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理性市場的神話

看完了《理性市場的神話》,是說效率市場假說與華爾街的關係。書中提到1900年代巴奇利耶已用數學方式表達極短時間內的市場變化,其師著名科學家龐加萊則指這種方式的限制在於人並非獨立行動︰

常態分配或鐘型曲線是無數隨機與獨立原因的結果。龐加萊寫道,「人類聚在一起時,不再依靠機率做決定,彼此也不再獨立,而是彼此互動。很多原因會發揮影響,會困擾群眾,拖著群眾忽東忽西,但是有一件事情群眾無法摧毀,就是巴努奇所說的羊群習慣。」(p. 50)


1940年代,自統計學進入經濟學已有一段時間,霍京從價格研究中指出,假如市場有能力收集資訊,價格變化必定會有隨機性質︰

「經濟事務中最完美的期望必須容忍重大錯誤,因為結果要由無法預測的未來事件決定。因此,市場期望具有某種必要的不精確性。」(p. 91)


1950年代馬可維茲將統計學引入股市,雖然他清楚知道其模型與現實的差別,但華爾街卻置之不理︰

馬可維茲知道,他從統計學家觀點所看到的風險,是以平均數為中心分布的可能結果,這種風險不見得是投資人關心的風險,投資人比較關心什麼事情可能出錯,比較不關心什麼事情可能意外地正確無誤。

...他也承認,不同投資人追求的最高目標不同,他把最初投資組合選擇公式的目標,放在追求預期財富的最高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會對極端的結果,賦予高出很多的權數,要是一種投資有可能得到驚人的報酬,用幾何平均數的方法,會促使你在這項投資上投入很多錢——除非其中也有可能讓你賠得一乾二淨的機率,如果是這種情形,你根本不應該投資(0元乘以任何數字,結果仍然是0)。


馬可維茲努力依據華爾街的現實狀況,擬出他的建議,華爾街卻很少人了解這一點。馬可維茲曾經試著對一家很小的券商主管,推銷他的方法,說明他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追蹤旗下分析師幾年內的預測結果,了解他們正常的誤差幅度,知道其中是否有系統性偏誤,然後把平均誤差比率,納入投資組合選擇公式中。這家公司的老闆是老手分析師,當時仍負責選股,他手下沒有一個人,敢想像測試他的預測精確性。馬可維茲回憶說︰他們的反應是︰『不用了,謝謝你。』」(pp. 107-109)


1958年莫迪里安尼與米勒的「M&M資本結構理論」則成為財務學的重要基礎︰

第一篇論文指出,公司怎樣籌募資金不重要,第二篇論文認定公司是否發放股息給股東不重要。(p. 135)


年輕學者在財務學舊研究方法中沒有既得利益,因此莫迪里安尼和米勒的主張對他們很有吸引力,在系統和邏輯十分流行的當時,為財務問題的研究,提供了有系統又合乎邏輯的方法,也讓運用理論的學者,將來有機會指導企業主管,這種希望最後終於實現。M&M資本結構理論是幾一年後號稱「股東價值」(shareholder value)務實哲學的先驅...... M&M資本結構理論的意義是︰身為企業經理人,只要你做的事情能夠讓股東滿意,你就做對了(p. 136)。


1960年代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開始相信市場完美無缺,其中一位學生法瑪提出市場效率假說︰

「在動態經濟中,總是會有新資訊造成內含價值不斷變化,因此,能夠持續一貫預測新資訊的樣子、評估新資訊對內含價值影響的人,通常會比沒有這種能力的人,賺到較多的利潤。」


但是如果這種「超級」分析師夠多,他們的存在應該會「確保實際市場價格以所有可獲得的資訊為基礎,估計出正確的內含價值。」法瑪把這種狀態稱為「效率市場」...他寫道,「在效率市場中,很多互相競爭參與者的行動,應該會使一種證券的範圍距離以內含價值為中心,隨機波動。」(pp. 152-153)


1967年,推動芝加哥大學隨機漫步研究的羅伯茲建議同事,整理效率市場的意義。他提出的分類後來經過法瑪修正,變得更完美。「弱勢」效率是過去的隨機漫步假說︰你不能期望藉著利用市場過去波動的資訊打敗市場。「半強勢」效率的意義是︰你不能利用任何公開資訊打敗市場。「強勢」效率所說的市場極為完美,連能夠接觸內幕資訊的投資人,都不可能打敗大盤(p. 157)。



效率市場假說自1970年開始打進企業界,1980年代末已成為主流意識形態,企業經理人唯一有意義的目標是股東利益,萬能的金融市場則會指導企業行事。

然而1970年代中期起經濟學對理性預期提出質疑,格羅曼斯與史提格里茲的論文是其中之一︰

兩人運用以理性預期為基礎的數學架構,同時在論文中引用不少海耶克獲得大家認可的說法,證明強勢效率市場假說可能不正確。他們也用比較不明顯的方式,指出如果資訊代價低廉,由理性投資人構成的市場幾乎就不會有交易,因為所有投資人都會得到相同的資訊,進而得到相同的結論,如果市場沒有花費高昂成本挖掘的資訊或不理性(或兩者都具備),市場不可能存在(p. 247)。


卡尼曼與特佛斯基的研究則更具影響力︰

卡尼曼與特佛斯基問道,大家到底怎麼評估不確定的展望?首先,大家對現有狀況賦予很高的重要性,處理現在財富的減少、和處理未來利得的減少時,採用的方法不大相同。第二,大家看待渺茫的機率和幾乎確定的機率時,和看待介於兩者之間的機率不大相同。用圖表的方式表現時,結果不是代表持續一貫風險與報酬交換的平滑曲線,而是在不同狀況下做不同交換結合、形成的起伏曲線(p. 249)。


他們的研究影響經濟學家泰勒,使後者在經濟學界積極推動行為經濟學。同時,史密斯與普洛特則以實驗經濟學說明,經濟理論可能與現實不符。

席勒則從股價遠比股息波動的發現中提出疑問︰

從觀察到股價波動難以預測,進而斷定股價一定正確無誤,是「經濟思想史上最重大的錯誤之一,這種說法明顯的邏輯錯誤令人驚異,結論的威力與影響也令人驚異。」(p. 264)


到1990年代法瑪自己以資料測試效率市場假說時也發現問題︰

法瑪重新測試他當年結合效率市場與資本資產訂價模型、形成的聯合假說後,發現這種假說有所不足,結果他沒有拋棄效率市場,而是拋棄資本資產訂價模型。但是他無法提出可信的假說,取代這個模型... 他們進行資料採礦練習時,發現歷經時代考驗的幾種華爾街策略,確實是能夠持續賺錢的策略,卻從1960年代開始,遭到財務學者鄙視為民間傳說或更糟糕的東西。法瑪的很多同事和學生現在想到︰嗯,這些打敗大盤的事跡當中,或許真的有點道理(p. 278)。


施萊佛和衛希尼則看到,在泡沫時以套利行為令市場價格回復的限制︰

施萊佛和衛希尼主張,靠著逆勢操作,希望結束這種熱潮的人,會變成最難保住顧客或借到錢的人。他們寫到,「套利需要資本,套利容看出最好的機會,也就是看出他們希望賭的錯價變得更為嚴重時,卻可能變成受到最多限制的人。此外,他們進行最初的交易時,對這種情境的恐懼會使他們變得更小心,因而使增進市場效率的效果降低。」(p. 327)


作者指,效率市場假說雖然受到批評,但行為學派解釋各有不同,難以成為市場行為理論,雙方仍然是勝負未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