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1929大崩盤

看了高伯瑞的《1929大崩盤》,就是抽述當年美國股市恐慌的前因後果。序言中作者提及關於本書的趣聞,有次作者去機場書店問有沒有本書出售,店員說︰「這可不是一本你能在機場中販賣的書。」(p. 23) 順帶一提,本書英文原名是The Great Crash

作者一開始提到在1920年代的股票榮景中,股票抵押品的情況相當普遍︰

在股市中,投資人可以獲得融資購買股票,他可以完全擁有這些資產。然而他卻也能藉由把股票留在經紀人處,當作融資的擔保品,因而擺脫擁有的最大負擔——拿出現金。買主又能得到股價上漲的利益——股價上漲,但當初購買價並沒有隨之上漲。在股市中投機的買主也能獲得他所購買股票的股利分配。然而,在過去的情形,這些公司盈餘幾乎一定不如融資所要付出的利息高,通常盈餘的金額要少多了。股票的收益率經常是從無到1、2%,但是融資的利息時常是8、10%或是更高的利率。投機客願意支付利息,放棄股票的所有權,只為了獲得漲價的價差(p. 47)。



1928年年底經紀人同業拆款達60億美元,屬前所未有。

對於1929年初市場似乎日益失控地狂熱,政府卻袖手旁觀,作者指出︰

一個泡沫是很容易刺破的,但若用一根針點入,然後讓它逐漸縮小則是一樁極精細的工程。在那些意識到1929年早期究竟發生了何事的人之中,有些人懷抱著希望,但是沒有多大信心景氣可以逐漸下降。真正要做的抉擇是,在採取立即而精心設計的行動之後立刻崩盤,還是緊跟著更嚴重的災難之間做選擇。當災難來臨時,當然應該有人為最終的崩潰負責。毫無疑問地,如果景氣被人刻意瓦解,應該要有人負責(p. 55)。



換句話說就是誰都不想負上觸發崩盤的責任,大概是出於同樣理由,即使在崩盤開始出現時,聯邦準備理事會的回應居然是保持沈默。

投機狂熱時期普通股的需求遠高於供應量,催生出名為投資信託或投資公司的投機工具︰

投資信託並沒有創立新的企業或是擴張老的公司。它只是協助人們可以經由購買新的股票擁有老公司的股份。甚至在美國的二〇年代,現有企業可使用、或新企業可創造的實質資本,其總額都有所限制。投資信託的好處是,它可以讓公司股票的總量與公司現有資產的數額完全脫勾。前者可能是後者的兩倍、三倍或更多。因此,證券承銷業和可上市交易的股票量都大幅增加。可以購買的股票數也增加了,因為投資信託賣出的股票較他們買入的為多。其中的差額進入短期同業拆款市場、房地產或投資信託發起人的口袋。很難想像還有哪個發明更能符合這個時代的需求,或是更能消除因普通股短缺所造成的焦慮(p. 80)。



投資信託公司以著名經濟學教授為顧問,以表現公司的專業金融知識,當中包括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教授,對,就是Fisher Equation那Fisher,他在股市開始崩盤時仍然堅持股市會合理地維持在股價高原上。

當年,《華爾街日報》一直鼓吹股票狂熱是正常的,並質疑那些懷疑論者缺乏專業知識;而《紐約時報》則是不斷聲稱股市已出問題,但其後兩年股市繼續向上,到喪鐘來臨一刻,該報似乎一吐烏氣,極盡冷嘲熱諷。似乎過了那麼多年兩報的定位還是差不多。

