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2日 星期日

瘋狂、恐慌與崩盤

看完了《瘋狂、恐慌與崩盤》,這本1980年代的作品因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再度受到重視,作者Kindleberger對當代研究泡沫的Robert Shiller影響甚深。本書講述歷史上的金融危機及其模式,瘋狂(mania)是指過度投機,恐慌(panic)是突如其來恐懼資產價格下跌,崩盤(crash)則是資產價格崩跌。

談及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市場通常能有效地運作,但偶爾會崩跌,這種看法與兩個極端立場有相當的歧異︰一為金融與商品市場隨時隨地都能完美地運作;一為其運作始終拙劣,應該以政府的管制或計劃來取代。反之,我認為市場的運作整體而言尚稱不惡,通常能倚賴它們來決定資源的配置,而且在某種程度內,也可賴以決定所得的分配,只是市場偶爾會失控而需要幫助。當然,困難在於市場如果預知外來援助垂手可得,則它們會更經常崩跌,其功能也比較沒有效率(p. 5)。

貨幣政策︰

在任何時點上導引出正確的貨幣機能(monetary mechanism)是相當困難的,而企圖維繫其正確則不可能。貨幣是一種公共財,但它仍被私人所剝削。此外,銀行業也因為難以管制而惡名昭彰。現代的貨幣學派經濟學家認為,在過去的循環困境中,很多——或許是大多數——都來自於錯誤的理解。這種錯誤經常發生,而且極其嚴重,是不可否認的。但是…… 即使貨幣供給能夠完全配合經濟體系的需求,而且錯誤也避免了,但貨幣機能仍然無法長期處於正確狀態。當政府提供某個數量的公共財——貨幣——之後,大眾會設法取得更多的貨幣,和律師會在稅法修訂完成後立即尋找新漏洞一樣(p. 9)。

陶醉會以新的方式將信用「貨幣化」(monetize),它們並不包含在貨幣的定義內,原界定的貨幣數量也未增加,但貨幣的流速(velocity)則會增加(流速的定義是以總支出或國民所得——任一皆可——除以貨幣供給)。……固定任何的Mi,但在繁榮期,市場會避開其限制,並創造出新的貨幣形式,如忘則而需設定另一個新變數Mj(p. 65)。

近年信貸衍生投資工具CDO、CDS等也符合這歷史的通則。

當時的經濟理論遺漏︰

凱恩斯派理論並不完整,不只是因為它忽略了貨幣供給。貨幣學派的理論也不完整。凱恩斯派與貨幣學派的綜合——例如…… IS-LM曲線,結合了投資—儲蓄關係(IS曲線)與流動性—貨幣關係(LM曲線),仍然不完整,即使引進生產與價格的關係……也是如此,因為它忽略了預期、投機與信用以及各種資產融資投機角色的不穩定性。凱恩斯學派與佛利民貨幣學派,以及將此兩派學說綜合的最現代總體經濟理論,雖然沒有謬誤,卻不完整。但是,在特定情況下的忽略可能很關鍵,而使得凱恩斯派理論和貨幣學派理論產生誤導(pp. 23-24)。

貨幣學派與凱恩斯學派的爭論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空間給信用的不穩定和銀行體系的脆弱、或是信用體系因物價下跌這成壞帳而癱瘓時,對生產與物價產生的衝擊——根據我個人的判斷,上述因素對1929年經濟蕭條的初期階段做出了重要的解釋。……經濟大蕭條的起因是企業界信心的變化,透過不穩定的體系而導致流動性的變化,並影響了貨幣供給(p. 83)。

