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8日 星期三

i世代報告

看完了《i世代報告》,以各種問卷調查為資料,輔以對該世代的訪談,討論1995-2012年出生的美國年輕人有甚麼特徵。i世代在高中時較少體驗過去認為的青春期里程碑,並不急著要長大。他們不在父母陪伴下外出次數比之前世代大幅降低,面對面約會次數遠較前一世代少,性行為次數與生育率較低。i世代較不在乎自己是否有駕照與自己開車,14-16歲青少年課後單獨在家與獨自外出情況較少。飲酒在18歲之前較不普遍,但大學生狂飲情況減少幅度較低,意味著i世代需在更短時間加強自己的酒量。i世代不會太反抗父母過度保護,受訪i世代認為身為小孩比成人有較少壓力與更多樂趣。

i世代各種媒體使用習慣與之前世代年輕人差別之大,可說是一場媒體革命。i世代是智能手機與社交媒體的世代,有超過75% 12年級青少年幾乎每天使用社交媒體。玩遊戲時數呈現雙峰分布,有些青少年完全不玩,有些則花費大量時間。i世代青少年比之前世代更不愛閱讀書本與報紙雜誌,較少看電視與出外看電影,由串流影音與其他線上活動取代。

i世代與同儕親身相處的時間遠比之前世代少,參加派對時數每週減少三小時,與朋友碰面的時間每週減少四小時。週五與週六晚上待在家的青少年比率上升,逛購物中心的比率下降。i世代更多在家時間大多用在智能手機,線上友誼取代了線下友誼。有些i世代指出,網上社交較為輕鬆,可以避免面對面的社交尷尬。

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調查發現,就8年級生而言,上網、社群網站、簡訊、電玩等螢幕活動與更不快樂相關,運動、宗教活動、親身社交等非螢幕活動則與不快樂減少連結。對照研究顯示停用社交媒體可以改善心理健康。花更多時間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更傾向同意覺得自己寂寞。社交媒體對年齡最小的青少年造成較大不快樂風險,年齡較小、使用時數較高的青少年憂鬱症風險越高。每日螢幕時間超過五小時令8至12年級生的自殺風險提高,當中因素之一是網絡欺凌。即使在社交網體過得很好,也無法像真人互動一樣讓年輕人發展社交技巧。生活中的重要社交判斷,如入學面試與求職等仍取決於親身互動,而i世代缺少這類經驗,更可能在這些重要場合中犯錯。

i世代在快樂程度與生活整體滿意度的自我評分比前一世代暴跌,有更高比率表示自己經常無人理會與感到寂寞。作者分析,平均而言,螢幕時間增加與親身社交互動減少會令寂寞感增加。感覺被排擠的青少年女性增幅比男性大,有更高比率表示曾經受到網絡欺凌。2012年後青少年女性有憂鬱症狀的比率急升,重度憂鬱發作比率增加。作者提出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女性在社交媒體特別容易受批評,並受網絡上性的雙重標準影響。i世代夜晚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的比率較前一世代更高,尤其是使用電子產品時間越多的青少年。夜晚睡眠時間少於七小時是憂慮與自殺的風險因子。

青少年與年輕人加入宗教比率在之前時代的下跌趨勢在i世代持續。大多數i世代仍會一定程度參與宗教,但完全無信仰人士的比率比之前世代高,「屬靈」(spiritual)比率也較之前世代低。黑人與白人禮拜與相信上帝的比率差距,以及美國南部與國內其他地區的信仰比率差距擴大。受訪的i世代指,宗教只教人不要做甚麼,並以這些規定限制別人,非常過時。他們表示希望知道人生的意義,教會應更互動讓人積極思考。

i世代比之前世代更注重安全,收交通罰單與捲入交通事故的比率較低,更願意繫好安全帶,較少乘坐酒駕者開的車。雖然i世代認為大麻風險較低,但使用大麻比率與前一世代差別不大。i世代暴力行為與性侵害問題沒有之前世代那麼嚴重。認為「危險的事有樂趣」與「有時冒險」的i世代比率比上一世代同齡人都要低。關注安全的另一面,是i世代遠離與自己觀點不同的人,在大學也要求有「安全空間」以避受不同言論冒犯,以保障「情緒安全」。當遇到令自己反感的情況時,i世代較傾向訴諸更高層權威,如要求大學管理層解決,而不是當面回應或自己採取行動。作者指,關注安全有得也有失,i世代較謹慎小心,較少魯莽行為,同時不願冒險卻會令他們面對風險時變得脆弱。

