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

看完了《寫給每個人的基本收入讀本》,說明基本收入為甚麼是可取的政策。作者的名字很容易記住,名為Guy Standing。

作者指,基本收入越來越受重視,是因為既有所得分配系統因全球化與科技革命瀕臨崩潰,貧富差距日趨擴大。作者相信基本收入更平等主義與解放,它已成為當今逼切的政治要務。

基本收入是指定期無條件對個人給付一筆適當金額。金額要足夠提供基本安全感,例如取得足夠食物與住所、學習機會、醫療照護。作者認為,基本收入一開始應從低設定,逐步提高,但它不應該意圖全面取代福利國家。

基本收入應發放給個人而不是家戶,因為同一家戶內收入通常不會被平等分享。基本收入的發放應該無條件,這包括收入、支出與行為條件。基本收入應定期、自動發放,並且不可撤銷,也不可因償債而被扣押,以確保經濟權利得到保障。

基本收入與最低所得保證及負所得稅不同,後兩者會隨著收入上升而被撤銷。基本收入也與一筆過的基本資本補助有別,作者指後者會造成意志力薄弱效應,即受助者一次過得到一大筆錢,可能會受不住誘惑揮霍掉,事後需要再幫助他們,這會引致道德風險。

實施基本收入的正當理由包括正義、自由與安全感。從社會正義的觀點而言,作者認為,社會財富是社會性或集體性的,主要來自前人努力與成就,而基本收入可視為分享屬所有人共同財富與自然資源所衍生的報酬,是政治實體平等成員的權利。

作者批評自由至上主義者的自由,沒有保護最弱勢國民的基本自由,到最後將導致弱勢者的報復式正義。家長式自由至上主義支持政府促使人民做出「正確選擇」,運用潛意識手段誘使人民採取特定行為。作者質疑假如人民在受操縱下,最後做出錯誤的選擇,到時應該由誰負責。

「共和主義式」自由指自由必須等於不受制宰,免受其他人、制度或流程的潛在與實質控制。當每個人能免於受無謂干預影響,並在合理程度下無需畏懼這種干預,這個社會就有健全的共和主義式自由。作者指基本收入對共和主義式自由是必要卻不是充足的,需要其他制度與政策增補,例如能為集體與個人發聲的制度與機制。

基本收入強化共和主義式自由的方式包括︰拒絕厭惡性工作、接受非厭惡性但較薪工作、開創事業、從事無薪但有意義工作、從事創意活動、學習技能、免受官僚干預、窺探與脅迫、脫離虐待關係、養育小孩、偶爾偷懶等自由。

作者認為,如果社會政策強行控制特定群體,但社會最自由群體卻不受這些控制,政策是不公義的。如果社會政策不是促進目標人民的權利或自由,反而助長提供者的裁量權或權力,政策也是不公義的。

作者指基本收入也是提供基本經濟安全感的理想方法。特別在全球市場環境下,經濟的不確定性是不安全感的主要導因,無法以傳統保險方式應對。全球化與市場彈性政策產生日益龐大的殆危階級,即使經濟繼續成長他們也無法獲得任何經濟利益。就業機會越來越難以讓人脫離貧窮。基本收入能夠提供持續的基本安全感,這是其他替代方案所不能及的。

基本收入的優點在於,它既能改善貧窮,又不會造成污名化,或者陷入收入增加福利就會減少的貧困陷阱。資產審查與有條件津貼申請極為複雜,令領取人無法即時獲得給付,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資格,並需要回答許多侵入性的質問。基本收入則可以避免現有社會福利計劃產生的道德風險,也不會鼓勵人民走入灰色經濟。

除了社會正義、自由與安全感這三項主要理由外,作者指出基本收入也帶來經濟利益,包括較高與永續的經濟成長,更穩定的經濟週期,並保護經濟體系免受破壞性技術變遷造成的大規模失業所傷害。基本收入也有可能令人民在精神與生理健康得到改善,從而降低相關公共醫療、刑事司法系統與社會支援服務的公共支出。