這些不足到本書出版後二十多年就成了重大災難。

作者引用明斯基(Hyman Minsky)的模型,說明金融危機的不同階段,當中包括︰

錯置(displacement)——某種改變預期與獲利機會的外來事件,例如戰爭、政權交替、穀物欠收、新科技普及等等

陶醉(euphoria)——對個別投資目標過度交易,通常以信用擴張為背景,例如銀行擴張貨幣供給、新銀行建立與新信用工具出現

困頓(distress)——投票目標價格停止上升,資金抽緊,利率上揚,現金需求增加,國際收支帳出現赤字

恐慌(panic)與崩盤(crush)——價格下跌、抵押品價值下跌、銀行收緊貸款、商家拋售商品、家庭拋售有價證券、產業延遲借款,令價格進一步下跌,形成價格持續下跌的正回饋體系

瘋狂及恐慌與普遍不理性的關係︰

我認為,瘋狂與恐慌和普遍不理性或群眾心理有關。通常,個體的理性與群體的不理性之關係比較複雜。(1)在群眾心理背後,我們可以判別一連串的相關情況;(2)人們在連續過程的不同階段會有所變化。最初理性的,漸進的,之後是快速地與現實脫節;(3)不同的理性存在於交易員、投資人與投機客所構成的群體,這包括早期階段與後期階段;(4)它們都會受到於組合的謬誤,經常會呈現整體不等於其部份之總和的現象;(5)用特定刺激產生反應的質(quality)來估計其正確的量(quantity),理性預期的市場有時會失敗,尤其是當刺激與反應之間存在落差,這種現象尤其明顯;(6)只要經濟參與者選擇錯誤的模型,未能考慮特定而重要的資訊,或其壓抑不符合該模型所隱含使用的資訊時,不理性便會存在(p. 31)。

作者也提及三個屬「理性的邊緣」之案例︰一,環境轉變令所得應合符理性地降低時,難以接受所得水準向下調整,投資人因而會更冒險以維持所得水準;二、環境變化時未能採取合適行動,拒絕放棄很可能會失敗的投資,反而加大投入希望環保改善;三、心存錯誤的理性模型,未能為模型外的事件做好準備。

為何金融危機難以預先警告︰

警告的困難之一當然在於其中所包含「狼來了」的成份。經濟預測者可能知道經濟情況、價格與信用的發展方向,但是精確預測發生時間的能力則相當有限。……對市場提出警告,或提供市場應有的資訊,我們首先必須引發沈迷之投機客的注意,然後掌握宣佈的時機,一方面必須有充份的時間讓人們採取適當措施,另一方面又不可以過早宣布,如此才能讓人注意和採信。任何一項工作都不簡單。事實上,……用言語勸服投機客,讓他們瞭解其行為方式的錯誤……通常是無益的(p. 117)。

金融危機的近因可以是無關緊要的事件,只要其導致信心體系開始崩潰,趨勢就會繼續發展︰

就事件本身來說,近因可能是無關緊要的事件……價格下跌了。預期逆轉了。變動加速了。因為投機客藉著融資擴張信用,一旦價格下跌,則會導致追繳保證金或現金,進一步引發賣壓。價格繼續下跌時,銀行放帳變成壞帳,商號、銀行、票券公司或經紀商會倒閉。信用體系本身也變得搖搖欲墜,變現的趨勢繼續發展(p. 126)。

國際間的恐慌則可能透過心理感染、商品與有價證券價格升跌、短期資本移動、利率、世界商品庫存增減等管道傳輸。

提到恐慌出現時主張不加干預的心態︰

恐慌應該任其自行發展的觀點或許是兩種態度的混合。一種態度是以某種愉快或幸災樂禍(Schadenfreude)的心情看待市場所遭遇的問題,因為這是過去過度行為的報應;這是清教徒式的或基本教義的立場,他們歡迎地獄之火,成為其他人的公平審判。另一種態度將恐慌視為「在惡臭而不健康的熱帶氣候中」的一場雷雨,清新了空氣(p. 162)。

