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

成為黃種人

看完了《成為黃種人》,講述西方眼中東亞人怎樣變成「黃種人」的故事。作者指十九世紀之前在西方描述中,「黃色」與東亞人的膚色並沒有關係。十二世紀馬可波羅描述中國統治者與日本人是「白色」,十六世紀的航海人士描述亦是如此,此處強調「白」有時是為了表示與歐洲人相同,能夠建立起文明社會。

東亞人變成「黃種人」並非親眼所見或解讀東方文化符號而來,而是來自十九世紀對人種的「科學分類」,起源則是十八世紀末所謂「蒙古人種」。東亞人首先在比較解剖學影響下,在西方眼中變成與「高加索人」不同的「蒙古人種」,並代表一種醜陋、退化、具侵略性的人種。為表示與「白」的歐洲人,「科學」分類也不再將東亞人膚色形容為白,人類分成黑、白、紅、黃四種膚色,東亞人則歸於黃色。當時新起的人類學領域則試圖以色彩表測量不同人種膚色,但黑與白「中間」的顏色定義含糊不清,帶有主觀臆測,當某些東亞人與「高加索人」膚色似乎差不多時,測試者就聲稱東亞人有「看起來不明顯」的黃色。

十九世紀中葉東亞人移民歐美數目增加、後期日本帝國崛起,都促成西方人對東亞人的恐懼,並與蒙古帝國入侵歐洲的歷史相提並論,構成所謂「黃禍」的流行說法。到二十世紀初,東亞人是「黃色」與禍害的想法在西方已廣為接受,甚至有學說將此歸因於自然,例如「在沙漠與乾草原中獲得保護性的偽裝色彩」。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Phishing for Phools

看完了Phishing for Phools,大致是說在自由市場中,只要誤導與欺騙能夠獲利,又沒有任何監管,就總會有人這樣做。Phish是指各種誤導與欺騙手法,主要手法有兩種︰誤導與欺騙資訊與心理。Phools則是受誤導而做出本非如此選擇的人,例如過度購物的消費者。

人們受誤導與欺騙的原因在於他們有兩種「偏好」,一種是他們真的認為會令自己更好的決定,另一種則是人們在當下情況下真正做的選擇,作者稱之為”monkey on our shoulders”的偏好,就像猴子無法抗拒糖果的引誘一樣。在自由市場中販售者會透過操弄人們身處的故事情境,令人們處於不可抗拒的誘惑之中,並從中獲益。

在2007年次按證券危機中,販賣次按證券的人就像之包裝成似乎是良好資產,評級機構則利用過往建立的聲譽將這些證券評為AAA,令這些證券廣泛銷售。廣告則以引起受眾興建的敘事令人購物,並反複嘗試甚麼手法會令受眾上釣。新聞為了吸引觀眾選擇更刺激有趣但不甚重要的題材,甚至會報導更多厭惡性新聞。

汽車銷售也有phishing for phools的情況,汽車銷售員會致力說服買家那是一輛dream car,並聲稱各種升級設備符合買家需要,即使實情未必如此。如果買家有trade-in的話,銷售員也會嘗試令買家認為trade-in價格水平很高,令買家覺得新車的定價合理。在付款方式上,銷售員著重提及每月還款額,令買家沒有注意到還款期長短會影響總付款額。銷售員也不會談及汽車行的另一收入來源︰檢查與維修費用,令買家沒有留意購買汽車的全部成本。

信用卡是phishing另一例子,人們認為信用卡既方便又不用即時還款,卻沒有注意到這種方便會增加準確預算的困難,容易造成過度消費。作者引述研究指信用卡的收入來源有一半是逾期還款利息,三分一是交易費用,六分一是逾期還款費用等罰款,這都是信用卡方便的成本。

