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8日 星期一

歷史大口吃

看完了《歷史大口吃》,主題是食物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影響,核心是「人類改變了植物,而植物又回過頭來轉化了人類」。農業孕育出文明,食物貿易讓各地互通,吸引歐洲國家建立全球帝國,蔗糖與馬鈴薯是工業革命的基礎,食物也是戰爭的關鍵。二十世紀的綠色革命,則令世界人口急劇增加。

耕地不僅是由生物組成,也同時是技術構成的風景,在一萬年前左右開始在各地獨立出現。玉蜀黍是馴化作物的最好實例。相對其近親,玉蜀黍的穀粒外露,在大自然處於繁殖劣勢,卻更吸引人類種植。玉蜀黍的穗較大,方便農夫採集,在馴化過程中越長越大,變得只能仰賴人類才能存續。以玉蜀黍為主食會缺乏離胺酸與色胺酸,以氫氧化鈣處理的人類技術才讓玉蜀黍可以維繫整個文明。水稻與小麥等其他作物也一樣,在馴化過程中成為更方便的食物,但也是在自然中更脆弱的植物。

人類學與考古證據顯示,相對於農牧,以漁獵—採集維生的人工作時間較少,營養較充足,身體較健康。既然如此,為何人們要開始農牧?簡單答案是,採行農牧是漸進過程,人們不明白發生甚麼事,直至為時已晚。其中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約公元前九千五百年開始,氣候突然變得溫暖、潮濕而穩定。人們也更為定棲,加上人口增加壓力,逐漸依重可保存的多產穀類。藉由農牧生產補充糧食,逐漸由選擇變成必要。

農業密集化讓人們分成不同工作與專業,也出現貧富之別,權力從對食物的掌控而來。在漁獵—採集中,共享較能確保大多數人在大部份時間有食物,讓群體生存的機會較大。當人們逐漸轉為農牧,可以積聚剩餘物資,就會開始出現社會區別。

從平等到分層過程中,其中一個重要階段是「大人物」的出現。大人物的功能有如物資交換所,決定如何最好分配物資。大人物的地位取決於其慷慨與分享,沒有強制追隨者的能力。從大人物發展為強勢領袖的過有許多不同理論,有理論主張是農業工程增加大人物的權勢,有理論認為穀倉令大人物得到流動資本,有理論則指爭奪農地的衝突令勝利者以統治階層出現。到了早期城市出現,社會分層無疑已經發生。

在早期文明中,社會結構由食物界定。人們以食物與農務繳稅,食物也是臣屬邦國的貢品。菁英階層向神祇供奉牲品獻祭,讓神祇能繼續賦予自然界生命,同時讓菁英階層成為農民與神祇之間的媒介,以正當化財富與權力分配不平等。

香料是羅馬帝國時期的奢侈進口貨,對香料的熱愛也驅使歐洲人探索世界。羅馬帝國派船隻行經印度洋,航向印度購買異國珍奇。香料也經陸路橫越世界,不同地方的貿易連接中國與地中海東部。沿貿易路線流動的不只是貨物,也包括發明、語言、藝術風格、習俗與宗教。商人與地理學家互相依靠,製作更精密的地圖。伊斯蘭教透過貿易傳播,遠及香料群島,成為貿易網絡的共同法則,也令歐洲排除在印度洋貿易之外。

十四世紀,香料貿易為歐洲帶來黑死病。1453年君士坦丁堡落入土耳其手中後,歐洲的東方貿易路線完全封鎖,歐洲香料價格日漸提高。歐洲航海家開始探索繞過伊斯蘭地區到印度的航線。哥倫布在向亞洲探險時,因錯誤的計算發現美洲。達伽瑪在1497至99年成功沿非洲航向印度,其後葡萄牙以武力試圖控制香料貿易。作者稱香料為「帝國的種子」,因為香料貿易,歐洲各國開始在世界各地爭奪利益。