要留意的是當年實際參與股票投機的人數只是美國人口少數,當年美國人口一億二千萬,三千萬個家庭,當中150萬人積極參與股票市場,其中︰

在1929年股市高點時,活躍的投機者人數要少於(而且可能大大少於)100萬。在1928年底至1929年7月底之間,根據當時的傳說,美國人像旅鼠一樣搶進股票市場,但全國交易所的融資戶頭大約只增加5萬戶。1929年股票投機交易引人側目的不是人數的多寡,而是它成為美國文化的核心思想(p. 118)。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後來稱為的大恐慌第一日。或者因為經濟在近幾個月步向蕭條,或者因為已經歷幾次跌市,市場信心盡失,當天早上幾小時股價暴跌,成交量12,894,650股,紐約證券交易所陷入混亂。之後各銀行聯手試圖穩定人心,但相對於急劇跌勢,任何人都顯得無能為力。10月28日開始一整個星期,市場滿目瘡痍。之前備受讚譽的投資信託公司,現在成為崩盤的加速器︰

現在也很清楚的是,一度被視為高股價的牢撐和防止崩跌的內建機制的投資信託,如今成了股市疲軟的真正原因。就在兩個星期以前,人們表現出淵博的知識、熱切談論槓桿的操作,現在完成產生相反的作用力。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減除投資信託公司手中普通股的價值(p. 170)。


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刻像那幾天一樣,有那麼多的人那麼緊急地需要那麼多的資金。凡是被市場「卡」住的人,都讓債權人得以像蝗蟲一樣將他鎖定。那些無法應付保證金催繳令的人,想要賣掉手中的一些股票,以便能保住其餘的資產,然後伺機翻身。但是現在這些人發現,他們手中投資信託的股票不但賣不到好價錢,其實根本已經分文不值。因此,他們被迫賣出手中的績優股票。像美國鋼鐵、通用汽車和AT&T這樣優秀的公司,其股票在市場上以不正常的巨量被脫手,對股價產生前面已經充分展現的影響。投資信託的泡沫已經破裂,而且以葛氏定律(Gresham's Law)——劣股逐良股的方式展現在眼前(p. 171)。



股市崩盤後,因景氣而放鬆戒心的人們,再度開始警戒地懷疑別人,繼而發現景氣中不少挪用公款、內幕交易、造市、避稅等行為。政府面對崩盤只是裝作認真地開會。民眾開始將矛頭指向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及其行為可疑的總裁理查‧惠特尼(Richard Whitney)。作者指1929年美國經濟有五項問題︰

1. 所得分配不均 — 消費較受投資與奢侈品花費影響,而股市崩盤令這類花費大幅減少
2. 企業結構不良 — 眾多企業經營不善,甚至可能是騙局,而通貨緊縮則令企業投資受限
3. 銀行體系不良 — 缺乏存款保障及緊急融資渠道,造成恐慌下銀行因擠提而倒閉
4. 對外貿易差額不明 — 大量向外借貸,並無法回收貸款
5. 經濟知識貧乏 — 政府宣布減稅但成效有限,堅持平衡預算造失大量失業,過度恐懼通貨膨脹限制降低利率、寬鬆信貸、方便民眾借款的能力

第5點或多或少激起後來凱恩斯主義出現。

其後出現的大蕭條成為美國以至世界的惡夢,作者指出︰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一般人的態度是,不會採取任何措施加以阻止。也許,這是最令人不安的特點。在1930年、1931年和1932年,有一些人必須忍受饑餓,其他的人則因為恐懼將來也得忍受饑餓,而身心受創。然而還有些人因為收入減少而陷入貧窮,他們因為從光榮和受人尊敬的生活跌落谷底,遭受了極大的痛苦。仍有一些人畏懼自己也會步入後塵。同時,每個美國人都得忍受極度失望的感覺,人們似乎顯得無能為力。對於支配政策的想法,人們也顯得無可奈何(pp. 245-246)。



大崩盤過後,人們可能會受教訓,可能會避免投機狂熱,政府也整合聯邦準備制度、限制保證金下限以防止投機、設立聯邦銀行存款保險、建立福利制度保障民眾收入等,1929年那種形式的崩盤可能不會再出現。但人們受過的教訓下一代可能會忘記,投機份子總會發現可利用的漏洞,作者認為,政府不能袖手旁觀,任由另一次崩盤發生。

此書於1955年初版,來到2009年出中文版新版,自然是因為新一次金融危機,至今美國仍受稱為Great Recession 或Lesser Depression的影響,人類總是犯上相同的錯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