用於暫存之後可能會再用的資料。快取系統需要替換策略以騰出空間,目標是盡量減少在快取中找不到所需資料。快取演算法需要預測未來需要甚麼資訊,方法包括隨機剔除舊資料、先進先出(FIFO)與最近最少使用法(LRU),除非情況特殊,一般情況下LRU與其稍微修改的版本表現較好。

快取演算法對圖書館如何排架也有啟發。參考LRU的優異表現,圖書館排架應把新進書籍放在後面,讓想看到的讀者自己去找,最近歸還的書籍則放在前廳,讓讀者知道其他讀者看過甚麼書。這可讓歸還的書跳過上架程序就能讓讀者看到,前廳的功能與電腦的快取一樣。

若是參考快取管理方式整理物品,首先要決定保留或捨棄甚麼,按照LRU的原則,很久沒使用的就丟棄,最近使用過的就保留。要充分運用物理環境,最常在哪裡使用某件物品,就將它放在那個地方附近。利用多層級記憶階層,將物品分為從容易取得但容量小,到難取得但容量大的階層,例如從衣帽架、收納箱、衣櫃、雜物房到迷你倉等,並以LRU原則決定物品如何從特定層級剔除。

LRU原則也適用於整理在同一層級中使用完後要怎樣放回物品︰用完後不要放回原處,而是放到最上面。由於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用完放到最上面就已經是最好的辦法。

人類記憶同樣需要快取與遺忘,在經過一段時間沒使用後,記得某項資料的機率就會減少。當記憶必須進行取捨,遇到越多資訊,需要管理的記憶越多,搜尋與取出資料所需時間越長。當記憶的基本挑戰是整理而非儲存,年齡較大的頭腦,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會越艱難。記憶隨著老化出現遲緩現象,有一部分是因為已知的經驗增加。

分配時間的排程問題也可以用演算法方式描述。最重要的單一機器排程問題就是關於我們自己。單一機器排程的重點是,只有一部機器完成所有工作,以任何次序執行工作,花費時間都會相同。何謂好的排序方式取決於測量標準。如果希望盡量減少最大的延遲,最佳策略就是先處理到期日最早的工作。

假如不同項目的到期日有別,例如不同食物腐壞速度不同,而目標是盡量減少腐壞的食物,那麼摩爾演算法表現會較好︰一開始依腐壞日期順序食用,但在下一種食物可能無法及時食用時,先暫停再規劃,棄掉需要花最多時間才能吃完的項目。這種做法可以盡量減少延遲的項目數,但不在乎已經延遲的項目如何執行。

若要減少總延遲時間,則可以運用最短處理時間演算法,永遠處理能最快完成的工作。其重點放在減少待辦事項清單的項目數。這種方法也可將各項目的重要程度加權,將權重除以所需時間,再從重要性最高的工作開始,以盡量減少工作過程中的總負擔。

電腦運行排程演算法可能會出現另一問題︰命令系統執行一大堆瑣碎工作,無法處理真正重要的事。優先權反轉(priority inversion)就是低優先權工作取得系統資源,但中途遭計時器干擾令工作中斷,呼叫排程器,而已排程的高優先權工作因為資料庫被佔用而無法執行。解決方法是優先權繼承,讓佔資源的低優先權工作暫時成為高優先權工作,繼續受它阻擋那些工作的優先權。

排程問題中有許多屬難解問題,沒有明確演算法能在合理時間內找出最佳時程。當其中幾項工作有優先權限制,即某項工作必須等待另一項工作完成才能進行,找出最短處理時間的演算法就屬於難解問題。必須在特定時間才能開始工作,也會令絕大多數原本具有效解的排程問題變成難解問題。學者調查後發現,大多數排程問題都沒有現成解決方案。

中途停止工作改做另一項稱為佔先(preemption),允許佔先可令部份排程難解暇題得到有效解。只要在某項工作踏入開始時間時,以最早到期日或最短處理時間原則決定展開新工作還是繼續原有工作,仍然是最佳策略。最短處理時間的加權版——一出現新工作,就將其重要性除以所需時間,與現有工作比較——可說是不確定狀況下最佳通用排程策略之一。