作者也反駁基本收入的各種反對意見。對於基本收入將影響充分就業政策,作者指出,在充滿經濟不安全感的現在,盡可能將最多人塞進從屬於不同「老闆」,不一定是進步主義。

對於不分貧富派錢的批評,作者認為視基本收入為全民權利,就應該給予所有公民,而從行政成本與資產審查計劃的複雜來看,基本收入比較容易實施,目前鎖定型制度也不會令貧富不均得到改善。

有意見認為向窮人發放現金會令他們花錢在煙酒等公害,但這在道德上斷定窮人不應花錢在必需品以外的任何事物,而在基本收入試點的實際證據則顯示,絕大多數金錢都用在私人的「良性用途」。

作者認為,基本收入對工資的影響,不是令工資降低,而是讓人們較有協商能力拒絕剝削的工資條件,人民有較大自由決定是否樂意接受低薪或無薪工作。

作者指,認為基本收入會導致通貨膨脹的論述,忽略基本收入帶來的額外購買力,對商品與勞務供給的影響。因為受惠於基本收入最大的是低收入者,這會讓高供給彈性的基本商品與服務佔比提高。況且,近年世界各國的目標是設法提高通貨膨脹,只要基本收入產生的需求能使物價穩定或溫和上漲,就可以帶來益處。

基本收入是否會導致移民湧入,作者認為基本收入既可成為阻止遷移的公平方法,也可用於促使移民合法入境並融入社會的誘因,重點是需要設計一套著重實效且讓多數人感覺公平的規定。

對於基本收入的財政負擔能力問題,作者提醒在計算時,需要考慮以稅賦從較高資薪所得者收回基本收入的影響;廢除資產與行為審查津貼節省的行政支出;其他公共領域的公共支出是否可以改變;現有租稅減免與免稅額能否縮減。此外,也需要考慮如碳稅、地租、富人稅、遺產稅、金融交易稅、機器人稅、主權基金等新財政來源,以及基本收入對經濟的動態影響。基本收入的財政負擔能力問題,是一項政治議題。

作者認為,基本收入將能增加「工作」——包括有薪與無薪——的數量與生產力,並能提高「休閒」品質。在工作與勞動界線越來越模糊,令工資水準測量更為武斷與誤導的現狀下,薪酬與工作不成正比。基本收入獎勵每一個從事社會工作的人,財源則來自依靠這些無薪工作獲利的個人與企業。「工作權」只有在有權從事自己選擇值得從事的活動才有意義,而基本收入是這種工作權的必要支柱。基本收入帶來更多閒暇,也有助人民參與創意與再生產工作。

作者以五項原則評估基本收入的不同替代方案︰
一、保障差別原則,即能夠改善社會上沒有安全感的受保障程度;
二、家長主義測試原則,即有沒有對特定群體施加控制,但社會上最自由的群體卻不需受控制;
三、權利非慈善原則,即加強領取人權利,並限制提供者的裁量權;
四、生態約束原則,即不使社會或相關人士生態成本增加;
五、尊嚴工作原則,即不阻礙人民有尊嚴地工作,也不會令最沒有安全感群體在這方面陷入不利處境。

依據這五項原則,作者對不同福利計劃的評價如下︰


保障差別原則

家長主義測試原則

權利非慈善原則

生態約束原則

尊嚴工作原則

最低工資

X

社會保險

X

資產審查

X

X

X

X

補貼券

X

X

X

就業保證

X

X

X

X

勞動福利計劃

X

X

X

X

稅額抵減

X

X

負所得稅

X

X

慈善捐助

X

X

X

X

基本收入

對於如何在政治上向基本收入演變,作者認為,將基本收入視為某種社會紅利與爭取社會正義、自由與基本安全感的較好工具,而不是視為解決貧窮問題的工具,在政治上比較站得住腳。基本收入也可描述為因應科技對就業市場潛在大規模改變的策略準備。

不同社會如何實施基本收入,部份取決於經濟體系與既有社會福利制度的結構。作者建議的方法包括,為每個人建立部份基本收入,先從較低基數開始;或者先在特定群體實施基本收入,再逐漸擴大至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