i世代注重經濟成功,但自戀程度不高,更多疏離感與憤世嫉俗。認為上學開心、喜歡上學、課程有趣、課業有意義的i世代學生比率比之前世代低。i世代12年級學生較少認為學校學到的事對未來人生很重要,以及在校成績對找到好工作很重要。i世代大學生則更多認為讀大學是為了找更好工作。i世代比前一世代更多認為幫助有困難的人很重要,但捐款給慈善機構的意願則較少。i世代中上網時間較多的組別並不是社群參與程度最高的一群。

i世代對職場社交興趣較之前世代同齡人更少,比上一世代對工作更講求實際,更願意加班,同意「錢夠了就不想工作」的比率減少,但「不想努力工作」的比例差不多。受訪i世代對工作隱約透露出疲倦感,只要有工作償還學貸就好。i世代的創業意願比上一世代更低,更多年輕男性沒有找工作。12年級生i世代更大比率認同接受現狀比嘗試改變快樂,並更多感到嘗試前進時受阻。遠較前一世代比率高的i世代認為女性在大學教育與頂尖職場受歧視。i世代更少期待30歲能成為專業人士或管理層,更不確定未來是否成功。i世代比上一世代更認同廣告與消費的作用,更渴望獨戶住宅,但較少注重時尚,較留意突顯自己與功能合符自己需要的商品。

i世代更認為婚前與青少年性行為完全沒有錯,但伴侶人數比之前世代低,沒有性伴侶比率則更高,兩者在女性改變更為顯著。部份i世代表示性行為有性病與性侵害風險,或是不願參與約炮文化。性行為減少另一可能原因是網絡色情資訊流行,與真實性愛的距離越來越遠。有部份人也可能覺得色情影片已經足夠,不用冒險與真人發生性關係。

i世代較少認同愛情值得冒險,較認為談戀愛壓力很大,並害怕受傷害與依賴對方。表示想結婚、有終身伴侶與絕對希望生孩子的i時代比率與之前相去不遠。他們較多贊成先同居,認為養家的重要性排在經濟富裕之後。受訪i世代表示要在經濟方面準備好才考慮結婚生子。i世代18-29歲未婚比率應會延續之前趨勢上升,在經濟不安定更常見下,首次生產年齡也應該會繼續延後。

i世代支持同性戀與同性婚姻的比率比之前世代更高,在訪談中對跨性別人士有所了解,但未有既定答案。i世代比之前世代更認同職業婦女能與子女建立溫馨關係,更不同意母親有工作會令學齡前兒童受苦,但不同意「男主外女主內是最好安排」的比率只比前一世代稍高,遠不及1990年代的8-12年級生水平。

2014年多宗警員槍擊黑人案後,12年級生認為警察做得很糟以及黑人、白人關係惡化的比率急升。i世代有更多與其他種族相處的經驗,但i世代白人認為身邊人有部份是其他種族「令人嚮往」的比率與上一世代差別不大,大約四分之一,黑人與拉美裔人比率是三分之一。這顯示多元環境對i世代只是「可以接受」,但不到「令人嚮往」的程度。雖然這可能反映i世代並不在意種族,但這也可能會忽略不同膚色學生的經歷差異。在白人對黑人的負面印象中,除了70歲以上組別外,2014-16年i世代與同期較年長年齡組別的態度相距不遠,但更高比率i世代白人認為黑人懶惰。

i世代較有可能支持限制言論以阻止冒犯弱勢族群。在近年有更多美國大學演講受邀人言論不受學生歡迎而被取消邀請的例子。作者對自己部門的大學生調查發現,有超過四分一受訪者同意上課時說出「種族層面未顧及聽者感受」的教職員應被免職,38%受訪者認為種族平均差異不應在課堂討論。作者認為這會令有可能促進理解的交流都會被噤聲。難題在於,甚麼言論會冒犯到人莫衷一是,但只要冒犯到一個人,就可能會構成「微侵略」而被投訴。

i世代與前一世代一樣有較高比率拒絕主流政黨認同,不論政治立場都會用個人主義理由解釋自己的選擇。i世代自認是保守派的比率比前一世代高,非常偏向保守派比率則是調查以來最高。他們更關注保守派的經濟議題,對保守派社會議題的關注較少。同意大麻合法化、墮胎合法化、廢除死刑與反對槍械銷售限制的i世代比率比前一世代高,更高比率不同意全國性健保方案。這反映出i世代的自由意志主義觀點,以個人至上的方式思考。兩項例外是大學教育與育兒,受訪i世代表示支持政府資助大學教育與育兒開支。

i世代不滿意美國國家現狀,對教育、媒體與政府的信任都比之前世代同齡人下跌,這與整個美國社會的趨勢一致。i世代對政府的興趣較之前世代低,參與政治行動的百分比下跌,對於自己能否影響政治或政府感到懷疑,對新聞不感興趣。