在單一機器運用佔先的特點是,重新排程本身也是待辦事項之一,而且同樣需要成本。切換次數越多,間接成本越高,最極端會導致往復移動(trashing),即超過臨界點後,系統全速運作,但完全沒有結果。為節省運算時間,我們可以用隨機排程決定工作次序,即使這並不聰明,但總比空轉好。

電腦會設定每項作業的最小執行時間,防止為確保反應能力而忽視處理能力。電腦也會用中斷接合方式處理排程問題,在固定間隔才檢視所有狀況,以避免經常需要切換。人類希望好好完成工作,也可以決定好自己的反應速度,並在特定的時間間隔後才一次過回應問題。

如果我們事先對某種彩券的中獎率一無所知,而且只買了一張就中獎,那麼預期中獎率會是多少?數學家拉普拉斯運用貝斯的逆向推理,推論出一條簡單的公式︰買了n張獎券並有w張中獎,預期中獎率就是(w+1)/(n+2)。拉普拉斯也指出,面對已知看法與觀察結果相結合的問題時,只要直接把兩個機率相乘就能解決。這種關係現在稱為貝氏法則,前提是必須有事前機率。

在我們一無所知的狀況下,貝氏法則就會是稱為哥白尼原理的特例︰某事物已存在多久,就將會繼續存在多久。代入的事前資訊越多,得出的預測就越有用。「自然」值事物大致遵循常態分布,但有許多現象則屬冪次分布,數量可分散在許多尺度。

運用貝氏法則預測時,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擁有正確的事前分佈。在冪次分布中貝氏法則運用的是乘法法則,即是將觀察到的數字乘以某個常數;在常態分布中貝氏法則運用的是平均分則,即以「自然」平均值為指引。還有一種事物已持續時間對結束機率沒有影響,其分布稱為厄蘭分布,例如放射性衰變。厄蘭分布的預測法則是加法法則︰事物的持續時間總是會加長,而加長的時間固定。

實驗發現,我們人類對甚麼情況下運用哪種預測法則表現不錯。我們從周遭世界吸收不同事物的資訊,在預測前腦中儲存許多事前分布。反過來說,透過一般人的期望值也可以間接地探察世界,例如預測等待客服時間呈乘法法則,顯示等待時間可能以冪次分布。然而,當我們沒有適當的事前分布,預測就不會那麼準確。我們對未來的期望,會透露我們過去的經驗。

如果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不是來自個人經驗,而是從他人聽聞而來,我們的預測就不會那麼準確。我們偏向想說與想聽引入入勝的故事。這種故事傳播給他人的機會更高,讓我們難以擁有正確的事前分布。奇怪的是,假如要保護事前分布以進行較準確的預測,應該做的反而是少看新聞。

在進行預測時,納入更多因素會令預測模型更符合現有資訊,但這並不一定代表做出更好的預測。少量的資料點變化就會令多因素模型大幅改變,這種情況稱為過度配適(overfitting)。只要資料有雜訊或測量失準——幾乎無可避免——過度配適模型就只是反映雜訊造成的幻影。

對於如何察覺機器過度配適,研究提出最重要的一項策略是交叉驗證(cross-validation),即評估模型在看不見的資料的一般狀況,例如採用另一種測驗測試同一種技能。

要減輕過度配適的危害,最直接的方法是壓抑要找出完全符合模型複雜度的念頭︰要讓模型更複雜,就先要證明這樣做表現會好上許多。運用拉素(Lasso)演算法,可以令只有對結果有明顯影響的因素,才允許保留在模型中。這種運用限制懲罰複雜模型的原理稱為正則化(Regularization)。

要減少過度配適的影響,我們可以抑制模型受輸入資料影響的程度。生物演化的變化速度緩慢,許多生物特徵並不是最佳配置,但這可以令生物不會對環境過於敏感,有助生物適應未知的未來。許多演算法也會一開始先找出最重要因素,而不是立刻建立多因素模型,防止過度配適出現。

在面對複雜的真實生活時,比起複雜模型,單純試探法可能是更理性的選擇。決策越複雜、越不穩定、越不確定,跟著直覺走的方法就越理性。

電腦科學家發現,有一類問題不可能找出完美解決方案,例如屬於階乘時間O(n!)的業務員問題。在面對無法解法的挑戰時,既不應該堅持也不應該放棄,而是應該運用鬆弛法(relaxation)。最簡單的鬆弛法是限制鬆弛法(constraint relaxation)︰先去除問題的某些限制,再著手解決問題;到有一定進展後,再逐漸加上限制。鬆弛法不保證提供找到完美解答的捷徑,但可以告訴我們時間與解答品質如何取捨。

