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6日 星期五

犯錯的價值

看完了《犯錯的價值》,是一本談論錯誤的書。作者指我們「知道自己是對的」令人愉快,認為自己判斷正確是常態。當面對錯誤時,我們會感到秩序失常與羞愧。錯誤總是與愚蠢聯繫,但作者指出,犯錯是人類學習與改變過程關鍵一環,讓我們修正自己的看法。作者說本書的宗旨是︰培養對錯誤的親密感受,增加討論錯誤的用語,拓展檢討錯誤的興趣,同時對常受忽略的犯錯經驗多加著墨。

人們看待錯誤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悲觀模式,視錯誤為令人尷尬恐懼的事;另一種是樂觀模式,認為犯錯的感受不限於可恥與失敗,也可以是驚訝、困惑、興奮等等。作者指,以根除錯誤為目標有三項問題,一是我們會相信自己能明辨對錯,這卻與想要擺脫錯誤的信念互相矛盾;二是根除錯誤的努力總會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三是根除錯誤容易變成根除與自己不同事物的心態。

科學革命看待進步不是依靠根除錯誤,而是靠延續錯誤。知識進步需要現有觀念瓦解,讓位予新觀念與發現。錯誤不但不會讓人遠離真理,反而能逐步引領人們導向真理。

錯覺與知覺失誤反映出感覺與現實的差異,讓人體會到,就算最有競服力的景象也未必是現實本身,沒察覺到的認知過程正是容易出錯之處。錯覺令人明白,我們不知道何時會犯錯,又會犯甚麼錯,但肯定一定會犯錯。

我們很擅長忽略自己的無知。例如在重大事件時的「閃光燈式記憶」感覺栩栩如生,但研究顯示,這些記憶與其他記憶一樣,準確度隨時間降低。記憶由多重特殊過程組成,每一次喚起記憶都要重組呈現。有些記憶栩栩如生,不是因為這些記憶為真,而是我們太常想起。

知道的感覺不代表實際知道。即使我們找不出真正的原因,也喜歡解釋事情,自信說出自己實際不知道的答案。當我們宣稱自己知道某些事情,本質上就是在就自己不可能出錯。如果要處理犯錯的可能,我們就無法用知識的觀念,必須轉而接受信念的想法。

我們的信念就是世界模式,不管信念多麼堅定不移,模式本身都可能動搖。心理信念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們預測與制定政策,信念組織起來,成就了「我們是誰」的概念。

我們也有將所有事情理論化的傾向,並會自己當下的信念只是基於事實,雖然別人的信念可以是因為偏見與私心。當我們認為自己的信念是基於事實,對不同意見者就會有各種假設︰認為對方缺乏正確資訊;認為對方愚蠢、腦袋有問題;假設對方刻意漠視與忽略真相。

運用歸納推理,我們可以手邊證據來選出最適合的答案,不用找到充分證據才能下結論。但我們不能證明歸納正確,只能知道這至少比其他答案更可能是對的。歸納是我們智慧的重要一環,這表示錯誤是智慧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而不是過程走偏的結果。

當猜測運作良好時,我們會是反應快、效率高的思想家,但也會製造許多想法上的偏見,令人妄下定論。偏偏確認偏誤會令我們容易重視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忽略反面證據。我們會對反證視若無睹,認定反證對信念沒有影響,堅持例外能證明規則,或者不理會任何違背信念的資訊。

我們無法完全獨立思考,每個人在根本上都很依賴他人的想法。但我們判斷二手訊息時,通常都是先相信了那個消息來源,就對消息照單全收。這也表示我們抱持某些信念,擁有的是某個信念社群的會員資格。成為社群一員有實際與情感上的好處,令人有強烈誘因與周圍眾人保持信念一致。

抱持特定觀點的社會,可能會面對反對意見不足的問題,這包括︰一,社區過度支持我們的想法;二,社區保護我們免於外人的異議;三,社區讓我們即使聽到外界異議,也會置若罔聞;四,社區會消除內部異議。這容易助長我們自以為是的信念,蒙蔽我們犯錯的可能。

