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Economism

看完了James Kwak的Economism,economism在本書是指依靠基本經濟學教訓解釋所有社會現象。作者指,經濟主義忽視不配合的事實與假設,將現實世界問題簡化時簡單模型解答。它以非意識形態的外觀出現,以思考框架的形式運作,這也是其影響力的原因之一。經濟主義也因其簡潔與能夠解釋許多情況而具吸引力,複雜社會現象簡化成供應與需求曲線,讓人相信自己第一次能夠清楚理解世界。

作者指出,經濟主義並不是經濟學本身,而是第一年學到的經濟學模型,加上忘記模型背後假設,以及從不分析現實世界資料的結果。作者也提及經濟主義與政治議題相關,供應與需求模型視不平等為不相關,市場產生的結果,就是在可能情況中最好的結果。而在現實世界中,經濟主義往往用於增加不平等,或者證成現有經濟體系中產生的不平等。

在美國,經濟主義散播始於二戰期間的始創人,奧地利經濟學家米塞斯與海耶克。經濟主義指供需競爭市場會帶來可能情況中最好的結果,為商界與富人提供概念框架對抗新政帶來的限制,他們資助推廣經濟主義的學者與智庫,並在1970年代與政治行動聯繫,讓經濟主義成為保守政治運動內容之一。經濟主義通過各種智庫與商界推廣,在大眾媒體中傳播,在1981年列根擔任美國總統後產生更深遠影響。

接著作者以各種例子描述經濟主義怎樣與現實不符。經濟主義指最低工資只會令就業數低於均衡,減低社會福祉,但分析實際數據的經濟學研究顯示出各種結果。提高最低工資不一定增加失業,原因包括僱主未必可以在工資增加時以機器取代員工,特別是小規模僱主;大規模僱主則可能有足夠市場議價權,供需法則對他們並不適用;成本提高可由提高價格彌補,特別是以高收入顧客為對象的商品;提高工資也可能會增加勞工生產力;最後,較高最低工資增加勞工購買力,由於較貧困者花費其收入較大部份,較高最低工資有可能刺激經濟活動。

經濟主義也指最高收入一群近年收入大幅增加並無不妥,因為高收入反映這些人的邊際生產力。但作者指出,財富500強總裁、華爾街高層與矽谷富豪的高收入,與以社會角度來說的邊際生產力並無明顯關係,而且很常只是依靠運氣。他們決定工作多少也不一定與巨額薪酬有關,其財富已足夠一生所用,可自己選擇是否工作,而選擇工作者更可能是出於享受或追求滿足感,較少是出於金錢。

關於稅制,經濟主義明確強調減低非常富有者的稅負,並下調或廢除投資收入的徵稅,認為兩者都可以令整體儲蓄增加,促進資本形成與刺激投資。但實際數據顯示資本所得最高稅率對儲蓄、資本形成與經濟增長沒有很大影響,可能原因包括︰一,人們決定儲蓄與否時並未考慮自己的稅率;二,較高資本所得稅率可能導致中等收入家庭提高儲蓄,以供退休之用;三,行為經濟學發現大多數人的財政決定,並不是基於複雜潛在回報率計算,而是依靠簡單法則如「有剩餘則儲蓄」或「儲蓄薪金10%」;四,對非常富有者而言,當中許多似乎都希望財富越多越好,較高稅率並不會讓他們減少儲蓄並增加消費;五,即使減稅可以增加個人儲蓄,但政府稅收減少,意味著政府需要增加借貸,可供私人部門的資本因而減少。

調整所得稅也並未如經濟主義預測般令所有人工作時數改變,只對已婚女性有輕微影響,所謂「工作創造者」的富人並沒有改變工作時數,最多只是更努力避稅。作者也指出,政府支出並不像經濟主義聲稱越少越好,法律與秩序、財產權、契約、競爭與貨幣體系都需要政府參與。任何稅收帶來的損失都需要與利益比較,這需要複雜與大量事實的分析,而不是經濟主義的籠統宣言。