對於離散最適化(discrete optimization)問題,即解答非此即彼,沒有灰色地帶的難解問題,我們可以先將離散問題放鬆成連續問題,得到鬆弛的解,再考慮如何還原至現實生活中,並比較鬆弛的解與實際最佳解相比表現如何。

另一種鬆弛法稱為拉氏鬆弛法(Lagrangian Relaxation),將規則當成是計分制,考慮違反問題中某些限制會有甚麼後果。只要可以超越界線,難解問題都會變得可解。

鬆弛法顯示出,與其浪費時間尋求完美答案,先假設比較容易的問題並加以解決,是取得進展的最佳對策。鬆弛法為真實解答設下品質界限,有助於面對完整問題時設定自己的預期,與現實互相調和。

隨機在電腦科學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處理困難問題時,比起各種已知的確定性演算法,隨機性演算法有時更快提出不錯的近似答案,甚至在特定問題上超越最好的確定性演算法。這表示問題最佳解法方法有時候是交給機率決定,而不是自己試圖推出答案。

以樣本模擬取代完整機率計算的方法稱法蒙地卡羅法(Monte Carlo Method),適用於次原子粒子交互作用這類計算非常困難的問題。即使不是計算機率,而是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例如找出質數,隨機性也可以快速提供非常確定的近似值,雖然答案不是百分之百確定。對於多項式是否相同的代數問題,隨機代入幾個數值測試也能快速獲得近似答案。在評估公其政策對社會的影響這類複雜問題時,仔細研究隨機樣本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電腦科學中,時間、空間與誤差機率三者總是需要取捨。電腦給出的答案未必會是正確答案,因為有時要確認答案是否完全正確的解決方法可能比問題更嚴重。只要容許一定的錯誤率,就可以省下大量時間與空間。

隨機性也可用於解決離散最適化問題。以規劃經過不同城市的行程為例,假如目標是盡量節省航班費用,先選出離開出發點最便宜的航班,然後繼續選出離開每個地點最便宜的航班,這種演算法稱為貪婪演算法,選出的解決方案不會太差,但可能離最佳方案甚遠。之後可以對調行程中的城市順序,從中找出最佳方案。這種演算法稱為登山法,直至對調任何兩點都不會變得更好。但是這不代表結果是最佳方案,而只是局部最大值。

為了離開局部的峰項,有一種方法是增加抖動(jitter)︰隨機做幾項更改,即使結果較差也沒關係,然後再使用登山法。更徹底的是將解決方案全盤打亂,隨機選擇新起點登山,進而得出多個局部最大值。第三種方法則是不貫徹登山法,在任何一點既接受好的修改,也接受壞的修改,以避免陷於局部最大值太久。

電腦科學從材料冷卻快慢會大幅影響最終結構的特質——稱為退火——中得到啟發,將最適化問題當成退火問題處理,先「加熱」再「冷卻」。以上述的規劃行程問題為例,先隨機選出一種可能解決方案,形成「高溫」,再按機率調整城市順序,在改變令方案更佳時接受,在方案更差時則以一定機率接受,而接受更差方案的機率隨過程逐漸降低,形成慢慢「冷卻」的過程。再之後則與登山法相同,只接受更佳方案的改變,到局部最大值後停止。這種方法稱為模擬退火(stimulated annealing),是目前已知效能強大的最適化問題解決方法。

隨機性能激發創造力,可讓我們離開局部最佳狀態,繼續追尋整體的最佳狀態。從電腦科學中,我們知道應該怎樣運用隨機性︰每次都應該採用好點子,只有時採用壞用壞點子;採用壞點子的機率,與點子的糟糕程度成反比;盡早運用隨機性,快速離開完全隨機狀態,隨時間逐漸降低隨機性。