然而作者指出歷史上沒有當局放任恐慌發展的案例,當局與市場領導人總會干預以阻止價格下跌、倒閉與銀行破產的蔓延。

談及銀行管制的困難︰

在緊急情況下所需要任用的機靈官員,不願忍受漫長而無聊的平靜…… 在事情發生之前,銀行的管理不善很難被察覺,詐欺更難以防患於未然。在繁榮期,雜亂的法規與監督會造成許多潛在的危險,當繁榮轉弱,問題便會紛紛浮上檯面。於是,我們必須決定採用何種方法︰清算、拖延、保證、救援、收購或最後放款者的其它手段(p. 187)。

最後放款者(lender of last resort)的考慮︰

最後放款者隨時準備提供更多的資金,防止人們將實質和流動性差的金融資產擠兌成現金。提供的資金應該是多少?提供給誰?何時提供?條件為何?這都是最後放款者所必須處理的難題,在面對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決定是否應該存在最後放款者,其次是應該由誰來擔任。所以這些問題都源於根本的難題,即如果市場知道最後放款者會伸出援手,則在下一次的經濟繁榮期中,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在功能的有效運作上會比較缺乏(有一點?完全沒有?)責任感。但是,如果沒有任何主管當局可以遏止恐慌所帶來的失衡現象,則商品、有價證券和其它資產將被逼拋售,人們蜂擁奪取有限的貨幣供給,組合的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便會主導全局。市場中個別參與者為了挽救自己而毀滅了全體(pp. 189-190)。

作者認為最後放款者在貼現制度上提供的數量,應是所有市場在接受懲罰性價格條件下所需要的數量,並由清償能力較佳的商行提供可靠的擔保品,至於在公開市場操作上,當經濟體系缺乏信用,過剩要比不足安全,過剩可以之後解決。關於何時介入,作者則認為是「一門藝術」,要按情況而定,沒有既定答案。

討論1971年史密松寧協定(美元對黃金貶值)後匯率的發展︰

美國和德國的貨幣市場在1971年12月的史密松寧協定(Smithsonian accord)之後便結合在一起了,但是兩國的中央銀行家並不瞭解,如果兩個貨幣市場繼續透過歐洲貨幣市場與固定匯率結合在一起,則兩國必須採取聯合的貨幣政策。美國在1972年總統大選之前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在這時候,西德因為始終擔心通貨膨脹而保持高利率水準。結果使得美國的資金大量流入西德的歐洲美元市場。最後,強國取得了主導︰德國中央銀行被迫調降利率,但數十億美元已經溢注到全世界了。

......1973年2月到3月發生不利於美元的投機行情,其所蓄積的壓力已經不是德國中央銀行與日本銀行所能繼續承擔的,當它們不再吸納美元,浮動匯率制度於是出現。

......一般意見認為,全球資本市場將分裂為以國家為單位的市場,擔憂匯率風險則會促使金融性資本停留於國內。

事實卻非如此。許多銀行將浮動匯率視為錯置的因素,會鼓勵它們從事外匯投機交易。這種趨勢在相當長的期間內沒有受到有關當局穩定措施的反制(pp. 238-239)。

作者指當時的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規模及決策速度不足以解決國際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能否取代衰微中的美國領導權呢?這些機構成立於布里敦森林會議,其宗旨並非在於協助美國,而在於解決其他國家的問題,但運作效率卻十分緩慢,每當危機發生而需要在幾小時內做成決策時,它們卻無法發揮功能。另外,它們的資金不足。我在1988年夏天撰寫本文時,除了美國,所有國家都已經同意補充資金。這個國家應該承擔其世界責任的一部份(p. 243)。

作者對最後放款者的總結頗為謹慎︰

由於缺少有力的最後放款者——1929年在美國國內,1931年則是全球性的——使得1930年代的經濟蕭條更形惡化……

最後放款者在危機時進行干預可以緩和隨後而來的經濟蕭條,絕對不是結論或的範今。其中還涉及許多長短期因素,而且危機發生時,任其自由發展的案例甚為稀少,因此無法構成有力的結論。我們最多只能說是提出假設——或許是不很有力的假設——遏止通貨緊縮累積將有助於緩和隨後而來的經濟蕭條(p. 251)。