作者提出,很多i世代知道沈迷智能手機並不好,最好延後子女擁有智能手機的時間點,並限制使用時間。睡覺時手機不可放在三公尺範圍內。不論青少年或成人,都要懂得適時放下手機。父母需要與青少年討論與性有關的網絡問題。上網對減少寂寞與憂鬱沒有幫助,面對面社交則有許多好處。對於i世代成長過程較慢,未有足夠經驗就進入大學與職場,父母可以放寬宵禁與和朋友出遊規則,鼓勵子女考駕照。進入大學前空出一年「空檔年」或許也有幫助。

作者認為學校管理者應謹慎將「安全」當成理由,過度保護學生會令他們上大學時感到害怕。反欺凌計劃過度擴展,防止任何「情緒傷害」,可能令兒童變得凡事害怕受傷。在大學面對爭議觀點時,相比強調「創傷」,嘗試討論、忽視、反證都是比較好的做法。隨著i世代大量在網絡學習,學校需要教授如何查證來源與評估證據的課程。

i世代更願意專注在工作,渴求穩定與證明自己,較不傾向創業,期望較溫和,害怕犯錯。在職場上,i世代需要詳細指示與額外引導。僱用i世代的企業需要強調安全感,並提供怎樣與其他年齡有效溝通的指導。i世代對種族、性別、性傾向、跨性別議題更有意識,企業需注意他們會否感受到微侵略。

整體而言,作者指i世代更多感到害怕、成長步調慢、重視安全、對經濟前景不安、面對螢幕社交、真實互動減少。他們是人身最安全,心理最脆弱的世代,更注重工作與現實,對平權、心理健康、LGBT權利更有意識,並更少投入宗教體制。

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

看完了《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與較聳動的標題不同,書中內容是論證身為子女本身沒有帶來特定的義務,但不代表子女對父母沒有義務(例如身為平等的人之間的義務),也不表示子女與父母建立良好關係不可取(作者認為這是有價值的)。

作者首先從子女要為父母照顧他們的犧牲還債這觀點著手,指出債務人還清債務義務就結束,但親子關係並非如此。孩子一開始就負債的想法不是家庭關係的準繩。此外,償還債務的內容並不明確。如果親子關係理解為債務關係,當中問題是缺少協議。子女出世時沒有選擇,必須依賴父母付出。只因是某人子女就欠父母債務的想法,在忽略、虐待子女的父母身上也不能成立。這樣子女義務就會變成與父母照顧品質掛勾,而對父母教養義務的評價在親子間可能有極大差距。最後,負債的想法對親愛關係造成阻礙,子女會被逼保持距離,想辦法逃離這個困境。

子女是否有道德義務對父母感恩,作者指出,為了自己存在「必須」感恩父母,就像是說孩子出生時就負擔債務,或者強逼他接受一份禮物,他必須終身心存感激。然而,存在本身不盡然是好的,大概只有對生命有正面評價的孩子才會把生命當成禮物。這樣對父母感恩就會有另一項先決條件,也就是對接受到的好處有正面評價。

這種「感恩債」也會遇上問題,父母執行撫養義務大都是父母同意與明白的,孩子感恩是一項美德,但不是可以被要求,受第三方批評的義務。只有當人們不是被強逼接受禮物,也就是能夠拒絕這份禮物時,感激似乎才有道理。假如父母先是無條件幫助子女,子女成年後父母指責子女不知感恩,作者認為這樣不公平,這種情況下感恩不是必要的義務。

孩子對父母沒有感恩的「義務」,不代表感恩的孩子有問題,培養表達感恩能力甚至是件好事。批評感恩債也不意謂世上沒有不知感恩的孩子。如果感恩之心在親子關係之間蕩然無存,可能要問親子關係是否徹底失敗,成年子女才沒有看見感恩父母的理由。

作者稱以債務與義務角度看待親子關係為交易的觀點,但親子關係不是交易關係,父母對成年子女的期望大多不是物質補償,而是孩子自願關心父母。我們可以從親子為彼此「做了甚麼」,轉換觀察身為父母與子女對彼此的「意義」。

