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成為黃種人

看完了《成為黃種人》,講述西方眼中東亞人怎樣變成「黃種人」的故事。作者指十九世紀之前在西方描述中,「黃色」與東亞人的膚色並沒有關係。十二世紀馬可波羅描述中國統治者與日本人是「白色」,十六世紀的航海人士描述亦是如此,此處強調「白」有時是為了表示與歐洲人相同,能夠建立起文明社會。

東亞人變成「黃種人」並非親眼所見或解讀東方文化符號而來,而是來自十九世紀對人種的「科學分類」,起源則是十八世紀末所謂「蒙古人種」。東亞人首先在比較解剖學影響下,在西方眼中變成與「高加索人」不同的「蒙古人種」,並代表一種醜陋、退化、具侵略性的人種。為表示與「白」的歐洲人,「科學」分類也不再將東亞人膚色形容為白,人類分成黑、白、紅、黃四種膚色,東亞人則歸於黃色。當時新起的人類學領域則試圖以色彩表測量不同人種膚色,但黑與白「中間」的顏色定義含糊不清,帶有主觀臆測,當某些東亞人與「高加索人」膚色似乎差不多時,測試者就聲稱東亞人有「看起來不明顯」的黃色。

十九世紀中葉東亞人移民歐美數目增加、後期日本帝國崛起,都促成西方人對東亞人的恐懼,並與蒙古帝國入侵歐洲的歷史相提並論,構成所謂「黃禍」的流行說法。到二十世紀初,東亞人是「黃色」與禍害的想法在西方已廣為接受,甚至有學說將此歸因於自然,例如「在沙漠與乾草原中獲得保護性的偽裝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