本書在前言與附錄都強調本書以描述而非數學方式論證有其理由,指不理性泡沫的數學過度困難,未必能增進對此經濟現象的理解。經濟學可視作工具箱,經濟學家應針對特定問題選擇適合的工具與模型,堅持理性模型並否認泡沫與崩解存在只是忽略事實。

2015年11月7日 星期六

小心壞科學

看完了《小心壞科學》,主要是討論醫藥資訊怎樣遭扭曲。談到科學方法︰

我……屢屢遇見人們熱切分享科學見解,卻不管自己從沒做過實驗的事實。他們從來不曾親自動手檢驗任何想法,或親眼見過檢驗的結果,而且也不用大腦仔細想想,那些結果對他們要檢驗的想法代表什麼意義。對這些人來講,「科學」是種崇高圖騰、謎團和權威,而不是種方法(p. 18)


偽科學的特質是︰不回應批評,不將新發現納入新的模式,只是不斷轉換規則以致其無法驗證。不提及其聲稱實驗包括甚麼,採用甚麼方法,只談結果。

談到所謂排毒︰

在所謂的已開發西方世界,我們極盡縱情物欲,……於是尋求贖罪和淨化,我們明白這樣做不對,於是渴求儀式保護,以免遭受惡果,這是一種公開的「過渡儀式」,以紀念我們回歸較健康的行為規範。


這類淨化飲食和儀式的做法,始終都是時空的產物,如今科學是我們對大自然和道德世界的首要解釋架構,不論對錯,自然就拿墮落的偽科學合理化我們的救贖。就像錯謬科學的眾多謬論,「排毒」偽科學不是什麼貪腐外力來剝削我們︰它是文化產物,是皈覆出現的主題,而且我們是自作自受(p. 28)


營養主義等保健產業將常識私有化,然後申請專利獨佔︰

常識私有化。你可以將完全合理的發明,如水和課間操,添加上胡說亂扯,讓它聽起來比較專業,也讓你自己顯得聰明。這會強化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不過你或許會納悶發明初衷是不是更加自私自利︰拿常識申請獨家專利權,然後占為己有(p. 34)


化妝品與其他美容方法聲稱效果都忽視身體恆定狀態調校機制︰

有個簡單的主題普見於這所有產品,那就是你可以哄騙身體;事實卻是體內有個微妙的「恆定狀態」調校機制,這是規模宏大的精密系統,擁有回饋、測定裝置、不斷校準、反覆調節輸往體內不同部位的多種化學組成的數量。一旦有東西干擾到那套系統,很可能會造成與產品過於的效用說明全然相左的反效果(p. 40)


作者批評那些高價化妝品銷售用昂貴藥劑就得到健康身體,不需多運動多吃蔬菜的概念,也推銷科學不是證據與理論微妙關係,而是可以用廣告預算、分子方程式與白袍演員虛概出來。

討論順勢療法時,作者說到回歸平均值與安慰劑效應令人認為任何療法都可能有效。唯有透過雙盲測試,並將受驗者隨機分組以作比較,才能找出療法是否在安慰劑效應以外有確實療效,而順勢療法效果並不比安慰劑好。

提到影響安慰劑效應的因素︰

安慰劑效應不只是藥丸,還牽涉到這項治療的文化意涵。藥丸不是只在胃裡發揮功效︰給藥的特定方式,藥的不同形狀,再加上患者服藥時懷抱的期望,這種種因素都深切影響一個人對自身健康程度的信念,從而影響治療結果。舉例來說,順勢療法就是彰顯儀式價值的理想範例(p. 82)


那麼順勢療法是不是以安慰劑效應作另類補充?不幸在實際上並非如此,順勢治療師都宣稱正統醫學方法無效,令病患延誤診治或未能得到合適照料,作者認為他們不夠成熟與專業開安慰劑藥方。