政治選舉也有各種phishing。作者指政治人物既要爭取選民支持,又要籌募捐獻助選,最合理的策略是在廣受關注的議題順應選民意見,在選民不那麼注意與缺乏資訊的議題則合符捐獻者的心意,然後利用獻金以廣告增加自己的知名度,並建立一種選民喜好的形象。例如宣傳繁忙的國會議員因為想家,每週都會回家剪草,雖然這與議會工作毫無關係,卻可以贏得選民的好感。

藥商在推出新藥時也能以各種手法通過審查。現時新藥推出前需要先以隨機對照試驗證明藥物有效,但在過程中藥商大有可以操弄之處,例如只呈報正面結果的試驗,發現新藥沒有效用的試驗則略過不提;也可以操縱試驗期長短、目標群眾、安慰劑選擇、試驗地點以得到正面結果。此外,新藥推出時藥商也大肆宣傳,資助學術期刊,並贊助醫生進修課程,左右課程內容,意圖說服醫生相信新藥非常有效。

煙酒公司也運用各種形象工程、辯護「個人自由」、政治獻金等試圖模糊煙酒的害處,令煙酒稅水平無法提高,並引致消費者過度吸煙及酗酒。作者認為雖然香煙的害處現在漸漸為大眾認同,但大眾仍然認為酒精比較無害,忽視酗酒帶來的傷害不止於生理層面,也會影響酗酒者及其身邊人的心理與生活。

1980-90年代美國儲貸機構危機反映出當時在金融業phishing甚為容易,而且事後帶來的影響深遠。儲貸機構以高息從其他金融機構借貸,再將錢借給「建築商」,過程中對建築項目是否獲利視若無睹,甚至那些「建築商」其實是儲貸機構主管的同黨,合謀侵吞貸款,只還利息以拖延時間。與此同時,垃圾債券發行商向這些儲貸機構與其他機構集資作敵意收購,並承諾給予高利息回報,但這承諾卻無法兌現,其違約率亦遠高於最初銷售聲稱的情況。

作者指垃圾債券危機顯示出金融業可以誤導資訊——例如誤導評級與會計——或吸引的故事——例如垃圾債券高回報——引人上釣。敵意收購自此之後則令最高收入人士收入大幅上升,成為近年不平等加劇的開端。這次金融業phishing最後要由政府以千億計美元收拾,也是美國1990-91年衰退的原因之一。只要能突破障礙,金融業phishing就會出現,令資產價格大幅波動。作者認為,在沒有干預的情況下,金融災難自然會出現,並反複帶來重大危害。

書中也提及各種對抗phish的事物,包括消費者組織、產品標準檢查組織、同業社群與守則、法律、官方規管組織等。作者指對抗information phish的努力相信而言較為有效,psychological phish則較難抵抗,因為人們都會傾向相信各種吸引的故事。

作者反駁以言論自由辯護無限制政治獻金的說法,指選舉需要規則防止有資源的人士獨佔言論︰

Our view of free speech closely mirrors our view of free markets. We view both as critical for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free speech as especially critical for democracy. Bust just as phishing for phools yields a downside to free markets, similarly, it yields a downside to free speech. Like markets, free speech also requires rules to filter the functional from the dysfunctional. Anyone who has ever run a meeting knows that. Even the most democratic town meeting has its rules (p. 160).


Metaphorically, we must place some limits on those with the resources to unleash huge loudspeakers that can drown out the messages of less well0endowed others (p. 161).


作者總結認為本書的貢獻有三,首先是經濟學忽視誤導與欺騙是自由市場的一部份,而本書則認為phishing是一種普遍現象,經濟學家應更重視市場中存在甚麼樣的phish;其次本書指出人們真正渴望的事物,與他們以為自己渴求的事物往往有分別,經濟學中revealed preference,即消費者所選擇的正是其所偏好的事物,這一假設需要受到質疑;最後本書指出人們下決定的思考框架,是以他們對自己說的故事為本,而其他人因為自身利益,可能會操弄這故事為本的思考框架,從而影響人們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