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How Market Fail

看完了How Market Fail,主題是自由市場經濟學與2007-09年信貸危機的關係。作者指市場意識形態有三項錯覺︰和諧錯覺認為自由市場總會帶來好的結果;穩定錯覺認為經濟穩定並能自我修正;可預測錯覺則認為市場表現可以預測。

儘管在經濟災難前已有人提出警告,但相關人士不只是將這種可能視為低機率極端事件,甚至認為災難不可能發生,以「流行智慧」這種未受質疑的假設來設定政策討論框架,因而未有預先準備。

阿當.史密「看不見的手」經常被自由市場學說用作說明市場優勢,市場的好處是鼓勵分工,並創造誘因讓人投資與創新,以自利為基礎而不需要中央組織。這樣個人的自我中心行為,就神奇地轉變成有益社會的結果。然而作者指貨品市場、勞工市場的金融市場的運作不能混為一談,直至近期為止金融市場都不被視為理性與自我改錯,史密本人也對銀行體系抱懷疑態度,將「看不見的手」應用在金融市場並非史密的原意。

在1940年代海耶克提倡市場是一種通訊系統,價格則是給予所有市場參與者的訊息,讓人們知道應怎樣行動。作者認為海耶克並未顧及許多當時重要的市場失效情況,例如市場無法提供人們所需的醫療服務、新鮮空氣與退休金。

帕雷托最佳是指無法在不減損任何人福祉下增加任何人的福祉,當經濟成果並非帕雷托最佳時,代表有部份可達至雙贏的安排並未實現,自由市場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們實現這種雙贏安排。然而帕雷托最佳並未考慮分配問題,即使分配極不平等的經濟也可以是帕雷托最佳。

一般均衡理論認為自由市場會按供需達至價格平衡,這會是帕雷托最佳的價格。但作者指在現實經濟中無法保證價格會停留在帕雷托最佳上,供需定義公式可以有許多解,無法斷定經濟會落在哪個均衡上。此外,時間滯後令個人對未來的思考能力有限,令價格永遠無法達致平衡,以及個人理性行為可令經濟整體穩定、混亂或走向極端,都令一般均衡理論的預測與現實有差距。

佛利民令自由市場經濟學在二十世紀後期復興,作者指他主要的影響為︰1. 鼓吹個體的措施,例如削減政府計劃、減稅與放鬆行業管制;2. 將大蕭條起因由市場失效改為說成是政府失效;3. 批評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並提供貨幣主義這另一政策框架;4. 向美國人重提彌爾強調政治自由與經濟自由的關聯。

效率市場假說認為股票市場的價格總是正確反映所有已知資訊,但經濟學家格羅斯曼與史迪格里茲指出這是邏輯上互相矛盾︰假如股票市場價格已反映所有已知資訊,那麼投資者說沒有動機搜尋與處理資訊,但假如是這樣,股票市場價格就無法反映資訊,市場也不會有效率。為使股票市場運作,就一定要有多少無效率存在。此外,效率市場假說指資產價格之間沒有關聯並且是隨機漫步,但實際數據顯示市場平時長期穩定,波幅甚小,但偶然則會在一段時間內大幅波動,不符合效率市場假說。

在1990與2000年代中央銀行與財政部經濟學家廣泛運用理性預期模型制定政策,這些模型並未考慮金融穩定、股市泡沫、信貸危機與流動性乾涸。作者認為這些數學模型只是烏托邦式經濟學,假定自由市場穩定而自我改錯,忽略在資本主義歷史上出現過的許多問題,包括不平等增加、長期預算赤字、醫療體系不足與金融體系潛在不穩。

自由市場自動產生有效率結果的論點並不一定成立,市場只反應個人的成本與得益,當有外溢效應,即整體成本與得益並未反映在個人身上時,市場就無法平衡社會成本與社會得益。高斯的社會成本理論雖然指在釐清所有權後,不一定需要政府干預處理外溢效應,但他本人也承認在交易與商談成本下政府干預可能會比市場表現好。作者也引述庇古指在如環境污染等大型外溢效應情況下,私人交易協商因相關者眾多而不可行,只能政府干預是最佳可行做法。

