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第一次世界大戰

看完了尼爾·費格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作者指本書嘗試回答關於一戰經濟史及社會史的十條問題︰

1. 這場戰爭是否不可避免?
2. 德國領導人為何在1914年孤注一擲?
3. 為何英國領導人決定介入?
4. 這場戰爭被公眾輿論熱烈歡迎嗎?
5. 宣傳是否令戰爭持續進行?
6. 大英帝國經濟優勢為何未能令同盟國快速戰敗?
7. 德國的優勢軍力為何在西線無法擊敗英法軍隊?
8. 為何人們繼續戰鬥?
9. 為何人們停止戰鬥?
10. 誰贏得了和平,誰最後為戰爭買單?

作者的答案大致為︰

1. 戰爭並非不可避免。當時反軍國主義聲浪正在升高,外交手段曾經成功化解強權間的帝國主義衝突。英國與德國沒有締結正式協約,主要是因為德國對大英帝國沒有構成足夠的威脅。

2. 德國領導人採取行動,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衰弱,由於政治與財政限制無法贏得軍備競爭。作者認為,假如德國軍國主義程度能夠與法俄相比,就不會有太多理由認為自己衰弱,也不會冒險發起先制攻擊。

3. 英國介入歐戰是將領與外交官秘密計劃的結果。對法國的官方參加歐戰承諾並不存在,英國政府也不認為必須支持比利時中立。英國參戰的關鍵,是一小群人誤讀德國意圖,並誤導下議院,卻同時不做任何準備工作。假如英國置身事外,德國的戰爭目標——俄國在東歐受挫、中歐建立關稅同盟、德國接收法國殖民地——與英國利益互補。

4. 戰爭初期如此多人志願從軍,理由之一是當時失業人口因戰爭大幅增加。許多人對戰爭並不歡欣鼓舞,意識到這是一場「末日大戰」。

5. 戰爭令許多報紙流通量巨幅增長,但大多數報紙仍受到財務損失。戰爭宣傳越靠近前線效力就越低,只有基於事實的宣傳才能有效強化戰鬥意志。

6. 協約國有明顯經濟優勢,但英國與美國運用資源的效率低下。德國也沒有被所得與短缺食物分配不佳拖垮。

7. 同盟國軍隊殺敵能力遠比協約國高,協約國的消耗戰戰略也沒有成功。1918年夏天形勢翻轉,更大問題是出於德國戰略錯誤,而不是協約軍進步。

8. 士兵繼續作戰不是因為國家強逼,也不是受軍國主義洗腦。關鍵在於︰士兵繼續戰鬥,是因為覺得沒甚麼大不了。士兵並不厭惡殺人,也常常低估自己被殺的機率。戰鬥的士兵也只活在當前與下一秒,當戰爭開始像是永不結束,宿命論就在士兵之間流行。

9. 1918年8月德軍崩潰,大批士兵投降,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戲劇轉變不易解釋,可能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投降與接受戰俘都是危險的事。更有可能是,1918年春季攻勢明顯失敗、德軍將領魯登道夫呼籲停戰,以及疾病問題擴大,導致德軍士氣普遍低落。德國士兵願意投降,並不是對暴力感到厭倦,證據是在東歐及其他地方戰爭仍未消減。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君主制與共和制長久衝突歷史的轉捩點;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奪權;戰勝國付出的代價遠超所得利益;一整個世紀經濟進步的成就受到摧毀;以「民族自決原則」當成和平指導原則是致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