以營養主義維生的人則經常不顧「混淆變數」(confounding variable),將相關當成因果,例如多吃橄欖油的人皺紋較少,就聲稱橄欖油可以去皺。相比起各種花俏建議,作者對讀者的健康忠告很簡單︰多吃蔬果,規律運動並納入日常作息,戒煙酒,避免過重,別忘掉真正危害健康的簡單基本原因。

營養主義也忽略社會生活形態對健康的影響,將健康與否全然歸因於個人︰

整套營養學謀略中最具毀滅性的項目……. 是讓人輕忽導致健康不佳的真正起因,從某些層面來看還可說是…… 右翼個人主義宣言。吃什麼長什麼,民眾英年早逝是因為他們活該。他們自己找死,因為輕忽和懶惰,至於你,選擇活力、鮮魚、橄欖油,所以很健康。你可以活到八十歲,你可不像他們。你該長壽(p. 143)


作者指另類治療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即使同行嚴重犯錯以致令病患死亡,也不願意提出異議,甚至因其名氣而大加讚揚。

製藥公司在新藥發明數量減少後,近年則熱衷發明新疾病以增加銷量︰

製藥公司無法發明新療法來處理現有的疾病,便轉而發明新疾病來迎合他們已有的療法。新近的熱門項目包括社交焦慮症(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的新用途)、女性性功能障礙(威而剛的女性新用途)、夜間進食症候群(又是選擇性血清再吸收抑制劑)等等;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問題,卻不見得要和藥丸扯上關係,也或許最好是別從化約式生物醫學角度來理解。事實上,把智力、精神不濟、膽怯和倦怠解構重組,當成醫療藥丸問題,可以視為公然讓人癱瘓無力的粗魯剝削行為(p. 163)


作者生動描述藥廠研究員可以各種技巧令新藥通過測試,包括找年輕人試驗以減少副作用、與無效藥劑而不是現有同類藥劑對比、改變對比藥劑的劑量以顯得新藥更有效、不向受試者問部份副作用問題、用替代指標(如膽固醇降低程度)而非現實指標(心臟病死亡人數)、以一兩句低調帶過負面結果、不發表完全負面的結果、重複實驗直至有結果等。統計上也有各種花招,包括運算所有項目,但只報告有正面結果的部份、玩弄基線、忽略退出(也就是較可能出現較多副作用)的受試者、清理「離群值」、延長或縮短試驗期以得出正面結果、拷問資料,例如有個次群體有正面結果,就只強調它、用不同統計方法直至有正面結果等。一次正面結果測試甚至可分成幾部份發表,出現在不同論文中,以顯示新藥得到多方實證。作者認為破解以上手段的方法很簡單,就是事前公開試驗計劃︰

這所有問題(封鎖負面結果、霰彈槍資料挖掘法、隱匿藥劑無益的資料等等)幾乎都可以用一種非常簡單的介入手法解決大半,而且幾乎一點都不花錢︰那就是臨床試驗申報向民眾公開,好好強制執行。其功能說明如下︰你是一家製藥公司,在展開研究之前先在某處公開發表研究「試驗計畫」,也就是論文的方法篇。這樣一來,所有人都見到,你在試驗室裡面想做哪些事項,要測量哪些指標,做法為何,還有研究對象有多少人,諸如此類,在開始之前就得知。


一夜之間,所有問題一舉泯除,再也見不到(會引發不必要死難惡果的)發表偏差、重複發表和隱藏副作用資料等種種現象。倘若你申報試驗而且執行完畢,在文獻中卻遍尋不著,這就像秀臉長了顆青春痘那麼凸顯。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假定你是在掩人耳目,因為恐怕就是如此(p. 232)


作者指媒體的科學報導大致可分成三類︰荒誕報導,例如找個專家以科學口吻作荒誕的預言;重大突破,即某項研究顛覆已往的發現;「驚悚」情節,例如某種疫苗會造失災難的副作用。作者部份科學報導已淪為抄聞,只是將企業公關與大學新聞處的宣傳手法毫不猶疑地當成科學研究。媒體報導也將科學爭議化約成不同個性人士之間的爭吵,而不是探討證據,這會損害並扭曲科學。