電腦間交換訊息不像人類那樣持續講話,而是一段時間講一大堆,接著沉默一陣子,再講一大堆。這種交流適合使用封包交換網絡,即把訊息切割成極小的封包,再把封包合位成共有的資料流,就像是每次寄一封信那樣。封包交換網絡除了更有效率使用頻寬,在網路劇烈變化時,也可透過演算法讓每條訊息到達目的地。

封包交換的問題是,我們不會自動知道訊息已經送到。封包有可能損壞或遺失,或者到達次序不對。在網絡上,封包遞送以應答封包(ACK)確認,方法是連接伺服器時會獲派一個序號,伺服器本身則會有另一個獨立序號,每次送出封包時ACK會將兩組序號加1,如果收到的封包跳過某個序號,並在呼叫三次都收不到跳過的封包時,另一方就會重新送出這個封包。

與不可靠的人或電腦時聯絡時,首要問題是要將多久沒有回應視為對話中斷,答案視乎網絡本身的特性,例如電話與電郵的預期等待時間就有差別。在網絡中讓雙方調整應答時效的期望,對系統正確運作十分重要。

在發現通訊中斷後,雙方安排重新發送訊息時需要考慮,同時再發送訊息可能會造成互相干擾。通訊雙方要協定如何禮讓時,可以先打破對稱︰一方先等一陣子,讓另一方先重新發送。具體方法是把嘗試重新傳送前的可能延後時間加倍,並在此範圍內隨機發送︰第一次一至兩輪,第二次一至四輪,第三次一至八輪,如此類推,這種方式稱為指數退讓(exponential backoff)。

除了避免通訊衝突外,指數退讓也成為處理網絡失敗或不可靠的預設方法。當電腦嘗試連線停機的網站時,會使用指數退讓法,先是一秒後重試,然後是幾秒後,再不斷拉長。這種方式可避免伺服器重新上線後因要求太多而停擺,並防止我們自己的電腦做太多白工。指數退讓在網絡安全上也扮演要角,密碼輸入錯誤時鎖定時間會按指數方式延長,避免不斷輸入密碼入侵帳戶的情況,也不會令真正使用者忘記密碼時帳戶永遠鎖定。

指數退讓可用於考慮如何原諒他人行為︰一開始較寬容,懲罰較輕微,但重複犯錯後設定呈指數增長的冷靜期,或者指數增長的懲罰。這種做法讓人表達出仁慈無限但耐心有限,又不至於需要殘酷地完全放棄犯錯的人。

封包交換系統在網絡壅塞時不會完全停頓,而是速度大幅變慢。控制網絡壅塞的演算法稱為加法遞增乘法遞減(AIMD)。假如封包一直接收成功,傳送封包數目會雙倍增加。但在任何封包的ACK沒有傳回發送者後,AIMD就會接手,方式是當封包成功接收後,下次傳送的封包數目加1(加法遞增);當有封包遺失,傳輸率則減半(乘法遞減)。AIMD可以確保所有使用者速度不能超過令網絡過載速度,並防止急劇過載與復原循環。

AIMD顯示出,在無法預料且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要充分運用全部資源,最好甚至唯一的方法,就是將狀況推到出現錯誤,確保錯誤可以迅速反應,而且很快能恢復。作者提議AIMD可用於職位升遷制度,每年員工不是晉升一級就是下降一級,不會有人長期負擔過重,也不會有人抱怨長期沒有獲得升遷。這種做法可以避免彼得原理︰所有員工通常晉升到無法勝任的職位。

網絡需要緩衝以消除暴增的流量,但緩衝的代價是傳送延遲。當緩衝爆滿(bufferbloat)時,通常會出現墜尾(tail drop)現象,指在此之後到達的所有封包都會被拒絕並刪除。假如緩衝一直滿載,則會出現無限延遲,同時沒有封包得以處理的現象。緩衝必須定期清空才能運作。

凱恩斯提出股票市場像是選美問題,每個人都在考慮別人想甚麼,並層層遞迴(resursion)︰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等等。電腦科學以停機問題(halting problem)說明這種情況,指出電腦程式永遠無法明確告訴我們,另一程式是否會永無止境計算下去。系統在模擬複雜程度與本身相仿的事物時,本身的資源會幾乎完全用盡。

