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 星期五

慣性思考大改造

看完了《慣性思考大改造》,談的是人體構造與演化怎樣令人慣於自己的思考方式,又怎樣可以擺脫慣性思考,並發揮創意。在演化歷史中,生物以生存為主要目標,大腦不是用於感知「現實」,而是令生物可以順應環境。人類的感知有限、資訊不斷變化、刺激的意義模稜兩可、資訊本身不包括行動指令,都讓人類無法看見現實。

人類演化成不斷重新定義「常態」,以學習、發展與演化讓感知適應環境。大腦以差異與對比運作,集合情境中的關係,並賦予其行為意義,不在意感知是否精確。既然大腦並未演化成以精確的方式看,只以實用的方式看,那麼錯覺就不存在。

大腦在感知真實事物與感知想像事物時分別不大。影響人類如何「看」的過去,不僅出自生活中的感知,也來自想像中的感知。人類同時是自身感知的體驗者與創造者。人的大腦充滿從經驗中得出的假設,希望找出各種情境都適用的萬用原則。

經驗帶來的假設會限制神經網絡架構,影響人會感知到甚麼。特定神經網絡架構構成一個人的可能性空間。大腦只會小幅度朝未來邁進,以為是一時的異想天開,其實是一段期間內小步累積而來。如果不能隨機應變,大腦會遵循之前的動能,緊緊抓住自己沒發現的舊假設。

了解自己為甚麼看到自己看到的事,就有可能透過重新賦予昔日體驗的意義,改變「未來的過去」,從而改變自己的未來。帶著意圖行動的關鍵是「察覺」。創新者質疑的是我們的假設,「為甚麼事情要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改變假設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可能性空間,讓先前不可能的感知變得可能,或反過來讓可能變成不可能。

作者認為,看似小卻帶來重大影響的問題,才是所謂的「好」問題。在互動的世界中,影響網絡的連接點就會影響所有與連接點相關的事物。瞄準基本假設的簡單問題,有可能以無法預測的方式徹底改變感知。

人們經常看不見自身假設的主要原因,是大腦傾向於把自己看成穩定不變,無常會令人感到焦慮。人類在碰上衝突時感受到負面情緒,反映出現在發生的事不符合假設。如果事前清楚意識到自己的假設,在結果不符合假設時情緒反應不會那麼激烈。

要找出自己的假設,替換或拓展成新的假設,就需要不斷主動體驗不同。不同體驗能帶來情緒挑戰,可以讓人更願意敞開胸懷。但假如太常轉變環境,或者處於與過去差別太大的環境,也可能造成壓力反應,抑制創意。

人類從過去容易死亡的環境中演化成恐懼未知、避免不確定。大腦以憤怒與找出因果連結處理不確定。人們甚至寧願忍受痛苦,也不想忍受不確定。作者指,如果要讓自己參與創意衝突,最基本是以不同方式聆聽,積極觀察,抱持衝突可以帶來真正機會的心態,帶著問題而不是答案進入衝突。

人們可以首先「停下」把別人當成爛人的反射,思考自己碰上的刺激可能不帶意義。注意力的力量在於把視線從「明顯」的事物移開,讓大腦在必要時刻停下。定義別人時重點不只是他們做了甚麼,還要看他們沒做甚麼。

創新的生態需要平衡「效率」與「創意」,系統本身也必與發展,先從少數維度開始,之後逐漸增加,同時顧及「週期性成功速率」與「複雜化速率」,重複複雜化與刪減的過程。新手與專家組成的團隊,可以讓創意與效率互動,讓團體與成員本身更為多元。在不斷改變的世界中,好領導不再是帶領大家走向提供唯一的答案,而是帶著大家穿越黑暗的不確定性。

作者希望,在了解自己的人性,知道要停下才有辦法以不同的方式聽後,可以鼓勵大家擁有同情心,以同情心與勇氣創造出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