經濟學家巴特1958年發表的論文"The Anatomy of Market Failure”描述三種市場失效,一是外溢效應,巴特稱為「外部性」,例如知識與技術研發的私人投資者很難收回成本,需要以專利權與政府投資來解決。二是壟斷或寡頭,作者指石油、汽車、金融與高科技行業往往傾向於壟斷或寡頭,尤其是高科技行業的先佔優勢與網絡效應會令最先跑出者壟斷大部份市場,例子有微軟視窗系統與辦公室軟件。第三種市場失效是市場缺乏誘因提供足夠的公共財,因為公共財無法由一人獨佔,也難以阻止人們免費使用它們,例子有橋樑、醫院、公園與消防。

對自由市場經濟學的另一挑戰,是作者名為「理性的非理性」情況,正如賽局理論的囚徒困境所示,個人理性考量得出的優勢策略,在部份情況下會令整體得益減少,造成雙輸局面。共有地悲劇的例子也說明,私有化公眾資源雖然可能令生產力上升,卻無法解決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間的衝突,污染、交通擠塞、過度捕魚、森林消失的例子顯示,盲目依賴自利與市場只會帶來環境災難。

阿克洛夫對二手車市場的研究,反映出市場資訊不對等會令市場無法有效運作︰二手車賣家對車輛的情況比買家清楚,他有誘因說車輛的性能良好,但假如那是真的,為甚麼他要賣車?這就令買家無法得知車輛的正確資訊。這樣即使車輛真的是性能良好,買家也不願出好價錢買二手車,好車的賣家不願以較差價錢賣車,令市場只剩下賣家知道實際上性能不佳的二手車供應。這種隱藏資訊的情況也出現在勞工市場與醫療保險市場上,令較長期失業的勞工難以說服僱主他合適,保險公司也不願承保高風險組別人士的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與銀行體系也會因隱藏資訊造成道德風險問題,受保人因受保障而花費不必要開支或冒更多風險,令醫療支出大增與銀行風險增加。作者指,在隱藏資訊的情況下,市場無法達至帕雷托最佳,自由市場原則並不適用於醫療保險與金融體系。

凱恩斯指出機率與無從確認的分別,前者可以數字計算整體分佈,但後者則是在當下沒有基礎進行科學分析。他對投資市場的觀察指金融資產價格不會在偏離經濟基本因素時修正,反之,價格較有可能會更為偏離。投機者沒有在價格偏離時讓它轉向的原因包括︰未來幾乎無法預測,令以基本因素為價格標準幾近不可能;投機者借錢投機並可能遭催還,令他們無法長期等待價值回復至基本因素標準;選擇不從眾也會有更大壓力,成功只會被認為是草率,短期內失敗也不會有人憐憫。

凱恩斯也認為市場經濟受正反饙影響︰經濟下滑會傾向令人減少投資與消費,失業率上升,人們更憂慮經濟會持續轉差,更為減少投資與消費。即使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應,人們也會手持更多現金而不作消費,這會形成「流動性陷阱」,令經濟活動減少。

作者指在金融市場上投機者不但不會穩定價格,甚至會在泡沫時令市場更不穩定,因為他們順著泡沫走在短期內更容易獲利,只要在泡沫爆破前離場就不受影響。在投機市場上,一般投資者缺乏評估股票或資產價值的資訊,當他們看到價格上升,即使不知道原因何在,也會較易認為這是其他投資者看好該股票或資產的訊號,在從眾行為下令價格進一步上升。這種資訊流建基於每個人認為他人看法有意義的理性考慮,卻從一開始就沒有理性基礎,投機市場在與經濟基本因素下不時大起大落。

運用心理學研究的行為經濟學也發現,人們會有規律地表現出與理性假設不符,例如「代表性捷思」指人們會認為較以想起、印象深刻的情況出現機率會較大,著重短期情況與個人經驗,受已存在的判準(「錨」)左右判斷;他們會對預測未來過度自信,例如行政總裁會認為自己推動的企業併購會是少數可以成功者;對未來影響短視也使人們儲蓄不足。

明斯基認為金融市場運作過程會定期令金融與經濟不穩,指出在經濟循環穩定的早期,銀行只會借貸給有能力償還本金與利息的企業,他稱這種借貸為「謹慎金融」;當經濟榮景,借貸者競爭增加與其警覺減弱,許多人就會借貸給只能夠償還利息的借款人,明斯基稱之為「投機金融」;最後,銀行開始擴展其信貸至連利息也無法歸還的借款人, 明斯基稱之為「龐氏金融」,因為借款人只是以不斷借貸來償還之前的欠款。當貸款者對欠款無法取回的憂慮增加,令他們催還部份欠款並收緊信貸時,獲取信貸就突然變得困難,令部份借款人急於售出可變賣資產,造成資產價格崩潰,並引起投資、營利與資產價格下跌的循環。除非財政部門干預並放貸給任何有需要的人,否則就會造成債務通縮與嚴重蕭條的後果。