要破除遞迴可以運用賽局理論,模擬雙方在各種情況下的損益,從中找出均衡(equilibrium),即雙方可遵循、在知道對方行動後也不想改變的策略。雙人賽局至少有一種均衡狀態,但賽局理論沒有說明如何可達到均衡。尋找均衡被證實是難解問題,這代表賽局參加者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均衡策略。當均衡無法有效運用,賽局理論預測理性參加者行為的可信度就會大打折扣。

即使能達到均衡,這並不代表均衡策略就是讓所有參加者獲得最佳結果的策略。囚徒困境是在不知對方策略時,選擇與對方「合作」保持緘默還是背叛對方的賽局。假如對方合作,自己選擇背叛的報酬比合作好;假如對方背叛, 自己選擇背叛的報酬同樣會比合作好。換言之,不論對方如何選擇,背叛都是主導策略。然而,在對方的立場, 背叛同樣是主導策略,結果會是雙方都背叛,報酬比雙方都合作更差。

在現實的賽局中,自主行為的代價可高可低,需要按不同領域評估。當自主代價很低,糸統細心管理還是放任不管運作情況都差不多。例如道路駕駛者各行其是,有研究指這只比最佳狀態慢33%。反之,當自主行為代價很高,互相協調可以改善狀況,毫無介入則會造成災難。例如員工休假,假如沒有介入,員工之間會以他人為基準,比這基準放少一點假,以示自己忠誠認真,從而增加晉升機會。

當賽局規則逼使我們作不好的策略,比起改變策略,我們或許應該試圖改變賽局。探討改變賽局在賽局理論中稱為機制設計,了解甚麼規則會產生我們希望看到的行為。以上述的員工放假例子來說,提高放假的誘因作用有限,因為升職前景遠比可能提供的誘因大。機制設計指出,這種情況下用棒子比用胡蘿蔔效果更佳,例如設定最低強制休假日數。

合作可以在某些賽局中帶來更佳結果,但如果合作只對群體有益,對個體幫助不大,合作從何而來?作者指或許必須來自個體無法完全控制的事物,例如宗教、合約、情緒。以婚姻為例,愛情產生的依附感讓人不至於過度思考伴侶的意圖,並令報酬本身改變,產生更好結果。

從他人學習可以擴充自己的世界觀,但有時候這不一定特別理性。賽局理論提出,即使沒有人有錯,跟隨他人行為都可以造成災難。我們可能都不知道其他參與者怎樣想,只知道他們做了甚麼;但其他人可能也只是看到其他人這樣做而遵循。一群行為理性合宜的參與者,仍可能受無限錯誤資訊左右,這種現象稱為「資訊瀑布」(information cascade)。

資訊瀑布給我們的教訓是,要留意在公開訊息多於私人訊息時的狀況,這種狀況下我們比較在乎自身判斷是否符合共識,而不是符合事實。要記住,人未必會根據自己的想法行事。否決自己的懷疑時必須格外謹慎,採取行動時也應該表達自己的懷疑。有時身陷賽局中後就會難以脫身,資訊瀑布理論或許能告訴我們如何避免陷入這類賽局。

有一種拍賣設計可以乾淨俐落解決遞迴問題,稱為維克里拍賣(Vickrey auction),運作方式是秘密出價,價高者得,但得標者要付的不是自己的出價,而是第二高的標金。維克里拍賣鼓勵參與者誠實,依據自己心目中對標的物的價值下標。在維克里拍賣中,無論其他參與者是否誠實,自己誠實依然是最佳策略。機制設計的揭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證明,必須藉策略掩蓋事實的賽局,都可轉化成只需要誠實就好的賽局。尋找誠實才是主導策略的賽局,之後只需要好好做自己。

作者總結指,任何受空間與時間限制的動態系統,都會有運算問題,這點可以得出三個簡單的結論︰第一,某些問題電腦科學家與數學家已找到可用演算方法,例如37%法則、LRU準則、依據信賴上界決定是否開發;第二,即使沒有得到最理想結果,知道自己運用最佳演算法也能讓人放心。如果採取最佳可能過程,而且已盡己所能,結果不如願也不應該怪自己;第三,有明確解答的問題與沒有明確解答的問題可以清楚劃分。遇到難解問題,運用經驗法則、估計與隨機找到可用解答,夠好就真的已經夠好。

