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了解人性

看完阿德勒的《了解人性》,因為是向大眾推介個人心理學的入門著作,內容比較好懂。

作者認為要理解人性就先要認識個體的目標何在,這目標的內容與形式受幼年經驗與社會影響,而當中關鍵的有「社會感」與「超越他人的意向」兩點——真好,三句就撮要完。

說到社會感,作者的意思是在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所謂「人類同胞感」︰

我們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個體的標準,是由他對全體人類的價值來決定。我們比較一下一般人和理想人(也就是把他的社會感發展至最高程度的人),在這些實際證明中,我們就漸漸可以看出,沒有培養其人類同胞感的人,不能成長成為一個恰當穩適的人(p. 39)。


至於超越的他人的意向,則是起因於小孩的自卑情結,這又是由兒童脆弱與成人的錯誤反應引起︰

由於每個孩子都必須在成人的環境中成長,所以他很容易認為自己軟弱、幼小,不能單獨過活,他不相信自己可以不出差錯且靈巧地把別人認為他能做的簡單工作做好...... 成人要求孩子做超乎他所能做的事時,就等於把他的無力感丟擲在他臉上(p. 76)......


靈魂處在自卑感的壓力之下,或者因為個人渺小無力而感受痛苦壓力時,它都會嘗試用盡全力去成為超越「自卑情結」的駕御者(p. 80)。


有的小孩為了確保他們對周圍人事的特權而極度追逐權力,這樣會很快養成他們抗拒日常生活一般任務與責任的態度,我們如果在有一些經驗之後,去比較一下這種「渴求權力的個人」和「理想的社會人」,就能夠判別出他的社會化指標——也就是他脫離同類的程度(p. 82)


以性別為例︰

社會上有些特定的性格特徵被認為是男性化的,而有的則被認為是女性化的,雖然這些評定都沒有可資證明的基礎,如果我們比較男孩和女孩的心理狀態,似乎也找到支持這種分類的證據,但實際上我們談論的依舊不是自然現象,乃是在敘述個體的表達,而且這些個體已在成長的過程中被導入了一條很特殊的途徑,以致於他們生命格調和行為模式都被權力的特殊觀念窄化了,更有甚者,這些權力觀念又進一步挾帶驅逼力量指示他們應該去尋找發展的所在(pp. 129-130)。


依作者的看法,性格是一個社會性的概念︰

性格是一個人接近他所往來的環境所呈現的特質和性情,是一個人從社會感的觀點去努力奮求見知於人時所依據的行為模式(p. 163)。


評鑑一個人的性格,一定只能在清楚了他的各種關係和環境之後才能做,如果我們從他的生活揪出單一現象,並且單就這個現象來評判(比如只考慮他的身體狀況、只考慮他的環境、只考慮他的教育等),我們一定免不了被逼做出錯誤的結論(p. 171)。


雖然情緒有其價值,但濫用情緒則會帶來傷害︰

除非能發現情緒是克服自卑感、提高人的特質、獲取認同的寶貴工具,否則沒有一個人會了解情緒的意義和價值。


......濫用情緒是不好的習慣,有時候還可能轉變成病態。......我們不難見到生活裏有的人使用忿怒、悲傷等各種情緒,好像它們是玩於股掌間的傀儡,這種沒有價值、而且往往使人不快的性格只會剝奪情緒的真正價值。如此,情緒變成了個體遭人排拒、或支配權受威脅的慣性反應(p. 261)......


儘管我們對忿怒和悲傷寄予不同程度的同情,但忿怒和悲傷終究是疏離性情緒,這種情緒不會真的使人更親近,反而因損害了社會感而隔離了人(p. 262)。


對於如何培養社會感,作者的答案是教育,雖然說得不是很明確。

書中有很多不同性格類型的描述,用作參照也很有趣︰

在這些受寵的小孩裏面,我們還可以加入一種類型︰他們成長路上的每一項困難都被移開了,他們的能力被人用和緩的方式削減,而從來沒有機會去負責任。這種小孩所有必須為未來做準備的機會全被阻擋,他們沒有預備去與願意加入他們的任何人接觸,既然如此,他們當然沒有辦法與其他人接觸(pp. 47-48)。


注意力醒覺的最重要因素在於對環境真正的根本興趣,在心理層次裏面,興趣所在的位置更深,所以如果我們有興趣,我們必然會去注意。......也因此,興趣就成為一個人為其特定目標攻克一個知識領域的簡單工具了。但是在這個過程裏面,卻沒有人不出差錯,當這種錯誤態度在一個人身上逐漸加固以後,注意力便被導向對人生準備而言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面(p. 99)。


這種人[防衛者]最常見、也最突出的特點是他們好批評的態度,有時候這一點被當事人強化到他們能很快看出別人最最不重要的缺點。他們抬舉自己成為人類的審判者,本身卻不做任何對共同生活的人有益的事。他們忙著批評、忙著破壞其他同伴的遊戲,他們的多疑逼使他們帶著焦慮、猶疑的態度,因而只要他們面對一項任務,就立刻產生疑慮、猶疑,顯得好像他們想逃避決定。如果要我們象徵式地描繪這型人,我們可以說︰這個人一手抬起來保衛自己,另一手卻遮著眼睛免得看見危險(p. 178)


我們常常碰到一些人,他們給人的印象是,他們的發展就停留在學校生涯的某個時期,一直不能成長超過那個學校預備階段。他們在家裏、在工作、在社會,表現都像學生︰逼切地聽講,然後等候機會一抒己見,他們總是渴望在聚會場合答任何問題,如想讓每個人確知他對當時討論的題目亦有所知,並且等待好的分數來肯定他的答案(p. 241)。(作者稱這類人為schoolboy immautrity,相當貼切的名字。)