在醫療方面,經濟主義偏好競爭市場的方案,認為人們像購物般考慮自己負擔能力選擇醫療服務最好。具體政策建議是更多「成本分擔」(cost sharing),例如所謂「高額免賠額」(“high-deductible”)保險計劃,要求人們自行承擔一定數額後才能申領保險賠償。據稱這種計劃可以令保險客戶變成更聰明的消費者,減少不必要開支,因而在競爭市場中令保費降低。

實際上,作者引用著名經濟學家Kenneth Arrow指出,醫療與其他市場並不相同。醫療開支並不會定期出現,我們在大多時間並不需要醫療照護,但在有需要時則極為重要。由於不是定期消費醫療服務,我們缺乏知識與經驗成為聰明的選擇人,沒有能力適當選擇醫療服務。按美國的實際數字分析,較高水平成本分擔反而會令有效的治療較不普及,人們會較少購買,或者購買不適合的醫療服務。

Arrow也指出私營醫療保險市場幾乎注定有缺陷,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的收費很可能高於其可負擔水平。作者指,社會上有部份人無法負擔醫療服務,意味著社會整體福祉受損,醫療服務不能僅以價高者得的方式分配。

作者指,假如要避免私營醫療保險市場中有人無力投保,就需要禁止價格歧視,即對不同人有不同收費的做法。但這樣做又會帶來逆向選擇的問題︰保費對健康者而言過高,因此拒絕投保,這會讓風險池只剩下病患,因而推高保費,這又令更少人投保。為解決逆向選擇需要強制所有人,包括健康者都必須投保,但貧窮家庭可能仍然無力投保,因此又需要向貧窮家庭補助。最後,個別保險商可能會只挑選健康者承保,這需要以在保險公司之間轉移資金的風險調整機制彌補。

與其要以這種複雜方式提供仍然未能觸及全體的醫療體系,作者指除美國外其餘已發展國家已有另一選擇︰稅收支付的統一醫療保險體系,使用大部份醫療服務都不視乎支付能力。按已有表現評估,採用這種方式的已發展國家,醫療表現都與美國相近或表現更好,而醫療支出卻比美國少。

對於金融業,經濟主義認為金融市場可令風險更有效分配,偏好較高風險者可在金融市場購買相應產品,賺取較高回報。管制金融市場沒有必要,因為市場參與者都清楚自己承擔的風險。然而作者從2005年選擇性利率浮動房貸(Option ARM)指出,一般人不能理解當中法律條文,選擇這種貸款以購買或重貸房屋者不是消費者,而是次按證劵的原料,缺乏管制導致的,是大量極不可能償還的貸款出現。

經濟主義也假設銀行會理性追求最大利潤,按風險收取相應的回報。但作者指出「銀行」不可能像理性個人的假設般行動,原因是經濟學著名的代理問題,即銀行僱員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可能會犧牲銀行的利益。銀行高層直至2007年一直進行高風險的CDO交易,很可能是因為這能帶來短期利潤,讓自己的花紅增加,而不是認為CDO的風險與回報相應。到2007年CDO市場崩盤,銀行損失慘重,但高層已收下巨額回報。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引發金融體系危機,也反映出部份大型銀行已「大到不能倒」,這與供需模型中的競爭市場並不相符。

在貿易方面,經濟主義以比較優勢的原則認為,任何對貿易的限制都只會減少整體福祉。但作者指出國外貿易總會產生贏家與輸家,即使貿易能令整體福祉增加,也需要重分配措施讓輸家得到贏家部份成果。在缺乏增加重分配措施下,貿易很可能會令高收入群組收入增加,整體消費者受惠輕微,但受國際競爭而淘汰的行業員工則陷入貧困,其餘工人的工資受壓,最終令整體不平等增加。作者也批評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與自由貿易的關係甚少,反而是保護大型跨國企業利益的規則。

作者最後指,經濟主義並不總是正確,但它聲稱據有絕對真理,因而不容任何討論。經濟主義也總是用於證成富人偏好的政策與不平等情況,甚至讓部份政治家真心相信這就是正確見解,讓既有秩序免受民主的挑戰。作者認為,要減少經濟主義的影響,就要理解模型的假設與限制,不再認為經濟主義模型必然正確。此外,面對經濟主義定義社會福祉為消費者剩餘加生產者剩餘,假定社會組織的目的就是增加物質繁榮,我們也需要對集體追求有新的社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