電腦科學有個原理是,運算是不好的,良好演算法的基本指令,是減少用於思考的腦力。本著「運算的善意」,我們可以適當界定問題,令隱含運算問題變得更容易。「隨便」、「你今晚想做甚麼?」這些話表面上是客氣,卻是將認知責任推給對方,並要對方臆測自己想法,讓對方面對最大的運算挑戰。

運算的善意與傳統禮儀有別,客氣表達自身偏好(我比較想……你覺得如何?)才能分擔認知負荷,幫助群體達成決議。給別人較少的選項,群體中每個人都先刪去最不偏好的選項,提出一兩個確定提議讓對方接受或拒絕等做法,都能明顯減少互動運算的成本。

運算的善意也是設計原則,讓使用者免除不必要的對立、摩擦與腦力消耗。例如停車場設計成向上延伸的螺旋車道,駕駛者只要向前開,看到有車位就停泊。餐廳登記等待顧客的順序,不用顧客每一刻留意有沒有空桌。公車顯示到站時間資訊,乘客就不需要一直盯著遠方。

最好的演算法是在最短時間內得出最合理的答案,而不是仔細考慮所有因素,進行所有可能的計算。面對難解問題時,有效的演算法會做出假設,偏向較簡單的解答,權衡誤差與延遲代價,接著冒險一試。這並不是對理性的讓步,它本身就是理性的方法。

2021年2月28日 星期日

民主國家如何死亡

看完了《民主國家如何死亡》,內容主要是按過往各國經驗評估美國民主的未來。第一章列出獨裁行為的四個關鍵指標︰

1. 拒絕接受(或不太在乎)民主的遊戲規則
- 他們拒絕憲法或表現出願意違憲嗎?
- 他們暗示需要反民主手段,像是取消選舉,違反或擱置憲法,禁止某些組織或限制基本民權或政治權利嗎?
- 他們尋求使用(或支持使用)超出憲法的方法去改變政府,例如軍事政變、暴力叛亂或群眾示威以強迫政府改變嗎?
- 例如,他們拒絕接受可信的選舉結果,設法削弱選舉的正當性嗎?

2. 否定政治對手的正當性
- 他們形容對手有顛覆性,或反對現有的憲政秩序嗎?
- 他們宣稱他們的對手對國家安全式現有生活方式構成實質威脅嗎?
- 他們毫無根據地形容黨派對手是罪犯,涉嫌違法(或可能會違法)所以沒資格參與政治競爭嗎?
- 他們毫無根據地暗示對手是外國間諜,私下跟通常是敵國的外國政府(或外國政府雇員)勾結嗎?

3. 容忍或鼓勵暴力
- 他們跟武裝幫派、準軍事團體、民兵、游擊隊或其他從事不正當暴力的組織有關聯嗎?
- 他們或黨內的盟友有贊助或鼓勵暴民攻擊對手嗎?
- 他們拒絕明確譴責與懲罰暴力,暗中為支持者的暴力背書嗎?
- 他們稱讚(或拒絕譴責)過去或其他國家的政治暴力的重大行為嗎?

4. 願意剝奪對手,包括媒體的公民自由
- 他們支持限制公民自由的法律或政策,例如擴張誹謗或污衊罪範圍,或限制示威遊行、批評政府、特定公民或政治組織嗎?
- 他們曾經威脅採取法律或其他懲罰行為對付敵對黨派、公民社會或媒體的批評者嗎?
- 他們曾經稱讚過去或其他國家的政府採取的壓迫手段嗎?

作者認為,民主國家阻止威權的責任落在政黨與政黨領導人身上,他們擔當民主的守門人。支持民主的政黨需與極端勢力保持距離,例如避免專制派取得黨的選票、在黨內基層排除極端派、避免與反民主政黨或候選人結盟、避免正常化獨裁專制人物,以及不同意識形態主流政黨願意組成聯合陣線打敗極端勢力。

作者回顧過去美國民主有效運作,是依賴兩項並未寫明的規範︰相互容忍,視對手為正當的權力競爭者;制度性自制,基於公平競爭精神克制使用制度性特權。美國民主近年黨派極度分裂,包括政策、種族與宗教差異,情況可能會長期延續。作者認為,要克服美國的兩極化,專注於處理種族宗教重組與惡化的經濟不平等較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