狂熱份子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掌握真理,堅信自己正確,認為自己不可能出錯。這種對確定感的渴望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確定感最危險的特徵,是不利於觀點轉變,失去想像力與同理心,不在乎別人的事情。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要腳踏實地過日子,有時確定是唯一的選擇,以此為基石建立自己的世界觀。確定感有助於行動,對生存與成功不可或缺,在演化過程有重要作用。我們預設的認知立場是相信,確定比懷疑來得容易。

我們渴望正確而恐懼犯錯,常常認為自己無法放棄信念。當許多信念隨時間而減弱消失時,我們的記憶會無聲無息抹去錯誤。對於突然改變的信念,我們傾向將犯錯經驗濃縮至幾乎消失不見,就像直接從正確A跳至正確B一樣。

當我們會陷入百分之百錯誤的經驗時,既迷失於這世間,也迷失了自我。但作者也指出,這樣犯錯讓我們學到自己還有多少成長空間,奪去我們所有理論,有可能帶來真正的改變。有時我們不肯承認錯誤,特別是舊有信念已投注大量心力,又沒有新信念取代。承認錯誤需要智慧,也需要情感上的技巧。

深信不疑的事情出錯時,我們不得不回答「哪裡出錯了?」這個問題。重大錯誤發生後往往會產生許多新理論,以弄清甚麼信念要棄置,甚麼值得保留。全盤接受與徹底否定是答案的兩端,中間有許多較混亂的可能答案︰輕描淡寫、避重就輕、出爾反爾、強詞奪理等。我們判斷錯誤大小會趨向保守,但最初看似明智的保守主義,有時會演變為歇斯底里感情用事,瘋狂湮滅犯錯的事實。

人們為錯誤開脫時常用「我是錯了,但是……」法則,例如說自己只是時間上搞錯、差一點就實現、有出乎意料的事發生、怪罪他人、即使犯錯也是為了大家好等等,彷彿只要開始解釋,錯誤就不再是個錯誤。

面對錯誤時,過濾掉不快資訊,否認錯誤,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當我們不願意證據確鑿的真相,就必須同時騙人與自我欺騙。作者指,矢口否認錯誤不只是拒絕接受困難複雜的外在世界,全盤接受也不只是接受事實,兩者更重要的地方是如何接受自己。

在親密關係中,人們的核心信念最容易受到侵犯要挑戰。要承認自己的方式並非最好很難,放棄堅持自己正確令人感到不快。追求正確與追求肯定混為一談,這有助解釋為甚麼在親密關係的爭執,人們會覺得受背叛排斥,小事變成激烈爭吵。作者認為當中教訓是,我們偶爾可以犯錯,也應該能心平氣和接受他人偶爾犯錯,依然保持親愛。幸福不是永恆不變的愛,而是讓愛將我們慢慢改變。

錯誤代表我們與自我疏離的時刻,當我們連自己都可能誤解,就表示我們自己當下在某方面特定自我認知有錯。如果我們視自我為恆常可理解的個體,會使我們排斥犯錯或改變的可能。犯錯能夠改變我們最強烈的方法之一,就是讓我們面對自己,變得更富同情心,不將錯誤當作他人無知、愚蠢或邪惡的表現,不會一直想批評別人。

為預防錯誤,我們可培養彼此傾聽能力,各人可以暢所欲言,環境公開透明,避免保密文化,允許每個人看見出錯徵兆時能夠說出來。作者認為這也是民主治理代表的一種方法,它會接受錯誤存在,削弱錯誤各種危險化身。任何政治體系想要成功,就要能夠容納錯誤,法律可以變更,有政黨制度與言論自由。自由如果不包括犯錯的權利,那就不是自由。政治開放的政府必須擁抱錯誤,接受自己有時會犯錯,讓異議者與告密者發言。

作者在結尾指,虛構與藝術世界「悖離事實」,我們可以想像虛構世界,與我們犯錯的能力無法分開。我們所有藝術受惠者都在享受錯誤的極致樂趣。如果我們像接納藝術一樣接納錯誤,就能讓我們在自己立場以外替他人設想,幫助我們成為獨立個體,有著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