對銀行的傳統觀點認為,銀行是收集存戶儲蓄並放貸給需要資金對象的中介機構,其盈利在於儲蓄與貸款的利率差,其活動對整體經濟活動水平沒有很大影響。明斯基則指這種觀點有幾項不足︰銀行整體放貸上升會增加貨幣供應,令總消費量增加,反之,銀行催收欠款並收緊信貸則會令經濟整體消費力減少。除了以儲蓄為資金來源外,銀行也以槓桿或借款運作,例如長短債、同業拆款與向中央銀行借款,並以這些借來的資金投資金融市場,令銀行在盈利時收益更大,卻同時令它們在業務虧損時面對更大風險。金融創新也令銀行運作脫離傳統觀點,銀行將其貸款合約以證券化方式賣給投資者,這樣銀行的壞帳風險就會轉嫁至這些證券投資者身上,也令銀行審查貸款質素的誘因減少。

接著作者描述2000年代各種現象怎樣走向信貸危機︰低利率令借債增加,金融機構槓桿比率上升,金融監管鬆綁,房價上升令投機與房貸槓桿比率增加,貸款質素下降,風險卻由房貸證券投資者承擔。貸款與借款人均認為房價會繼續上升令貸款不再審慎,原因包括人們認為未來房價會跟隨過去趨勢、四周環境令不買者反而像是錯失機會、價格上升這市場訊號令人相信房價永不下跌。

在這環境下出現的次按房貸證券有一長串參與者︰房屋買家、房貸中介、貸款人、華爾街銀行及其附屬機構、評級機構與證券保險公司。這些利益各有不同的參與者令房貸質素的資訊難以追查,買家希望取得貸款;房貸中介與貸款人樂於出現魯莽貸款,讓風險交給證券投資者;華爾街銀行為打包房貸為證券收取費用,也需要在低利率下尋求更好回報,加上有證券保險預防損失,也有看似科學的風險管理模型為根據,其高層報酬條件也鼓勵短期獲利與推高股價;評級機構向證券發售商收費,自然不會令證券評級太差;證券保險公司在短期內因次按房貸證券沒有下跌可以白收費。此外,各種對沖基金、主權基金與共同基金也希望在低利率下安全地有更好回報,那些評為AAA或AA而回報不錯的次按證券正合心意。監管當局在金融穩定多年、通脹不高下,也認為金融市場未來將會繼續穩定和諧,無需監管。

在次按房貸違約增加,次按房貸證券的信心減低後,一連串高槓桿而緊密相連的金融機構就發現流動性開始不足,次按證券市場無法重開,以其為抵押的金融機構間貸款不再可行。以市價作會計標準也令金融機構在資產價格下跌時,不得不立即拋售其他資產以保持槓桿率,當所有金融機構都同時這樣做時,卻會令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陷入惡性循環。未能償還房貸的屋主乾脆離開或房屋遭銀行接收,令空置房屋短期內大幅增加,房價因而更為下跌。

終於在2008年10月美國政府不得不大幅干預金融市場,注資到各種不良資產,接管部份金融機構,為金融機構提供新的借款渠道。這場動盪也擴展至整體經濟上,消費與投資大幅下滑,2009年第一季GDP按年下跌6%,同年6月失業率由2008年9月6.2%升至9.5%。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從2008年4月到2009年3月,全球工業生產下跌近15%,顯示出金融體系無法與整體經濟分離而自行其事。

作者對這次危機後的政策建議包括︰房貸證券發行商須持有20%當中房貸,以免不負責任地轉嫁風險;以聯邦機構規管房貸中介與放款者;以政府機構規管向消費者銷售的金融產品;禁止自報或虛報收入的貸款;限制金融機構的槓桿比率;禁止金融機構規避監管的「結構投資工具」(SIV);以銀行規管方式管制所有與金融機構緊密聯繫並處理金錢的機構;管刮金融衍生工具與其他複雜的金融產品。

作者總結指,烏托邦式經濟學應由以現實為基礎的經濟學取代,不能放任金融體系過度冒險,損失嚴重時卻由政府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