自哥倫布後,全球作物以前作未有的速度與規模遷移,其中主角是蔗糖與馬鈴薯。甘蔗原產於太平洋島嶼,歐洲人在美洲建立甘蔗園,從非洲輸入大量奴隸,讓蔗糖成為十七至十八世界大西洋貿易主要商品之一。製糖過程也使工業組織新模型更為具體,組織生產線、運用動力裝置與機械與工人分工大規模出現,都是自甘蔗園而起。

十八世紀一連串饑荒,令馬鈴薯在歐洲得到普及。玉蜀黍與馬鈴薯使歐洲在同樣面積土地生產出遠較多的糧食,加上農業技術改善,令人口快速成長。到十八世紀末,農產量上升似乎已追不上人口成長。馬爾薩斯在1798年出版《人口論》,認為人口成長速度必定會高於糧食生產增加,造成糧食短缺。雖然後來證明,人類將會有史以來第一次,人口成長不受以往的生物性限制束縛。

這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事件就是工業革命。作者指,英國工業化是幾種獨立發展趨勢驗合的意外結果,最重要的三項是︰農業生產力提高,促使手工藝更專業化;石化燃料的使用增加;以及更為依重進口食物,當中愛爾蘭人吃馬鈴薯,並生產小麥出口至英格蘭。1845與46年,愛爾蘭馬鈴薯絕收而陷入嚴重飢荒,逼使英國國會廢止《穀物法》,不再限制糧食進口。工業革命也許終究沒能令人類逃離馬爾薩斯陷阱,只是從農地限制危機,轉換成大氣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危機。

在戰爭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武器,就是對食物供應的控制。在機械化運輸出現前,糧食與秣料供應通常嚴重限制軍隊行動。士兵通常在行軍途中從周圍國家搜索食物,這視乎行軍路線周遭國家的富庶程度。古代運輸糧食的最佳方式是船運,但受到港口位置所限。

在十八世紀歐洲,物資積存在補給站,由專門馬車運送,意味著無法實行閃電攻擊與長期行軍。拿破崙改變了當時做法,重新以極簡方式規劃後勤,軍隊以輕裝行旅,並就地取材。法軍以此在1805年奧斯特里茨戰役先後擊破奧軍與俄軍,但1812年侵略俄羅斯卻因俄方焦土策略而缺乏補給。

1810年罐頭食品在法國問世,隨後軍人開始攜帶各種罐頭口糧作戰。同一世紀機械化運輸出現,士兵、糧食與彈藥通過鐵路與蒸汽火車快速運輸。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北軍洗劫農場與磨坊,並拆毀通到的所有鐵道,令南軍兵糧不足,無法防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罐頭食物與鐵路運輸令士兵守在塹壕時,可以持續得到給養。到坦克車預示機動化戰爭時代來臨後,供應燃料與火藥,就變得比供應糧食更為重要。

在二十世紀中葉,食物成為政治意識形態的武器。1948年蘇聯封鎖柏林,美軍空運物資回應,將之用作對抗共產黨的武器。蘇聯史達林在1929年宣佈農場集體化後,以搜刮糧食對付宣稱的「階級敵人」。以史達林為榜樣的毛澤東在1950年代推行大躍進,也令大批農民挨餓,造成歷史上最慘重的饑荒。由於長期無法穩定糧食供應,蘇聯在1991年正式消失。

現今公然以食物為武器較為少見,但食物在西方民主國家找到更微妙的政治角色,當中的因素包括︰全球化令西方消費者能買到各種食物;人們對選擇食物的後果與政治運作更感興趣;食物可以聚集更廣泛的社會關注。由最早的廢奴運動,到現在公平貿易、環境保護與反外國食物,都以食物為發送社會訊號的強力手段。但作者指出,真正的變革終究需要政府採取政治行動,選擇食物絕不可能取代在投票箱投票。

