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

看完了《為什麼我們經常誤解人心》,探討人類理解他人能力的局限。一般人相當善於猜測群體他人整體而言對自己的評價,但對特定旁人如何看待自己只有極有限理解。相較於陌生人,人們估計熟悉者心思的準確度較高,但差異甚微,反而是自認理解他們的自信遠超於實際能力。

人們對自己理解錯誤的部份,是人可以清楚意識到自己的態度、信念、意圖、感受等大腦完成產品,但察覺不到大腦建構這些產品的過程,因此不能認知大腦所犯的錯誤。情境觸發因素與無意識關聯是影響大多數想法與行為的來源,但人們對此沒有察覺。對自己心思進行內省,與推測別人心思的方式差不多︰雖然無法知悉行為的真實起因,但藉由一套理論解釋自己的行為。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看見的就是世界實際模樣,就會認為以不同方式看待世界的人帶有偏見,而不會認為自己可能有錯。

有時人們判讀他人時,會認為他人沒有完全的人類心智。當兩個心智在實體或心理上距離遙遠,就可能不會啟動判讀他人心智的能力,認為別人較沒有頭腦。要啟動判讀心智能力,需要共同注意目標、模仿行為與模仿造成的體驗三個階段。在感官或注意力範圍外,判讀心智能力就可能不會啟動。別人與自己差異越大,距離自身社交網絡越遠,思考別人心思的相關大腦活動就越不可能啟動。

在實際上沒有心智存在的地方,人們也可能會以為自己看到心智。認知其他心智是一種腦內運作,不論對象是否真的有心智。促使人們在非人對象看出心智的因素有三︰對象看起來似乎有心智、能夠以心智予以解釋,以及與自己的心智有密切關聯。心智概念可以為缺乏適當解釋的事物提供清晰易懂的說法。當事情需要解釋,但沒有其他明顯可見選擇,人們就會以賦予心智的方式加以解釋。覺得一件事物親近,或者長期感到孤單,也會更容易將事物擬人化。

在判讀他人心思時,人們會有自我中心的傾向,以為他人的看法與自己相同。自己與他人的觀點有兩項系統性差異,其一是他人關注的事物與自己不同,其二是關注相同事物時有不同評價。沒有注意到自己與他人有不同視角,會令人高估自己的重要性與貢獻,誤以為別人對自己非常在意或不時嘲笑自己。沒有注意到別人與自己有不同詮釋,會令人不知道自己的觀點是否受鏡片影響,對別人的經驗妄下判斷。

刻板印象可以較隨機更準確辨別出族群的平均值,但會系統地誇大族群之間的差異。在現實環境中,人們得到太少資訊、以差異定義各群體,以及無法直接看到形成群體差異的真實原因,都是刻板印象的出錯形式。人們知道越少,而且無法得知遺漏甚麼證據,刻板印象的誤導就越嚴重。藉由差異界定群體,會加強想像中的差異,忽略群體之間的共通處。刻板印象會將群體差異說成源自根本、內在、穩定的特質,而不是外加而不穩定的因素,從而誤解差異的原由。

人們會以一個人的行為評斷其心思,有時會忽視做這件事時較不易見的背景脈絡。觀察更大範圍的環境不易,令人認為行為揭露一個人的內在心理,但實際上揭露的並沒有那麼多。這可能會使人把意外當成是陰謀,視好運為才華,誤以為重大問題只是心態問題,忽略更大範圍的背景,設計出無效的解決辦法。

要更準確解讀人心,更仔細觀察身體語言不是很有效的方法。身體與面部會顯露思想與情緒,但能傳達的相當有限,對理解他人幫助微乎其微。「角色取替」如果缺乏其他資訊可用,反而會降低理解他人想法的正確程度,經由刻板形象產生更大誤會,增加不信任並強化自利傾向。

作者提議解讀人心的另一方式,是努力弄懂對方的觀點,不是設想,而是直接問。別人不必然會把你想知道的事告訴你,說謊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受罰。要他人把觀點告訴你,就要減少對方受罰的恐懼。別人未必真誠了解他們自己,著重問「甚麼」會比問「為甚麼」更能取得對方觀點。為避免誤解,可以在取得別人觀點後,自己複述給他們一次,以驗證自己確實正確理解。

作者總結,想了解他人心思,多靠耳朵更勝於依賴推論。明白社會感受力有何不足,可以令人與他人分享內心思緒時更為開放,並以開放的態度傾聽他人,更謙遜了解他人的實際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