提到我們直覺可能會誤判,作者指我們會在隨機雜訊中看出模式、在不相干事物中看出因果關係、尋找並高估任何假設的確認資訊、因為先入為主以不同標準評價新證據、更易相信可想像以言之鑿鑿的故事、受社會情境影響、高估自己、以背景及預期心態扭曲對外在情況的體認,故此任憑直覺與成見判斷就容易出錯。

我們也會誤判數字的意義,例如增加風險達55%聽起來很嚴重,但以自然數字的一千零五人多出一人就較易理解。報導某一調查有若干百分比人同意某事聽起來很有說服力,但假如不知道調查對象、人數與取樣方法,調查得出的數字並沒有太大意義。更容易令人混淆的是,在事後找出「中樂透/六合彩的人」,並聲言機率這麼小也中獎一定是他有甚麼特別方法,聽起來合情合理,但卻忽略每期總會有人中獎,不是他就是別人,是誰只是運氣使然,而有人中獎一事並不怎麼稀奇。

在大篇幅討論麻疹、腮線炎與風疹(德國麻疹)MMR混合疫苗恐慌後,作者如此評論︰

儘管有可能引發集體恐慌,我仍覺得有責任指出,倘若麻腮風疫苗依然讓你畏懼,那麼醫學一切事物都該如此,甚至你日常遇上的生活形態風險暴露因子中,有許多也不例外︰因為有眾多事物都沒有進行那麼深入的研究,在安全性上更不是那麼有把握。於是問題依然存在,為什麼你那樣緊盯麻腮風疫苗不放。你不希望投注在單一議題麻腮風疫苗運動,而是想就此問題做點建設性貢獻,或許可以更有效運用你的精力。你可以發起一項長期自動警戒運動,全面緊盯國民保健服務體系的健康紀錄資料庫,注意是否出現與任何醫療介入有關的有害後果,那麼我就會深受感召,和你聯手踏上戰場。


但在許多方面,這和風險管理或警戒都沒有關係︰而是事關文化、人之常情和日常危害民眾的因子。在記者眼裡,自閉症是特別耐用的症狀,對我們也是,同樣的,預防接種也引人注目和關切︰這是普遍施行的計畫,與「個別化照護」現代觀點相左、接種和政府密不可分,接種要給孩子打針,讓他人有機會怪罪某人或某事,說他們該為某起慘劇負責。


這類恐慌的起因向來都比其他事物還更情緒化,因此帶來的傷害也大半如此。自閉兒的家長飽受折騰,充滿內疚、疑慮,不斷自責,總覺得自己犯了什麼錯,才讓子女受到傷害(p. 345)


民眾的正義感往往導向錯誤方向︰

許多人對製藥產業的惡行都很生氣,對利潤在醫療衛生扮演的角色感到緊張不安;不過這些都是沒有實際事例和明確對象的直覺,於是這股義憤滋生的有用政治能量,便導入(浪費在)種種幼稚議題…… 大藥廠可能表現惡劣,但不代表糖錠效能優於安慰劑,也不表示麻腮風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大藥廠並不害怕食品補充藥丸產業,它就是食品補充藥丸產業。……這些公司見大家沉迷麻腮風疫苗議題,反而要大感釋懷,因為這樣一來,民眾就不會去注意製藥業界不當管理等更為複雜實際的相關問題。


若想介入決策過程,就管理大藥廠罪行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得稍微了解證據是怎麼一回事︰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為什麼藥物研究的透明度這麼重要,以及其他細節,比方如何讓研究發揮效用,如何捏造新的虛構答案(p. 351)


醫師對本書內容應該會感興趣,不幸地,書中提到許多宣稱科學的謬誤繼續在散播流傳,駁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