子女的義務能否理解為類似友誼的義務?固然親子之間在親屬關係以外也可能做朋友,但這沒有說明身為子女的普遍義務。子女義務與朋友義務的類比,只適用於對父母真的有好感那些孩子。此外,家庭結構不可能出現朋友之間的協商,友誼需要長時間培養,彼此關係較平等,但這種關係在家庭並不存在,尤其是孩子的童年階段。

不同於朋友,父母必須管束孩子,在孩子犯錯時自己也容易受傷,並訂定親子關係的規則與內在結構。孩子與父母無法互相選擇,也無法徹底擺脫家庭關係,僅因為偶然的身份而負有義務並不合理。家庭關係本身是非自願的,但家庭成員間的親密關係不是非自願的。情感緊密聯繫會衍生出特殊理由照顧父母,但僅是身為孩子不負任何義務。

親屬關係是否帶有合理的要求與義務?如果親屬關係真的存在道德面向,似乎也只要求父母對子女負責任,父母有義務向子女揭示父母的身分。但孩子是否因親屬關係而虧欠他們的父母,生命禮物的論點在前文已被駁斥,我們對自己出身與家庭歷史的興趣,也不能導出道德上的義務。一個人對在自我認識中十分重要的家庭歷史漠不關心,我們可能會覺得可惜或奇怪,但他們的行為並沒有可以道德譴責的錯誤。人們既不必定需要基因上的親屬關係拓展自我身分認同,也不只有家庭才是人格基礎的來源。

對於親子關係本身已包括特殊的子女義務這說法,作者指出這令負擔義務的理由看來像是循環論證︰我們有義務,因為我們是有義務的人。面對我們擁有的角色與責任,我們可以採取自己的態度,而不是機械臣服現狀。如果孩子與父母都重視彼此的關係,他們會小心維持,認為有責任關心對方,因為他們是心中重要的人。但如果關係破裂,單是親屬關係不能產生子女的義務。

父母與子女在家庭關係中特別脆弱,所愛的人讓人們快樂,也會讓人們受傷。子女中斷聯絡常令父母覺得心痛。既然父母特別容易受到傷害,子女是否有義務格外顧慮父母的願望?正如書中反複提及,親子關係無法解除,也無法另找他人取代。

因關係而產生的脆弱點有三個面向︰共同的活動計劃、自我身份認同,以及私密關係帶來的特別傷害。假如孩子沒有被徵詢過就被捲入父母的期望,他們是否可以禮貌回絕?子女沒有做父母期望的事,是否傷害了一個合理要求?作者認為沒有,為了形成自己的身份認同,有時候必要保持形式距離,讓孩子不用一直兼顧父母的感受與願望。但這不表示子女應該完全不理會父母受了傷。身為成年人必須尊重待人,重視別人表現的脆弱點。如果不能顧慮別人對自己的願望,也可以表達自己的遺憾,不實現那個願望,但表現出重視。子女有義務不濫用親密關係,不利用別人的信任,但這不是子女的特殊義務,而是普遍原則︰非不得已不可互相傷害。

雖然為別人服務有各種優點,但作者提醒,父母老去加諸子女身上的負擔可以很沈重,尤其是要求子女負擔一般照顧的普遍財。社會可以設計方案提供這些普遍財,減輕子女負擔與父母依賴,家庭成員才有更多空間互相扶持,細心經營相處之道。

作者總結,本書否認子女義務——單純因為子女是父母的孩子而要對父母負擔的義務——的存在。這不表示家庭不受道德約束。家庭成員必須互相尊重,禁止故意傷害對方,因為彼此都是有尊嚴的人,是道德共同體的成員。與其他關係不同,家庭無法選擇,這可以是潛在的價值。因為家庭成員不能挑選,我們不需要與他人競爭,可以簡單做自己。非自願的關係也強逼我們與現實妥協,不能生活在狹窄的同溫層中。

好的生活不是只有道德與義務,還要有靈活手腕做好我們想做的事。希望重視家庭和諧,在本書討論中可歸納出幾點應注意的普遍原則︰一,知道父母面對他們的特殊脆弱點,他們會考慮有甚麼可能傷害父母,謹慎行動,也不會忘記考慮自己。二,清楚自己對父母有多重要,親子在很多方面是「命運共同體」。三,既重視父母,也重視自己,並清楚自己的需求。四,知道家庭是個結,每一個決定都會牽涉他人。五,好的子女對面也必須站著好父母,以尊敬友善的態度面對成年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