二十世紀人工合成氨與高產量「矮性」品種引起綠色革命,令糧食供應增加七倍,增長速度超過人口成長的三點七倍。綠色革命幫助數億人脫離貧窮,為亞洲經濟興起提供基礎。然而,也有批評者認為綠色革命嚴重破壞環境,逼使農民不斷依賴昂貴的種子。作者提醒,任何新綠色革命都需要學習1960年代以來學到的教訓,匯集不同農業技術運用於不同地區。

作者總結,食物一直是人類歷史的基本成份,在未來也肯定是不可或缺。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第一次世界大戰

看完了尼爾·費格森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作者指本書嘗試回答關於一戰經濟史及社會史的十條問題︰

1. 這場戰爭是否不可避免?
2. 德國領導人為何在1914年孤注一擲?
3. 為何英國領導人決定介入?
4. 這場戰爭被公眾輿論熱烈歡迎嗎?
5. 宣傳是否令戰爭持續進行?
6. 大英帝國經濟優勢為何未能令同盟國快速戰敗?
7. 德國的優勢軍力為何在西線無法擊敗英法軍隊?
8. 為何人們繼續戰鬥?
9. 為何人們停止戰鬥?
10. 誰贏得了和平,誰最後為戰爭買單?

作者的答案大致為︰

1. 戰爭並非不可避免。當時反軍國主義聲浪正在升高,外交手段曾經成功化解強權間的帝國主義衝突。英國與德國沒有締結正式協約,主要是因為德國對大英帝國沒有構成足夠的威脅。

2. 德國領導人採取行動,是因為意識到自己的衰弱,由於政治與財政限制無法贏得軍備競爭。作者認為,假如德國軍國主義程度能夠與法俄相比,就不會有太多理由認為自己衰弱,也不會冒險發起先制攻擊。

3. 英國介入歐戰是將領與外交官秘密計劃的結果。對法國的官方參加歐戰承諾並不存在,英國政府也不認為必須支持比利時中立。英國參戰的關鍵,是一小群人誤讀德國意圖,並誤導下議院,卻同時不做任何準備工作。假如英國置身事外,德國的戰爭目標——俄國在東歐受挫、中歐建立關稅同盟、德國接收法國殖民地——與英國利益互補。

4. 戰爭初期如此多人志願從軍,理由之一是當時失業人口因戰爭大幅增加。許多人對戰爭並不歡欣鼓舞,意識到這是一場「末日大戰」。

5. 戰爭令許多報紙流通量巨幅增長,但大多數報紙仍受到財務損失。戰爭宣傳越靠近前線效力就越低,只有基於事實的宣傳才能有效強化戰鬥意志。

6. 協約國有明顯經濟優勢,但英國與美國運用資源的效率低下。德國也沒有被所得與短缺食物分配不佳拖垮。

7. 同盟國軍隊殺敵能力遠比協約國高,協約國的消耗戰戰略也沒有成功。1918年夏天形勢翻轉,更大問題是出於德國戰略錯誤,而不是協約軍進步。

8. 士兵繼續作戰不是因為國家強逼,也不是受軍國主義洗腦。關鍵在於︰士兵繼續戰鬥,是因為覺得沒甚麼大不了。士兵並不厭惡殺人,也常常低估自己被殺的機率。戰鬥的士兵也只活在當前與下一秒,當戰爭開始像是永不結束,宿命論就在士兵之間流行。

9. 1918年8月德軍崩潰,大批士兵投降,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這戲劇轉變不易解釋,可能原因之一是,在此之前,投降與接受戰俘都是危險的事。更有可能是,1918年春季攻勢明顯失敗、德軍將領魯登道夫呼籲停戰,以及疾病問題擴大,導致德軍士氣普遍低落。德國士兵願意投降,並不是對暴力感到厭倦,證據是在東歐及其他地方戰爭仍未消減。

10. 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君主制與共和制長久衝突歷史的轉捩點;布爾什維克在俄國奪權;戰勝國付出的代價遠超所得利益;一整個世紀經濟進步的成就受到摧毀;以「民族自決原則」當成和平指導原則是致命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